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9 KB   上传时间:2020-08-18 21:06:10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她的小笨蛋

  于泽被这个构想带的着了魔,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突然回过神来,他要搞的这个, 可不就是把供销合作社给升级一下吗?

  要说区别,那只能是售卖的东西不一样了。

  原先的供销合作社内售卖的东西全都是国营企业的东西, 合作社内有什么,老百姓就只能买什么,现在变了,老百姓想要什么, 周胜那店里就进什么货。

  驱动力变了。

  留给老百姓的选择更多了,老百姓都愿意花更少的钱去买更好的东西了,这便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原理。如果整个市场都能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 通过内循环来甄别事物的好坏, 进而运用到对外贸易中去,将好的产品作为打开世界贸易市场的敲门砖……一切指日可待。

  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交通运输。

  唯有将交通运输量提升上来,才能构建真正的内循环。

  于泽捏了捏眉心,一脸愁,“要想解决眼下的问题, 还是得一步一步走,现在小范围内打通仓储物流渠道, 然后再大范围流通。巫溪的水蜜桃买到苏北、徽州这一片儿,应该就能消化掉。”

  -------------------------------------

  所有的策略、战略,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于泽为构建经济内循环而头痛的时候,谢迎春总算将七五申报项目的项目书提交上去了, 很快就得到了审批,不过上面的人在批项目时,强行给谢迎春‘安排’了几个联合单位。

  计算机系统研发的项目是联合华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起搞的, 华兴是多年资深老国企。

  重载列车研制项目是联合华夏科工集团一起建设,谢迎春负责的是核心技术部分,华夏科工负责非核心部件的配套设备研制。

  相比起在精密制造系承接的这两个项目,谢迎春在土建系承接的项目就让人省心多了,项目是谢迎春牵头接下来的,湖海大学、华水华电等只啃了个边角料,但主要干活儿的不是谢迎春,而是整个土建系的所有老师。

  在没同谢迎春说的情况下,土建系的那些老教授就已经把谢迎春接下来的整个项目给瓜分了,这个人要做黄河流域,那个人要做淮河流域,就如同分蛋糕一样,将谢迎春接下来的项目给瓜分了个七七八八。

  国-家水利部下拨的经费到账后,那些老教授不好意思亲自来找谢迎春,就把这个丢脸的任务交给了科研处的郝南处长。

  郝南处长没以为这些项目是土建系的教授自个儿瓜分的,还以为是谢迎春同意了,没觉得这过分,直接带着科研经费转拨单就来找谢迎春签字了。

  谢迎春这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熬了一个多月夜才写好报告,凭借那份报告申请下来的项目,已经被蚕食瓜分。

  她觉得这世界有点魔幻,头顶天雷滚滚。

  “郝处长,这单子我不签。项目是我申请下来的,同水利部签的责任书上也是我的名字,万一工程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不能我顶风险大家一起赚钱啊……这单子您拿回去。”

  “我在土建系有自己的团队,虽然人不多,资历也没有这些老教授强,但我们用的都是同一套理论方法,应该不会出错。就算出错了,那也是我指导失误,我愿意承担责任。”

  “我们的团队人不多,但足够用了,七五计划肯定能顺利完成,就不麻烦这些老教授过来帮忙了。”

  谢迎春把那一沓签字单推回到郝处长面前。

  郝处长这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那些老教授当枪使了!那些老教授极有可能就是觉得自己没办法说服谢迎春,也拉不下这个脸来,所以才找了他。

  郝南处长觉得自己好难。

  “谢老师,你申请下来的项目那么多,不差这么一个,就别计较了,都是一个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郝南处长干巴巴地劝。

  谢迎春听着这话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她指着那一沓纸上的白纸黑字问,“黄河、淮河、海河、长江,涉及到这么多水系的工程项目,你和我说低头不见抬头见?这项目万一出了点问题,谁来负责?申请项目的是我,承担责任的是我,你说我不差这么一个?他们能代我把项目做了,万一工程出了问题,二十年起判的时候,有没有人替我去蹲?”

  她不愿再同郝南处长在这儿浪费口舌,直接撂下了话,“我申请项目的时候已经组建好团队了,不牢这些老教授操心。如果愿意加入进来干活,那就好好说,带着诚意来,如果是想从我项目上啃几块去瓜分,那就是两个字——没门!我宁可去湖海大学、华水华电那边找一些实力相当的老对手把项目给委托出去一部分,或者是合作完成,也不会给这些先斩后奏的人。”

  郝南处长还想再劝几句,就见谢迎出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水利工程若是造好了,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若是造出问题来,松原江水库和大浪底水库就是前车之鉴。

  -------------------------------------

  谢迎春被这事儿气得肚子疼,回去之后就把自己在土建系组建起来的团队给召集到会议室,开了个长达四小时的会。

  在这场会议中,谢迎春明确了每人负责的责任范围,并将研究任务精确到了月份,一月一查,一季一查,一年一查。

  原本是五年的研究规划,谢迎春为了保证项目一定能完成,将所有研究任务都压缩到了前四年,因为还需要给水利工程留出足够的施工时间,第一年必须掌握充足的基础地质资料,所以第一年的野外任务最重,第二年的规划设计任务最重,第三年是材料结构审查,第四年则是设计成型与水利工程模型验证。

  所有研究任务都一桩桩一件件地布置了下去,这些研究人员立马就带着那些选出来的本科生奔赴各地去了,谢迎春自个儿也有研究任务,她之前看了长江流域的水系情况,这次得去看黄河水系,从黄河的发源地到入海口,周遭的地质情况都需要看下来。

  不过她暂时还不能走,重载列车研究任务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任务还需要布置安排。

  凭借精密制造系的力量,重载列车的研究团队很容易组建,谢迎春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说了之后,便将项目的大头委托给荀秋生教授代管,由荀秋生教授带着精密制造系的老师和学生来全力推进研究任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任务就比较困难,但幸运的是,国内的计算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五八年时,科学院就已经造出了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时隔七年,十年荒芜的前夜,科学院又造出了大型晶体管计算机。

  七四年,学术界虽然波澜动荡,但以水木系为首的理工扛鼎单位潜心研究,造出了采用集成电路的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而在八三年,也就是谢迎春留校的第二年,国防科大就研制出了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高速计算机研制进入了新阶段。

  谢迎春申报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项目时,还从电子工业部的计算机管理局得到了最新的消息——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微机已经在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

  谢迎春得到了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的资助,将获得一台微机,而她之后整个阶段的研究任务,都将围绕这台微机展开。

  国内懂得编程的人少之又少,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勉强跟上了国际大部队的水平,但软实力还有待增强。谢迎春能获批这部分经费,背后少不了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的支持,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还邀请谢迎春多去他们所中交流。

  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资助给谢迎春的那台微机就放在谢迎春的办公室内。

  谢迎春知道自己要出一年的野外,重载列车项目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任务难免要耽搁一阵子,便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两个项目中来。

  重载列车项目有人帮助,其实还好弄一些,她将宏观方向的研究任务安排好后,一些细致的、琐碎的任务都有人来完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任务就需要她亲力亲为。

  为了保证这俩项目能够顺利展开,谢迎春基本上是将自己锁在了办公室内的,早晨五点多就到办公室了,中午十二点多才从办公室出来,骑个自行车回南海苑吃顿饭,连午休都顾不上,泡一壶提神醒脑的茶就能干到晚上十一二点。

  办公室里的那台微机就没停下来过,键盘哒哒哒的声音一直在精密制造系内回荡。

  这种神出鬼没的日子,谢迎春持续了十八周,总算憋出一个大招来。

  这是她从梦中那技术中抄下来的一个操作系统的简化版,她记得那技术被梦中那些强大到轰星炸月的人称为‘智脑’,这段被二进制组成的生命是具有活力的,能够不断完善自身,自动推演生成各种文件,稍加设置甄别,就能得到编程人员想要的结果。

  谢迎春将自个儿编出来的这个还不够聪明(准确来说是有点笨)的‘智脑’命名为‘小笨蛋’,存储在那台微机的硬盘内,将硬盘从微机上拆了下来,带着‘小笨蛋’去找了国防科大研制成功的那台每秒计算速度达到上一次的银河巨型机。

  她的‘小笨蛋’需要银河巨型机来帮忙开个光,增长一点智慧。

  作者有话要说:  注:计算机研制历史真实可考,女主事迹纯属虚构。感谢在2020-08-02 22:30:08~2020-08-03 15:17: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兰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得习惯

  谢迎春给自个儿编出来的‘小笨蛋’找了个‘奶妈’, 回头觉得成长起来的小笨蛋可能再也住不进去那台从微机上拆下来的硬盘中了,便同造银河巨型机的陈尚忠教授提了一句,说自个儿需要一个大一点的存储器, 隔天陈尚忠教授就让学生给谢迎春小心翼翼地送来一个约莫有行李箱大小的箱子,里面赫然就是他答应给谢迎春的存储盘。

  谢迎春每天忙得像是脚下踩了风火轮, 两孩子早晨醒来就见不到自家妈了,晚上睡觉前也没见到自家妈回来,相见亲妈一面,只能中午碰个头。

  于繁和于亨已经上了国防科大附属的幼儿园, 老师会教一些古诗文、基本的数字与文字等,谢迎春会抽中午的空检查一下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会叮嘱于泽不要落下两个孩子的体能训练。

  得到整个精密制造系支持的重载列车项目推进速度很快,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谢迎春在说、在开会、在校正整个研究团队的发展方向, 然后很‘恰当’也很‘巧合’地帮忙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谢迎春一人撑起来的计算机研发系统项目也在‘小笨蛋’的推进下有序不紊地发展着,谢迎春每隔三五天都会去银河巨型机所在的实验室看一看,每次去都会调整一些参数,删去‘小笨蛋’自动生成的部分程序,让‘小笨蛋’变得更聪明一些。

  陈尚忠教授也一直都盯着谢迎春用银河巨型机搞的事情, 一方面是想看看谢迎春究竟在搞什么,另外一方面则是担心谢迎春搞坏他的心血。

  连着观察了半个月, 陈尚忠教授越看越觉得迷糊。

  他能勉强看懂谢迎春是在用那段‘母程序’来进行自动化编程,也能看懂谢迎春时不时过来删去很多程序的动机,但他根本看不懂谢迎春编出来的程序。

  这些程序外表看起来与国际上现行的那一套编程方法很贴近,但若是将国际上通用的那一套编程方法套用到谢迎春编写出来的这些程序上, 就会发现,谢迎春编写出来的这一套程序狗屁不通,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但匪夷所思的是, 谢迎春编写出来的这些程序是完全可以运行的,而且运行速度并不比国际上通用的那一套编程方法慢。

  “这是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而且相比起老美用的那一套人工编程的东西,这一套编程语言居然可以实现自动编写程序代码,虽然一开始的误差不小,但被谢迎春调试了这么多次后,这一套编程语言自动编程的误差已经越来越少了。”

  陈尚忠教授心中生出了一丝希冀,或许他真的可以期待一下,七五规划中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的项目,大概真有可能终结在谢迎春手中。

  -------------------------------------

  最让谢迎春头疼的是土建系的那个项目。

  当初那些老教授希望借助郝南处长的面子来说服谢迎春‘切蛋糕’,没想到谢迎春直接把郝南处长给怼了回去,这导致土建系内的气氛一度很紧张。

  这些老教授中,有些人是真的嫉恨谢迎春本事小、胃口大,借着土建系的平台拿下这么大的项目,却不想着回馈土建系,只想一个人发财,也有人是不大好意思同谢迎春见面,总觉得自己算计一个小辈是很丢脸的事儿。

  更多的人是觉得在谢迎春面前抬不起头来。

  他们平时接到的项目都是十万左右的,大几十万的项目都相当少,谢迎春接到的项目却四十多个亿,虽说这四十多个亿的项目中,有将近四十亿的资金是水利工程的修建资金,真正落在谢迎春手中用来搞研究的经费并没多少,顶多一两亿,但大家还是觉得羞耻。

  这让他们这些老一辈儿的人面子该往哪儿放?

  小辈都后来者居上了,他们却依旧碌碌无为,变成了那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丢人啊!老脸都没地儿搁了!

  如果谢迎春客客气气地把他们邀请到研究队伍中,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拿点儿科研经费,蹭点儿大项目的名头,可谓是名利双收,一举多得,可惜谢迎春没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有些老教授得知郝南处长被谢迎春拒绝之后,回去就给自个人科研团队里的所有研究成员下了禁足令——禁止与谢迎春带领的科研团队有任何的往来,如果有,那必须选一个团队待,要是想继续同谢迎春一起搞研究,那就离开他的科研团队。

  这条‘禁足令’下发的当天,这位老教授带领的团队中就有七个人离队出走了,这七个人里,有五个是之前就一直都跟着谢迎春做研究的,还有俩是新入门的,找那五个人同谢迎春说了说,抱着大.腿进了谢迎春的研究团队。

  据说那位老教授气得把用了好多年的搪瓷缸子都给摔了。

  结果第二天,那位老教授团队中又有三四个骨干级的研究成员出走,这些骨干级的研究成员都已经带学生了,他们要走,自然得把学生带上。

  那位老教授在摔了搪瓷缸子之后,回去连家里的搪瓷脸盆都给摔扁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离队出走’的情况竟然隐隐形成了一种新风向,土建系中那些从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研究的研究员人心浮动,能同谢迎春说上话的研究员已经打算换个有钱有项目的山头待了,同谢迎春说不上话的研究员则是想方设法的拉关系,看能不能同谢迎春搭上一条线。

  眼见着大势已去,有些老教授比较看得清形式,没像那位给研究团队下禁足令的老教授学习,而是客客气气地鼓励他手下的门人、学生去跟着谢迎春多学习,还说了一通好话,诸如‘都是国防科大土建系的,哪有什么嫌隙?是我们当时没想明白,做的事情不地道。小谢胸怀宽广,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记仇,你们去加入就是了,要不要我给你们写个推荐信?”

  推荐信自然是不用写的,这些人都知道谢迎春被这些老教授们联手压了一把,他们担心谢迎春原本有带他们做项目的打算,但是在看到推荐信后,立马就把他们给拉入到黑名单里。

  -------------------------------------

  谢迎春并没有像那些人想象中那样得理不饶人,她的研究团队正缺干活儿的人来,单凭她和那十几个原先的老团队也撑不起这么大的项目,如今有人主动加入,而且各个研究方向、各个研究领域的人才都有,都是经过国防科大筛选的优良人才,人才队伍急需建设的谢迎春怎么会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那些主动释放和解信号的老教授也是算准了这一点,想利用这件事来修复与谢迎春的关系。

  谢迎春本来也没想过同土建系的老教授们全部闹翻,当时生气完全是因为这些老教授联手施压欺人太甚,这会儿有人给她铺路,她自然顺坡就下了。

  至于这些新吸纳进研究队伍的人才能不能完成研究任务,谢迎春心里是不担心的。

  这些人都是国防科大从层层人才中筛选出来的,天赋、悟性自然没问题,而且也熟悉相关的研究领域,野外经验都不错,纵然是同她在某些理念上有些许出入,那也没关系,接下来长达一年的野外时间足以让这些人与她的研究队伍保持步调一致了。

  因为在‘七五’规划中,全国各地的主要水系都在研究范围内,需要跑的野外太多了,原先谢迎春的计划是从开年就跑,一直跑到年尾,将全国各地的主要水系都跑一遍,收集到足够的基础数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开挂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