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妈妈系统(快穿)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3 KB   上传时间:2020-07-27 22:07:17

  “快上来吧。咱们路远,得早点走。”刘二妞笑道。

  江舒涵有些汗颜,“弟妹,二弟,我还定了些煤炭,你们跟我去拉吧。”

  刘木生诧异地看着她,他们乡下人冬天哪用得起煤炭啊。都是窝在屋里,不出来。

  刘二妞也是愣了一会儿,随即拍了下大腿,恍然道,“瞧我,竟把这事忘了。等天冷了,石头还怎么练字,可不得要买煤炭嘛。”

  江舒涵笑笑,没有多解释。

  等到了目的地,刘二妞原本想定些煤炭,可当她得知江舒涵定了大半车,当即有点懵了,“大嫂,你买这么多煤炭干什么呀?”

  “我想用这些煤炭种菜。”江舒涵随口解释,刘二妞不明白种菜跟煤炭有什么关系。

  但是这会儿也不是说这事的时候,当即也没有多解释。

  江舒涵买了半车,车上又堆了杂物,刘二妞便没再定煤炭,过些日子她男人还得进城卖草药,下次再买也不迟。

  回去的路上,刘二妞得知江舒涵要种反季蔬菜,觉得大嫂有些异想天开,急得都快上火了,“大嫂,你又没种过。花这么多钱买煤炭,要是亏了,可咋整?”

  “没事。”江舒涵宽慰她,“总有第一次嘛。”

  她其实很不喜欢种地。太辛苦了。她就算做任务,也想要让自己过得舒服些。

  她当即问刘二妞,“要不然你们两口子也来帮我。要是真能种出来,于你们也是一条出路。如果失败了,我付你们工钱。”

  她会种反季蔬菜不假,可她不能晚上睡地里。不是她怕黑,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原身这副身体才三十八,生得有几分姿色,在许多老鳏夫眼里,还是很打眼的。就说那个村长,原身刚丧父那几年,暗地里没少占她便宜。

  好在原身轻意不出来,村长占便宜的机会很少。

  不过江舒涵还得防着其他人。所以她找刘木生帮忙看地,刘二妞帮忙刨地。她免费将法子教给他们。

  刘二妞听到这话,有些无语,“你这刚有点钱,不想着攒起来,就这么大手大脚花出去,要是公婆还活着,少不得又要训你。”

  江舒涵叹了口气,“我这也是没办法。柱子真要考科举,我手头那点银子不经花。我总得为他考虑。你们说就指家里那两亩地,够干啥的?”

  这话也是说到两人心坎上去了。

  不是他们不想给孩子读书,而是读书需要费钱的地方太多了。以他们的家境根本供不起。

  如果真能种出反季蔬菜,倒也是条出路。

  到最后,刘二妞和刘木生还是答应了。

  不过没说要钱她钱,而是义务帮忙,“你现在一个人供柱子读书,我们哪能要你钱,亲戚帮忙而已,收啥钱啊。”

  江舒涵想想,也没强求。

  左右等她菜种出来,到时候他们也能跟着一起发财。

第64章 卖菜

  回到家, 江舒涵便开始犁地。她已经很久没干过这么重的农活了, 各种不适应。

  好在刘木生家有牛车, 帮她犁了大部分的地。

  犁完地,还得撒肥。江舒涵又到山上竹林砍了许多竹竿。

  在刘木生和刘二妞的帮助下, 花了近一个月才将棚子搭建出来。

  村民们早在她砍竹子就问她想干什么了。

  江舒涵也没有瞒着, 主要是瞒不了。

  大伙听到她要种反季蔬菜, 都跟刘二妞一个想法,觉得她在异想天开。

  山里人没听过大冬天还能种菜,都觉得江舒涵在瞎折腾, 劝她不要搞,但江舒涵哪是别人几句话就能劝住的。

  她依旧我行我素, 于是这天搭棚子的时候,不少村民过来看热闹。有那心善的人家也过来帮忙。

  刘家村各家的田地都很少,江舒涵砍竹子这段时间,他们早就把地犁好了, 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撒种子了。

  不过说风凉话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得知江舒涵还要在棚子里烧炭,就更觉得她在浪费钱了。

  江舒涵通通无事他们的冷言冷语, 穿越这么多次, 别的不知道有没有长进,至少她心性变得比强大了。

  要知道她为了渣男, 被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还偷偷哭过。现在却半点没反应。

  可柱子却没有江舒涵这么好性儿,他听着刺耳, 气鼓鼓地瞪着这些人,“我娘才没有浪费钱呢。她一定能种出菜的。”

  村民们见柱子生气也不为意。听他言之凿凿说他娘能种出菜,不由嗤笑起来。

  秦氏当即撇嘴,“我才不信。我看你娘就是败家娘们。柱子,你要是不想被饿死?还是劝劝你娘别折腾了。”

  柱子还要说,听到江舒涵在身后喊他,“柱子,快过来帮娘的忙。”

  柱子也顾不上跟秦氏吵嘴,跑过去帮忙。

  搭完棚子,先不急着铺油纸,现在天还不怎么冷。

  江舒涵打算种千金菜,在现代叫莴笋,不过古代却叫千金菜。这个菜产量高,非常适合冬天种植。她家的两亩良田是壤土,是最好的土壤类型,几乎可以种植所有的农作物。

  千金菜的种子各家几乎都有些。原身也留了不少种。原本是留着春天种菜吃的。倒是省了她再买。

  昨晚,江舒涵就将种子浸泡三个时辰,然后用湿布裹住进行催芽,这会掀开湿布,芽已经出来了。

  江舒涵先给土浇了一次水。这附近没有水,刘木生便用牛车从河里往这边运,然后刘二妞及村民们帮忙浇。

  播种的时候,要用细土搅拌种子,而后散在地里,而后再覆盖一层浅薄的细土就可以了。

  “就这样就行了?”忙了半天,终于将种子撒好了。刘二妞有些不确定。

  “暂时先这样。”

  “那你啥时候敷你买的那些油纸啊?”

  “再过几天,现在天还不冷。”江舒涵又道,“不过还得先把稻草弄到地头,如果天冷,还得在棚子上覆盖稻草。

  她这稻草已经编成了草帘子。方便太阳好的时候卸下来。

  因为油纸太薄,江舒涵打算在油纸和稻草之间再加一层油布。这是搭棚子用的油布。她买了够两亩地用的量。将油布逢成长锥形。天冷了,敷好油纸,直接将油纸套上即可。

  刘二妞点头,“行”。

  接下来江舒涵几乎每天都过来地里看。

  十月初,天气转冷,江舒涵在棚上敷了油纸,套上油布,盖上草帘子。

  到四十多天,幼苗长到三四真叶,开始定植了。

  刘二妞和刘木生再次帮忙。

  村民们看到菜居然没有冻死,心里隐隐开始相信她真能种出来了。于是又有很多人过来帮忙。

  定植很费功夫,需要定时浇水,还得搭墩。带土移植到墩上。每隔三天淋水一次。不时还得除草。

  有太阳的时候,需要把草帘和油布去掉,让阳光充份晒到里面的植物。

  太阳快要落山时,再重新套上油布和铺设草帘。

  因为菜长出来了,担心有人使坏,江舒涵特地搭了个棚子,每天晚上刘木生在地头守着。

  天冷的时候,江舒涵会在里面烧煤。

  因为要控制温度,江舒涵早晚都查进棚子里测量温度,而后控制煤炭的火候。

  时间眨到到了来年三月。

  终于到了收货季节,这天早上,村民们全都翘首以盼守在棚子口,勾着往棚子里瞅,想看看成果。

  此时天还冷,大家身上还裹着棉袄,却顶着寒风,前来观看。

  如果真能种成,大伙也能跟着一块发财。

  江舒涵打算先拔掉一个大棚的菜,她当即吩咐刘二妞和刘木生将靠近路边的那个棚子上的稻草揭开,“注意点别弄坏油纸。这纸很贵,没坏的下次还能用。”

  用了一冬天,大部分已经戳了洞。但是也有少部分还没坏。

  刘二妞和刘木生齐齐答应。

  她这个冬天编了好些个筐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揭开草帘子,油布和油纸,绿油油的千金菜呈现在大伙面前,众人齐齐惊呼,“哎哟,还真种出来了。”

  “哎呀,柱子娘真种出了,她这回发了吧?”

  这次就连那些说风凉话的都跟着一块高兴起来,衷心祝福江舒涵。

  毕竟大伙可都是刘家人,江舒涵只要还想待在村里,就不可能藏私。于是大伙纷纷前来帮忙。

  没一会儿,一个大棚的千金菜很快拔光,整整齐齐码在筐子里。

  每个棚子是两分地,产量是200斤。

  在现代千金菜的亩产量在2500公斤至4000公斤。在古代因为没有各种肥料,亩产仅有一千斤。但江舒涵已经很满足。

  这古代的千金菜都是春夏两季种,可从来没有人在秋季种植。所以她是独一份。

  大伙将筐子抬上牛车,刘木生拉着江舒涵进城卖菜。这次她还特地带上了锁头。

  这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进过城,刘木生有心带孩子进城见见世面。

  三人到了县城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咱们去许家酒楼吗?”快进城的时候,刘木生问江舒涵。

  江舒涵摇头,“不去许家酒楼。咱们去望江楼。”

  她之前进城买东西的时候,特地跟人打听过,红峰县除了许家酒楼,就属望江楼生意最好。

  望江楼因为造型典雅,许多诗人为它作诗,是以名气极大,不少读书人慕名前来。

  可以说望江楼走的是高端路线,而许家酒楼走的是轻奢路线。受众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但江舒涵选择望江楼,只是不想让许家更有钱。不过如果她能跟望江楼的东家搭上关系就好了。

  当然这只是她的奢望,不一定能实现。

  刘木生听到江舒涵这个打算,也没异议。

  今年大年初二,许满城和桃花依旧没有回来。看来这两人是真不拿他们当亲戚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妈妈系统(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