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福娃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20-01-07 19:18:05

  咸香的味道开始四处逸散,那些邻居就跟着遭了秧。

  一大清早,原本心情挺好的,可自家孩子闻着这卤肉香味就开始闹腾,大清早就揍孩子,传出去难免会让人笑话,只能哄自家傻孩子说,“别闹了,娘上午就买肉去,中午回来给你做这种肉吃。”

  各家的傻孩子被哄住了,那些大人们心里也挺难受的。

  鼻子里闻到的是喷香的卤香味,嘴里吃的却是稀粥,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能勉勉强强吃个葱花油饼……对比之下,感觉自个儿的日子过得就像是泡进了黄莲水中一般苦。

  有些人家比较宠孩子,家长们也有点馋,就循着卤肉的香味找到了福临楼,又从福临楼小二的口中得知这卤肉不是福临楼卖,而是福临楼那苏厨娘的娘家三嫂在卖。

  不见卤肉心不死的客人们就又问,“那苏厨娘的娘家三嫂家住在哪儿?这香味明明就是从你们这儿传出来的啊!”

  福临楼的小二指了一下福临楼后院,“就在我们后院那边,往前走个百米,进了八尺巷,往里面数的第四家就是苏厨娘的娘家三嫂住的地儿。”

  那客人琢磨了一会儿,脸上突然就挂上了讪笑,他挤眉弄眼地同店小二说,“我记得你们那后院里有个小门是吧,能不能借你们那小门走一趟?我实在懒得绕路了,家里的孩子还等着这口肉吃呢!”

  店小二想了想,这些人虽然不是福临楼的常客,但时不时也会来照顾几次福临楼的生意,得罪不得,便将身子侧开,把路给让了出来,“走吧,我带你过去。”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福临楼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

  偶尔有几个人是来福临楼吃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揣着银子去买卤肉。

  可叶桂枝拿什么卤?昨儿卤的卤肉倒是还剩了一些,不过就那点分量,都不够这些排队的人塞牙缝的,新鲜的肉还在屠夫摊子上没买呢!

  叶桂枝一咬牙,把昨儿个卤好的肉都撕成了一条一条的,每个来排队的人都能拿走一小条肉尝尝,她赔着笑同那些人说,“这卤肉可费时间了,我得早晨去买新鲜的肉,处理好之后上午就开始卤,中午差不多就能卤好,下午可以再卤第二锅。”

  “大家都回去等等吧,中午或者下午过来,到时候不仅有卤肉,还有卤蛋呢!肉价高,卤肉的价格自然贵一些,但卤蛋不贵,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孩子闹了也可以买个卤蛋给他们解解馋,卤蛋味道也不差!”

  排队等候的不少人齐齐翻了个白眼,一颗卤蛋六文钱,还好意思说不贵?

  这年头谁家不是一生就生四五个孩子,要是个个孩子都馋卤蛋,那日子还过不过?

  单单是买卤蛋就能买到倾家荡产!

  不过这香味实在是太香了,再加上叶桂枝表现的一脸真诚,这些排队的人也就没拆叶桂枝的台。

  也就是这个时候,张春芽拎着一大块山猪肉,李大妮拎着两条肥硕的鱼,妯娌二人搭乘福临楼去取山货、河鲜的马车来了县城。

  张春芽和李大妮是特意过来给苏崇文和叶桂枝夫妻俩送温暖的。

  按照张春芽和李大妮的假想,苏崇文和叶桂枝的日子就算不会太拮据,那也绝对好不到什么地方去,毕竟夫妻俩没一个是赚钱的好手,哪曾想到才刚下马车,就听排队的人说,“这苏厨娘家里到底是干啥的?祖上该不会是御厨吧!苏厨娘自个儿做饭的手艺就好的上天,现在又冒出一个她的三嫂来,那卤肉真是绝了!我就尝了一小丝儿,现在嘴里都是那个味儿,中午我非得买半斤卤肉回去吃个尽性!”

  另外一人也附和说,“是啊,我刚刚粗粗算了算,且不说现在刚赶来的,就算刚刚排队的那些人,一人买花三十文买五个卤蛋回去,苏厨娘她三嫂就能挣一两多银子!”

第30章 入V第八章

  其实这样算很明显是有问题的,本金没被刨除在外,怎么能算利润?

  但真正懂算账的人又有多少?

  起码算这笔账的人似懂非懂,张春芽和李大妮也被这人的这一套说辞给绕进去了。

  张春芽和李大妮沿着长长的队伍挤了进去,还被一个短小精悍的老太太拉着训了一通,“你们俩这是干啥?没长眼?看不到这么多人都在排队呢?你们插啥队?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就不要脸了?”

  张春芽生怕自己拎来的狍子肉被那老太太被扯掉,赶紧道:“我是叶桂枝的大嫂,来给我三弟和三弟妹送肉吃的,自家人来还得排队?”

  叶桂枝听到张春芽的大嗓门,赶紧从院子里走出来接应,张春芽和李大妮这才挤过人群进了叶桂枝和苏崇文买的这处院子里。

  进了院子,张春芽和李大妮都被挤得生了一身虚汗,妯娌二人接过叶桂枝给端来的水,擦擦额头上的汗,一边喝水一边打量这院子。

  虽然这院子看着略微有些破旧,但比乡下的土坯房好多了,叶桂枝和苏崇文把这院子也给收拾得挺好,处处都端正得体,张春芽和李大妮看着都有些眼热。

  ————————————————

  这些排队等着卖卤肉的人实在太疯狂了,叶桂枝苦口婆心地劝,就差把心窝子掏出来同这些人说了,然而这些人谁都不相信,非要叶桂枝给记下他们要的分量,然后还要叶桂枝给立个字据。

  叶桂枝又不会写字,怎么给立字据?

  只能将秀才公苏崇文给拉了出来,苏崇文脑瓜子要比叶桂枝灵活,他同那要求叶桂枝给立个字据的人说,“你要立字据,那没问题,不过你是不是应当先把你要多少卤蛋多少卤肉的数目给报出来?我们也不多收,定金给总价的三成就行。”

  那贼眉鼠眼的男人急眼了,“怎么还要给定金呢?我是头一次听说买吃食还要交定金的。”

  苏崇文神色寡淡,“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不管是肉还是蛋,都是金贵东西,你现在张嘴要两百斤卤肉,我们给你卤出来了,但你最后张嘴就说不要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你若是要字据,那就交定金,谁交的定金早,卤肉卤蛋出锅之后就先给谁留着。舍不得交定金的就安心排队,报个大致的量,我给你们登记名儿,造个册子,等卤肉出锅的时候,就喊着名儿过来拿。”

  “当然,我可不给保证说只要登记了名儿就一定能买到卤肉,排队的人太多,就我夫人一个人卤,哪能卤的过来?要是登记了名儿,那就先紧着登记了名儿的人买,要是登记了之后也没能买到,那抱歉了,您赶明儿早点过来,我们先紧着您这边给。”

  “还得撂一句丑话在前头,要是有人登记了之后两天都不来拿,那就只能说声不好意思了,您这登记不算数了,往后再来买,能不能买到也只看缘分。”

  一个身材干瘦的老太太扁着嘴说,“你们开门做生意,这要求是不是忒多了些?”

  苏崇文朝那干瘦老太太拱拱手,苦笑道,“要求确实多了些,还请诸位多多谅解。卤肉和卤蛋不比布匹柴米,卤肉和卤蛋不经放,我们又是小本生意,哪敢多做?万一费材费力做了,但当初说了要买的人不来买,我们的东西一时间卖不出去,那不就砸在手里了吗?”

  那老太太看着长得有些刻薄,但还算通情达理,她点点头,道,“确实得这么做。这天儿越来越热了,卤蛋和卤肉都放不住,你那小娘子整天趴在锅窑上也累人得很。”

  “这样吧,我是孙员外家的老仆,人称铁嬷嬷,在你这儿预定三斤卤肉和二十个卤蛋,晌午过后差人过来拿,定金的事情就不说了,我相信你苏秀才的名声,你说统共得多少钱?我现在就给你。”

  苏崇文心里算了个数,赶紧报给那铁嬷嬷,铁嬷嬷大大方方地掏出铜板来,数够数目之后,交给苏崇文,看着苏崇文在册子的第一行写下她的名儿以及详细的分量,回头又瞪了一眼之前咋咋呼呼不愿意交定金还想拿字据的那男人,嗤道:“昨儿个李员外家才办了喜宴,怎么今儿个就抠抠索索起来了?有这样的家奴,真是给主家丢人!”

  孙员外和李员外素来不对付,主家见面时,尚且维持着塑料一般的虚假关系,下人见面却是个个都恨不得掐一架分出个输赢再走。

  铁嬷嬷开了个好头,后面那些真正想预定卤肉的人都没说什么,有些人大气,像铁嬷嬷一样报了个数目,把钱交齐,然后便走了,有些人略微有些抠,只交了三成的定金,有些人舍不得交定金,只打算在苏崇文这儿挂了个虚名,打算等卤肉出锅的时候早点来,能抢到多少算多少。

  苏崇文在那儿不停地记,叶桂枝听得满头都是汗。

  这个人张嘴是半斤,那个人张嘴是三斤的,当天下掉卤肉呢?卤肉不费时间啊!

  这肉还没买回来呢,可谓是八字没一撇,要是真再答应下去,那她从早忙活到晚都不一定能够把预定出去的数量给卤够。

  叶桂枝附在苏崇文耳边说了一声,苏崇文眉梢一跳,赶紧站起来同那些还在排队的人说,“现在已经预定了百十斤肉出去,今天不敢在预定了,诸位若是愿意,那就耐心等等,我和我娘子今天尽量卤,能卤多少卤多少,若是供应不上,那明早就先紧着诸位来。反正我这册子是从前往后登记的,大家不用担心,今天买不到的明儿个一定能买到!”

  张春芽和李大妮单单是看着那些定金就把眼珠子给看直了,妯娌俩主动道:“崇文,桂枝,你们别急,今儿个我们俩来帮你们卤。买卖不好做,好不容易有客人上门,哪有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

  苏崇文:“……”

  叶桂枝:“……”她想说,主要问题不是卤肉累,而是卤肉费时间。

  那一锅肉放进去,少说也得卤一个时辰才能卤好,这一个时辰里,锅被占着、火被占着、卤汤被占着,唯独人闲着……

  可张春芽和叶桂枝哪里知道这些?

  苏崇文的话起了一些效果,有人听说今儿个就算排上队那也买不到卤肉,不愿再等,便甩袖走了,余下的人没多少,苏崇文又忙活了一刻钟,总算将所有排队的食客都打发走了。

  扒拉着算盘算了算,苏崇文的脸皱成了千褶包子。

  “桂枝,刨除那些只记名字没交定金的人,这些人单单是要卤肉就得一百六十多斤,卤蛋需要三百多个……咱从哪儿弄这么多的肉和鸡蛋啊!”

  正值夫妻俩一筹莫展,张春芽与李大妮妯娌俩面面相觑之际,‘热心县民佟掌柜’穿过福临楼的后门过来了。

  佟掌柜的容貌中等偏上,但那身姿却婀娜得很,拿一面团扇遮住脸,走上几步便将风.情万种给表现了个淋漓尽致。

  “我刚刚听人说福临楼里排起了长队,还以为是崇梅鼓捣出什么吃的来了,特地过来打探,结果发现搞事儿的不是崇梅,而是你们夫妻俩。”

  “这卤味方子是从哪儿鼓捣出来的?我记得崇梅可没学过制卤味啊,咱这边也不时兴卤味,怎么你们夫妻俩悄悄摸摸就搞了个大事儿出来?这卤味是真的香,我闻着都觉得饿了。”

  在刚开始的时候,佟掌柜听说不是福临楼的生意好转了,而是苏崇梅的兄嫂做生意火了,她第一时间就怀疑是不是苏崇梅琢磨出什么新奇吃食来,拉拔她兄嫂一把……如果苏崇梅这样做,她是没立场指责的,只是心里会觉得不大舒服,对苏崇梅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但听说苏崇梅的兄嫂做的是卤味之后,佟掌柜就打消自己的怀疑了。

  苏崇梅的手艺是跟着福满楼的大厨老周学的,后来她倒是买了一本《百食谱》送给苏崇梅,可那《百食谱》中记载的菜谱她都看过,主要是淮扬菜系,并没有提到蜀地那边流行的卤味。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这卤方是苏崇文之前在省城赶考的时候,因缘际会得到的。

  一想到这卤方带来的生意有那么火爆,佟掌柜的心里就火.热了几分,她进门的时候刚好听到苏崇文和叶桂枝的烦恼,便搭腔道:“这些都不是事儿,肉要用什么肉?蛋要多大的蛋?福临楼负责采购的小二这会儿正闲着呢,他知道去哪儿能收到更好的肉和蛋,让他去收。”

  “另外,你们这儿的灶火肯定不够,去福临楼。福临楼的灶火多,这阵子的生意还没起来,留两个灶火眼用来炒菜就行,剩下的灶火眼全都借给你们来卤肉。锅不够了也就福临楼的,咱都是老熟人了,客气啥?”

  叶桂枝之前在福临楼干活儿的时候,与佟掌柜打过几次交道,现在听佟掌柜这么说,赶紧道谢。

  佟掌柜拉着叶桂枝的手说,“你先别急着谢我,我也是有私心的。你这卤味做的这么好,要是能拿到我们福临楼和福满楼去,肯定会给我们增色不少。你看看要不之后稳定给我们福临楼和福满楼提供卤味?”

  “就和昨儿个那些卤蛋一样,同食客打交道的事儿都交给我们来做,我们每天都会来这儿报个数,然后将猪肉和鸡蛋这些给你送过来,你只需要负责卤好就成了,也不用你送,你把肉和蛋卤好之后,去福临楼喊一声,让负责跑腿采购的小二驾着车马把东西送去福满楼就成。”

  平白无故让佟掌柜剥去一层利润,叶桂枝心里有些犹豫,苏崇文扯了扯她的袖子,道:“答应吧,佟掌柜这待遇开得太有诚意了。”

  苏崇文知道,他不可能天天都守着这卤肉摊子算账,凭叶桂枝自个儿肯定忙不转,不如让一让利润,将最烦的环节丢给福满楼和福临楼去做,大头利润能拿在自己手中,这已经十分不错了。

  佟掌柜赶紧去安排人,负责采购的人去采购,负责灶火的人赶紧刷锅起灶,叶桂枝不敢耽搁,赶紧把买回来的调香料都拿出来,手脚麻利地分成几小堆,张春芽和李大妮就帮忙做麻布包。

  苏崇文走进灶房来,提点了张春芽和李大妮两句。

  “大嫂,二嫂,这卤蛋和卤肉生意肯定能做起来。福满楼和福临楼一直都找大哥和二哥拿山货与河鲜,猪肉和鸡蛋却是从别的地方拿的。往后怕是福满楼和福临楼买的猪肉和鸡蛋多数都会送到桂枝跟前,你们回家去之后仔细考虑考虑,要不要尝试着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只鸡?”

  生怕张春芽和李大妮不懂,苏崇文还特意解释道:“为了供应卤肉与卤蛋,福满楼和福临楼肯定会四处收购猪肉和鸡蛋,养猪养鸡的农户和屠夫不算多,到时候肯定会涨价,在这会儿养猪和养鸡,是最好的时机。等大多数人都反应过来,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的时候,肉与蛋多了,价格肯定就会降下来。”

  “大嫂、二嫂,你们回去同娘说,娘肯定会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养猪和养鸡不是小打小闹,你们也看到了,这卤肉摊子一天就要几百斤的肉,几百只鸡蛋,这还是买卖刚做起来的缘故,养个三五头猪,七八只鸡,根本没啥用处。要养就得多养些,这样等猪出栏、等鸡下蛋的时候,能大赚一笔。”

第31章 入V第九章

  出于对苏崇文这一房的无条件信任,哪怕并未回家请示杨绣槐和苏老头的意见,张春芽就已经在心里把这件事情给敲定了下来。

  养猪!

  要多多地养!

  养鸡!

  要一群一群地养!

  佟掌柜派出去采购的店小二很快就将猪肉给买了回来,李大妮挺着个肚子,做事儿不方便,就在一旁做点儿轻省的活儿,张春芽手脚麻利地帮叶桂枝切肉过水。

  苏崇梅见福临楼里暂时也没什么食客,便派洒扫的小梅回去盯着,她也留在叶桂枝这边帮忙卤肉。

  卤汤熬上,切好的肉一块块都放到卤汤里,还得时时盯着火候。

  不多时,店小二将鸡蛋也买回来了,苏崇梅就将自个儿新琢磨出来的‘蒸笼蒸蛋法’拿了出来,两个三层的大蒸笼同时上,直接将所有鸡蛋都蒸了进去。

  一行人忙忙碌碌到中午,福临楼里来了食客,苏崇梅得回去掌勺,张春芽见叶桂枝忙得都没空做午饭,主动承担起了做午饭的任务,给一人做了一碗清汤面吃。

  卤蛋出锅快,卤好的卤蛋都放到提前准备好的大陶盆里去,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来问,只要在名册上,苏崇文就让人将卤蛋拿走了。

  卤肉出锅稍微慢些,但好在灶火多,很多口锅同时卤,每个时辰出一锅,倒也能堪堪赶的上需求,不至于让那些人等太久。

  身为卤肉的主力,叶桂枝从早晨忙活到下午太阳落山,累得整个人走路都打摆子了,这才将福临楼店小二给采购回来的猪肉和鸡蛋全都卤完,她感觉自个儿都快变成卤肉了,全身上下都似是被卤肉香味给熏透了一样。

  张春芽带来的狍子肉有好大一块,在卤猪肉的时候,叶桂枝顺手就将那块狍子肉也给拾掇出来卤上了。

  等张春芽和李大妮回梧桐庄的时候,那块狍子肉已经卤好放凉,叶桂枝稍微切了一点狍子肉留下,又让张春芽和李大妮把那大块的狍子肉给带了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福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