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当族长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00 KB   上传时间:2020-09-17 18:09:47

  跟随在忘川身后的道长数量不少,就算是为了安全也不可能一波全都一起离开,而是分批行动。

  “这些是棉衣和棉鞋,王家堡做了不少,你们这次带一批过去吧。”看到有的人鞋底都被磨薄了,忘川心里不由酸涩道。

  反倒是当事人们,对自己的衣着并不在意。

  在没出道观之前,他们从小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身子骨被打熬出来,所以才在冬天,这个外敌都会歇息的时节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此时道长们正有声有色的给忘川说着前线的事,谢小天和王沛良他们也听的入迷。

  “忘川先生的武器一加入,很快就扭转了边关的战局,武器不仅能伤人,还惊马,不管使用几次,他们的马也会受到惊吓,阻了他们不少次。”道长们道。

  人的适应能力强,不代表马儿们也能在巨大声响下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没有了马,就是人腿和人腿比速度了。

  “武器数量不多,边关的百姓们就会省着点用,有不少百姓都想在临死前给自己身上也来一下,说是不想把自己的肉留给那些敌人吃。”说到这里,道长们的声音低落下去。

  忘川的武器极大的减少了边关百姓的伤亡,却不可能零伤亡,依旧还会有跑的较慢的百姓会被外敌捉住。

  “……等到后来,就专门有跑得慢的百姓把武器藏掖在怀里,被外敌抓住后,他们就会和外敌同归于尽,这样几次下来,那些外敌就对跑的慢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忌惮。”

  这是边关百姓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

  哪怕道长们已经尽量的报喜不报忧,听上去依旧惨烈无比。

  “现在是冬天,那些外敌不得不退去,我们就想趁着这个时候多跑几趟。”道长们道,没说的是那些外敌害怕寒冷,边关的百姓们也怕,至今为止,已经有不少百姓死在了冬天里。

  冷的,饿的,累的,病的,这些他们都不敢说。

  边关能得到王家堡的帮助已经是万幸,他们却不能把王家堡给拖垮掉。

  “边关后来又来了不少有志之士,他们也带过来了不少东西……”只是比起庞大且没有任何人性的外敌们,中原过来的援助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有能力的不把那些外敌当回事,对于少数而零散的有志之士和普通的边关百姓们,外敌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王淳之已经站在外面听了有一会了,经历过末世的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边关的百姓们真正缺的是什么。

  他想了一下,而后走进去,对那些道长们道,“我这里有一笔交易,不知道长们想做不想做?”

  “贫道等人见过王家堡主,不知道堡主说的是什么交易?”道长们问道。

  在他们心里面,王淳之是一个不亚于他们最尊崇的忘川先生的存在。

  更别说他们还接受着王家堡的支持,对王淳之自然很尊敬。

  “北方边关的百姓之所以打不过那些外敌,是因为他们大都松散,道长们可以试着把他们给聚集在一起反击。”

  “我们王家堡可以给前方提供衣食,还有能够治病的草药,道长们只需要把我们王家堡的名字说给他们听就行了。”王淳之笑着道。

  道长们有些愕然,道,“堡主和忘川先生的大恩大德边关的百姓是知道的。”他们并没有隐瞒武器真正主人的存在。

  但是很快,道长们就反应过来王淳之说的并不是这个。

第150章

  以前王淳之让忘川制作武器送往前线, 是出于人道主义、国之大义。

  是不求回报的那种。

  但是这次不同,王淳之包衣包食包药,是想要边关的百姓成为他的人。

  是求回报的, 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回报。

  “王家堡主,你是想让北方边关的百姓们为你所用么?”道长们问道,没有想到王淳之居然也有这样的心思。

  “没错, 现在天下大乱, 北方边关的百姓虽然抵抗外敌, 却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和其余的起义军或王侯对上,道长,扪心自问, 你们想要一点力都没出的那些人在北方边关百姓们胜利后摘桃子么?”王淳之问道。

  “这自然是不肯的。”道长们想也不想道。

  哪怕是占据大义的王侯,他们也没出一点力,以后又凭什么命令那些拼过命的百姓们。

  边关百姓们能逃的早就逃掉了, 现在依旧还留在那里的都是硬骨头, 他们脾气火爆耿直,那些没有出过力的王侯想要压他们一头, 让他们臣服几乎没可能。

  更别说, 被朝廷放弃的他们, 对那些皇室王侯心里有一股天然的恨意。

  当初任由他们自取灭亡的是朝廷,现在看他们好了,又想过来重新命令他们了,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所以等边关战事停歇, 边关百姓和中原王侯对上只是迟早的事情。

  “王家堡主对边关百姓们就那么有信心么,你就不怕他们一群老弱病残让你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么?”一名道长问道。

  王淳之想要的回报是边关百姓们的未来,而边关有强大的外敌对中原虎视眈眈,边关的那些百姓们有没有未来还两说呢。

  “只要能帮助他们在生前多杀掉几个外敌, 那我的东西就算不亏。”王淳之道。

  “道长们放心,我是不可能亏待自己人的,毕竟跟着我,可比跟着那些人走好多了不是。”

  “那倒也是。”道长们不由笑道。

  那些朝廷正统的王侯和王淳之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哪怕养气功夫已经臻至化境的他们都忍不住对朝廷心生埋怨呢,更何况那些被朝廷放弃的边关百姓们。

  有实力,有责任的,他们到目前也就只见过王淳之一个而已。

  王淳之不是王侯,却承担了王侯本该的担当。

  事实上王淳之和忘川两人在边关的名头并不小,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武器,普通百姓死在那些外敌手中的数量只会更多,很多自觉捡回一条命的百姓都自发的感激着他们。

  有珠玉在前,那些人又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瓦砾呢。

  更别说王淳之和他们的忘川先生已经决定亲涉进这天下大势中。

  不是他们吹捧自己人,他们两人一旦联合,世间绝对少有敌手。

  相比起那些没有担当的人,他们自然更愿意看到王淳之这样的人上位。

  道长们并没有多思考,就替边关的百姓们答应了下来,要不然这一来一去的问,得耗费多长时间。

  没看赤炎起义军那边这么长时间都还没回信么。

  “你们事都说完了么?”

  “小天,良子,你们去帮淳之取粮食、衣物和药材,道长们这边请,我这边要教你们一样新东西。”忘川对众人道。

  王淳之把谢小天他们带到山林里面,第一次开始了对仓库的清仓。

  粮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粮仓,一类是棉仓,王淳之让萧默几个把棉花转一圈再拉去王家堡,让堡内的人赶紧赶工,流水线式的运作,大大提升了出产量。

  剩下谢小天和卢玉两人把粮食给弄出来。

  王沛良则快速收割着王淳之长出来的药材,后面王淳之会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成品药。

  王淳之把在棉仓内冬眠的蛇给捞出来,让人腾空棉仓。

  蛇被冷空气激到,醒来后不停的嘶蛇信子,王淳之看着它道,“我给你取个名字吧,‘长青’怎么样?”

  青,它身上的颜色,长,指它的寿命。

  蛇懵懂的知道名字的含义,不禁用脑袋碰了碰王淳之的指尖。

  王淳之并没有多喜欢蛇,蛇更是一种冷血动物,所以两人自相识到现在,一直都缺乏温情,平淡中透露着微不可见的冷漠。

  但是在王淳之给它起了名字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突然近了一些。

  蛇对王淳之的态度变得更亲昵了。

  王沛良他们忙碌不已,直到第一次清仓,他们才知道他们以前居然囤积出来了那么多的东西。

  哪怕有王淳之这个能给他们续航的开挂人士,等到天黑之际,几人的身体也懒洋洋的,动都不想动一下。

  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灵上的排斥。

  “还……还有多少?”王沛良躺在麻袋上仰头问道。

  “肯定还得几天。”谢小天同样不想起来道。

  此时劳累过度的他们分外羡慕坐着干活的忘川。

  他们要是也能有忘川大佬/先生的脑子就好了。

  ……

  另一边,齐鲁两地的交界处,这里栖息着一个庞然大物。

  那就是附近名气最盛的赤炎起义军。

  哪怕陈付连忙赶回来,时间也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而此时的赤炎起义军内的情况并不好。

  陈付并不是赤炎起义军唯一派出去借粮的存在,但是你客客气气的上门,自然少有人会买账。

  闭门羹吃多了,自然会败人的心气。

  没有好消息带回来,此时的赤炎起义军内部的人心也开始浮动。

  一些心中底线本来就低的人红着眼提议道,“咱们的粮食就快要见底了,根本就撑不到多久了,还不如趁着有力气之际,去齐地或者鲁地劫掠一两座县城的粮食来填饱我们的肚子。”

  “听说有的起义军已经开始杀人做军粮了,到时候我们要是饿着肚子,肯定会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的。”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杀掉我们的老弱妇孺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不由提议道。

  赤炎起义军的首领眉头一皱,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在成为起义军首领之前,他也是百姓中的一员,现在他有人跟随了,就能把屠刀对准那些同样受苦受难的百姓么?

  这不是他心生仁慈,而是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比他们惨多了,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下手。

  起义军内有人提议吃人肉,当即就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食同类可不是人该做的事情,再说我们派出去的人不是还有人没回来么,说不定就给我们带回好消息了。”

  “再等等,不到最后关头,我们一定得守住了。”

  “还要再等多久?三十多个人,已经回来了二十七人,剩下的那三个是不是还活着都不一定呢。”红着眼睛的那群人道,看到和他们唱反调的那些人手同样揉着自己的肚子,他们不由泄气,想说的粗话就那么蔫了。

  他们红着眼睛看向起义军的首领,抿唇道,“首领,据我们所知,听说我们快没粮了,底下不少人都跑去别的起义军了。”

  “再不想办法,不用别人打上门来,我们自己就先不行了。”

  说话间,下面有人来报,说有两位出去借粮的先生回来了。

  “那有没有借到粮食?”有人抱着一线希望问道。

  “……有。”来报的人支吾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当族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