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福娃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20-01-07 19:18:05

  李大妮并没有被丁小六的话安慰道,反倒是还有点想动手打人。

  她黑着脸说,“老三也是个女娃,不是儿子。”

  丁小六这才意识到他的问题出在哪儿,感情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面去了!

  “苏家二嫂子,你家这老三也不像是闺女啊!而且你家闺女不是名字里都带个‘姑’么?怎么到了老三这儿,名字就变成壮壮了?”

  李大妮:“……”

  说起来就又是一捧心酸泪了。

  经历了‘苏猴姑’与‘苏虎姑’这种天崩地陷式起名之后,李大妮已经对苏崇水的起名水平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她在刚怀上第三胎的时候,就同叶桂枝说好了,请苏崇文这个读书人给她闺女起个名字。

  苏崇文欣然答应,他也觉得自家二哥起的名字属实难听。

  可李大妮和苏崇文都没有料到,苏崇水对起名这回事儿有很深的执念,等李大妮肚子里的孩子一落地,还未等到李大妮同苏崇文商量,苏崇水就问了产婆这孩子带不带把儿,还看了这孩子一眼,见这孩子长得虎背熊腰,一身五花膘,苏崇水就把这娃儿的大名和小名全都定了下来,大名跟着上面的两位姐姐往后排,上面的两位姐姐叫苏猴姑与苏虎姑,那老三就叫苏熊姑,至于小名么,苏崇水瞅着自家小闺女一身五花膘,脑子稍微转了转,就把这小闺女的小名也给定了下来,就叫五花。

  关键吧,苏崇水这人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

  他前头给大闺女和二闺女起的名字已经快将李大妮给气到自闭了,他这会儿给小闺女起好名字后,还找李大妮卖弄了一番,“大妮,你之前一直都说我起名字不好听,这次我仔细想了想,终于给咱家小闺女起了俩好听的名字。”

  “俩?”李大妮疑惑。

  苏崇水点头,“嗯,一个大名,一个小名。大名是要往户籍上写的,小名就是咱家里人唤的。你想知道不?”

  李大妮原本想给苏崇水还一句‘我不想知道’,可是对上苏崇水那极度渴望自家婆娘肯定的眼神,她就不忍心伤害苏崇水了,道:“相公,你说吧。”

  苏崇水嘿嘿一笑,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咱家闺女长得虎背熊腰的,顺着她上头两个姐姐的名字往下来,就叫熊姑,这名字听着就壮实。至于小名,你看咱小闺女身上的那肉像不像五花肉?我觉得五花这个名字挺好的,所以就她给咱小闺女的小名儿定成五花了。怎么样?”

  瞅着苏崇水那一脸‘快夸我’的表情,刚生完孩子的李大妮糟心到了极点,她心里的最后那点儿幻想这会儿全都没了,要不是因为刚生完孩子没力气,她绝对能操着鸡毛掸子追着苏崇水跑一条街。

  “相公,你还是别想了。咱家小闺女的名字,我已经拜托给三弟来取了。肯定得取一个文雅的。我打算等三弟给小闺女起完名字后,让他帮忙给上头两个闺女的名字也好好想想,看能不能换俩好听的名字。”

  苏崇水纳闷,“为啥呀?我觉得苏猴姑和苏虎姑这俩名字挺好的啊,等姐妹俩长大了,需要说亲了,肯定不用担心被人欺负。”

  李大妮都给苏崇水给气笑了,“你还知道你闺女长大之后要嫁人的啊!别人家闺女的名字不是花就是草,瞧瞧你给闺女起的名字,不是虎就是熊,你是不是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你闺女是个泼妇?”

  “苏崇水,就凭你给闺女起的这仨名字,你觉得会有人想不开,冒着生命危险来咱家提亲?咋了,你当人家疯了,需要往家里娶个母老虎回去镇宅吗?”

第57章 入V第三十五章

  很早之前,杨绣槐就说过,苏家男人都不是不讲理的人,只是有点耙耳朵,容易被家里婆娘的絮叨给带跑偏。

  ‘耙耳朵’三个字精确地概括了苏崇水的特质。

  当然,苏家男人也不是屋里的婆娘说什么都会听,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在自个儿的考量和婆娘的考量没有太大出入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愿意听婆娘的,把屋里的婆娘哄得高高兴兴,日子才能红红火火地过去下。

  这也不是说苏家男人身上就没什么缺点和脾气。

  就拿苏崇水来说,爱给闺女起名儿就是他的‘小缺点’了,甚至说,给闺女起名已经变成了他的执念。

  他自个儿觉得苏猴姑、苏虎姑以及刚出生的苏熊姑这三个名字都挺好,闺女长大了肯定无病无灾,但这会儿听到李大妮说她的顾虑,苏崇水也不得不站在李大妮看问题的角度上想想。

  这么一想,还真是。

  要是他有个儿子到了娶亲的年纪,他特定不会让自家儿子娶一个名字里不是带猴就是带虎的婆娘。

  为啥?

  因为这名字太霸气了啊……娶回来怕是能闹得家宅不宁!

  苏崇水尴尬地嘿嘿笑着,同李大妮说,“那就依你的,我给闺女起的名字不好听,那就甭用了,不过这天儿冷,你也别瞎跑,我去找老三吧,让娃儿她三叔给起个名字,顺带着给大闺女和二闺女的名字也改改。对了,对于三闺女的名字,你有啥要求不?”

  李大妮还真有要求,她认真琢磨了一下,同苏崇水说,“好听点,听着像是个闺女的名字,这就行。对了,你记得同崇文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名字寓意好点,能够招儿子的?咱家这都开了三朵金花了,是时候生儿子了吧!”

  苏崇水把自家婆娘说的话都藏到心里,眼巴巴地去找苏崇文,把自个儿的要求给说了。

  苏崇文想了想,道:“猴姑、虎姑和熊姑这三个名字吧,其实也挺好的,二哥你若是真想换,还有这样那样的要求,那不如就把这些名字都换成小名,重新起个大名?”

  “不不不不不,大名小名一起换!要是闺女起了这样的名字,之后能嫁的出去吗?”

  苏崇水被李大妮给洗脑成功,这会儿再听自个儿给三个闺女起的名字,深感自己的起出来的名字有毒,他也体会到了当初他同大哥苏崇山说自个儿给闺女起的名字时,苏崇山那一言难尽的表情。

  只怪当初的他太年轻啊!

  苏崇文想了想自家二嫂那迫切生儿子的愿望,灵机一动,三个侄女儿的名字就都起出来了。

  苏猴姑改名叫苏招娣,小名叫香花。

  苏虎姑改名叫苏求娣,小名叫香草。

  苏熊姑改名叫苏娣来,小名叫香叶。

  苏猴姑和苏虎姑都已经长大了,不用担心娃儿名字太好早夭的事儿,但苏熊姑还小,得顾忌着些,所以苏熊姑就多了一个小名,叫壮壮。

  苏崇水觉得自家兄弟起的这个名字挺好,只是李大妮觉得还有点不太满意,她小声嘀咕,“老三这名字起的不怎么上心啊,他们家儿子就是茂林、修竹这些一听就很有文化的,给咱闺女起名儿就一点都不上心。”

  苏崇水问她,“怎么,要不要换回我原先给三个闺女起的名儿?”

  李大妮立马就噤声了。

  苏崇水笑她不懂得知足,“你可千万别不知足,老三是三品大员,不知道多少人都得巴结着,咱呢?就是借着老三的势赚点银子的商贾人家。你还想摆个二嫂的谱儿?”

  “三品大员给你闺女起了名字,你还想要啥?往后咱家三个闺女说亲的时候,哪怕别人觉得这三个名字不好,咱一提这三个名字是闺女她三叔给起的,谁敢逼逼赖赖?”

  三闺女苏熊姑更名为苏娣来,小名香叶,乳名壮壮,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

  福临楼现任掌柜丁小六把一大家子人都迎进了福临楼,同苏崇梅说,“崇梅姐,后面那宅子还空着呢,隔三差五就有人过去打扫,你看一下,你们是回那宅子里住,还是就在福临楼住下?”

  “那宅子还在呢?”叶桂枝脸上多了些许欣喜,不过她想到回家省亲这两天也是从手指缝里抠出来的时间,哪有工夫在无用的事情上磨叽,便把那点儿欣喜给压了下去,“不用费事,就在酒楼住下吧,一共也就住两晚,后天便要启程了。”

  其实马车里也能休息,只是比不上酒楼住着舒坦。

  丁小六掌柜赶紧去给安排。

  十年过去,县城里的县太爷早就换了,那人来拜会了苏崇文,让苏崇文给本县学子都留了勉励的字句,又设宴款待了苏崇文一家子,这才还了苏家人安宁。

  第二日清晨,苏家人早早就起来拾掇好了,乘着车马回了梧桐庄。

  三品大员的车马出门,还是携家带口的规模,那动静能小?县太爷派人一路鸣锣开道,惊得乡间野兔乱窜、野鸡乱飞,还顺带着把晨起耕作的老百姓也都惊动了过来。

  临近梧桐庄的时候,杨绣槐和苏崇文提议说下马车走走,一大家子就全都从马车上走下来了。

  张春芽一手牵着闺女一手牵着儿子,问,“鹿娘,你还记得回咱家的路不?咱当初搬家的时候,你应该记事了吧。”

  苏鹿娘想想,实话实说,“好像记得一点点,咱家养过好多头猪,可具体得也记不大真切了。”

  杨绣槐看着沿途的景致,同苏老头感慨,“老头子,你说这都十来年过去了,梧桐庄咋就没啥变化呢?你看看辽州,咱当时去的时候,荒成啥样,这十年看过来,天天都在修、天天都在造,那真是一天一个样。看惯了辽州城的繁华,再看这梧桐庄,感觉就像是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地上……还怪不得劲儿的。”

  苏老头哈哈大笑,“那你可得不得劲儿好久了,老三这次去南疆,估摸着又得忙活十来年,你回梧桐庄就当是提前习惯习惯了。”

  有人好奇地凑过来,盯着杨绣槐和苏老头看了好一会儿,才问,“你们是打哪儿来的?到我们村子有事吗?”

  杨绣槐眼神好,一眼就认出那人了,“腊梅嫂子,我是绣槐啊!”

  “绣槐?你是绣槐!哎呦喂,还真是!绣槐,你咋变成这样了?身上衣服穿得怪好看的,脖子上围得这是个啥,咱还长毛了?”

  杨绣槐脖子上围的是貂,还是张春芽从养貂厂里挑出来的上好雪貂,一根杂毛都没有。

  腊梅嫂子又盯着杨绣槐身后的人瞅了半晌,逐步把所有人都给对号入座上了,她惊奇道:“你们咋想着回来了?当初不是说你们家老三去外地当官儿了吗?怎么着,现在是几品官儿了?”

  杨绣槐乐呵呵地伸出三根手指来,“三品大官!”

  腊梅嫂子对三品大官没什么定义,她问,“三品大官是多大的官?和县太爷比呢,谁大?”

  杨绣槐笑出了声,“县太爷就是个七品芝麻官,哪能和三品大官比?别说是县太爷,就算是知府、知州和掌管一省的省通政,到了我儿三郎这儿,都得弯腰行李。我而是当朝陛下亲封的中都督,你知道中都督是啥官儿不?是朝廷外放的官员中品阶最大的那个!”

  腊梅嫂子噗通一下就给苏崇文跪下了,“乖乖,有生之前还能见到这么大的官儿,就算现在让我咽气,我都觉得值了!崇文,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我还给你把过尿呢,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你铁定有能耐,因为你嗞尿都比别的娃儿嗞得远!”

  苏崇文:“……”

  从县衙来给苏崇文开道的衙差道:“大娘,你别拦着路,苏大人一家子是回来省亲的,哪能陪你在路上唠?”

  腊梅嫂子反应过来,从地上爬起来掉头就跑,边跑边嚷嚷,“发达了的苏老三回来啦!葛芦花,杨大山,快别种棉花了,绣槐带着儿孙回来了,你们赶紧过来瞧瞧!”

  腊梅嫂子这么一喊,大半个梧桐庄的人都知道老苏家回来了,就和围观珍惜动物一样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问了好大一通。

  杨绣槐在回并州的时候,买了不少零零碎碎的东西,见到一个熟人就给塞上些,她觉得塞的东西都不是什么贵重的,那些熟人却都受宠若惊,恨不得将杨绣槐给夸成天上的菩萨。

  葛芦花和杨大山都上了年纪,二人不似杨绣槐和苏老头,这么多年都不干农活,还用好衣好食给养着,岁月像把无情刻刀,在葛芦花和杨大山身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给杨绣槐和苏老头抛了个光。

  杨大山老远就听到了自家妹子的大嗓门,他的脚步都慢了下来,眼里含着泪,走到杨绣槐身边,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无声哽咽。

  葛芦花就没有这种心思了,她疾步走到杨绣槐身边,拉着杨绣槐的手就往家里扯,边扯边说,“绣槐,你身上穿的这都是些啥?这么好的料子,我见都没见过几次!你赶紧同我说说你这么多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呗,咋看着比之前还年轻了许多?”

  “哎,绣槐,你是不是变胖了?我瞅着你的脸盘子怎么都圆了?”

  要是葛芦花把这话同苏崇菊说,苏崇菊绝对会气到自闭,但杨绣槐的大半辈子都走过去了,她哪里还会顾忌别人说自己胖?

  再说了,杨绣槐觉得自个儿胖点也挺好,别人一看就是体面人家的富态老太太,走出门来看着也阔气,要是长得尖嘴猴腮皮包骨,那就算穿上貂,也看不出丁点儿贵气啊!

第58章 入V第三十六章

  对于一般人来说,老苏家的人从麻雀窝里一朝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就和他们这些麻雀不是一类人了,尤其是那些当初还和杨绣槐掐过架、冷嘲热讽杨绣槐和苏老头命差活不长的人,这会儿更是心里慌得厉害,脸上的笑都快笑僵了,生怕苏家人一朝得势,回过头来找他们算账。

  但真实情况是,杨绣槐早就看开了。

  人穷的时候,为了三瓜俩枣都能掐起来,人口袋里若是有了充足的银两,衣食无忧,时不时还能去下个馆子的时候,善心就会膨胀起来,看到可怜的乞丐叫花子,杨绣槐都会掏出铜板来施舍几个。

  正是因为在苦成黄莲水里的日子中泡过,这才更加同情那些依旧泡在黄莲水中的人。

  甭管是之前关系好的还是关系差的,杨绣槐都一视同仁,同那些人客客气气地说了几句话,然后便跟着葛芦花和杨大山回了家。

  “哎呀,十多年过去,你们这屋子也没变一变?看着还是当初的样子,真是熟悉啊!”

  杨绣槐在娘家院子里转悠了两圈,想到自个儿十多年没回来,得到已经故去许多年的老爹老娘坟头拜一拜,便同葛芦花道:“嫂子,家里有麻纸和黄表纸、香烛这些么?我和老头子一走这么多年不沾家,都快忘记爹娘的坟头在哪儿了。纵然年年清明节都在官道上烧纸钱,但心里依旧不踏实,减点纸钱拿点香烛去给爹娘上个坟吧!”

  “我们这次回来啊,待不了几天就得走。然后去往南疆,我估摸着,连我这把老骨头都得葬在南疆,怕是这辈子都不能再回梧桐庄了,就当是给两边的爹娘再扫一次坟、再哭一次灵,子孙不孝,往后再也不能回来看祖宗了!”

  杨大山偷偷抹泪,“成,你和你嫂子先聊着,我去给你准备。”

  杨绣槐见儿媳妇们都杵在原地,便道:“你们还傻愣着干什么?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赶紧回各自的娘家去啊,待会儿赶着饭点儿的时候,记得都回来,一同给两边的老人上个坟,然后你们再回娘家叙旧去,想在娘家歇着就歇着吧,明儿早上记得早点赶到福临楼,别耽搁了行程。”

  张春芽、李大妮和叶桂枝都匆匆往娘家去了。

  苏鹿娘年纪小,不记得老家的路,但妯娌三个都是在梧桐庄长大的,别说只是十年不回来,就是二十年、三十年不回来,只要梧桐庄没啥太大的变化,妯娌三个都不会迷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福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