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赵珍珍接着说道,“农场的情况有点特殊,爸爸有自己的工作,妈妈也要自己的工作,到时候也许会很忙,很可能,你爸爸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陪着你们!”

  王建民紧绷着小脸儿没说话。

  王建国则有些可怜兮兮的说道,“妈妈,那爸爸会特别忙吗?一个星期能回来一次吗?”

  赵珍珍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肯定能!”

  王建民的小表情缓和了不少,王建国也很高兴。

  兄弟俩都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赵珍珍从平城搬来惠阳,带来的东西并不多,但来到惠阳后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须品,有些还是比较笨重的东西,收拾起来也要费些时间,不过因为王文广在,他现在干活又麻利又稳当,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了。

  惠阳到农场每天有一辆班车,但他们携带的东西太多,甚至连面缸都用麻绳捆着带上了,幸而赵珍珍早有准备,已经提前写信给堂叔赵青山了,也是巧了,化肥厂正好有一批货要拉到惠阳,卸了货后,堂叔要回家探望二爷爷和二奶奶,正好可以捎着他们。

  农场新建的小学从外观上来看还不错,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瓦房,学校应该有的各种配备也比较齐全,前后的空地都很大,后面应该是操场,但除了一个孤零零的篮球架,什么也没有。

  赵珍珍看着十分不错,但在杨光胜眼里就不行了,他绕着整个学校走了一圈,觉得哪哪都比不上他们四小。

  眼看着着开学在即,学校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虽然两个校长还没有到岗,但吴清芳和苗兰兰这些人早就过来上班了,不过领导他们的王场长也没有经验,只能领着这帮人把卫生都搞好,食堂后勤的准备工作,还有给学生下放的课本等物料理好,至于招生这一方面的准备,完全没有。

  她第一次和王场长,杨校长开碰头会议,因为彼此都还不熟悉,因此说话特别的客气。王场长对他们的到来首先表示了欢迎,然后说了一大套场面话就结束了。

  赵珍珍看了一眼杨校长,对方十分客气的让她先来。

  “因为对学校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我只提一个建议,因为现有的教室比较多,教员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不如咱们学校也对外招生!”

第86章

  惠阳第四小学被合并以后,杨光胜的副校长当不成了,在实验小学任职年级主任,先不说这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和油水不说,屁大点儿官儿,事情还不少,他手下的老师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很多都是正规师范中专毕业的,又有教学经验,说起话来就底气十足,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争执半天,不太服气他这个外来户。

  手下人不服气,杨光胜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善,他已经年过五十,人上了岁数比较念旧,四小都被合并了两三年了,他好像还没从这件事儿的影响里走出来,日常除了认真授课,其他的事情他都不是很在乎。

  那些年轻人爱闹就闹吧,反正到最后还是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办,反正这个年级主任他也不是很想当,大不了,谁愿意当谁当去吧!

  在这个前提下,他突然接到了调令,让他来农场小学当副校长,杨光胜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了家庭,也没啥好安排的,他的妻子前年得病去世了,两个儿子早都成家立业了,需要他管的就是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但其实老太太身体很硬朗,不但生活自理没问题,有时候还帮着他洗衣服做饭呢。

  接到调令的第三天杨光胜就来学校报到了,也就是说,已经到岗一个多周了,在这七八天里,他也把学校的基本情况摸了一个遍。

  虽然是新建的学校,但临时搭起来的班子似乎水平还不错,尤其是教员队伍,有一半以上都是正规师范大学毕业的,这水平教初中或者高中都可以了!更好的一点是,这些人的另一个身份,是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那肯定在管理上就比较容易了。

  实验小学那些年青的难缠的老师,现在想想还头疼呢。

  根据他这些天的观察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这些劳改犯教师为人都十分谦虚,别说对他这个副校长了,对学校后勤和行政上的职工都特别客气。

  杨光胜在来农场之前,就已经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了,来农场小学担任正职的是县里的工会主席。

  对于赵珍珍这个人,杨光胜虽然不认识,但早就知道她的大名,原因无他,去年惠阳县的两起抄家案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他本身是老党员很关心政治,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今日一见,让杨光胜没想到的是,这位赵主席原来这么年轻!

  赵珍珍提出来的对外招生,其实杨光胜这些天也在琢磨,一个学校要想办大办强,除了上头政府的各种支持,师资力量的雄厚,人员内部的管理,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生源。

  农场比起其他的小学,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虽然师资占点优势,但很明显财力不行,上头的支持很有限,这从学校的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来,而且王场长也一直强调要求少花钱多办事儿,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上头财力不太支持,那只有他们自己想想办法了,农场的适龄孩子现在还不太多,可以招收一些外来的孩子,不但可以丰富生源,而且还可以创收。

  因此,杨光胜立即表示同意,“赵校长说得很对,建立学校就是为了教书育人,不能让教室白白闲置!而且这几天我也去附近了解过了,他们樱桃公社只有一所小学,每年不但要接受公社的孩子,还有下面几十个自然村的孩子,小学规模不大,老师也不多,每个班上至少都有五六十个孩子。要是咱们对外招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只是现在已经八月中旬了,没有几天时间了,要招生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赵珍珍冲他笑笑,说道,“杨校长,那招生的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吧,你尽快列出一张表格,列出需要的人力物力支持,我会让行政尽快准备,争取早点开始工作!”

  杨光胜重重点了点头。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两个新上任的校长还在谈论学校的管理问题,看起来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一旁的王场长有些急了,对他来说,如果是饿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尤其是农场食堂的丁师傅做菜水平很好,一想起他做的菜就更饿了。

  当然了,王场长是很有党性的人,一般来说,只要没有事情耽误,他正点去食堂吃饭的话,那么多眼睛看着,他是不可能吃小灶的,也就是哪天有事耽误了,食堂里饭菜没有了,没办法只能吃吃小灶。

  而且他绝对不会占集体的便宜,每个月会交给丁师傅十元钱,算是开小灶的费用。这个丁师傅不愧是以前做过大厨的人,不但菜做的好吃,买菜也很有水平,现在鲜肉不好买,他隔上两天就去码头跑一趟,回回都能买来肥美的鱼虾,而且价格也不贵,一斤也就三四毛钱,往往一个月过去了,十元钱还没花完。

  王场长抬腕看看时间,耐心的又等了半个小时,完美的错过了农场食堂的开饭时间。

  “两位校长打扰一下啊,已经中午了,学校这边的人员还不太到位,食堂暂时没有饭菜供应,二位要是不嫌弃,跟我去农场食堂就餐?”杨校长老光棍一条,去哪里吃饭无所谓,就点了点头。

  赵珍珍本来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孩子们都在二爷爷二奶奶家里不用她操心,从这里到樱桃公社也有三四里地了,回去吃饭最起码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了,而且说实话,她也有点好奇农场的饭菜到底是什么样的。

  也跟着点了点头。

  王场长热情的在前面带路,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碰到了吴清芳和苗兰兰等几个女教师。

  苗兰兰瞄了一眼和杨校长并排走在后面的狐狸精,笑着说道,“王场长,今天学校订购的课本到了,我们负责清点归类,一忙就忙到现在了,这都快一点钟了,也不知道食堂还有没有饭菜了?

  她心里的小九九王场长一清二楚,他心里忍不住想笑,不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还是公事公办的说道,“辛苦你们几位了,这样吧,我正要领两位校长去吃饭,小苗!你对食堂比较熟悉,先去通知一下丁师傅,让他准备六个人的饭菜!”

  苗兰兰愉快的点了点头,一路小跑先走了。

  吴清芳抱着腾腾看了看后面的赵珍珍,难掩内心的激动和高兴。

  一年多没见,在她眼里赵珍珍的变化是巨大的,当然了,这种变化不是指外貌,还是一样的年轻漂亮,主要指的气质,印象中她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无论上班下班自行车都骑得飞快,而且开口闭口都是大道理。

  现在赵珍珍,却变得非常沉稳内敛,即便是不说话,也能让人感觉到她强大的气场,譬如现在,她身上穿着朴素的青布罩衫,脸上也带着温和的笑容,仅看外表和别人没什么区别,但就是能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敬畏之感。

  对于吴清芳来说,赵珍珍无异于她和儿子的恩人,她很想上前打招呼,但同时又有点踌躇,现在赵珍珍是学校的最高领导,她还是需要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落到别人眼里,会不会影响不好?

  吴清芳犹豫间,赵珍珍冲她笑了笑,主动说道,“清芳姐!腾腾都长这么大了?这小模样可真秀气!”

  提到儿子,吴清芳的话就多了,她笑着说道,“是啊,腾腾都一岁半了,最近进步可大了,之前说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最近已经能跟着我念五字唐诗了!”说完又低头说道,“腾腾!这是赵阿姨,你说阿姨好!”

  腾腾是个很乖的孩子,从妈妈怀里抬起头,冲赵珍珍笑了笑,露出调皮的小虎牙,奶声奶气的说道,“赵阿姨好!”

  在场的其他人没想到吴清芳和新来的校长还有私交,尤其是苗兰兰,她眼珠子转了转,也上前凑趣,笑着说道,“赵校长,咱们以前见过面你还记得吗?以前你来农场探视王大哥的时候,恰巧碰上了!”

  赵珍珍撇了她一眼,淡然一笑算是回答。

  王场长担心丁师傅准备不够,就吩咐道,“小苗!你先去食堂说一声。”

  苗兰兰笑嘻嘻的点了点头,立即小跑着走了。

  赵珍珍落后杨校长两步,和吴清芳走在最后面,低声问道,“清芳姐,你最近还好吧?”

  吴清芳觉得赵珍珍的变化大,同样的,赵珍珍看到她的第一眼,也是大吃一惊。

  以前她印象中的吴清芳,虽然有些清瘦,但气色是很好的,现在完全瘦成了一把骨头,两只大眼睛都凹进去了,皮肤晒得特别粗糙,而且一脸的菜色,不光是大人,她怀里的儿子也是又瘦又小,都一岁半了看着还和不满周岁的娃娃一样。

  她除了替吴校长心疼,再一次暗自庆幸,她选择和王文广离婚是对的,不然孩子跟着来农场,真得是活活遭罪!

  但吴清芳的这种选择当然也没有错。

  吴清芳点点头,同样小声说道,“我挺好的,珍珍,真是多谢你了!”

  赵珍珍摆摆手,说道,“不要说这种客气话了,我想问你一件事,农场像腾腾这么大小的孩子多不多?”

  吴清芳虽然不关注别人的事情,但涉及到孩子,她还是了解一点的,“不少,我没具体说过,估摸着也得有几十个了,再有就是三岁一上七岁以下的小孩子也不少!”

  赵珍珍点了点头。

  他们赶到农场食堂的时候,因为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人,赵珍珍好奇地往窗口里看了看,一个硕大的搪瓷盆里只剩下一点儿菜汤,旁边的竹筐里倒是还有几个玉米馍馍。

  有个师傅不耐烦地走过来,说道,“没饭了没饭了,晚上再来吧啊!”

  王场长赶紧走过去训斥道,“小强,怎么跟领导说话呢?”

  那个师傅一愣,赵珍珍冲王场长笑笑表示没关系,又指着竹筐说道,“给我拿一个馍馍!”

  丁师傅不愧是做过婚嫁流水席的师傅,听说有至少六七个人吃饭,不但不紧张,反而还有点激动,也是巧了,他今天一大早跑了一趟码头,买了两斤虾和两条特别肥的黄花鱼,另外还有一点腌肉,立即就麻利的忙活开了。

  一杯茶水刚喝完,赵珍珍还在和杨校长讨论招生的事情,已经开始上菜了。

  丁师傅一共做了六道菜:凉拌青瓜,凉拌豆腐皮,清蒸黄花鱼,炸虾仁,青椒炒咸肉,白菜炖大虾,还有一大盆鸡蛋汤。主食则是一摞烙饼。

  赵珍珍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略略有些意外。

  其实意外的不止是她,杨校长也很意外,但心里波动最大的还是吴清芳和另一个女老师,她们自从来到农场后,还是第一次吃这么丰盛的饭菜呢!小腾腾看到桌上那么多好吃的,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不过,这孩子很有规矩,不会去乱抓乱拿,而是可怜巴巴的看向母亲。

  赵珍珍笑着说道,“你们农场食堂师傅的水平很不错啊,这清蒸鱼做的一看就很好吃!”这话王场长无比赞同,丁师傅做菜的确很有两下子。

  “是啊是啊,赵校长杨校长一定不要客气啊!”

  赵珍珍先动了筷子,大家随后都跟着吃了起来。

  腾腾才已经长了八颗牙,已经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吴清芳给他夹了炸虾仁吃,这孩子十分喜欢吃,吃完一个就用小手指指盘子,意思是还要。一连吃了七八个后,吴清芳怕他吃多了不好消化,就掰了一块儿饼递给儿子,说道,“腾腾吃饼饼好不好?”

  小家伙不舍得看了一眼炸虾仁,点了点头。

  赵珍珍夹了一块鱼尾巴附近的肉,仔细挑了刺,问他,“腾腾吃不吃鱼啊?”

  林腾腾六个月就跟着妈妈来到了农场,到现在还没吃过一次鱼,并不知道鱼肉是个什么味道,但小家伙显然很想吃,他扑闪着大眼睛看了看,咬着小嘴唇点了点头。

  赵珍珍笑着将鱼肉喂给他,他小心的嚼了两口,大概觉得味道很好,略带腼腆的笑了笑,右边脸颊露出一个可爱的小酒窝。

  农场小学建的很匆忙,只把学校盖起来了,其他的配套设施是完全没有的,比如根本没有教工宿舍,教员们都是住在农场,后勤和行政上的职工都都是本地人,杨校长来报道的时候没地方住,没办法只能住到了学校里。

  还好赵珍珍早就买下了樱桃公社的院子,不然估计她带着四个孩子只能住教室了。

  王建民和王建国之前不愿意过来,但来到之后,很快就和邻居家的几个孩子玩在一起,甚至都有些乐不思蜀了。樱桃公社并不算大,比较繁华的地方也就是一条街,顺着这条街最多再走一里地,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了。

  他们这些半大孩子不嫌弃八月的日头毒,即使是大中午也不愿意回家。

  二爷爷和二奶奶的对门邻居姓何,何家老夫妻都是从医院退休的大夫,他家的大孙子何俊生十一岁,小孙子何俊礼九岁,还有一个孙女何梅梅也是九岁,年龄正好和大宝二宝相仿,因此很容易就玩到一起了。

  何俊生胆子很大,他习惯随身带着一盒火柴,从田里搞到什么东西就烧着吃。八月里地里的庄稼很多都能吃了,但小孩子们是不敢动这些的,天都好长时间不下雨了,幸好现在田里打了很多机井,各种庄稼的灌溉还能跟得上,但之前干旱的时期太长了,很多玉米等农作物没长成棵,欠收是必然的,现在粮食这么紧张,各个生产队都抓得很近,一到这种季节,就要有专人在地里巡逻,目的就是提防有人偷庄稼。

  但田地里除了庄稼,还有好多东西是可吃的!比如蚂蚱,绿色的蚂蚱看起来很厉害,实际山笨的很,胡俊生特别会抓它们,没一会儿就能弄上一串,用一根草串好后,就开始烧着吃了。

  一开始大宝和二宝都不肯吃,但好奇宝宝王建民看到女生何梅梅都吃得津津有味儿,就大着胆子尝了尝,让他没想到的是,味道还真是不错!王建国看到哥哥吃了,也赶紧拿了一个吃。

  除了蚂蚱,他们还找知了猴吃,还去附近的荒地里找一种紫色的野果子吃。

  当然了,除了吃,还可以玩很多有意思的游戏,比如模拟连环画的内容,何俊生和何俊礼最喜欢《地道战》,而且演得很认真,每次都会拿着小铲子挖土,就算是地道了。

  王建国很喜欢《中南海保镖》,他有一把做工十分精巧的小手枪,是在惠阳的同学刘翰林送给他的,他很喜欢也很珍惜,平时不舍得拿出来玩儿,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别人都没有包括他哥哥在内都没有小木枪,只能用树枝或者木棍充当。

  大宝和二宝玩得十分开心,三宝和四宝就不太开心了,本来王建昌是要跟着两个哥哥去外面玩儿的,但四宝人太小,小短腿走得慢不说,还很容易累,一累了就让哥哥抱,建昌抱不动他,建国不愿意抱他,建民抱了两次也嫌麻烦,就不肯带他们两个了。

  王建昌已经七岁了,马上就是小学生了,最近也不太喜欢和小弟弟玩儿,毕竟建明太小了,三岁的小娃娃什么也不懂,若是不顺着他就哇哇大哭,没意思透了!与其陪着弟弟,他宁愿一个人安静的画画儿。

  这不,赵珍珍一进门,四宝就从二奶奶身边跑过来,不高兴的噘着嘴告状,“妈妈!三哥不和我玩儿!”

  赵珍珍瞟了一眼坐得笔直的三宝,笑着对小儿子说道,“四宝啊,哥哥不是不跟你玩儿,你看到没有,他在画画呢,这是妈妈昨天给他布置的作业,不完成不行的,所以你先自己玩儿好吧?”

  小家伙点了点头,将地上的积木递给二奶奶,说道,“太姥姥陪我玩儿!”

  二奶奶笑呵呵的接过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