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爹是王羲之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04 KB   上传时间:2020-03-15 19:40:36

  王玄之甩了甩衣袖,一改往日的坐姿,连忙跪坐在垫子上,将一双脚压在屁股下面取暖。两袖交拢,默默搓着双手取暖。幸而衣袖够宽,把手藏于袖间,没人能看清他的动作。

  没看到妻子,王玄之转身问仆人:“阿琪呢?”

  仆人摇头,他们方才顾着伺候王玄之,没有注意何氏。

  见大儿子穿得如此单薄,郗璇出声提醒道:“大郎,天气转凉,该添衣加物了。”

  王徽之扬着眉头,出声言道:“阿娘,出门时我已提醒了大郎。奈何大郎不听,执意这般出门。”

  王玄之轻哼了一声,没有出声回应。

  郗璇摇了摇头,转而对王徽之说道:“五郎,你的脚还伤着,为何不好好呆在屋中休养?这般折腾,当心落下病根!”

  王玄之挑着眉头,开口说道:“阿娘,出门时我已劝过五郎。奈何五郎不听,执意折腾这一遭。”

  王徽之冷哼道:“大郎,学人说话,非名士所为。”

  王玄之正欲反驳,王羲之开口说话了。

  “你二人安静些。”

  此时,王献之走到了王羲之的面前。

  王羲之伸出手,捏了捏王献之的小俊鼻,口气无奈的言道:“你这小儿郎,将阿耶的头发玩成这样,如今无人能解开了。”

  王徽之跟王玄之这才注意到王羲之的头发被编成了复杂的辫式,两人默默看戏。

  王献之走到王羲之的身后,动手拆死结。

  王玄之忍了又忍。没忍住,忽然打了个喷嚏:“阿秋——”

  那喷嚏溅到了王徽之的食案上,王徽之瞪大眼睛,目光幽幽的盯着王玄之。

  郗璇连忙吩咐仆人:“快取衣物给大郎添上。”

  王献之瞥了眼王玄之,见王玄之的鼻子已经红了。他停下拆死结的动作,转身朝王玄之走去。

  解开裘衣,王献之递给王玄之。

  见状,王徽之酸溜溜的说道:“七郎,我也冷了。”

  王玄之愣了一下,听到王徽之的话,他立马反应过来,快速的伸出手接过王献之的裘衣。

  对王献之温柔一笑,王玄之夸赞道:“多谢七郎!七郎真是贴心!”

  作者有话要说:  王徽之:莫装逼,装逼遭罪受。

  王玄之:闭嘴!

  王徽之:就不!我就要逼逼!

  王玄之:这弟弟我不要了!

  ps:被存稿君的怨念召唤回来了!今天两更,六点一更,晚上九点还有一更!

  看了一下评论,问的最多的是为什么王玄之总是让人搀扶。这个是因为当时的贵族除了放荡不羁的名士之外,大多数都讲究容止仪态。穿着高跟木履若是走得太快,稍不注意有可能会摔倒,就比如谢安折履齿——

  所以当时的贵族,走路都让人搀扶。他们觉得这样走路姿态优雅风流。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中,就画有曹植被人搀扶着行走的姿态。以及仆人为他打簦,簦的样子。还有其他人拿着麈尾,麈尾的样子。

  历史上这个时期虽然世道混乱,但是却是精神最自由的时代。当时的人活得比现代人更自在。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以今天的三观来看,当时的人大多数都是神经病,奇葩。但是在那个时代,只要你不要脸,只要你活得真实,突出真我,就会被时人赞赏。如果有人接受不了,可以去看现代文哟~

  我发现前面有一章写错了王徽之的年龄,将他的年龄写成了十三岁。竟然没人发现这个bug~王徽之此时的虚岁是十二岁,实龄十一岁。

  还有,含酒精的水,遇到明火还是容易燃烧的。比如香水,有一次看到一个视频,明火靠近香水,忽然快速燃烧起来!好阔怕!

  有人连发几条评论,执着的提了一个bug,说古琴的琴声不可能传得这么远。剧情需要,为了让谢安更风骚一点,所以这么写。其实本文从开头起,就是个bug,至今还没有被证实的穿越事例。╮(╯▽╰)╭

  至于改文案,是应编编要求。编编说我原来的文案略骚,过尺度了_(:з」∠)_

  王七郎啥时候说话流畅,我看了一下,是38章开始。而郗道茂,32章出镜头。

  竟然有人说我短小!我不服!要是我哪天疯了,突然来个爆更十章吓死你们!╭(╯^╰)╮

  我还发现了晋江的一个bug!晋江放在存稿箱的稿子,一键感谢霸王票与营养液功能,竟然不管用!

  所以我要手动复制近期为本文投雷灌溉营养液的大佬名单!

  谢谢各位老板!还有没有老板要投雷灌溉营养液的!(???)

第29章 缹豚肉

  王徽之让人给他换了一张食案,臭着一张脸,闷闷不乐的侧躺着。

  王献之帮王羲之拆完死结后,被王羲之抱在了怀里。

  何氏姗姗来迟,带来了王玄之的衣服。王玄之也不急着穿衣服,他笑容灿烂的言道:“有七郎这件贴心的裘衣,我甚是温暖。”

  王徽之听了,重重一哼。拿起青釉小勺,开始用膳。

  用完膳,王徽之用手巾擦嘴巴。开口问道:“舅父与阿乞呢?”

  郗璇用手巾擦了擦嘴唇,轻声回应道:“你二舅母病了,郗家派人来寻你二舅父与阿乞。听说此事后,你二舅父带着阿乞归家了。”

  王徽之眼珠一转,瞟向王羲之,一本正经的说道:“长辈生病,作为晚辈,理当前去探望。阿耶,今日我想与七郎一道去探望二舅母。”

  王玄之似笑非笑的睨了眼王徽之的脚,语气悠然的言道:“五郎,脚上有伤,就该好好休养。胡乱折腾,当心落下病根!”

  郗璇点头应道:“大郎说的是。五郎,你且留在家中,好好默写帛书。”

  王羲之但笑不语,见王献之打了个小嗝,他拿起手巾,帮王献之擦嘴。

  王献之吃得肚皮圆鼓鼓的,明明已经吃撑了,可是嘴巴却还想继续品尝美味。

  见那双乌溜溜的眼珠,目光渴望的盯着那些肉片,王羲之笑着言道:“看来七郎甚是喜爱这缹豚肉。吩咐下去,这几日食案上必备此菜。”

  缹,也就是煮,为小火慢煮之意。后世北方称这种烹饪手法为炖,南方有些地区称这种烹饪手法为煲。

  而豚,并非指水生物。在古代,是指猪。

  这缹豚肉做起来十分复杂。需要一只小肥猪,重量不能超过二十斤。先用热水把猪烫一遍,再用荷叶使力揩抹全身,来回洗抹三遍。之后把猪切成大块的肉,放进锅里继续煮。用木勺把浮渣撇出来,向锅里加点水,继续把煮出来的浮渣撇出来。煮到没有浮渣的时候,将猪肉捞出来,换水再煮。

  这次煮的时候,要放入二升酒水,以杀膻臊味。这时候,还会煮出一些浮渣,把这些浮渣撇出来。加清水继续煮。直到没有浮渣,才将肉捞起来。放在砧板上切成肉片。其后,把肉片放进锅里。在锅底铺上一层肉片,加入一层豆豉与白盐、葱片与姜片还有花椒。以这些调料为层隔开肉片,接着分层。一层肉,一层调料,这样安排。

  最后,加入清水,开始煮。等肉煮成琥珀色的时候,就可以熄火了!

  做好的缹豚肉,没有腥臊味,猪肉清香,不油不腻,甚是好吃!

  郗璇也看到了小儿子的眼神,她笑着言道:“七郎,晚些时候再继续吃,不急在一时。切莫撑坏了肚子。”

  王玄之朗声言道:“七郎,午后,我带你去郗家探望二舅母。郗家的厨子做出来的炙豚肉,味道甚妙!你定会喜欢!”

  烤猪啊——

  王献之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除了茶羹之外,这时候的饮食真是精致!做法虽然复杂,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却十分的好吃!

  王玄之笑呵呵的瞥了眼王徽之,声带笑意的说道:“五郎,你好好留在家中默写帛书。待你写完了所有帛书,届时,我再带你出门。”

  王徽之重重一哼,语气冷淡的说道:“去郗家的路我比你熟!不劳烦大郎领我出门!”

  扭头,王徽之对王献之说道:“七郎,抱朴子既然收了你为关门弟子,他定要给你授课,你可不能到处瞎跑!再而言之,你也不小了,该开始提笔练字了,午后我来教你写字。”

  王玄之挑着眉头说道:“七郎不过四岁,五郎,你未免也太操之过急了吧?再说了,你要默写帛书,哪里还有空闲教导七郎?”

  盯着剩下的半盘肉片,口水无声的从王献之的嘴角流了出来。

  王羲之看到了,朗声大笑。

  听到王羲之的笑声,王玄之跟王徽之扭头望过去。

  王羲之用手巾帮王献之擦掉口水,宠溺的刮了刮他的小俊鼻。

  王献之微微窘然,从王羲之的怀里离开,捂着嘴巴往外走。

  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一位仆人小跑着走进膳堂,开口说道:“郎主,有客拜访。来者为殷刺史。”

  墨眉扬起,王羲之声音温和的问道:“深源来了?”

  仆人点头。

  王羲之若有所思,淡淡一笑,低声言道:“算算时日,深源该除服了……”

  王献之好奇的望向王羲之。不知这位殷刺史是何人。这时候,大家都以字称呼对方。关系亲密的还会叫对方的小字或者小名。周岁宴的时候,王羲之叫谢安为安石,故而当时王献之并不知道安石就是谢安。不知这位字叫深源的殷刺史,他的大名叫什么。

  莫非,是殷浩?

  王献之正在思索,见王羲之起身,他小跑着来到王羲之的身边,张开手抱住了王羲之的腿。

  王羲之笑着弯腰,将王献之抱起来。

  见王羲之要带王献之去见客,王徽之立马对阿良招手。

  王玄之出声说道:“五郎,你这是要回屋?我与你同行。”

  王徽之没有回应王玄之,见王羲之抱着王献之走出了膳堂,有仆人在身边替他们打簦,王徽之对阿良说道:“跟上去。”

  王玄之提醒道:“五郎,莫忘了你还要默写帛书!”

  王徽之懒得理会王玄之,催促阿良动作快些。

  可怜阿良不单要背着王徽之,还得打簦。

  等阿良背着王徽之追出去的时候,王羲之等人已经走远了。

  王献之看到阿良背着王徽之追来了,拍了拍王羲之的肩头,伸手指向身后。“耶——”

  王羲之停下脚步,回眸望向身后。

  王羲之开口,声音温润柔和的言道:“秋雨沥沥,寒风瑟瑟。五郎脚上有伤,不宜在外游荡。阿良,带五郎回屋。”

  阿良点头:“小奴遵命!”

  对阿良说完,王羲之对王徽之说道:“五郎,认真默写帛书。”

  王徽之叫道:“阿耶,让七郎跟我一同回屋。我要教七郎提笔练字,读书识字!”

  王羲之淡笑着说道:“先顾好你自己。”

  言罢,王羲之抱着王献之转身离开。

  王徽之瞪着王羲之的背影,重重地哼了一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1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爹是王羲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