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妇产圣手_分节阅读_第662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0-01-14 20:06:58

  余秋一句话就把他堵得死死的:“商贾之事如此丑陋,那请问你还不打不打算在海南办学校?”

  苏嘉恒立刻认真地强调:“君子一诺,重如千金。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当然算数。”

  余秋点头,慢条斯理道:“那你告诉我,你打算从哪儿弄钱盖学校?”

  苏嘉恒刚要不假思索,他家不缺钱,盖学校而已,家里人肯定是支持的。他家每年都给华文学校捐钱呢,大大小小好多奖状,一直都被安公珍藏着,说这是比什么奖章都闪亮的荣誉。

  余秋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让我猜一猜,肯定是问家里头伸手讨钱对不对?那家里头的钱是不是商贾之事挣来的?既然如此,这钱你应当不能花呀。”

  苏嘉恒说不过她,立刻表示自己会去募集。华人一向重视教育传统,而且东南亚的华人素来是团结一体的。大家心里头都清楚,当初下南洋闯荡基本属于迫不得已,受了很多苦楚。所以大家同根同枝,碰上有人有难,都愿意伸手帮一把。

  看看,这回爷爷出面,光是在柔佛州就募集了一船的物资。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地物资送过来。

  倘若是搞教育的话,大家肯定愿意慷慨解囊。

  余秋点头,认真地强调:“请问掏钱的是不是大部分是商人?就是街头的小商贩,他们的职业类别也是商人。那他们挣的每一分钱是不是都充满了鲜血与恶臭?”

  苏嘉恒说不出话来了,小商贩根本没有奴役剥削的对象。相反的,他们也是社会底层民众,受到上面的层层盘剥。

  余秋正色道:“在实现公产主义社会之前,商贾之事永远不可能消失。没有买卖就实现不了物资流通,从而没有办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眼下取缔商业活动,实际上不仅仅是损害了社会建设,也是在阻止我们朝公产主义社会迈步。”

  苏嘉恒满脸不自在,他出身于资本家家庭,感觉自己的骨子里头都流淌着剥削的血。他一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究竟依靠了多少民脂民膏的供养,他就羞愧难当。

  余秋摇头:“错,利润不是罪恶。倘若资本家的骨子里头流淌的都是恶臭的脓血,请问你要如何定义恩格斯?商业活动本身就必须得产生利润。倘若没有利润,作为商业生产者,他的劳动价值又从何体现?

  马克思伟大,恩格斯也伟大。倘若没有他资助马克思一家人的生活,马克思也写不出《资本论》。那么我想问你,恩格斯哪儿来的钱资助马克思?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工厂?他是不是也是个剥削者呢?倘若不剥削的话,他们要如何进行格命活动?”

  苏嘉恒脸涨得通红,认真地强调:“恩格斯很痛苦的,他在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他是为了格命做出牺牲。”

  余秋点头,也不反驳他的话,就顺着说下去:“那么苏嘉恒同志,我想告诉你,眼下格命也需要你做出同样的牺牲。我们没有充足的经费进行学校建设,所以你得想办法挣钱,这样才能够帮助国家进行建设。”

  苏嘉恒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他内心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他最不愿意沾上的就是铜臭。资本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浸泡着鲜血呀。

  然而在余秋饱含鼓励的目光注视下,顽强的格命者还是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艰难地点了点头。

  好吧,佛教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作为格命者,他不牺牲谁牺牲呢?

  余秋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很好,朝着内心的目标坚持不断的前进前进再前进,我们就距离自己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近了。”

  苏嘉恒皱着眉头,让余秋保证:“等到学校盖好之后,我可以重新投入到劳动者的行业中吗?”

  余秋认真地点头:“当然,到时候你要是管理学校的话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年轻人,你对职业有什么错觉呀?谁告诉你商业活动者就不是劳动者?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呀?除了贪污受贿,哪个挣钱不是头发都掉光了。贪污受贿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呀,搞不好直接连头都掉了。

  前方传来汽车的鸣笛声,大家伙儿全都精神起来,朝着远方看,准备迎接公交车的到来。

  没想到停下来的是解放军的大吉普车。上头先是下来几位军人,然后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缓缓踩下汽车。

  余秋看着老妇人的脸,惊讶不已。王老太太跟老夫人什么时候来了?她们是来慰问的吗?

  苏嘉恒不认识两位老人,疑惑的很:“她们是谁呀?”

  余秋已经双眼放光,开始摸镜子整理头发。哎呀,今天早上下火车之前居然忘记洗脸了,该死的,眼角还有眼屎。

  她一边忙着张罗形象,一边认真地强调:“国家副主席以及妇联主席。”

  苏嘉恒兴奋起来:“你是说总理夫人?那是不是代表着我们能见到总理了?”

  余秋斜了他一眼,年轻人,你想什么呢?谁规定妻子就一定得跟丈夫待在一起?妻子也有妻子的事业!

  苏嘉恒满脸茫然:“那你干嘛要整理仪容?”

  难道不是为了见总理吗?听说所有的女同志都会在总理面前面红耳赤的。她们争先恐后,就为了见总理一面。

  余秋默默地收回小镜子:“我要见两位老夫人不行吗?”

  开玩笑,女为悦己者容。没有男神也有女神在呀!

  ※※※※※※※※※※※※※※※※※※※※

  感谢在2019-12-13 09:07:03~2019-12-13 19:30: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希茜 2瓶;无意、trac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人生何处不相逢(捉虫)

  王老先生当然没有来。王老太太同老夫人是为了灾后妇女儿童的工作再度进入灾区。

  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相互搀扶着, 步伐缓慢而平稳地走到小学生的旁边。她们的衣着都十分简朴, 就连老夫人的棉布旗袍瞧着也不醒目。

  然而她们什么都不做,只要站在那里, 人们就没办法忽略她们的存在。这就是气质与温度,与所有装饰品都无关的存在。

  正在上课的老师情绪激动得不得了。她瞪大眼睛, 想要跟两位老夫人握手。手伸出去了, 老师才意识到自己手上全是粉笔灰。她赶紧胡乱在身上擦了擦, 羞愧的厉害。

  然而王老太太已经握住了她的手, 完全不嫌弃粉笔灰,还夸奖道:“你辛苦了,我们都谢谢你。”

  学校还没有建起来, 学习却永远不能中断。

  那老师不知所措,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慌乱地一个劲儿摇头:“我什么都没做。”

  老夫人冲她微微点头, 倒没有同她在握手。因为紧张过度的小学老师一直抓着王老太太的手不松开。温和的老人也没有挣扎,就任凭老师始终握着。

  小学生们好奇地看着两位老妇人, 就好像伸长了脖子看外头世界的雏鸟,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 感觉什么都新鲜。

  老夫人摸摸靠她最近的孩子的脑袋,又试了试孩子的小手的体温,捏了捏孩子的袖子, 微微有些担忧:“冷不冷啊?衣服穿的太少了。”

  那小家伙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冷, 太阳可暖和了, 我身上暖融融的。”

  他的小脸像是阳光下的向日葵, 满满绽放的笑容。

  王老太太摸了摸他的头,立刻建议老师:“要是没太阳或者起风的话,就带孩子们进去。身体重要,不能冻坏了。在屋子里头,大家也可以背诵课文,继续学习。”

  老师仍然在打哆嗦,拼命点头,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

  两位老夫人又关心了孩子的吃饭跟住宿问题,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营养。光吃方便面也不行,得卧上了鸡蛋,里头加上蔬菜。要是实在没有绿叶蔬菜,加上菜干也好。

  因为孩子的父母们都在集体劳动,所以他们的午饭由学校老师帮忙解决,也只好请老师多费心了。

  解放军战士搬了筐子下来,那里头有鸡蛋咸鸭蛋,还有大白菜跟胡萝卜,旁边摆着好几条腊肉。

  小家伙们看见筐子就开始激动,开始交头接耳议论中午吃好吃的。大白菜熬开了,里头放上肉片,可香了。跟着方便面一块儿,味道美得很。

  老师这才反应过来还在上课呢,赶紧维持课堂纪律,带领大家继续朗读课文。老人们就在旁边看,脸上全是温和的笑。

  小学生们愈发起劲,朗读课文的声音简直要传遍整个原野。

  苏嘉恒更加激动。他双眼放光地盯着王老太太,几度试图想要过去跟人说两句话。

  解放军战士当然不允许,始终张着手阻拦激动的人民群众。还是余秋看他的模样可怜,主动帮他背书:“这位是我表哥,马来西亚华侨,在柬埔寨打过仗,现在回国参加海城灾后重建。”

  老夫人看见了余秋,朝解放军点点头。苏嘉恒这才如愿以偿,直接奔到了王老太太面前。他想表达自己对于总理的敬佩,他太崇拜总理了。

  老夫人看着年轻人激动到连话都说不周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能够放下优渥的生活,去帮助受迫害受侵略的人,这也是一位勇敢的青年。

  她伸手捉余秋的手,目光慈爱地落在余秋脸上:“晒黑了,你都没戴帽子吗?马来西亚的太阳还是很大的。”

  余秋摇头:“还好吧,我基本上都在医院跟诊所里头,没怎么晒。”

  主要是跟何东胜对比,她实在白的不行。况且她平常也不怎么爱照镜子,所以没感觉。

  老夫人不赞同地摇头,还是要注意的。美好的仪容能够给人良好的印象,也会让自己身心愉悦。

  老人的目光掠过苏嘉恒,轻声念叨:“你家里人原谅了?”

  听说她外公坚持要带她回马来西亚,还将她母亲的坟迁走了。

  余秋苦笑摇头:“没有什么原谅的。活人永远不可能代替死人原谅。”

  怎么原谅呢?

  听听现在老师带领学生念的课文:“我们的甘蔗蜜样甜,我们的生活苦黄连。夜夜昂首望北斗,想念救星主席。主席啊主席,苔弯人民想念您!日日念啊夜夜想,眼望大陆盼太阳。”

  阶级斗争一直存在人们心间,即使这些孩子现在每天吃的方便面是苔弯方面捐赠的。

  苔弯估计也差不多,苔弯的小朋友学的也是要解放大陆人民。

  看,多有趣。其实是好事,最起码两边都认同对方是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彼此之间没有关系。

  老夫人面上浮出了一个近乎于无奈的表情。统一是统一了,可是其中存在的隔阂恐怕要很久才能够消除。假如处理的不好的话,说不定还会越来越深。

  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苏嘉恒身上,似乎在询问,既然不原谅,那为什么还要让家里头的第3代跟着这位叛逆的外孙女儿一块来中国呢。而且听说,他们还募集了很多物资。

  余秋轻轻地吁出口气:“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原谅。到最后不过是算了。”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能怎么办?时间治愈不了伤痕,时间也冲淡不了痛苦,时间只能告诉人们,那就算了吧。实在太过于疲惫,实在计较不起。

  人这一生当中,真正能够顺应本心生活的时间少的可怜。无论是谁,都得顺应社会规则,谁让人是社会性生物呢?

  王老太太正在同苏嘉恒说话。年轻的华侨激动地嘴唇颤抖,不停点头。他的姑姑死在这片土地上,然而他义无反顾,还是对这儿充满了向往。人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永远无所畏惧。

  前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李大哥带着一队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过来迎接两位老夫人。

  他一直在旁边的工地上忙碌,想要快点儿建好那个风—热转化场,好尽快投入使用。即使现在天气转暖,等到建好以后恐怕人民群众不需要供暖,但是风热也可以提供热水,满足大家的沐浴需求。

  他从一大清早忙到现在,连水都没有来得及喝一口,压根不知道两位老人已经过来了。

  王老太太立刻表示让他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她们不打扰正常的灾后重建工作。

  因为风大,加上天气干燥,一直在各处工地上奔波的李大哥嘴唇都已经开裂,他立刻表示羞愧:“这怎么能说是打扰呢?这是在支援我们辽宁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假如这是打扰的话,我们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打扰。”

  他又过来跟老夫人握手,老夫人微微点头,冲他微笑。

  看到余秋的时候,李大哥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一些:“你也过来了?小何在不在?我正好想跟他好好谈谈,听听他的高见呢。”

  “他不在,他回京中了。”余秋摇头然后抬眼看着李大哥,“我的拙见你想不想听一听?”

  李大哥笑得眼睛都弯了:“你羞煞我也,你的都是真知灼见。你想说什么?我愿洗耳恭听。”

  “我说的是那个。”余秋的眼睛示意小学生的方向。

  那群小家伙正在欢快地跟着老师念诵课文:“主席啊主席,苔弯人民想念您!日日念啊夜夜想,眼望大陆盼太阳。”

  因为知道来了客人,是好大的干部呢,所以孩子们愈发要积极表现自己。声音响彻云霄。那清脆的声响配着他们活泼的小脸蛋,是那么的让人侧目。

  余秋声音轻轻的:“这种课文最好不要再上了吧。”

  两边既然都已经谈妥了,这时候在提什么解放苔弯之类的话,很容易造成恐慌情绪。

  最近来辽宁海城的苔弯人不少,他们有的是来学习地震预测技术,苔弯地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界地区,是地震频发地带。倘若能够成功预测地震,对于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有着巨大意义。

  还有人纯粹就是为了灾后重建而来。海城地震的预测成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不少苔弯人是带着救灾物资过来并且投身入灾后重建工作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8页  当前第6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2/7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妇产圣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