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9 KB   上传时间:2020-08-18 21:06:10

  “是,我们这迎春优选就是她张罗的生意!老哥,你要是真感兴趣,就同我们去平沙市看看,拿点货回来卖,你刚刚也看到了,我们带来的东西是真的紧俏。实不相瞒,平沙市周边的商店都已经铺开这种货了,渝州市这些商店里卖的东西,拿到我们平沙市,根本不会有人买。”

  中年男人确实心动了,可他又有些担心。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两人既然手里拿着好货,那这么主动干啥?还一遍又一遍地邀请他去平沙市,该不会是打算把他拐到什么矿上卖了,做非法生意吧!

  一方面有这样的顾虑,一方面又生怕自个儿错过这机会就被别人捡了去,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就白白飞了……那中年男人深思熟虑一番,同周胜说,“小兄弟,我一个人去怕是也进不了多少货,我喊上我弟和我一块儿去吧。”

  多喊一个人,到时候遇到啥问题也有个帮手,他就不信两男的还抵不过一男一女。

  周胜哪里会知道坐在他对面的这位面向儒雅的中年男人把他和林知书当成了豺狼虎豹般的角色,他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下来,“成,一起坐火车去平沙市。我们的店就在平沙市的市中心,距离火车站不远,走个二十分钟就到了。”

  听周胜这么说,那中年男人又放心了些。火车上肯定不会出啥事,到了平沙市后,又不用乘什么黑车,光天化日之下往市中心走,这些人眼里还能真没王法了?

  就这样,第二天,中年男人就带着他亲弟,同周胜和林知书踏上了去往平沙市的火车。

  带去平沙市的东西都卖了,赚到的钱都缝在衣服最里面的内兜里,自个儿掏都掏不出来,需要用剪刀拆了口袋拿,更别提路上被人偷了,除非是整件衣服都被人扒掉。

  但谁在火车上扒自己的衣服?是有啥癖好还是想玩旅途play?

  林知书身上揣着钱,被周胜护着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很快就睡着了,周胜强撑着,没过多久就开始打盹。

  那中年男人看着这小夫妻俩的样子,心底发笑,他真是杞人忧天了,哪有这样的坏人?

  等下了火车,到了迎春优选后,林知书一边喊着妈一边撩开店铺内屋的帘子去换衣裳,周胜领着那中年男人在店里转,一边转悠一边给介绍。

  “老哥,你看,这就是我们仓库里能拿到的货,二楼三楼也有,每次拿回来的货都会有些许的不一样,但质量肯定差不了。我们仓库是给整个平沙市供货,如果你要从我们这儿进货,可以自己开车过来,从渝州市到我们平沙市,开七八个小时的车就足够了,也能直接走邮政,借着火车给你运过去,不过邮政收费不便宜。”

  “我们仓库里还有一些东西,你这次就可以看看,如果有什么想要进的货,可以直接批发走。我们夫妻俩马上就要再去选货进货了,估摸着得大半个月才能回来,然后理货就得一礼拜,下次再对外批发,差不多就得在一个月后了。”

  见到真有的这么一个店,而且店里头人来人往,买东西的不少后,那中年男人才彻底放下心来。

  刚刚从火车站到这迎春优选店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在看这平沙市,发现平沙市里老百姓的穿着确实要比渝州市好上不少,周胜和林知书拿去平沙市卖的衣服,他在街上就看到过不少个。

  但中年男人还是有些不放心,决定瞅个机会再出去看看,便同周胜说,“你们夫妻俩先休息一下,我和我弟也出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在平沙市转转,等下午再过来。”

  周胜不疑有他,“行,那我就不招呼了,就在我这店里等你。”

  等中年男人走了之后,林知书给周胜端来一杯绿豆汤,问,“那人是不是没动心?还是打算出去再打听打听?”

  “不动心就不会跟过来,要是动心了,那他出去随便打听。整个平沙市连带着周边的货都是从我们这儿拿的,他还能找到更便宜的货源?”周胜一点都不担心。

  果不其然,晌午过后,那中年男人就带着他弟到店里来了,同周胜说,“周老板,您在这边是真的出名啊!我们在外头饭馆里吃碗面的工夫,听人说起好多遍你来。咱什么时候去看货?我打算这次多进一些,我们渝州市不能比平沙市差太多了,我前几年还来过平沙市呢,觉得这儿和我们渝州市一样,结果短短几年时间,你们这边就发展了这么多。。”

  周胜给林知书飞了一个眼神过去,分明就是在说,“你看,我没说错吧~”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今天的更新晚了点,到酒店就不早了,待会儿洗个澡接着写明天的更新。

  经济发展这一块儿的布局就写这么多了,之后就是技术突破and番外了,技术突破部分不会太多,番外是群像戏,主要就是俩崽子和谢迎春斗智斗勇的故事,今儿个就说这么多哈!

  感谢在2020-08-08 11:56:49~2020-08-08 22:24: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筱筱 1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羡 5瓶;请不要让我书荒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不负众望

  一个地方的经济有没有发展起来, 看当地的老百姓便清楚了。

  若是经济发展得好,老百姓们兜里有钱,身上穿得体面, 人也不缺营养,走在路上自然是衣着光鲜、红光满面, 可若是经济没发展起来,老百姓穿不暖也吃不饱,那看起来自然像是一城难民。

  赵库龙教授和新提了职称的于泽都在平沙市,虽说于泽主要负责的是振兴东三省的经济, 但平沙市近水楼台先得月,经济发展能差得了?

  跟随周胜从渝州市来进货的那中年男人就发现了,虽说放眼全国, 渝州市的地位要比平沙市高出很多, 但若是真要看经济发展情况的话,同平沙市根本没法儿比。

  这还是渝州市也有专门的经济学派负责出谋划策、振兴经济多年的结果。

  凭借这点,也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学派各自的优势与长处。赵库龙教授在国内经济学界的地位之高,也是实至名归。

  --------------------------------------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干起了个体户,再加上有周胜这种南北贯通赚钱的人, 于泽当初所建立的东西大循环和南北大循环都一点一点被打通经络,恍若任督二脉得以开启, 经济发展的速度迅速提升起来。

  甭管在什么朝代,老百姓都是不容忽视的一群人。

  周胜忙着卖衣服卖电器卖罐头,从城市一路卖到了乡下,老百姓们就开始卖自家田地里种出来的土特产。

  城市里的人吃不到既新鲜又软糯的玉米, 他们就将田地头刚长成的嫩玉米拾掇好,拿到城里来卖,虽说费力了点, 但赚得却比晒干之后卖给粮店赚得多了不少。

  街头卖蔬菜水果的时令贩子多了不少,还有乡下人家里养鸡养鸭的,大早上就背了鸡蛋鸭蛋到城里来,找个人多的地方一摆,因为鸡蛋都是自家下的,不经过二道贩子这种中间商拨一层差价,所以乡下来的人完全可以把价格稍微压一压,赚得不如之前多,但卖得快,自己出了个脚力,远比把这些鸡蛋卖给收蛋的那些游商们赚得多。

  老百姓们兜里的钱多了,购买力自然就强了。原先只是城里人会购买一些电器,现在农村人也开始购买电器了,他们买的最多的是电风扇,往家里一装,等到了晚上没啥活儿需要干的事情,全家人围在电风扇跟前,吹着习习凉风,吹一吹牛逼,日子过得美滋滋……

  搞经济的这群人埋的第一张经济网已经开始全线收网,当初预埋的第二张经济网也渐渐成型——由国内许多高校负责设计研发的生产设备开始逐步走出生产车间,二代农用设备走下了农田,纺织设备、车床设备等也进了工厂。

  这下可把世世代代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从繁重的耕种中解放了出来,从翻地到播种再到收割、脱粒等,农机进去轰隆隆地就搞定了,原先需要全家人齐上阵忙活一个月的农活,现在农机下地只要两三天就能搞定。

  再加上农业大学最新研究出来的高产粮种,老百姓们的收益增加了不少,粮价都跟着下调了些许。

  迎来了新设备的工厂也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包括于泽名下的新世纪食品厂,饼干烘烤箱也全都换成了最新的,烘烤效率比原先高出了许多,加上粮价下调,生产成本降低,食品厂的厂长给于泽打报告,建议降低一些价格,这正是于泽想要看到的结果,他毫不犹豫地就批准了。

  向来都以‘高端食品’自居的新世纪食品厂都降低了价格,走起了平价路线,其它食品厂自然跟着往下降,原先觉得这些饼干太贵吃不起的人家也舍得把饼干端上餐桌了……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着。

  赵库龙与于泽制定下的这第二章经济振兴的大网,实则才刚刚开始铺就。

  各种农机进入乡村之后,以极大的效率将农村的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了出来,原先七八岁的小孩就要跟着下地拔草插秧,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更是被当成大半个劳动力用,如今这些劳动力都被农机给顶替了,一家之中只要有个把劳动力就好,余下的劳动力要么进入学校学习,要么进入周边的工厂作坊,还有一些青年决定要去东南沿海闯一闯……

  而这些从农业转向手工业、轻工业以及工商业的小镇劳动力,就是推动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外来动力。

  生产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将普通劳动力取代,而是倒逼这些普通劳动力去往那些能够产生更多价值的岗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反映到谢迎春能够察觉到的领域,那就是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足了。

  水利部已经通过了谢迎春牵头的好几个水利工程的修建项目,虽说最大的那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项目依旧在审核中,但谢迎春在七五项目中承担的水利项目总体研究进度已经过了百分之七十五,各大水利工程也不再仅仅是绘制在图纸上,开始落地。

  身为整个项目的奠基人,任何一座水利工程的落地,谢迎春都是要亲自前往工地上坐镇的,幸运的是,大概中央财政资金充裕,一口气批了十七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这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动工期间临近,谢迎春一口气便像是串念珠一样串着跑了下来,没有一整年都在外面奔波。

  除去在水利工程的项目上费身外,谢迎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同制导系的合作研究上。

  不负众望,‘后羿-2’是在次年三月研发成功的。

  虽说制导系的孟建国主任同谢迎春说,‘后羿-2’并不需要像‘后羿-3’那样具有远程攻击的能力,只需要守护近海即可,毕竟远程攻击导.弹所需的能源、动力都不是短程导.弹可比的,但谢迎春却觉得既然远程攻击已经有‘后羿-1’的底子,现在要研发一款具有隐身、超高速、自动追踪等功能的短程导.弹,那为什么不将‘后羿-1’也升级一番?

  具有隐身、超高速、自动追踪等功能的的‘后羿-1’它不香么?

  真正困难的问题是,该如何实现隐身、超高速、自动追踪等功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防科大制导系的人才可谓是‘倾巢出动’,同国内多所高校都启动了合作,各大高校隐藏的储备技术尽出,这还用了一年有余的时间,才堪堪实现了上面给出的任务。

  谢迎春并不太熟悉隐身技术、超高速技术、自动追踪技术等,为了能跟上大团队,不至于别人讲什么自个儿都是一脸懵逼,她特地借了不少资料看,就连出差去各地水坝破土奠基仪式的火车上,她都在看一些算不上机密材料的东西。

  连着恶补了大半年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她的那数理天赋帮忙,这才勉强消化了相关的知识,使得自个儿成为了半个专家。

  由国防科大制导系牵头造出来的这种导.弹被一系列专家定名为‘神风’,理论验收会议就是在东沙会议中心召开的,谢迎春作为参与专家,也去听了。

  听国内制导系的大牛汇报‘神风-1’中运用的各项技术,远比自个儿关上门来闭门造车提升快。

  在开会的时候,谢迎春认认真真听了,没敢瞎提问,生怕犯了外行指导内行的错误,轮到她汇报‘神风-1’动力设计部分的时候,她也没藏私,将‘神风-1’与‘后羿-1’相比时提升的具体地方都拿出来讲了讲,全部都是干货。

  等会议结束后,谢迎春马不停蹄地去找了孟建国主任,问孟建国主任说,“老孟,能不能把自动追踪部分的核心程序给我拷一下?我有点想法,想自己回去琢磨琢磨。”

  孟建国主任愣住,“谢主任,这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哪怕我们是牵头单位,也不能将那自动追踪的核心程序随意授权给别人,一是因为这是国.家机密,二是滨州工业大学那边肯定不会同意,这是他们的核心研究成果,除非国.家要求他们把这个程序授权给我们,不然我们是没法儿在上面改动修改的。”

  谢迎春后退一步,“那能让我看看么?从头到尾看一遍就可以。”

  孟建国主任想了想,谢迎春接触的重大机密太多了,哪里差这么一个?而且国防科大制导系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是有权对下面的研究人员开放一些成果的,只是不能原封不动的拷贝走,他同谢迎春点点头,说,“如果你打算在上面做一些改动,我建议改动大一些,争取是借鉴他们的想法,我们自个儿也研究出一套这样的东西来,你是电子信息系的主任,在这方面特别擅长,你可得给我们国防科大争口气。只要咱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下次再有项目,就不用看滨州工业大学那边了。”

  谢迎春摇头,“这要是轻易能搞出来的,滨州工业大学会藏着掖着?我先看看吧。”

  孟建国带着谢迎春去了资料室,从还未来得及密封的档案袋中拿出谢迎春想看的那几卷资料来,同谢迎春说,“谢主任,就在这儿看吧,你看完一卷,我就密封一卷,你在这儿看这些材料,我在这儿看着你,望谅解,这都是咱的规矩。”

  “明白。”

  谢迎春没多同孟建国主任说,全部心神都聚焦在了手里的那几卷文件上,一行一行地看过去,她的眉头渐渐蹙了起来,最后指着那其中的一大段关键程序,问孟建国,“自动追踪系统靠的是卫星定位系统,而这段程序里用的是老美的GPS,能放心用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抱歉哈,更新来得晚了,实在是三次元太忙了。感谢在2020-08-08 22:24:43~2020-08-09 20:55: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故园无此声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还是算了

  谢迎春提出的问题让孟建国主任一阵牙疼。

  牙疼过后, 孟建国主任对谢迎春发出了灵魂拷问,“谢主任,可目前我们能用的, 就只有老美对全球开放的这一套全球定位系统,摆在我们面前的选项只有这么一个, 除此之外,我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孟建国主任的言外之意便是,就算我们不想用这一套GPS,我们也不得不用。

  这下轮到谢迎春头疼了。

  GPS实在太重要了, 连入老美这一套全球定位系统的用户越多,产生的信息点越多,她身为电子信息系的系主任, 虽然是一个半路出家的野路子, 但经过一年有余的专业知识恶补,对这方面的了解已经不弱于电子信息系花重金聘请来的那些教授了。

  谢迎春清清楚楚的知道,下一个世纪是信息时代。

  老美掌握了全球定位系统,那能获得的消息太多了,小到花国人喜欢去那儿度假聚集, 大到花国方面有什么重大的人员兵力调动,这还只是他们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就能掌握到的信息, 如果他们在全球定位系统中做手脚,比如说更改一些航线的信息,可能会有很多航班飞着飞着就不见了,如果他们在军方请求的GPS信号中做手脚, 可能导.弹飞着飞着就飞偏了。

  当然,花国军方肯定有应对策略,一些应对固定目标的武器早就定死了目标物, 轻易不会再出现校正方位的问题,但这种软肋被别人捏着的感觉还是太让人难受了。

  谢迎春没再吭声,她继续看滨州工业大学设计的那一套自动追踪系统,利用红外感应技术、声波探测技术等实现目标定位的锁定与控制,结合地面雷达所接收到的信息,确实能够实现目标物的自动追踪,但这些程序落在谢迎春眼里,她总觉得有点傻。

  “不知道用小笨蛋能不能改进这一套程序?尤其是请求全球定位系统这一块儿,必须再多加一些保险。传统的单点信息定位已经不再实用了,应当优先建立一套备用的多点立体定位程序,就算那边真不要脸地修改一些数据,企图让‘后羿’与‘神风’失灵,我们也有第二套方案。如果真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就当这一套多点立体定位程序是给‘后羿’和‘神风’装一道保险了。”谢迎春忖道。

  原先的单点信息定位,就是根据卫星实时返回的数据制定下一步追踪目标,并根据红外跟踪技术等进行路线的微调,但微调仅仅是微调,如果卫星实时返回的数据太过离谱,那就算微调再多遍,依旧会跑偏。

  而谢迎春计划中的多点立体定位,则是不断收集卫星返回来的数据,随机从卫星图中抽取一定的点,进行时间上的比对,一旦这些点发生偏移,便需要判定这些偏移究竟是因为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如果是人为因素,便必须得及时下调自动追踪功能对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度,不然肯定会被控制全球定位系统后台的人给坑到阴沟里去。

  当然,谢迎春也明白,搞出这么一个多点立体定位系统,也只是无奈之举。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建立一套属于自个儿的全球定位卫星网络。

  简单来说,要想不在这种问题上受制于大洋彼岸,就得猛猛地往天上放卫星。

  -------------------------------------

  看了滨州工业大学拿出来的那一套自动追踪定位系统后,谢迎春稍微有了些许想法,不过这些想法还不成形,她将这些想法一一记在本子上,然后就忙活其他事情去了。

  她在精密制造系承接的重载火车项目也到了中期验收的关键时期,同水利水电项目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研发项目相比,重载火车这个项目简直就是后妈养的,明明也是谢迎春亲自写申请书申请回来的项目,但实际上谢迎春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最少,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动动嘴,然后让精密制造系的研究人员忙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开挂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