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她拍着手,激动的不行。小伟哥哥治疗的过程她最清楚不过了,从头到尾都没有使用白蛋白,就是单纯依靠营养调理、一般支持治疗、艾灸以及中医调理。

  假如他的状况能够维持下去,不说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只要能够进行正常生活,那就足够好了。

  “这可以为腹水的病人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余秋兴致勃勃,“这样可以帮助很多人,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

  白蛋白极贵,一小瓶就好几百块钱,而且这完全是自费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长期需要使用白蛋白的腹水病人家庭,经济压力相当大。

  外界总是误解医生故意要给病人开白蛋白这么贵的药,事实上,如果有更好更经济而且有大量临床数据以及医药教科书支持的治疗方法,医生并非不愿意尝试。

  中医疗法包括中药,在现实应用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大规模的数据支持。

  何东胜笑了起来:“徐大夫他们正在做呢,新收的肝腹水的病人都试着用悬灸来治疗,有几个效果很不错。”

  余秋急得不行:“哎呀,我跟你说,我这回上县医院实在太急了,都没怎么顾得上跟徐大夫说话。我应该提醒他的,注意将这些临床数据全都收集好,整理成论文。”

  现在的医生,很多人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估计跟没有论文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况且现在早就不评职称了,自然不需要逼着自己写文章。

  余秋一直觉得国内医药学事业进步虽然迅速,但仍然错过了很好的发展时机。

  基本上所有的疾病治疗指南都是由美国先制定,药品研发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头,几乎陷入停滞状态,所谓的新药不过是换个包装,换个批次重新上市。

  这里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本身追赶就很艰难。可余秋始终觉得遗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丧失了最大的优势。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共同点,那就是熟能生巧,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国内也有着丰富的疾病样本,这对医务人员而言,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可惜的是,在前几十年里头,临床医生基本上忙碌于日常临床工作,缺乏相关数据收集整理成文,也就是没人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大样本数据。

  到后面几十年,又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临床科研工作就变成了单纯的发论文,为发论文而发论文。甚至为了论文,还进行临床数据造假。

  不应该这样的,应该更早就开始规范地进行临床科研工作,基础都是一步步打下来的。多一个做这些事的人,那就多一份希望。

  何东胜朝余秋点头:“那回头你给徐医生打个电话吧。这事儿都是口口相传,他治好了好几个腹水病人。现在不少人都过去找他呢。”

  “嘎吱”一声,门响了,胡杨从屋外探进脑袋来,跃跃欲试的模样:“蛋糕什么时候好啊?我们的锅碗都已经洗好了。”

  余秋哭笑不得:“你怎么也这样啊?”

  小胡会计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当着他们的面,他倒也不隐瞒:“其实我已经很久没吃过蛋糕了,我还挺想那个味道的。唉,你们可千万不要告诉田雨,否则他肯定要说我是资本主义作风。”

  他小的时候,部队大院厨房里头还经常做小蛋糕,还有其他好几种点心,什么泡芙啊,什么曲奇呀,什么蛋挞啊,虽然量不多,但好歹也能让大家都打打牙祭。

  后来就不行了,蛋糕之类的甜点完全不会出现,大家都知道风声紧,谁也不敢有意见。

  其实外头的店里还有的卖,可大家伙儿谁都不好出去买,好像一出去买蛋糕,就像是在抗议什么一样。

  余秋看着这孩子只觉得可怜,说起来也是将军之子,标准的军二代红二代,众星捧月长大的孩子,居然连块蛋糕都不敢吃。

  那就是可怕的氛围呀,甚至不需要明令禁止,大家都会去向所谓的正确靠拢。

  “主要是因为打蛋花的时间长。”余秋笑着调侃他,“要不你给咱们做个打蛋器,代替我们打蛋,那以后速度肯定快。你想吃蛋糕的话,我随时都能做。就算我不在,这么简单的方法,胡奶奶跟秀秀也肯定很快就能学会。”

  “这事儿简单。”胡杨倒是丝毫不放在心上,“不就是不停的

  地转动嘛,电风扇不也站

  转个不停。那只要有发动机就行了呀。”

  他连笔带画开始给众人描绘打蛋器的模样。

  余秋按照自己印象中的形象加以补充修改,不多会儿功夫,鸡蛋山药蒸糕还没出锅呢,打蛋器的雏形图纸就已经成了。

  胡杨信心十足地打起了包票:“”明天我就给你们做出来。”

  何东胜点头:“那倒是不错,等给胡奶奶做大寿的时候,咱们做个大蛋糕,保准热闹喜庆。”

  余秋大吃一惊,胡奶奶要过大寿吗?她怎么不知道?

  胡杨也惊讶不已,他怎么记得胡奶奶的生日是在上半年啊。

  “嗐,也不是准日子。”何东胜放下火钳,笑着接话,“这一年到头总要有几件喜事乐呵乐呵。咱们杨树湾就把老寿星凑一块儿,趁着农闲不忙的时候,办个寿星宴,也是叫大家伙儿都凑凑热闹。”

  他一边打着草把子,一边继续说下去,“前头你们不是说要看电影吗?这回大队书记打了包票,一定把电影队给你们叫过来。”

  余秋赶紧强调:“那你可得快点儿把玉米淀粉磨出来,那个加了面粉和成低筋面粉做蛋糕更好,到时候我多做几个。”

  何东胜点头:“这事儿不麻烦,现在磨坊里头也通了电,做起来快的很。”

  胡杨表示赞同:“那倒是不错。”

  说着他又唉声叹气起来,“咱们的厂子要是没停工就好了。”

  开了工就有钱赚,赚了钱才能更热闹啊。

  那些不起眼的机器简直就是印钞机,一张张票子挣进来,他做账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余秋赶紧朝他杀鸡抹脖子使眼色,这个话题谁都不能提,尤其是现在,简直分分钟送人头。

  “不慌吧。”生产队长安慰了一句小胡会计,“你前头不一直说,有些机器要好好改进嘛。就趁着这个机会,把东西细细地琢磨出来。李红兵他们,我就交给你带了,你让他们好好做。等到时候能开工了,咱们就……”

  他话音未落,厨房门“嘎吱”一声又响了,李红兵探头探脑地伸进了脖子来,嘴里头念叨着:“哎呀,小秋大夫,你的蛋糕再不做好的话,我们大丫都要睡着了。唉,大丫别睡,吃过蛋糕再睡觉。”

  余秋看着被他强行牵在手里头当道具的小姑娘,顿时恨不得抽死李红兵算了。

  个不要脸的玩意儿,到底跟谁学的?居然都拿小孩子当筏子了。

  余秋赶紧抱回自己的小徒弟,勒令李红兵:“你给我好好待着,不许再闹腾,不然蛋糕没你的份了。”

  李红兵委屈:“我就是想带个大丫过来看看呀,我又什么都没做。”

  余秋看着犯困的小姑娘,心疼得不行,这个点儿平常大丫早睡觉了。

  田雨跟着进屋,也批评李红兵:“你还有道理喽,谁让你把大丫弄过来了?”

  “李红兵,你可得好好听小田老师的话。”大队书记抱着二丫进了屋,满脸严肃地教育本村的小孩。

  等靠近灶台的时候,他吸吸鼻子,念叨了一句,“哎哟,可真香,这蛋糕啥时候好啊?二丫想吃呢。”

  趴在他怀里头的小丫头,欢快地打起了小呼噜,睡梦中居然还咂咂嘴巴。

  大队书记满脸堆笑:“哎哟哟,娃娃果然容易睡,这丫头啥时候睡着的呀?我都没注意到。”

  余秋默默地收回视线,呵呵,大人永远喜欢拿小孩子当挡箭牌。

  她在心中叹了口气,无奈地挥挥手:“行了,差不多了,准备吃吧。”

  哎哟喂,这一声不亚于天籁之音,顿时所有的孩子们都沸腾起来。

  在场的几个大人虽然面上极力保持镇定,事实上他们那期待的眼神,完全出卖了他们的灵魂。

  就连一直将蛋糕跟资本主义画上等号的小田老师都抵抗不了勾魂甜香的诱惑,眼睛一直盯着蛋糕。

  这一回准备的仓促,蛋糕并没有做太大,只装了一脸盆而已,每个孩子不过尝尝鲜。

  余秋给孩子们分了蛋糕,正要抱着二丫睡觉去。今晚小丫头就别回家了,跟着师傅睡吧。

  没想到趴在大队书记怀里头的小丫头,听到蛋糕两个字,突然间直起身子来,嘴里头大喊:“蛋糕,我要吃蛋糕。”

  说话的时候,她两只眼睛顿时亮得跟灯泡似的。

  屋子里头先是瞬间的沉默,所有人都惊呆了,旋即大家哈哈大笑,个个都乐得不行。

  余秋也哭笑不得,这小丫头哦,从小就贯彻了吃货精神。

  她赶紧切了一小块蛋糕,然后送到二丫嘴边。

  小丫头张大嘴巴,直接咬下去。

  刹那间,她的脸就变成了表情包,神色丰富的不得了。

  等到她迫不及待地吞下一小块蛋糕,小姑娘相当捧场的发出惊呼:“哇,果然跟肉肉一样好吃,比桃子糖还甜。”

  哎哟,余秋真想亲亲她,就没见过比她小徒弟嘴巴更甜的姑娘了。

  她立刻心神摇曳,当即开启妈妈粉模式:“我们家二丫喜欢吃啊,那以后小秋大夫经常给我们二丫做好不好。”

  没想到小丫头简直甜彻心扉,当即开始画大饼:“二丫长大了也会做最好吃的蛋糕给小秋大夫吃。”

  余秋乐淘淘的,整个人都要晕乎乎了:“那我们家二丫长大做最厉害的点心师傅啊。”

  二丫点头:“嗯,我长大了专门做蛋糕。”

  原本还在边上小心翼翼,舍不得一口将蛋糕吞下的大丫立刻咽下了嘴里头的蛋糕,焦急地强调:“不行,你长大了得跟小秋大夫一样当医生。”

  外婆都说了,以后她跟妹妹都要当医生。怎么可以光想着做蛋糕呢,太丢脸了。

  二丫似乎被姐姐吓到了,茫然地又重复了一遍:“我长大了要做蛋糕,蛋糕好吃。”

  余秋笑着摸了摸焦急的小姐姐的脑袋,认真地看着她:“没事的,想做蛋糕跟想当医生,没有哪个好哪个坏的区分。不管我们大丫二丫长大了想做什么,只要认真去做,好好做,都是在为公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都没有错。”

  大丫有点儿委屈:“我想当医生。”

  “那好啊。”余秋笑了,“我们大丫又聪明又能干,以后肯定是个很厉害的大夫呢。”

  “哎哟,这么香。”医疗站里头躺着的产妇婆婆笑着过来打招呼。

  天太晚了,况且她儿媳妇才刚生过孩子,余秋刚才过去看他们的时候,让产妇在医疗站里头睡一夜,明天早上没什么情况了再说回去的事情。

  产妇婆婆手里头抓着几张票,非要塞给余秋:“大夫,这个是我们家的一点儿心意,你千万别嫌弃。”

  余秋赶紧推脱:“哎哟,婶婶,你这是干什么呀?我们医疗站的规矩,生孩子就是两个鸡蛋。要是用药了,那再另算。”

  那婆婆哪里肯收回头,她连连摆手:“不行的,我们家不能占你们杨树湾的便宜啊。你别误会,就是几张肥皂票而已。我们家也用不上。她公公有门干亲在城里头,隔段日子就来家里头坐坐,走的时候带点儿山芋干咸菜什么的走,每次都客气的给我们留票。我看你这儿又要搓又要洗的,估摸着你能用得上。”

  余秋要拿钱给她,其实她家干亲留票的意思就是等价交换了。自己可不能占了人家的便宜。

  产妇婆婆却死活不肯收:“我真不瞒你,这东西放我们家都是放过期了,我家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肥皂啊。”

  她一边说一边往后退,余秋好歹硬塞了一碟子蛋糕过去,让她给儿媳妇吃了甜甜嘴巴。怎么着也是要喂奶的人了,得增加营养。

  天冷,外头风大。她一出去,余秋就关上了门,嘴里头念叨两个字:“干亲。”

  何东胜笑了:“对,结干亲。”

  山不过来,我过去。他们杨树湾的人不好去城里头多呆,听说现在都开始查船了。可是现成的人可以自己下来呀。

  现在开了客船,一天好几班呢。上午过来挑了粮食跟菜,也不用多,装半个麻布口袋差不多就够一家人吃上一个礼拜了。

  中午的时候,拎着口袋上船回县城。这回乡走亲戚带点儿地里头长的东西回家,谁也不能说什么吧。

  大队书记一拍腿,连蛋糕都顾不上吃了:“哎哟,我就说,咱们小秋大夫是个金凤凰。”

  余秋满脸大写的囧字,其实她从头到尾就只说了干亲两个字,后头的话全是何东胜说的。

  这年头,强行吹捧都这么可怕了吗?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