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608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他迫不及待地冲进医院,甚至因为路面湿滑,他还差点摔了一跤。

  等他跌跌撞撞跑进妇产科,正在门口等候的余秋也直接冲了过来。

  她紧紧地抱住了何东胜,说出的第一句话却是:“这儿是不是要地震了?他们说这两天监测到了不少微小的地震。”

  上个月,国家地震局与辽宁地震办公室发出上半年辽东半岛有可能发生5~6级地震的短期震情预测报告,但是没有具体到发生地点。

  但是这两天,有位孕妇的家里头搞地震监测工作的亲戚感觉微小地震非常频繁,按照经验很有可能会有大地震发生。本来他不应该透露给亲属知道,防止引起恐慌。但又因为亲戚是孕妇,他还是偷偷打了电话过来,想提醒自己姐姐想办法赶紧离开,不然危险就大了。

  这孕妇打不定主意,就想问问余秋的看法。听说她是从京中下来的厉害大夫,肯定知道更多的消息。

  ※※※※※※※※※※※※※※※※※※※※

  不好意思,最近超级忙感谢在2019-11-26 13:54:33~2019-11-26 20:4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书呆子 30瓶;死宅君 20瓶;屋子里的那个 10瓶;小星星星辰、大西北臊子面 5瓶;by、无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真的要来地震啊(捉虫)

  余秋压根不知道有没有地震。

  国内地震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 她正备战高考, 语文跟英语老师都给他们押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作文题。当年刚好赶上奥运会, 结果天灾人祸不断,大家都祈祷天佑中华。

  再往前头数数, 那大概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事儿她实在印象太过于深刻。

  公选课上,老师带他们看过电影,何况1976年发生了好多事情呢,可谓天灾人祸不断, 想不记得也难。

  可是现在是1975年的2月, 东北有地震过吗?不知道,她真的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这是件残忍的事情, 因为大概只有死伤人数上万的地震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浅浅的一笔,让人们有可能记住。

  至于其他规模不够大(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地震,即便发生了也很快就被遗忘。

  只是对于经历过或者家人经历过的人而言,那却是永恒的悲剧。

  胡二姐当场抹起了眼泪,她现在真后悔自己非要跟着余秋过来长见识。韩朝英亲自参与过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光这件事就足够压胡二姐死死的。

  所以听说海城这边有全国第二例也是全世界第二对试管婴儿双胞胎要出生的时候,秉着没鱼虾也凑合心态的胡二姐软磨硬泡,坚持要跟着余秋一块儿过来出差。

  她哪儿想得到,她一来就赶上地震啊。

  胡二姐真是心酸的无以复加, 当场就能嚎啕大哭。

  余秋立刻拉下脸:“这只是传言而已, 又不做真的, 不要制造恐慌情绪。”

  胡二姐现在特别害怕得罪了余秋, 这人就不让她去苔弯了,吓得立刻又收回了眼泪,只可怜巴巴地看着何东胜,希冀可以拿到免死金牌。

  何东胜也是满头雾水,他事先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不过小秋已经提供了最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地震监测部门捕获了持续的微小震荡。

  他搞不清楚这些究竟提示着什么,但专业人士有他们的专业分析方法,地底下的事情地上面的人看不见,他们还是相信专业判断会比较好一些。

  何东胜安慰余秋:“你别着急,我先打电话问问看。”

  余秋点头,让何东胜去忙碌。

  其实即便地震部门证实了他们听到的消息是真的,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地震部门也没办法预测地震,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真正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人可以利用火箭卫星观察大气变化,精准到小时的预报天气,但却没有办法钻入几十米深的岩浆监测地壳的运动。

  人类对地壳运动知之甚少,更加不知道地震发生的规律,也许地震本身就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科技即使发展到2019年,当地地震突然间发作的时候,人们照样满脸懵。

  地震局的存在意义不是预测地震,而是研究地震。所有的地震预测就像世界杯时期的章鱼帝保罗,带有强烈的猜测色彩。对于那些号称自己成功预测了地震的人,也就是随机事件。预测千百回,猜对一次,这种所谓的预测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地震又不是天上下雨,预防手段带把伞就行。更要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那可是大规模的撤退,最容易造成的就是群体性恐慌事件。搞不好发生踩踏造成的人祸比可能存在的天灾更严重。

  余秋也搞不清楚,这些道理她都明白,那她为什么还要执着地去追问一个消息的真假?

  大概是因为她人正身处海城的妇产科,这一层楼都是准备生孩子的孕妇以及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

  万一地震发生的话,他们的求生能力是最弱的。

  她期待的是一个辟谣,地震部门并没有监测到那些数据。即使这并不能证明地震不会发生,起码也能够让她稍微心安一些。

  何东胜挂了电话,转过身冲她摇摇头:“还需要核实消息,格委会那边没有收到报告。”

  余秋悬着的心稍稍落下。既然他们没有往官面上打报告,那就代表情况应该没那么危急,最起码地震部门自己也不认为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

  旁边围着的一圈大肚子跟家属也跟着重重地松了口气。

  还好,幸亏没有地震,不然的话,他们这么多人怎么撤退呀?

  这可是小年夜,大东北户头的气温有多感人?欢迎来到哈尔滨冰雕节。请问你是想把自己冻成青萝卜还是红萝卜?

  这种天气撤退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大人还好讲点儿,咬咬牙扛着也就过去了,小娃娃搞不好会冻出个好歹来的。

  本院的医生护士趁机劝众人:“行了,大家伙也别害怕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今天可是小年夜。”

  立刻有人开玩笑:“小年夜,医院也不请我们吃顿好的。”

  马医生笑得直摇头:“我到自现在还没吃上晚饭呢。”

  生孩子这种事情特别容易扎堆,逢年过节,越是喜庆热闹的时候,孩子越是迫不及待地要钻出来凑热闹。

  所以产科永远鸡飞狗跳。误了餐点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当真没什么好稀奇。

  何东胜立刻打开了自己随身拎的包,抓出了饼干,送到马医生面前:“您先凑合着吃点儿吧,我看这时候食堂估计都关门了。”

  马医生赶紧笑着道谢,拿了包饼干去旁边就着开水往下吞,她的确饿坏了。

  余秋则笑着转头问做试管婴儿的陈玉洁跟她丈夫的意见:“那你们想好了没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打算?”

  当初她在杨树湾接到电话的时候,这夫妻俩已经决定剖腹产把孩子取出来。

  但是余秋抵达海城后,他们又改了主意,希望自己生。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在肚子上划一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他们克服不了这个心理障碍。

  余秋点头:“想自己生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目前看你第1个孩子是头位,可以试试。那我们就顺其自然,等到你肚子疼了有反应了。要是疼的厉害吃不消的话,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看要不要上点儿麻药,尽可能缓解疼痛。”

  陈玉洁高兴地点头:“嗳,小秋大夫,我都听你的。”

  一听说自己不用开刀了,她现在无比轻松。她宁可折腾一天一夜把孩子生下来,也不想躺在手术台上。

  这快要过年了,她那么光溜溜的躺着,总觉得像是等待挨宰的肥猪。

  医生去旁边吃饼干了,大肚子也回自己的病房顺其自然了。就连一贯缺乏眼力劲的胡二姐,也乖乖去给大肚子摸宮缩了。

  刚才她哭哭啼啼丢了人,必须得找补回头,否则肯定会给小秋大夫留下坏印象,会影响她的赴台计划。

  瞬间的功夫,房间里头只剩下余秋跟何东胜。

  何东胜看着女友问了句傻话:“你怎么来了呀?”

  话一落下,他觉得自己蠢,小秋来当然是为了工作。刚才人家大肚子就站在面前呢。

  余秋也看他笑:“我听说你在沈阳的时候可真高兴,我原本想的就是,这大肚子开完刀我立刻想办法去沈阳找你,然后再从沈阳坐车回去。”

  没想到何东胜压根不给他创造惊喜的机会。

  只不过在见到人的巨大喜悦面前,惊不惊喜已经毫无意义了。

  她笑盈盈地看着男友:“我倒是想问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在海城啊?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偷偷跟踪过我呀?”

  何东胜伸手抓着余秋的手,轻声道:“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头,就没有走出去过呀。”

  余秋头皮发麻,浑身跟过了电一样。

  她心里头喊了一声,乖乖不得了哦,这到底是去资本主义世界见识过灯红酒绿的光怪陆离了,居然会说这么苏这么肉麻这么油腻的情话。老实交代,在苔弯的时候是不是没少看电影,被资产阶级的小情小调给腐蚀掉了?

  何东胜抓着余秋的手,感受掌心的柔软。

  他笑着揭开了谜底:“是李大哥告诉我的。”

  余秋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哪个李大哥呀?”

  姓李的人比较多,她现在还不晓得那位李先生的情况呢。

  听说此人狗胆包天,还写了封长信投给老人家,在信里头,他认真严肃地再三叮嘱老人家千万不要受了外界的蛊惑,一定要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最正确的。

  苔弯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给人打工赚点儿糊口的钱。美国总统在老人家面前也不过是小学生。

  比起看似辉煌无边的苏联,只有中国才是未来的希望。

  苏联不行了,他在信里头大放厥词,自从他们彻底否定掉斯大林之后,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一条危险而看不到明天的道路。没有人可以否定英雄,否定英雄就意味着懦夫当道。

  余秋听林斌说的时候,只有4个字的反应——目瞪口呆。

  她感觉这兄台还真是能折腾,不愧是一辈子的斗士。但是他最好能少蹦达两下,最起码这个关键时期。假如老人家受他一鼓吹,当真认为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阶级斗争,那就完蛋了,大家做的所有努力就要前功尽弃了。

  好在老人听了那封信之后就是笑了笑,再听林斌形容此人在苔弯以舌战群儒,擅长骂人而著称,直接给了一句话:“那就让他们骂呗,让他们好好骂上几十年,看看我们到底把国家建设成什么样子了。”

  而李先生拿到了老人家亲笔签名的照片之后,感觉人生终于圆满了,直接带着姐姐去香港,跟老母亲重逢。

  他不相信台北当局,他害怕回去以后会再坐牢。估计光是那张签名照,就足够这位李先生吹嘘上好一阵了。

  何东胜看着余秋,含混其辞:“就是那位李大哥呀,你让我离人家远点儿。”

  余秋恍然大悟,哦,没错,这位好像的确人在东北,究竟在哪个省主政,她倒是没怎么搞清楚过。

  嘿,还真有意思,这人关心的够彻底呀,居然连自己来辽宁到海城的事情都一清二楚。

  何东胜笑容满面:“你还不知道你做了多轰动的事吧。大家都盯着这大肚子跟她的宝宝呢。”

  全国第二对,马上又要过年了,大家不激动才怪。

  余秋眼睛盯着何东胜,似笑非笑:“你们关系不错啊。”

  何东胜叹了口气,又朝门外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传递消息:“江同志下台了,可能已经被关起来了。”

  余秋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没人跟她讲过。

  林斌那个懒鬼,老人家让他给何东胜写信,他就当真只给何东胜写了封信,压根懒得跟余秋交代只言片语。

  他走得急,直接下乡了,根本都没想起来起码给余秋挂个电话。

  所以这消息从河东镇嘴里头说出来的时候,就像是海啸扑面而来,余秋的震惊丝毫不逊色于那位李大哥。

  不可能啊,她学过历史。

  老人家就算压着江同志也不会做到这一步。否则当年清算4人帮也不会等到老人去世以后。他们是他的亲密革命战友。

  没想到这一回,蝴蝶的翅膀扇动了,掀起的风暴居然席卷全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6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8/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