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现在她已经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工作。

  根据市里的指示,要立威就必须先抄家,张处长去年也是因为抄了前市长马市长的家一举成名,但赵珍珍觉得,其实除了抄家,还有不少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思考了几天之后,她决定先走访一下惠阳县各大单位的工会。

  只有深入到基层去,才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周五下午一下班,赵珍珍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单位,先去托儿所去接小建明。

  政府的托儿所条件还不错,小家伙适应的很好,他一看到妈妈就高兴地跑过来了,“妈妈!妈妈!”

  赵珍珍笑着跟育婴员打了个招呼,弯下腰抱起来儿子,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问道,“四宝,今天都要吃了什么啊?”

  最近建昌在教他认识各种食物的名称,小家伙认真想了一下,说道,“吃了萝卜和馍馍,还有鸡蛋!”

  赵珍珍点点头,笑着夸道,“哎呦,我们四宝能记得这么清楚啊,真厉害!”

  小建明一脸自豪,伸出小手为自己鼓了鼓掌。

  再去幼儿园接王建昌,三宝就没那么高兴了,他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紧紧跟在妈妈的身边,低着头走路一言不发。

  “三宝,今天老师都教了什么啊?”

  王建昌觉得新幼儿园特别没意思,老师没意思,讲得内容他差不多都学过了,同学也没意思,他看过的连环画都没人看过,说都说不到一起去,当然了,最最让他不能适应的,是幼儿园没有什么好玩的,别说滑梯了,连积木都没有。

  因此小家伙的日子就有点难熬。

  王建昌耷拉着脑袋,回答道,“妈妈,我累了!”

  一个五岁大的小娃娃,能有什么好累的,不过建昌这么说,往往代表他的心情不怎么样。

  赵珍珍拍了拍他的脑袋说道,“三宝,咱们快点走,一会儿到家了你陪着弟弟玩儿好不好?”

  王建昌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教弟弟搭城堡!”

  回到家后,赵珍珍嘱咐建昌几句,她洗了洗手后就进了厨房。

  看到灶台上干干净净的碗和盘子,赵珍珍一愣,随即嘴角上扬,忍不住笑了起来。

  三宝和四宝都可以在学校吃饭,但小学没有食堂,大宝二宝中午需要回家吃饭,赵珍珍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要么回家给他们现做一顿饭,要么从政府食堂打好饭捎回家,但最近几天她忙着随访各个单位的工会工作,中午的时间就没那么凑巧了,比如今天一上班就去了西郊的五金厂,根本没时间赶回来。

  不过她也提前准备好了,早上特意多炒了一盘菜,中午建民和建国热一热就能吃了。

  没想到这俩孩子吃完饭还给刷了碗,连灶台都擦得干干净净。

  赵珍珍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懂事最聪明的小娃娃,心情好得不得了,她嘴里哼着小曲儿,麻利的从面缸里舀出两勺子面粉,和好面后,又把腊肠切了一根和白菜炖上了。

  很快,菜也炖好了,香喷喷的葱油饼也出锅了。

  王建民和王建国恰好背着书包回来了,王建国一进门就嚷嚷着饿了,洗了手坐下来拿起筷子就开吃。

  小孩子们一天一个变化,最近这两三个月,赵珍珍能明显感觉出来,老大和老二比以前能吃多了,就说这葱油饼,烙得有成人巴掌大小,她最多只能吃两张,建民和建国却一口气能吃三张,就连小建昌也能吃上两张。

  “建国!没人跟你抢,慢点吃!”

  王建国咬下一大口饼,撑得整个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他冲妈妈笑了笑,又夹了一筷子白菜往嘴巴里填进去。

  赵珍珍摇摇头笑了笑。

  吃过饭,一桌子的碗盘要收拾,但赵珍珍却有点不想动,今天他们去五金厂随访了,回来的时候错过了厂子里的班车,惠阳县还没有通公交车,她和江满菊还有一个苗大姐走了十几里地,后来好不容易拦下一个过路的货车捎了一程。

  很长时间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了,现在感觉大腿和小腿都还是酸胀酸胀的。

  真是很想躺在床上好好的歇一口气儿。

  王建民观察到妈妈似乎很累,就招呼建国,“二弟,咱俩来刷碗吧,让妈妈休息一会儿!”

  赵珍珍赶紧说道,“大宝二宝妈妈不累,妈妈就是刚吃完饭不想动,等一会儿我来刷,你们作业做完了吗?”

  哥俩儿一起点了点头。

  赵珍珍嘴上虽然说不用,但看到两个儿子配合着把碗盘收走了,然后建民去刷碗,建国擦桌子,还拿起扫帚把地也扫干净了,她心里是很愿意的。

  小建昌很喜欢弟弟建明,不但喜欢陪着他玩儿,也很喜欢教他,此刻就手把手的教弟弟认数字呢。

  他伸出一只胖手指,再伸出一只胖手指,嘴里念着阿拉伯数字,小建明虽然还不完全明白什么意思,但模仿能力很强,哥哥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一个字儿都不带差的。

  赵珍珍坐了一会儿觉得好多了,她用力揉了几下大腿,站起来去了厨房。

  王建民和王建国已经刷好碗了,哥俩儿正一个拿着抹布到处擦灰,一个拿着扫帚在扫地。

  赵珍珍喜欢干净,无论是在以前的专家楼,还是后来的平房,家里的厨房基本都是一尘不染的,可能孩子们有这个印象,所以王建昌拿着抹布一遍遍的擦,末了还问”哥哥,你说,咱们能大打扫得和妈妈一样干净吗?”

  建民认真扫着地,头也不抬的说道,“肯定能啊!”

  赵珍珍站在门槛上仔细看了看,说道,“大宝二宝真能干,比妈妈打扫得还干净呢!”

  王建民和王建国扭过头重妈妈笑了笑,但并没停下手里的活儿,大宝扫完地把垃圾篓端出来,二宝则仔细的在水管下搓洗着抹布。

  如今虽然是春天了,二月里气温回升了不少,但自来水还是很凉的,建国的一双小手通红。

  赵珍珍瞬间觉得两个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她笑着上前说道,“建国,来,妈妈洗吧,你回屋吧!”

  王建国用力搓了几下说道,“妈妈!我已经洗干净了!”

  赵珍珍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将抹布晾起来后,王建民正好也从外面倒垃圾回来了,她招呼大儿子,说道,“大宝二宝,快跟妈妈回屋,妈妈差点忘了,妈妈的包里还有好东西呢!”

  今天的中午饭他们是在五金厂的食堂吃的,有一道酥皮萝卜饼做的特别好,一盘子只有十个,他们连同五金厂的两个同志一共五个人,一个人两个,赵珍珍没舍得吃,而是用手帕包起来了。

  吃完饭她发现食堂的萝卜饼竟然还没卖完,又掏出八毛钱买了十个放到挎包里,她一回到单位就忙着写报告,下了班回到家就做饭吃饭到现在,竟然把这个给忘了!

  这酥饼做的很精细,里面的萝卜丝馅子里面加了点火腿末和肉末,吃起来很香,虽然几个小娃娃都刚吃了饭,但还是你一个我一个吃得很欢。

  很快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王建国将手里的小半个饼全塞到嘴巴里,伸出手就要拿起来,但很可惜他晚了一步,被哥哥王建民抢走了。

  王建民将酥饼拿在手里并没有吃,而是递给赵珍珍,说道,“妈妈,你没吃呀,你快吃!”

  王建昌有样学样,也将手里没吃完的大半个递给她,“妈妈吃!”

  王建国此时已经将小半个饼吞到肚子里了,看到这情形有点后悔,他惭愧的说道,“妈妈很辛苦,妈妈你快吃吧!”

  赵珍珍冲孩子们笑了笑,当真接过一个半饼都吃掉了。

  萝卜丝饼其实个头很小,大人吃几口就吃掉了。

  她这会儿觉得体力恢复了不少,就笑呵呵的说道,“你们想不想跟妈妈学唱歌啊?”

  本来赵珍珍只会唱些老掉牙的曲子,后来调到大学,工作组的张璐璐和黄樱都特别会唱歌,尤其是黄樱因为姥姥是音乐老师,会唱不少好听的童谣和少儿歌曲,她跟着学了不少,偶尔唱一两首,孩子都很喜欢,尤其是三宝四宝。

  王建昌立即说道,“妈妈!你先唱《花皮球》好不好?”

  小建明拍拍手,也嚷嚷道,“妈妈唱滴哩哩!”

  赵珍珍笑着纠正他,“四宝,这首歌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

  小建明点点下巴,重复了一遍,“妈妈唱春天在哪里!”

  王建国很喜欢《小螺号》,他自己也会唱,就说道,“妈妈,等一会儿咱俩一起唱小螺号吧!”

  赵珍珍点了点头,问大儿子王建民,“大宝想听什么歌儿啊?”

  好奇宝宝王建民对儿歌不是很好奇,虽然也喜欢听,但他完全不挑,觉得只要妈妈唱的都很好听,就随便说道,“我想听《雪绒花》!”

  赵珍珍手里打着拍子开始唱歌,小建明很有乐感,小脑袋小身子随着歌曲一扭一扭的。

  王建昌不甘示弱,他在幼儿园学了不少舞蹈动作,干脆给妈妈伴起舞来,只是他的动作东一个西一个,根本串不起来,看起来多少有点滑稽,赵珍珍唱最后一句的时候,他大概也是想来个漂亮的结束动作,没想到小身子没站稳,一屁股摔到地上了。

  王建国哈哈大笑,小建明也拍着小手笑得嘎嘎的。

  王建民憋着笑转身去了厨房将暖水瓶提过来,给妈妈倒了一杯水。

  一连唱了五六首歌,赵珍珍的确有些口干了,她赞许的冲大儿子笑了笑,一口气喝了半杯水。

  第二天是周六,单位学校都只上半天班,但赵珍珍却因此更忙了。

  她把三宝四宝接回来,建民和建国也放学回来了,因为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她简单煮了一锅面条和孩子们吃了,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如今天气暖和了,丈夫王文广在农场的日子没那么难熬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吃得太差了,营养远远跟不上。

  虽然调到惠阳县有诸般缺点,但好处也不少,其中一个就是想要买东西反而容易了,只要有钱,再找当地人打听一下,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赵珍珍工作忙,又有四个孩子需要照顾,根本脱不开身,她前几天托工会的江满菊去市郊的农户家里买了五斤花生油和几斤腌肉,打算做点炸丸子,再把腌肉蒸透了一起送到农场。

  油炸的东西实在是太香了,一锅刚刚炸完就把几个孩子给招来了。

  赵珍珍拿了一只大碗装了半碗,递给大儿子建民,说道,“小心烫!晾一晾才能吃啊!”

  炸了满满一大盆丸子后,赵珍珍将咸肉蒸熟,还煮了五十个鸡蛋,其中三十个是准备送给吴清芳的。

  忙活完已经是半下午了,她顾不上歇着,又检查了一下要带过去的行李,其实东西不算多,一套她用废布做的解放装,为了显得破旧一些,她特意做了脱色处理,颜色看起来暗淡又斑驳,但衣服料子很好,厚实绵密。还有两套她做的内衣裤,天气暖和了,需要换洗的衣服也多了,再就是一双新买的解放鞋,一块毛巾和肥皂等日用品。

  她一件件的检查东西,生怕遗漏了什么。

  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天色已经擦黑了,赵珍珍又跑进厨房做了一锅紫菜鸡蛋汤,她和几个孩子的晚饭,就是炸丸子加鸡蛋汤。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坐上第一班汽车去了青禾农场。

  天气转暖,现在农场的集体劳动不再是做手工活了,大家又开始下地劳动开荒了,但是,因为很多人的体质大不如以前了,不但能正常出工的人少了,出工的这些人劳动进度也大不如以前了。

  比如王文广,他来到农场后从没生过病,每天都按时出工,和其他人相比,看起来似乎气色也不错,然而他用铁锨翻上一个多钟头的土,就觉得前胸有点堵,像是上不来气一样,必须歇上一会儿才能继续干。

  有这种情况的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很多比他年轻的讲师都有这个问题。

  其实说白了,他们这还是饿的,头天晚上的饭半夜就消化了,早上通常都是饥肠辘辘的,但同样清汤寡水的早饭根本吃不饱,劳动强度还这么大,可不就是半上午就饿了吗。

  因此,当王文广在探视室里看到好大一包吃食时,简直是两眼冒光了。

  赵珍珍知道他一定会饿,单独将几个煮鸡蛋装到挎包里了,王文广四个鸡蛋下肚,才觉得头晕好一些了。

  “文广,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调到惠阳县了,以后每周都可以带着孩子来看你了!”

  王文广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喜,激动的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在惠阳县什么单位,什么岗位?”

  赵珍珍微笑着告诉了丈夫,又悄悄地说道,“四个宝转学后都适应的不错,我觉得孩子们比以前懂事儿多了!”

  王文广看着明显面带憔悴的妻子,有点忧心的说道,“你一个人带四个孩子也太累了,而且你还要工作,要不然,找个人帮帮你吧?”

  赵珍珍明白丈夫的意思是要她找个保姆,她眼睛一瞪,娇嗔的说道,“你呀又乱说话,这种时候找人帮忙不是落人话柄吗?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小建明可乖了,根本不用太操心,你放心好了,我一个人能行,也没觉得太累!”

  照顾孩子她已经习惯了,但如何干好现在的这一份工作,不让张处长和陈市长失望,对她来说多少有些压力。

  不过,刘主席曾经说过,万事开头难,任何工作一旦开始了,慢慢剥茧抽丝,很快就能直达重心。

  这几天经过她的走访,也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情况,当然了,具体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