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福娃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20-01-07 19:18:05

  十六皇子名叫燕治。

  十六皇子听到十三皇子的声音,连忙站了起来,他想到自己来的本意,有心想问,却见下人都在,苏鲤也在,不方便将自己的问题问出口,只能同燕棠说,“十三哥,能否屏退下人?”

  燕治都这么说了,哪里用得着燕棠发话,那些下人主动就撤了下去。

  燕治又看向苏鲤,道:“还请十三嫂也回避一下。”

  苏鲤端起未喝完的冰饮就走,却被燕棠叫住,燕棠同燕治说,“你十三嫂又不是外人,有什么需要她回避的吗?你若是有什么话想同我说,那就直说便是。若是你觉得有什么话想说,但说出来怕破坏我与你十三嫂的关系,那你就不用说了。”

  燕治的脸涨红,憋了半天,支支吾吾地憋出一句话来,“人人都说你是为了十三嫂才放弃了皇位,真的假的?十三哥,这皇位是你的,我从未动过与你争的心思,还请你同父皇说一声,请父皇收回成命。”

  燕棠笑了,“老十六啊老十六,君无戏言这四个字,你没听说过?陛下金口玉言,说的还是设立储君之事,你要我劝他收回成命,我看你这是想要我的命。”

  “外界传的都是谣言,十三哥本就无疑朝堂,母后故去时,也劝我远离朝堂,与你十三嫂五官。你生性仁厚,比十三哥更适合那皇位,既然父皇都封了你,那你更要勤勉努力,不要辜负了父皇的一片苦心。”

  “我记得母后曾同我说过,坐在那高位上的人,一代有一代的使命,开国之君需要开疆拓土,守成之君需要保家卫国,还需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父皇在位时,用各种手段替你扫清了不安之事,南疆平定,跶虏已除,留给你需要想的,就是如何让百姓都安居乐业。十六,任重道远,若是你有什么需要十三哥帮忙的,只要不违背十三哥的底线,十三哥定然全力帮你,若是违背了十三哥的底线……来日再见,你我之间便是君臣关系,你是君,我是臣,若是你的要求违背了十三哥的底线,十三哥唯有一死谢罪。”

  十六皇子看看苏鲤,看看石桌上放着的那冰盘与冰饮,再想想苏鲤描绘雪域不夜城时那眼睛里闪烁的光,他明白了。

  “十三哥,你……”十六皇子深吸了一口气,又缠细而绵长地吐了出来,道:“你还真是洒脱,原本唾手可得的江山,你拱手便让。”

  他看向燕棠,道:“依我看,不仅仅是母后告诫吧,你想要离开这宫廷,你也想去看看十三嫂看过的风景,是不是?听闻南疆山明水秀,处处都是人间仙境,听闻北疆存在常年落雪的雪域,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像极了书本上说的昆仑仙山……十三哥,待我好好看看那风景,那本是我应当去看的,我待你守好这大燕江山。”

  苏鲤又让下人给十六皇子盛了一份甜盘与一份冰饮过来,十六皇子却连碰都没碰,甩袖离去。

  燕棠哑然失笑,“这小十六,还是孩子心性。”

  想到十六皇子将走上燕顺帝的老路,将自己从光明中一步步赶入长夜,孤身一人守着那至高至凉的无上皇权,燕棠就有点心酸。

  可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苏鲤将十六皇子没动的那份冰饮拿过来递给燕棠,问,“燕棠,你为何要放弃那位置?别嬉皮笑脸,扯一些有的没的,我想听真话。”

  燕棠看着苏鲤,满眼都是星光,“是因为你啊……”

  “当你和江山放在一起供我选择的时候,我根本不需要犹豫,因为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在你与江山之间,我舍不下的是你。”

第79章 入V第五十七章

  苏崇文被封为望侯,封地就定在了他的入仕之地——北疆省辽州城。

  辽州城的富商感念苏崇文对北疆省的再造之恩,主动出资材,为苏崇文造了一处相当气派的望侯府。

  相比之下,由朝廷兴建的柘亲王府倒是略微显得有些气派不足。

  柘亲王府和望侯府落成之日,燕棠、苏崇文等人挥别了燕顺帝,再次北上。

  杨绣槐与苏老头有些怀念并州的故人,苏崇文为了满足二老的心愿,便同燕棠和苏鲤说,“要不你们先去往北疆?你祖父母留恋故土,想再回去看看。多年前去往南疆时,我们曾回去看过一趟,当时以为到了南疆之后,就要干到老了,未曾想过还能调回京城,更未想到最终还能再回到北疆。此次再去北疆,有生之年,我尚且可能再回并州一二次,但你祖父母年事已高,恐是机会难寻。”

  杨绣槐与苏老头都已经六十大几奔七十岁去了,虽然二老并未显出太浓太盛的老态,但到底是岁月不饶人。

  燕棠道:“并州是鲤儿长大的地方,我也想去看看,鲤儿,你觉得呢?”

  苏鲤脸颊微红,冲燕棠翻了个白眼,“并州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是在北疆长到十岁,后来就入了京城,又去南疆野了三四年,甭管在哪儿,都比在并州待的时间长,对并州的记忆寥寥无几,只隐隐约约记得娘为了卤肉,曾把我放到一个大篮子里面去,就仿佛老母鸡抱崽儿一样。”

  苏崇文一下子乐出声,当年的日子虽然过得没现在富裕,但从贫瘠生活中一点一点爬出来时,日子里只要稍微尝到点儿甜头,都觉得生活美得不能再美。

  被苏鲤的话一引,苏崇文就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是啊,那会儿我们家穷,你娘为了给爹挣点笔墨钱,一整个腊月都在卤肉,忙起来哪有时间带你啊……又怕你给嗑着碰着,只能想出那么一招来,找个大筐,里面套上一些东西,保证你磕不着碰不着就成了。”

  “宝丫头你是跟着爹娘从苦日子里一步步走过来的,茂林和修竹就不一样了,他们兄弟俩出生时,爹已经是北疆省省通政了,就算爹的这双袖子里面清得能够鼓风,那也不差他们兄弟俩的一口饭吃。后来跟着你入了宫,得了圣上的眷顾与袒护,吃穿更是没吃过半点亏。”

  “宝丫头,你还记得咱家的那个土院子吗?当时你大伯打猎二伯捕鱼,你大伯娘和二伯娘经常拌嘴拌着就吵起来了……”

  苏崇文又想到当初张春芽和李大妮撺掇着苏崇山和苏崇水闹分家的事,他笑着摇了摇头,当初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其实还是记了一条杠的,只是后来科举考中之后,直面北疆那被天灾折磨下家破人亡的事情多了,心胸被撑大了,很多当初觉得羞辱至极的事情,也都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事,这才慢慢放下。

  苏鲤张嘴想说‘记得’,那会儿她才刚穿过来,每天都在暗中观察老苏家的各种动静,怎料她这爹看起来是个正经人,关上房门后,骚话却是一套一套的,总能把她娘给臊得一脸红。

  这两位年轻的时候,火气那叫一个旺,她大半夜睡得好好的,就被妖精打架声给吵醒了,差点尴尬死她,好在这两位都不知道她娃娃的皮相里头装了一个成熟的灵魂,不然怕是这两位自个儿都能臊死。

  为了保住她亲爹亲娘的颜面,也为了不被人当成怪物,苏鲤违心地说,“我哪能记得那么多?很多事情都是隐隐约约有个印象,但若是具体问的话,我连咱家在县城里的那个院子的门朝哪边开,都记不大清楚了。”

  苏崇文浑然不知道自家闺女听过自己的墙角,哈哈大笑,“那这次回去让你看看。你刚出生那天,你老舅娘还拎了只老母鸡过来给你炖汤喝,回到并州之后,见到你老舅娘,你可得嘴甜点儿。”

  “晓得晓得。”

  苏崇文如今四十好几,那张脸依旧是祸害全村姑娘的高颜值,只不过眼角添了些细纹,鼻下也续了一道胡须,脸色稍微黑了些,不再是当年那迷得叶桂枝直了眼的白面书生。

  不过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个年龄段的韵味,单独把苏崇文放到他们那个年龄段去比,他依旧是相当帅的那一茬人。

  反倒是看模样与苏崇文高度相似的苏崇山和苏崇水,兄弟俩近些年的日子越过越好,口袋里的银两多了,身上的肥肉也多了,浑然不似当年那上山下河都是好手的精瘦小伙儿模样。

  让现如今的苏崇山去上山打个猎,怕是走几步就喘,连只兔子都逮不着。

  让现如今的苏崇水去下个河,怕是脚刚沾到水,苏崇水就得打几个哆嗦。

  兄弟二人常说是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但实际上,还不是因为兜里有了钱就放纵自己了?又不是只有他们兄弟二人年岁长,苏崇文的年岁也跟着长了,怎么人家苏崇文就变成帅大叔,而他们兄弟俩就变成油腻中年了呢?

  苏崇文在任上的时候,担忧多说多错,他的话并不多,如今卸了任,车马上都是自己人,他才打开话匣子,回忆了一路的过去,直到进了并州,他的话头才渐渐止住。

  并不是无话可说了,而是看着这熟悉的乡景,多年前的回忆都被勾起来了,说再多记忆里的风景,不如睁大眼看看眼前的风景。

  大燕土地上,各地有各地的风光。

  由辽州、松州和乌拉州合成的北疆省以冰天雪地而闻名,南疆则是以山明水秀闻名,并州省地处中原,除去一条大河奔腾而过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是荒秃秃的山,绿植都不见多少。

  并州多山地,若是遇到一块平原,定然会有城池乡镇。

  苏崇文担任工部尚书的这些年,不是在修路就是在造桥,还有一段时间是在筑坝,并州的官道都被修了一遍,如今好走多了。

  一等侯爷与亲王车架并行,并州知州才听到消息,就忙不迭地守到了官道上,见到车架时,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苏崇文本无意在并州城中辗转,可架不住并州知州太过热情,应是将一行人留在并州两三日才放行。

  期间,并州知州还设宴款待了苏崇文等人。

  酒酣胸胆尚开张时,并州知州有点大舌头,同苏崇文攀上了关系,“不瞒望侯,当年你我还是一同参加的科举嘞,只是我能力不及望侯,胆量也不及望侯,托关系压了名次,到并州一小地方当起了知县,连干两任,望侯已经是四品省通政,我依旧是七品县太爷。”

  “经望侯的刺激,我稍微开了点窍,悟出一点道理来,又干了许多年,这才当上了五品知州。此生想要再上一级,恐是难于登天,只盼着自己能多为这一方百姓办些实事,好让这一方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苏崇文好奇地问,“不知董知州悟出了什么道理?”

  “为官者,为民办实事才是正道。有人穷极一生都在钻营关系,恨不得将自己变成屁股上着火的窜天猴,吱呀一下就窜上了天,成了三品大员,可就算成了,那又怎样?没为老百姓办过实事的官儿,就算坐的位置再高,那也坐不稳,指不定哪天还会阴沟里翻了船,倒不如像望侯一样,不管到了哪个地方,都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富足,在一处为官,便得一处民心,这样的话,纵然此生止步芝麻小官,那也是受人尊敬的芝麻小官,生时无愧于心,死后无愧于天。”

  “我资质不及望侯,没有那么多的巧思,只能处处学望侯。望侯在举国之内修路、造桥、筑坝,那我便在并州把路修得更多、桥造得更稳、坝筑得更劳;辽商乃是望侯的手笔,将北疆变成了雪域不夜城,那我就在并州搞一个并商,虽然规模无法同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辽商相比,但也能将整个并州串起来,再同辽商商队搭上关系,并州百姓的日子明显比之前舒坦多了。”

  苏崇文一挑眉,微醺的酒意醒了一半。他没想到自个儿还有这般狂热的追随者,当下心中感动,便随口点了几句,“董知州可知本候是如何理解‘发展’二字的?”

  董知州拱手,“请望侯明示。”

  “发展二字,先发后展,为官者,需要先为自己练就一双慧眼,识得自己所辖之地的宝藏,或是矿石、或是物产、或是稀缺手艺,找准之后,便想方设法将这些‘宝藏’推广向其它的地方,诸如辽州的貂皮、南疆的瓜果,如今天下商势已成,都不需要再费当初辽商辟路那般苦功夫,只需要将自个儿这一环嵌入到辽商中去,便能搭着辽商的东风站起来。本侯言尽于此,日后如何做,还请董知州自行定夺。”

  苏崇文端起酒杯来,“董知州方才那句生时无愧于心、死后无愧于天,实乃振聋发聩之言,若是大燕官员都能如同董知州一般待百姓以至诚至亲之心,大燕上下比团结一气,哈哈哈哈,本侯敬董知州一杯。”

  一品望侯敬的酒,五品知州哪敢接?

  酒壮怂人胆,这并州知州还真就接下了,他抬头将那一杯酒咕咚一口饮下之后,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冲着苏崇文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大礼,“谢望侯指点!”

  苏崇文见苏鲤冲他又是蹙眉又是翻白眼,伸出食指比了一个一,然后将那一口酒闷入腹中。

  这闺女真是太凶了,连亲爹喝几口酒都要管,女婿往后的日子怕是容易不了哟!

第80章 入V第五十八章

  苏崇文替自家女婿的担心,纯粹就是瞎操心。

  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且不谈苏鲤的面容本就生得姣好,一直被杨绣槐念叨的小饼脸蜕去了志气,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为她的眉间添了些许精明,走南闯北三年,她的脸上又添了几分英气……在燕棠眼里,苏鲤的表情生动,一颦一笑都美得让人窒息,就算是被苏鲤管着,那也是一种享受。

  苏崇文实在享受不来。

  告别了并州董知州,苏崇文一行人往老家而去,董知州在酒醒后,转手就来了个骚操作,他将苏崇文同他说过的那些话都写了下来,让匠人雕成了石碑,立在了衙门一旁,说是要日日警示自己,实则是将自己绑上了苏崇文的大船,勉勉强强算是‘望侯门生’,之后在朝堂里,他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虽然这个靠山不一定会给他靠。

  董知州的骚操作刷新了许多官员的眼界,那些无根无基的官员们纷纷效仿,说是要将‘望侯的教导’立在心中,日后定要忧百姓之忧,想百姓之想……这些官员都给自己脸上贴了一层金。

  距离上次回老家,已经过去了七八年。

  这七八年里,足够发生太多的事情了,譬如说,杨绣槐的亲大哥杨大山已经在两年前故去,坟头上的草也长到了与人膝盖骨一般高的位置。

  杨绣槐回老家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结果一下马车就听闻到这样的噩耗,老太太险些瘫在地上。

  由伺候的下人扶着走到了杨家老宅,葛芦花如今老态尽显,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发现自家小姑子有什么问题都能尽力相帮的精神老太了,两位老婆子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

  杨绣槐抹着泪问葛芦花,“嫂嫂,我哥去了,你怎么也不让人带封信过来,我连我哥的最后一程都没能送啊……”

  葛芦花老泪纵横,“是你哥吩咐的,说是不知道你们是在南疆还是在京城,捎信过去太麻烦,而且你们的日子过得安生,没必要为了他的丧事奔波。就算家里再富,路上颠簸的日子都不好过。再说了,我和你哥老了,你和苏耕也不是年轻人了,让你们在路上颠簸一阵子,万一生了什么病,你哥在下头也不安心。”

  杨绣槐听了这话,又是一通撕心裂肺地嚎啕,她差使下人去县城的酒楼里买了一大桌子酒菜,趴在杨大山的坟头哭了半天,最后是被苏崇文和苏耕给拖起来的。

  不只是杨大山去了,张春芽的娘家爹也去了,李大妮的爹娘倒是还在,可因为李大妮的弟媳不孝顺,兄弟也是一个耳根子软的,被婆娘挑唆几句就忘了爹娘的亲,李老头和李老太晚年的生活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叶桂枝的娘家倒还算是安宁,可一直都偏疼叶桂枝的叶老头子在年初的时候也驾鹤西去了……

  苏家人这次回家,就好像是集中奔丧来的。

  所有人都哭嚎了个痛快,最后张春芽把娘家亲娘张老太带上了,她说,“我现在还缺你一口饭吃?你留在家里整日哭得病恹恹,是嫌自己命长吗?跟我到北疆去,换个地方,眼不见心不烦,再找几个婆子搓搓麻将摸摸牌,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神仙一样的日子,留在这儿干啥?一大把年纪了还给你孙子媳妇儿搓尿布?”

  张春芽原本就同娘家的关系不大好,看在娘家爹娘的份上,她时不时还给家里捎一些金钱财务回来,这会儿发现自己最牵挂的爹没了,亲娘日子不好过,瘦的和稻草人一样,大冷天还得蹲到河边去给重孙搓尿布,张春芽的脾气直接就炸了。

  她兜里有钱腰板硬,指着娘家大哥和娘家嫂子剜心地骂。

  时间就是一把猪饲料,总能把人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喂养。张春芽当初叉腰骂娘的时候,嘴里喷出来的话那叫一个低俗粗鄙,后来跟着苏崇文家走南闯北,赚了不少钱,她就给自己冠了一顶‘体面人’的帽子,那些把人祖宗十八代全都挖出来骂一遍的话,她是说不出口了,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战斗力。

  不能明着骂人,还不能阴阳怪气地损人吗?

  张春芽骂娘家大哥和娘家大嫂的话,就连苏崇山都没听过,那完全就是绵里藏针,针针见血,明明没有一个脏字儿,却让她娘家大哥和娘家大嫂恨不得刨开祖坟躺下去,再被张春芽骂下去,夫妻俩怕是连‘含笑九泉’都不成了。

  一种米养百种人。

  李大妮和张春芽妯娌俩这么多年一直都待在一块儿,张春芽完完全全地解放了天性,遇到了真实的自己,李大妮就豁不出去这张脸。

  她看着自家老爹老娘被弟媳折腾成那个样子,看着自家兄弟被家里的婆娘管得连腰板都挺不直,心里都快气炸了,但她说不出什么狠话来,只能吃了承托铁了心地说,“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爹娘必须跟我走,看看爹娘跟你们一块儿过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你看看爹娘穿的都是什么衣裳,吃的都是什么东西,爹娘年岁大了,还需要像奴才一样伺候你们!你们真真真是太过分了!”

  李家兄弟是个二皮脸,“姐,这都是爹娘自己愿意的,他们要是不同意,我还能拿鞭子赶着他们去做?”

  “你做不出来,可你那丧尽天良的婆娘呢!李大柱,那是你爹,是你娘,你但凡有半点儿良知,能让爹娘过程这样?娘的年纪比我婆婆还要小两岁,你看看我婆婆是什么样,再看看咱娘,说咱娘比我婆婆大二十岁都有人信!”

  “爹娘必须跟我走,由不得你们!另外,从今往后,别想再找我要一个铜板儿,门都没有!我每年寄钱回来,是让你们给爹娘买吃买穿的,你们又是怎么做的?自己吃的和猪站起来似的,爹娘瘦的就和猴儿一样,我看着就心酸!”

  李大妮直接断了家里兄弟的财路,声明了自己的立场,往后一个铜板也不往家里寄,这下轮到她爹娘着急了。

  “大妮啊,咱家就这情况,就这条件,你不能嫌你弟,他做的已经很好了,你的日子过得顺,你不能不管你弟啊,娘家兄弟是给你撑腰的,你若是不要娘家兄弟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儿,谁来给你撑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福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