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珠玉摇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九月时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5 KB   上传时间:2019-11-20 18:40:12

  慧容是第一个孙辈,又生母早亡,老夫人一向对她格外疼爱,慧容自己也是活泼明朗,嘴甜讨巧,这般长久承欢膝下,人心都是肉长的,难免不向着她偏过去。

  而且映容一直以来的性子,都不是老夫人喜欢的那一种,吟诗作画,伤春悲秋,老夫人是战场上走过来的女人,最是见不得这种矫作样子,因此对映容的态度总是淡淡的。

  不过如今倒是对映容有几分改观了,到底是余家的女儿,传承着老候爷的血脉,还算是禁的住事。

第十二章

  王妈妈和江妈妈走后,赵氏又给华香榭拨了两个人过来,都是年轻的小姑娘,规规矩矩的,也懂事,教导一番过后各个活计都能上手,虽没那么经验老道,不过慢慢教起来也就好了,总比养几个摆谱的祖宗好。

  黛容在屋里读书,字儿是看在眼里,却进不去心里,一张张这么翻过去,眼睛都看累了,脑子里却是什么都没记住。

  黛容把书搁在桌上,合起眼凝神,静坐了一回,竟微微打起盹来了。

  也就眯了半刻钟,便被掀帘子的声响惊醒,睁眼一看,是果春。

  “姑娘,二姑娘那边来人叫咱们过去呢!”

  黛容疑惑,“二姐姐找我?可说是什么事了?”

  果春道:“二姑娘说要去小佛堂给老夫人请安呢,让您跟着一块去。”

  黛容扶着椅子坐起来,二姐姐,这是,这是要帮持她呢!

  许是觉得她无人依靠,想给她指条明路。

  黛容急忙忙起身,“那我去换身干净衣裳,咱们赶紧的,别让二姐姐久等了。”

  出了门,先往梧桐院去了。

  梧桐院的大门口早有采萍和摘月等在那里,见了黛容,不把她往内室带,反倒一路引着她往小厨房去了。

  映容正在小厨房里熬甜汤,五喜丸子汤,是用枣泥,芋泥,山药,玉米面,薏仁五样材料和面,切成小段,再揉搓成一个个小丸子,煮好了盛在冰瓷裂纹的碗里,再浇上半碗牛乳便成了。

  黛容没见过这样的甜汤,又像甜汤又像点心,新奇的很!

  映容煮完了汤,盛了两碗装进紫漆雕花食盒子里,对黛容笑道:“走吧!”

  小佛堂位置偏僻,常年清冷,高门阔阶,进去便是一尊尊庄严肃穆的佛像,正堂立的大鼎里残香未灭,丝丝缕缕飘散。

  黛容跟在映容后头,有些局促,这地方实在安静的很,进来就不敢出声说话了。

  正堂是平日里老夫人礼佛上香时用的,起居的地方在内室。

  映容带着黛容往内室去,见着老夫人先甜甜叫一句,“祖母!”

  映容这几日算是把这个老太太的性子给摸了个透,看着不苟言笑,其实跟个老小孩一般,爱吃甜食,爱听小孩子们撒娇讨巧,慧容对撒娇这招便是百试不爽。

  老夫人招手道:“你们俩怎么一块过来了?”

  映容莞尔,“我说我要来看祖母,黛姐儿吵着一道过来呢!”

  黛容抬眼,一脸愕然,不是你叫我来的吗?

  映容一巴掌把黛容拍到前面去,“黛姐儿说许久未见祖母,可想您了。”

  黛容此刻才接收到映容的意思,忙道:“祖母安好。”

  老夫人眉目微挑,“黛姐儿有心了,都过来吧。”

  映容笑嘻嘻的把食盒子摆在桌上,“祖母尝尝,我做的呢!”

  她今儿把黛容带过来,不为别的,只为让她能在老夫人这占个一席之地。

  苏姨娘是没指望了,黛容想把日子过好,总得找个靠山。

  也不是要老夫人多么疼爱黛容,这不太可能,老夫人和慧容的情分不是她们几个能比的。

  只是希望老夫人能庇护黛容一二,保她周全。

  老夫人的庇护,对映容来说或许只是锦上添花,但对黛容来说可就是雪中送炭了。

  估计老夫人自己也看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映容献宝似的让老夫人尝尝甜汤,老夫人端起碗尝了一口,淡淡笑道:“这个式样的甜汤倒没怎么见过,难为你费心了。”

  又意味不明的点评了句:“你呀,一向是个有心思的。”

  映容听懂了也当没听懂,神色一派淡然,脸上的笑容纹丝不变。

  黛容躲在映容后面,既不露脸也不说话,她倒是想说,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映容又亲切问道:“祖母可要听听佛经,不如让四妹妹给您读佛经吧?”

  黛容手一抖,却听老夫人道:“那便读吧!”

  黛容立马求救似的看向映容,映容看她一眼,眼神中意味深长。

  黛容只好定定心神,拿起手边最近的一本《心经》开始读起来,刚读的时候有些紧张,磕磕巴巴的顺下去,满脸写着艰难,不过后面放松下来,越读越顺畅了。

  黛容年纪小,嗓子脆,读起经来一个字是一个字的,听着很舒服,没有含含糊糊的难受劲儿。

  一篇读下来,嗓子已经有些干哑,老夫人推了茶盏到她面前,“喝口茶润润。”

  黛容双手捧过茶盏,小声道:“多谢祖母。”

  “往后要是有空,便过来给我读经吧,慧容也常来,你可以过来同你慧姐姐作伴。”老夫人默了半晌,说出这么一句。

  黛容一愣,旋即笑的眉弯眼弯,“好,那我往后常来陪祖母。”

  映容与她对视一眼,相顾而笑。

  老夫人笑而不语,姐妹相携,也是好事不是吗?

  往后的日子里,黛容时常来到小佛堂,不是读佛经,就是伺候用饭,日日陪在老夫人身边欢声笑语逗她开心,又自己亲手做了好几双鞋子袜子送给老夫人,余文轩和赵氏,还给几个姐妹做了香囊,手帕,扇络子这样的小玩意儿。

  映容感慨,这个小姑娘很聪慧,只要把她领上道,她自个便能把后头的路走好,九岁的年纪能想的面面俱到,也算是个不简单的了!

  黛容在老夫人面前得脸,连带着华香榭的日子也好过不少,出了门那些管事们,管事媳妇们再不敢像从前那样不待见她们。

  苏姨娘自己哭了好几场,既是高兴又是欣慰,天天念叨着,“我们黛姐儿要熬出头了,比姨娘有出息多了。”

  以前最常去老夫人那里的是慧容,不过如今慧容见到黛容在那里陪着,倒也不曾嫉恨她夺了宠抢了老夫人的关心疼爱什么的。

  黛容是几个姐妹里年级最小的,慧容对她一向宽厚,况且慧容本就是样样风光,对着这么个做小伏低的小妹妹,她并没有什么危机感。

  要是此刻是映容这般大加讨好老夫人,慧容肯定气的发疯,不过黛容就不至于了,她不过求个倚仗罢了,日子都过的这般艰难,怎么也越不过慧容头上去,因此黛容在小佛堂和慧容相处的倒也十分不错。

  唯一心生不满嚼舌根子的便是柳姨娘,她看着碧容闲暇的样子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张口就骂她,“小王八羔子,你还玩儿的下去呢,一点都不知道着急。”

  这也难怪柳姨娘,她爹虽说是个秀才,但是柳姨娘自己是大字认不了几个的,又自幼在街市小巷混迹着长大,出口不过三句话,必能听出市侩粗俗话来。

  碧容平白无故挨了顿骂,一头雾水问道:“姨娘又怎么了?”

  “你那三个姐妹都快抱成团,单把你一个人撇开是几个意思?以后你也跟在她们后面,她们去哪你去哪,她们干嘛你干嘛,可不能把孝顺伶俐都让别人做光了。”

  碧容哼一声,“我又不是闲得慌,为什么要跟在她们屁股后头转?”

  “要不说你傻嘛,瞧瞧那个黛容,年纪小,心眼却不小,惯会讨好人,又去老夫人读佛经,又去做鞋子做袜子各个院送,你就不能学着点?论起绣活来,她那两下子哪比得上你?干什么让她一个人出风头”

  碧容气的柳眉倒竖,“我是疯了不成,我这一手好绣活,便是绣贡品都足够了,你叫我给人家做鞋子去?可笑不可笑,难道我的绣活就是用来这么糟塌的?”

  柳姨娘翻个白眼,“得,端着吧,你就端着吧。”又拍了桌子长叹口气,“唉呦,我怎么生了个这么蠢笨的女儿,精明脸蛋笨脑子。”

  碧容听了心里不快活,反唇道:“姨娘在这跟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我就算是讨好这个讨好那个也管不了什么用,我要是有大姐姐二姐姐那般有势的外家,再有万贯的银钱傍身,我上哪都能挺个腰板子,我谁都不用讨好。”

  碧容横了柳姨娘一眼,“姨娘就知道说我不上进,你少往你娘家贴钱,给我多存点嫁妆这就是对我最好的事了。”

  柳姨娘淬她一声,“你还嫌弃起我来了?要不是我这个亲娘护着你,你能过这样的舒坦日子?吃的喝的用的,哪个不是好的?也该让你摊上苏姨娘那样的娘,让你过两天黛容的日子你就知道了。”

  碧容撇撇嘴,“那又怎么样?大姐姐的亲娘都死绝乎儿了,她不照样趾高气扬的,她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她嫡女的身份,凭她外祖家,凭她娘给她留下的大笔嫁妆,她吃喝穿用哪个不比我好?姨娘你也就尽给我些没用的。”

  这话说的柳姨娘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倒是想给,她给的了吗?

  柳姨娘也实在是被碧容的话伤着了,半晌才默默说了句,“那我也没的办法,谁让我没投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呢,你要怪你就怪老天爷,让你投生在我肚子里,没让你投生在高夫人赵夫人肚子里。”

  碧容刚刚是一时恼了,现下细想也起来觉得话说的不妥,又听柳姨娘语气不悦,只好一脸讪讪的低下头,都不敢看柳姨娘的脸。

第十三章

  荀老夫人寿筵将至,赵氏连着几日都在准备贺礼,备的是一尊白玉观音,由一整块和田软玉打磨而成,通体莹白,触手生温,再添上两棵老山参并十二个大金寿桃,金寿桃颗颗有拳头大小,装在紫檀木雕花盒子里,外头罩一层大红织金福字绒布,用小螺钿扣上,封一道朱红宣纸,上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赵氏准备完这些,便往小佛堂给老夫人请安去了。

  小佛堂里,老夫人正跪在蒲团上烧香,见着赵氏过来,便擦了擦手起身,赵氏忙上前去搀着老夫人,两人一道进了内室。

  老夫人有些日子没见到余文轩了,问赵氏道:“文轩这几日怎么连个人影子都见不到?”

  赵氏道:“他忙着呢,前些日子有公务没怎么回来,这几日又忙着在外头请人吃酒,想结交朋友呢!”

  “结交朋友?他结交哪个?”老夫人皱眉。

  “新任的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秦家的六公子,外头叫一声秦六爷的。”

  老夫人脚步顿住,脸色已是极不好看了,“混帐东西,真是不长记性,本事一点没有,还这般不老实,那秦家分明就是靖宁侯那边的人,靖宁侯府又是外戚,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岂会少?叫他少同他们来往,省的惹火上身。”

  老夫人摇摇头,长叹口气,“朝中看着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那些大臣们各有各的心思,长公主也不过勉强掣肘罢了,再说还有个手握兵权的摄政王在那虎视眈眈呢,大邺的江山就跟一块肥肉似的,人人都盯着。朝里朝外瞬息万变的局面,就那蠢子的脑子,怕是被人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跟他说了许多回,莫要去沾惹是非,离那些人远一点,他就是不长记性,咱们家是怎么降的爵他自己心里清楚,哼,他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如今大邺的江山不稳,各方势力相抗相衡,朝中有长公主辅政,有外戚傅家掌管内廷禁卫军和五城兵马司,内阁有荀家父子领头,荀首辅五岁的嫡幼女,还被接入宫中册封为元妃,五岁的孩子懂什么?不过是各方权术的牺牲品罢了。

  还有那个摄政王,手握西北三十万大军,是个大隐患。

  摄政王名宁珩,是西北宁家的长孙,宁家子弟世代镇守边关,守护疆土安定,五年前鲁王造反,长公主从封地凉州赶回来,一路同行而来便是当年的西北将军宁珩,宁珩带来了西北大军,助长公主平定京城内乱立下大功,后被敕封为一品王,人人尊称一声宁王爷,三年前又加封为一品摄政王,已是权倾朝野的局势。

  可长公主把宁珩引入京城,拥他坐大,如今竟有些骑虎难下的尴尬场面,人一旦有了野心,那是拴都拴不住的。

  老夫人揉揉眉心,心绪不宁,朝廷里早晚得乱一场,长公主,宁家,傅家,荀家,哪个都不是吃素的。

  可余家再也禁不起风浪了,不能站队,只能躲的远远的明哲保身。

  老夫人忖度片刻,对赵氏道:“过几日你要带几个姑娘去荀家赴宴,我也知道,小荀大人少年才俊,身居高位,且尚未婚配,有不少夫人们都打着荀家的主意,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打这个主意,别把姑娘们推出去,去他们家赴宴也不要表现的太热络,贺礼只按着寻常的规矩来就是了,你态度淡些,也好叫人家知道咱们没有结交的意思。”

  赵氏只得应下来,又陪着说了会话,待到晌午才回去。

  进了正院的门,赵氏左思右想,把贺礼盒子翻出来又装回去,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遍,终是定了心把那一套十二个的大金寿桃拿出来了,这么看着,玉观音和老山参就显得素了些,不过这些也够了,不丢面子不长脸。

  这大金桃子还是她自个库里的东西,本想拿出来做个人情讨个好,谁知道老夫人还不许她做人情。

  赵氏坐在桌子边上想了又想,心里怎么都不得劲,看看大金桃子,叹口气,这人情也送不出去了,寻思着给映容打几个头面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珠玉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