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福娃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20-01-07 19:18:05

  这道题目问得相当应景,南疆山多水多,仗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南疆各部族一直都兴风作浪、四处作妖,有了□□署的相助,镇北军南调,一次性就将南疆个部族给强攻了下来,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南疆各部族都被□□的威力吓懵了。

  收服南疆各部族之后,新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南疆各部族之间尚且存在方言诧异,更不用说方言本就存在南北差异,镇北军的统帅请了个精通南疆语言的奇人,才听懂南疆人叽里咕噜说的是什么。

  有很多人只是假意投降,打算等镇北军撤走之后,再重整旗鼓,自立为王。

  镇北军的统帅给气坏了,偏偏又没什么办法,只能上书给朝廷,求朝廷想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为了这件事,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尚书房的那先生也把这件事当成题目,让尚书房的小崽子们去想。

  苏茂林和苏修竹兄弟俩对这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

  苏茂林说,“先生说南疆人疏于教化,那自然应当是请名师大儒去教化南疆,让南疆人都明理懂礼,问题自然可解!”

  苏修竹却说,“先生明明说了南疆人不服教化,请名师大儒去教化南疆,那些人就能听得进去吗?依我看,还是学爹爹当初的做法,将南疆人都从南疆拎出来,同中原人混在一块儿,以中原人监察南疆人,他们分散开来之后,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同中原人通婚四五代人,保准就对南疆没什么感情了。”

  苏茂林又道:“南疆人口众多,多数都是以山寨聚集,如何将他们从南疆拎出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你有什么妙招,不妨说来听听?”

  苏修竹‘就是’了好一会儿,小脸憋得通红,半天都没憋出一个所谓的‘妙招’来。

  苏鲤在这个时候端了一份炖好的雪梨羹进来,见兄弟俩争得脸红脖子粗,便好奇地问,“你们不是说要做先生布置的功课么?怎么争吵起来了?”

  兄弟俩七嘴八舌地把问题给说了,还互相指责了一通,最后问苏鲤,“姐姐,要是由你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

  苏鲤将雪梨羹给二人分到小碗里,让二人端着小碗吃,自个儿也喝了一点雪梨汤,仔细想了想,道:“若是姐姐来答这问题……怕是答案会吓到你们俩。”

  “你们先生说,南疆人疏于教化,亦不服教化,那我们为什么要教化?还记得姐姐当初同你们说的,看人要看心吗?同样的道理,有些时候,正经的法子是行不通的,得想别的法子,目的却是不能变的。”

  “你们兄弟俩仔细想想,朝廷对南疆的期望是什么?是教化南疆还是稳定南疆?”

  苏修竹眨眨眼,道:“是稳定南疆。”

  苏鲤给了苏修竹一个鼓励的眼神,点头道,“没错,就是稳定南疆。既然朝廷的目的不是教化南疆,我们为什么要行教化之事?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杀。”

  “将那些不服管教、四处唆使挑事的人都挑出来,先杀一半,看剩下的一半愿不愿意服软,如果不愿意服软,那就再杀一半……偌大一个南疆,缺几个人吗?”

  “只要他们不服教化,那就一直杀下去,哪怕将南疆杀成空山空水空寨子,那也无所谓,中原百姓那么多,调一些过去不就行了?南疆水土好,作物易生长,老百姓的日子不会难过。”

  “再者,我不相信真有人不怕死。将那些不怕死的人都杀了,剩下的人就都是被吓破胆的良民。修竹方才说对了一半儿,将南疆人和中原人混在一块儿,以中原人监之察之,可是,修竹,你有一点没想明白,爹爹当初为何要让跶虏迁入中原再打散,而不是将中原人迁至跶虏?”

  苏茂林回答,“是因为跶虏苦寒,冬日百草不生,老百姓都无法活下去。”

  “没错,因为跶虏苦寒,所以不将中原人迁至跶虏。现如今南方水土丰沃,为何要将南疆人都从南疆迁出来,舍了那么好的地方不要,非要让南疆人与中原人挤在一起?”

  苏修竹这会儿明白了,“那应当是让中原人迁至南疆,按爹爹的想法,应当是让中原人多多迁入南疆,最好是要比南疆人还要多上一些,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反客为主’了,等留在南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中原汉人时,那些南疆人就算再想掀起风浪,他们也掀不动了。”

  “正是这个道理。好好吃雪梨羹,吃完之后再想想,看看明日该怎么给先生个答复。”

  -------------------------------------

  次日,苏鲤目送小黄门领着苏茂林与苏修竹兄弟俩往尚书房而去,她也换上了那穿着让人浑身不得劲的官服,抻着脖子往六局一司办公的地方走去。

  这天轮到她去尚工局当值了。

  苏鲤还未走近尚工局,就见一众尚工局女官仿佛脚下踩了风火轮一样忙进忙出,个个脚下生风,她拉着一个相熟的女官问,“月姐姐,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大家都忙成这样?”

  那女官名唤佟月,关中人,抄着一口与佟掌柜有七八分相似的话,若不是苏鲤再三确认过这佟月不认识佟掌柜,她都要怀疑这佟月与佟掌柜是不是亲戚了。

  佟月道:“德妃娘娘患了失心疯,打翻油灯纵火,得亏内监机灵,把她给救出来了,只是可惜了紧邻着德妃寝殿后面的藏书阁,一大半的藏书典籍都烧成灰了,那么好的藏书阁,这会儿被烧的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可不就轮到尚工局出力了么?”

  苏鲤有点傻眼,那德妃患了失心疯,玩起了纵火**?

  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因果报应环环相扣,若不是德妃咄咄逼人,尚仪局肯定会主动找人去领罚,全了德妃的面子,可惜德妃仗着自己是四妃之一,以势压人,把六局一司的女官都给逼急了……德妃承受的所有苦果,都是自作自受,没什么好同情的。

  真正让苏鲤心疼的,是那藏书阁内被烧成灰的书。

第54章 入V第三十二章

  藏书阁中藏书千万,许多都是仅存于世的孤本,价值非常理可以估计,结果德妃来了一招‘失心疯’,将那么多的书都给烧了……苏鲤发自内心地觉得那些书籍可惜,同时,又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劲。

  德妃前几日还好端端的,怎么说疯就疯了?

  另外一边,尚书房中。

  小黄门将苏茂林和苏修竹兄弟俩送到尚书房时,许多皇子还未到,兄弟俩就坐在那犄角旮旯的位置上开始温习功课。

  苏茂林小声问苏修竹,“弟弟,姐姐说的那个方法,是不是太过凶悍了些?以杀止杀,这得要多少人的命啊!”

  苏修竹斜眼看苏茂林,“莫非哥哥你有更好的办法?”

  苏茂林摇头,“并无,只是觉得姐姐这方法有点不太人道。”

  苏修竹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何谓‘人道’?哥哥你那种想法,便是先生所讲的妇人之仁。若是杀一人可保一百百姓安宁,这一人你杀还是不杀?若是屠一山寨可震慑整个南疆,使得南疆蛮人归心,这一山寨你屠还是不屠?”

  苏茂林语塞,他也知道苏鲤说的这个方法好,甚至可以说,苏鲤说的这个方法是目前为止,能够想到的所有方法中,唯一可行的方法。可他就是觉得‘以杀止杀’有些残暴。

  苏茂林摇头晃脑地翻开了书,小声嘀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不到比姐姐说的这法子更好的法子,并不代表就没有更好的法子存在,总有一天,我会找到的。”

  苏修竹在思想上与苏鲤达成了高度一致,苏茂林心中的‘仁义’却占了上风。

  等到先生问的时候,苏茂林并未按照苏鲤说的那一套来,而是省去了‘以杀止杀’的部分,仅仅提到了将中原人迁入南疆,令中原人以行动教化南疆,带动南疆发展这些。

  先生含笑点头,“可,不愧是苏都督的长子,这法子与令尊如出一辙,深得令尊精髓。”他转头就又去问苏修竹,“你呢?”

  苏修竹与苏茂林本是同胞双生子,但二人的长相与身量渐渐有了区别。

  苏修竹的个头略微要高一些,身量略显单薄,苏茂林个头比苏修竹略矮一些,身量厚实,面向敦厚,相比下来,苏修竹的面向更显刻薄寡恩。

  他当着先生与一众皇子的面,说出来的话也是相当刻薄寡恩的。

  “南疆之人多野蛮好斗,单单是一句令中原人以行动教化之,说起来简单,可要是做起来,何其之难?怕是中原人去了南疆之后,连活都活不下去!忘记南疆之人是如何屠戮中原百姓的么?累累血债,就被一句以行动教化南疆所概括,未免太过空泛了些。”

  “南疆之刃好斗好杀,若是不将他们的杀心彻底震慑,谁能保证迁入南疆的百姓就一定能平安存活?若是连百姓的平安都无法保证,就贸贸然将中原百姓迁入南疆,无异于送羊入虎口以测斑斓大虎是否有仁义之心,甚是理想,甚是想当然,甚是荒唐!”

  苏茂林:“……”弟弟你咋了?火气怎么这么大?

  尚书房的先生也挑眉看了苏修竹一眼,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出现微澜。

  “大胆!”

  “甚是大胆!”

  “好一句以杀止杀,你可知道这四个字若是成为现实,会多出多少条亡魂?中原人的性命是性命,南疆百姓的性命就不是性命?”

  尚书房的先生逼问苏修竹。

  苏修竹怡然不惧,“先生问我中原人的性命是性命,南疆百姓的性命是不是性命,那我再反问先生一句,南疆蛮人的性命是性命,中原百姓的性命就不是性命吗?中原百姓本可以在故土之上安居乐业,却被调去南疆,羊入虎口,这就公平吗?这就对吗?”

  “寻衅滋事的是南疆人,承担恶果的自然也是南疆人。为了护住恶人的性命,却要无辜百姓的性命去填那无底洞,何其荒谬?!”

  “以杀止杀,并非宣扬要大肆杀人,而是以此雷霆手段来镇压那些不安分之人。昔日之跶虏,频频侵扰我大燕北境,若非镇北军以雷霆手段取了跶虏天兵的性命,攻破跶虏王都,先生觉得能有如今北境的安宁吗?”

  “若是以先生的看法,那是不是应当从北境或是中原多多调取粮食与百姓,送至跶虏,粮食供跶虏糟践,百姓供跶虏□□,这才是好方法?”

  尚书房的先生笑了一声,撩起袖子,从苏修竹比起了大拇指,“总算将你的棱角锋芒逼出来了。瞧瞧你平日写的文章,明明心中藏有大江大河,却偏要学那些优柔寡断之人,写一些看着就酸倒牙的无用烂文。往后你要作文章,就按照今日这般表现来作文章。”

  苏修竹已经做好了被先生劈头盖脸骂一顿,附带傍晚下书房是被先生留下罚抄书背书的准备,却没想到并未等到先生骂他罚他,而是等到了一波真情实感的夸奖,他的脑子一时间没能转过弯来,呆呆愣愣地坐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从授课先生拱手道:“多谢先生。”

  尚书房先生点头道:“我之前心中还纳闷,苏都督膝下共有一女二子,为何那女娃娃心中有勇有谋,到了你们兄弟俩这儿,勇就给丢了,今日方才见到你苏修竹的勇,苏茂林,你尚且略微差些。人存于世间,心中须有仁德,否则寸步难行,但这份仁德切不可变成妇人之仁。诸位都听好了,舍小取大,亦是仁德。”

  坐在前排的十三皇子扭头看了一眼苏修竹,又看了一眼苏修竹,他有些好奇这兄弟俩的姐姐究竟长什么模样?怎么就被先生夸为是有勇有谋了?

  授课先生在尚书房中同一众蒙童稚子的对话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在纸上写下了‘以杀止杀’三个字,不断地思量,“这以杀止杀有镇北军,可该遣何人去发展南疆呢?”

  有些人,平时不会想到,但一旦到了有用处的时候,就会记得格外清楚。

  皇帝又想到了以一己之力将北疆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苏崇文。

  他问荣公公,“小荣子,今日在尚书房中提出‘以杀止杀’的,是何人?”

  荣公公恭恭敬敬地回答,“正是苏都督次子,苏修竹。”

  皇帝笑了,“既然是儿子挖出来的坑,那就让他亲爹去填吧。让中书省替朕拟一道旨意,令中都督苏崇文携带家眷进京吧,中途可省亲两月,让他们进京看看,他那一女二子在宫里养的怎么样,也好让他们放心。”

  “另外,再替朕给苏崇文带个口信,让他好好干,工部尚书年纪大了,最迟再有三四年便要退了。”

  荣公公俯耳,“嗯,嗯?”

  皇帝愣住,“嗯什么嗯?”

  “然后呢?”荣公公不解。

  皇帝抄起手边放着的橘子来,朝荣公公砸了过去,“哪有什么然后?把这话带到就行了。”

  荣公公这会儿才明白,感情皇帝是要给苏崇文画一个大饼啊!

  想让马儿跑,不仅得让马儿吃到草,还需要告诉马儿,前面有更鲜嫩多汁味道好的草可以吃,这样才能让马儿主动撒蹄狂奔。

  荣公公发自内心地拍皇帝马屁,“陛下英明。”

  皇帝老神在在地剥了一个橘子,神色晦暗莫名,不知道心里又开始算计谁了。

  -------------------------------------

  苏鲤穿着官服到了尚工局,只见了佟月一面,还未来得及多问,就被佟月给安排了个明明白白,“苏女师,今日尚工局实在太忙,一片女官都快忙得脚打后脑勺了,若是处置不好,引来陛下盛怒,怕是我们的项上人头都得挪个位置。尚工局实在无法好好招待你,你自己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待着,甜蜜饯儿也没人去尚食局拿了,果脯倒还有一些,不过已经放了一两日,味道想必不好了,你同尚食局那边熟,若是有什么想吃的,自己去尚食局寻摸。”

  撂下这一堆话后,佟月就慌慌张张地跑了。

  苏鲤心道,好像我来尚工局就是为了一口吃的一样,她在尚工局内寻了一个清净的地方,将自己之前没能看完的书又拿了出来,自个儿洗了茶壶,寻到了茶叶,煮上一壶,舒舒服服地靠在软塌上品茶看书,就见一个人影找了进来,在尚工局中四处张望了一阵,没看到她,扯着嗓子问,“苏女师在吗?陛下要往北疆中都督府上传旨,差奴才过来问问,苏女师可有什么家书需要一并带回?”

  这个还真有,她每天都会写日记,兴致不高时就写寥寥几句,性质高时,就写他个十页八页,早就攒了厚厚一摞,听到这内监问,她赶紧随着内监回了春和宫,将那本厚厚的日记拿出来,郑重地交给那内监,道:“麻烦公公了。”

  那内监看着约莫有一寸厚的本子,嘴角扯了扯,违心地说道:“不麻烦,不麻烦。”

  实际上,那内监心里已经开始吐槽了。

  您这才来了数月,就写了这么厚的一本,莫不是因为宫里的纸张不要钱,就可劲儿写?那些入宫多年的妃嫔往家里带口信时,都只是带一句话两句话,有些人甚至只说一句‘安好’,哪像苏鲤,一写就是厚厚一本子。

  苏鲤不知道的是,从宫里传出去的每一个字,都有专司去检查。

  那专司拿到内监送过去的那本厚厚的日记,翻看完之后,冲那内监努努嘴,道:“公公,要不您拿去给陛下过个目,请陛下定夺?这苏女师写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些东西,我们不敢做主啊!”

  那专司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的是苏鲤同家里人讲她要当一个女官,还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大女官!

  至于苏鲤想当女官的理由,她也在这本厚厚的家书中写的明明白白,她说,“在入宫前,我从未想过女子的人生也可以过得这般热闹,这般有价值。本以为四妃便是宫里的半片天,没想到耿尚仪同德妃斗了一场,德妃完败,陛下圣明,为有才德之女子修了一条通天之路……女儿思量已久,打算走上女官之路。得蒙陛下庇佑,我与茂林、修竹在宫中生活得很好,衣食无忧,月月都有新衣可添,爹娘莫要挂念。”

  那内监拿着这本家书去给皇帝看,从开头看到末尾,皇帝足足笑了七八次,待全部看完,他清了清嗓子,忍住笑意,道:“这小丫头自打入宫以来,朕还未见过呢,只是从小荣子嘴里听过她的几次名字,次次都是夸奖。这家书就这样送出去吧,召那小丫头到御书房来,朕想看看,这小丫头究竟是怎样一个妙人。”

  于是乎,本应当在尚工局当值的苏鲤就这样被提溜到了御书房,见到了这位掌无数人生杀大权的帝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福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