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0-02-19 20:28:57

  “说的也是,明轩在时和死后,顾家对我们静姝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以前还能装装和睦,现在却是直接撕破脸皮欺负我们静姝。”杨孟英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诉说裴静姝在顾家遭遇到的不公。

  “杨孟英,你别哭了,自古就有人走茶凉的说法,顾明轩一走,顾家当然不会把裴幺妹当成自己人。你也不用愁,裴幺妹那么优秀,怎么可能没人要?昨天还有人想追她呢!”

  “什么时候的事呀?我怎么不知道?”杨孟英道。不过想追她家静姝的多了去了,倒也不足为奇。

  “就是在生产队的干部院子里,你竟然还不知道?”丁大嫂又将昨天生产队大院门口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杨孟英听。

  杨孟英嘴上说着她们信口开河,其实心里却乐开了花。她家静姝本来就不差,无论模样还是能力,走了一个知青,现在又来了一个供销社的工作人员。

  听他们说这个供销社工作的长得也一表人才,而且还在供销社这种香饽饽的单位工作,离家又近,怎么看都是一门好姻缘。

  其实这段日子也有不少人想给裴静姝说媒,不过杨孟英看他们说媒的对象都不是很好,所以就拒绝了。

  裴静姝现在还在修新房子,很快就有新房子住了,手上又有钱,还有赚钱的能力,也不一定急着找一个男人来嫁掉。

  这次要找就一定要找一个好的,不仅要人好,还要婆家好。就算男方比不上顾明轩,但也不能落差太大。

  “你说的这个小谢,可是那个高高瘦瘦的?”杨孟英问。

  “就是他,我看他对静姝倒是有几分意思。”

  “别瞎说,我们这种家庭怎么好高攀人家?”

  “人家都说雨鞋随便你们静姝拿,一分钱也不收取,那么多人听见,难道这还有假?”刘二娘打趣道,“你看你脚上穿着的就是昨天的雨鞋。”

  聊到了鞋子,众人又朝杨孟英的脚上看去,大家都是满脚的泥,穿解放鞋的也糊满了泥巴,只有杨孟英的雨鞋不怕泥不怕水,裤腿还可以拢进靴筒里去。

  “这鞋子多少钱一双呀?”另外一个生产队的人问道。

  “六块钱一双。”

  “竟然卖这么贵。”

  “是我女儿买给我的,我自己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买。”杨孟英笑道。

  那人更加艳羡了:“你女儿真是孝顺,竟然给你买这么贵的雨鞋,你的福气也太好了。”

  当然也不免有人抬杠:“其实这种鞋子也就下雨天穿,买回去的用处不是很大,等到开春之后,就只能当压箱底了。”

  “等开春之后下雨天更多,买一双穿着,人要少受多少罪?”丁大嫂道。

  “开春之后天气暖和,下雨天光脚也不怕,以前大家冬天赤脚走路还不是过了……哎哟!”那人话还没有说完,便一脚踩到一个泥坑里,整只布鞋都打湿了。

  大家一阵哄笑,“赵大娘,我看你还是光脚走路吧!哈哈哈……”

  那赵大娘一张老脸都羞红了,杨孟英却笑得尤为欢快,整颗心都舒坦极了。

  走到供销社的门口,杨孟英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端端正正地走进去,瞄了一眼,眼尖地找到那个瘦瘦高高的小谢。

  “谢同志,我是来拿雨靴的。”

  谢昀看了看她,见她脚上穿着一双新雨靴,轮廓和裴静姝依稀有几分相似,便对她笑了笑:“你是……”

  “我是裴静姝的妈妈。”

  “原来阿姨就是裴妈妈,你稍等一下,我这就去给你取过来。”谢昀道。

  杨孟英看他待人彬彬有礼,心中更加满意。

  谢昀给她取了雨靴,笑着问道:“裴静姝今天没有来赶集?”

  “家里还请了工匠,她没有时间来。真是不好意思,我要两双小的,小孩子穿的那种。”杨孟英道,昨天裴静姝也是被那些人羞得忘了交代清楚,她要十双大人的雨鞋,两双小孩的。

  “小鞋子花不了六块,这种小的四块钱一双,我还要退你四块钱。”谢昀又问了杨孟英的码数,给她换了两双小的。

  杨孟英将这几块钱收好,额外拿了零钱买了些糖果,又趁机和谢昀搭讪了一会儿。那谢昀也是一个健谈的,把她聊得心花怒放。

  如果不是因为这供销社太忙,杨孟英只怕还想在这里多聊一久。

  回到金沟村,杨孟英破天荒主动给那些小孩子发糖。裴静姝只觉得奇怪,就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开心?”

  “没事就不能开心了吗?闺女呀,改天我去给你算一张八字看看。”杨孟英神在在地说道。

  “算八字做什么?”裴静姝满腹狐疑地问。

  就在这时,裴静龙收了活走过来,看着每个小孩手里都有一块薄荷糖,惊呼一声:“哎哟!妈,你这只铁公鸡今天竟然还舍得买了糖?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也尝一块。”

  裴静龙伸手过去,却被杨孟英啪一掌拍开,“你都已经这么大了,吃什么吃!滚一边儿去!一块糖都没有买来孝敬过我,还敢骂老娘是铁公鸡!来,静姝吃一块,珊珊给你外公拿一块过去。”

  裴静龙叫屈道:“哎哟,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我是你从河里捡上来的吧!”

  “你也知道你不是亲生的,那你还在这里嚣张什么!滚一边去,我有事情和静姝说。”杨孟英说道。

  裴静龙:“什么事情我不能听?”

  杨孟英:“这是静姝的终身大事。”

  “静姝是我妹妹,我这个做哥哥的还不能听?静姝什么终身大事?你可不要瞎来,现在静姝的日子过得挺好……”

  “好什么好?你没看见隔壁都把静姝欺负成什么样子了?静姝还这么年轻,遇上好的当然也可以考虑。”

  裴静龙:“哪里有好的,你倒是说来听听。”

  杨孟英掩饰不住喜色:“供销社的那个小谢对我们静姝有意思,静姝你昨天回来也没给我说一声,幸好我今天在路上听人说了。”

  裴静姝有点头疼,“我暂时不想谈恋爱,也不想结婚,我想先赚钱。我这次修房也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该趁着现在积攒点钱起来。”

  “唉哟!一个人赚钱多难,要是能多一个人搭手,那就轻松多了。这个小谢一表人才,彬彬有礼,工作也好,离家又近,他们家的家境也不差……”

  “我也不差,我现在只想赚钱。”裴静姝态度坚决地打断她的话,难怪杨孟英今天这么高兴,原来是知道了这档子事儿。

  “静姝的新房子都还没有修好呢,还没享受,不着急改嫁,老妈真是越活越糊涂,说风就是雨。”裴静龙摇摇头。

  “你懂个屁!你也不为你妹想一下……”杨孟英又开始骂起来。

  裴静姝摇了摇头,不再理会他俩人,转身进了房间。她现在才刚把市场打开,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家里又有宽大的新房子住,也没有人能管得了自己,疯了才嫁人。

  裴静姝把买来的雨鞋分给了干活的工匠师傅,众人对她皆是谢了又谢,手上的活也做得越发细致。

  杨孟英那天心血来潮之后倒也没再提这事儿,毕竟现在的裴静姝确实过得很舒坦。

  到裴静姝这边来拿货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在这里帮她的就只有杨孟英、何婆婆和张慧英几人。这个张慧英是自己跑过来的,态度非常积极,苦活累活也不嫌弃。

  而顾老三会做很多木工活,前段时间裴静姝让顾老三帮自己做了一些简易好用的厨具,后来这个顾老三也主动来帮她做房顶,有时收工后还会给裴静龙搭把手。长久下来,裴静姝也就默许了这两口子。

  她把最难做的打蛋工作交给了张慧英,毕竟杨孟英年纪大了,身体没有年轻人好,让她打几次,就叫手膀子痛。要做蛋糕的蛋清必须打发成泡沫状才行,在没有打蛋神器的当下,是件非常不容易的苦活。

  没想杨孟英却颇有微词,“你把这事儿都告诉她了,她今后就知道这个蛋糕是怎么来的,不和你抢生意才怪。”

  裴静姝不以为意,“你不是总说手痛吗?这事让她做,可以减轻你的负担。我们也不可能做一辈子蛋糕,别人也不是傻子,迟早会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独占市场。不过张慧英这个人没有那么笨,不会与我们公然为敌的。就算她知道怎么做蛋糕,也要有本钱才行。”

  张慧英这人大智若愚,而且非常能忍,杨孟英常常针对她,她也总是笑嘻嘻的,看上去丝毫不放在心上。

  在自己没有松口之前,张慧英肯定不会自己做来卖,一来是没有那么多鸡蛋面粉白糖等原材料,二来张慧英知道与她作对没有意义。现在大半个生产队的人都到她这边拿东西去卖,张慧英若是这样做,肯定会被人骂不厚道。像张慧英那样谨慎的人,不会走到这一步。

  当然,裴静姝也没有要让张慧英一辈子为自己打工的意思,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裴静姝不会阻挠她自立门户。对张慧英这个妯娌,她虽然谈不上多喜欢,但毕竟是离得最近的邻居,能和睦相处是最好的,没必要弄得像顾大娘那样,三天两头吵一架,太糟心了。

  裴静姝也想多请几个帮手,可惜这半边旧柴房放了碗柜桌子,还有各种杂物,生生把地方挤得太窄了。即使请了人来,也挪不出地方,只有等房子修好了再请帮手。

  转眼到了农历十月底,裴静姝的房子终于完工。这个年代修房子也确实不容易,每块土、每块石头、每块瓦全要人工搬运,就连手推车都没有一辆,这么一套土房子竟然修了两三个月。

  翻过十月,天气终于转晴,大家在地里干活的闲暇,便又聊起队里的新鲜事:

  “裴幺妹的房子修好了,羞得贼漂亮,一会儿收活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泥巴墙。”

  “这可不一定,泥巴墙也要分几种啊!新房子总比破草棚住得舒服。”

  “那是钱拿着找不到地方消解,那些钱存着慢慢用,用个十年都没问题。”

  “照你这么说,你自己前段时间干嘛还找人给你补房顶?”

  那抬杠的冯大爷没话说了。傍晚收工时,生产队的人都跑去裴静姝家看稀奇。

  房子依然是按照农村大部分标准来修的,厨房有一扇门,堂屋是往两边开的大门。不过屋内却和大部分人家不一样,裴静姝家里竟然每间房都铺上了石板。这些石板是石匠精细打磨过的,平平整整,踩在上面比他们家那种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好太多了。

  不仅如此,裴静姝家屋顶上的亮瓦也比他们多几块,那宽大的八块亮瓦分别在每间房的四个角落,照得房内亮堂堂,跟在屋外没什么区别。而普通的人家,房间里有两块亮瓦就算不错了,有些家里一个房间才只有一块亮瓦,就算是大白天,家里也黑魆魆的,采光极差。

  每个房间里都放着炭盆,走进来顿时暖和不少,跟入了春一般。裴静姝家里不缺柴火,本来每天烧的柴也多,这些炭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尽快除去房间的湿气。

  那冯大爷嘴上说着不稀奇,最后还是跑过来了,他光着一双脚,走进来顿时觉得温暖如春,他跑去炭盆旁烤了烤手,终于没再冷得哆哆嗦嗦了。

  唐二哥就笑他:“冯大爷,这新房子是不是比你那旧房子舒服?”

  冯大爷干笑两声,鼓着眼道:“这是钱堆出来的房子,能不舒服!”

  众人跟着笑起来。

  “裴幺妹,你这房子修得太漂亮了,一共花了多少钱呀?”丁大嫂也是一脸羡慕。

  “我也没有细算,是工匠师傅们修得好,给我节省了不少钱。”裴静姝说。其实算下来也就几百块钱,在她看来真的是便宜到不能便宜了,不过几百块钱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她不打算告诉他们具体的数额。

  她家生活开得好,每顿饭菜都很充足,再加上有裴家父子在场一起做活,那些工匠师傅也不好意思偷懒,这房子才能完成得这么快,细节也都修得很好,尤其是厨房和猪圈。

  “这两个小房间修来做什么?放农具和杂物的?”刘二娘走到猪圈旁的两个房间门口问道,这两个房间砌了一人高的石墙,在往上才是土墙。

  “这间是洗澡用的,这间是厕所。”裴静姝解释道。

  “哎哟,你这也太讲究了吧?还专门修个房间洗澡?”李大娘夸张道,她一个月才洗两三次澡,只觉得这裴静姝太讲究了。

  裴静姝只是笑笑,这个时代的乡下条件非常落后,水电气网样样没有,喝的还是田边井水,烧的柴火也不足,大部分人的卫生习惯都很差,十有九个身上都长着虱子跳蚤。要改变这种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一段过程。

  刘二娘倒是帮她回答了:“幺妹是个爱干净的,你看她家里随时都井井有条,这叫会过日子。城里人都是厕所是厕所,澡堂是澡堂,不像我们农村,就在猪圈旁搭个坑当厕所,洗澡也随便解决了。我也想让唐二给我在外面像静姝这样修个洗澡的地方,省得每次都去厕所旁洗,熏死人了。”

  丁大嫂问:“你什么时候进新房?我们可要来沾沾喜气,给你好好庆祝。”

  “初七进新房,也没什么好庆祝的,就是一个仪式。”

  当地的习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看风水选吉日,裴静姝想着这房子烘干之后搬进来就是了,没想到裴建国和杨孟英还找人给她选了吉日,非要让她把这个过程走完。

  刘太爷杵着拐杖笑呵呵地走过来,“怎能说没什么好庆祝的?我们金沟村很久没办喜事了,你这次进新房可不能一声不吭就搬进去了。”

  言下之意,便是要摆一顿酒席。

  其实她修房这段日子,也受了邻里不少小惠,一开始帮她的人确实少,后来大家从她这里拿东西去卖钱后,便和她熟络起来,空闲时也会来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洗菜担水搬瓦抬木料等。

  这便是乡下最常见的人情往来,这顿饭是免不了了。

  裴静姝提前在农场系统里兑换了稻米面粉和菜油,同时也将菜园里的所有菜都收割了,不再往菜地里种东西。进新房的那日来的人肯定很多,若是有人去菜地里看到她那些作物,那便很不好了。

  现在房子既已落成,等进了新房之后,裴家那边的鸡和猪就可以赶到这边来,裴静姝也很期待农场系统里的禽圈功能。

  自从上次闹过之后,窦晓霞这段时间特别安分,也很少来金沟村,天天都在家里做些闲杂活。

  裴建国和杨孟英本来商量着轮流住在裴静姝这边,不过裴静龙没有同意。裴建国年纪大了,经常腰痛,阁楼的地铺终究没有家里的床上睡着舒服,要是让裴建国睡出毛病,那更麻烦。杨孟英是个女的,裴静龙更不敢让他妈住楼上的地铺,最后还是裴静龙和裴朝辰两父子在这边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锦鲤村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