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当族长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00 KB   上传时间:2020-09-17 18:09:47

  他毕竟不是那座县城的人,只能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日子怎么过,真正靠的还是他们自己。

  当然,前提是那些百姓不被人所觊觎,就像齐王之子们那样,那样的存在,并不是普通百姓们可以抗衡的。

  “好,我们县城好着呢,自从恩公你走后,我们就开始收拾县城,现在也算像模像样了,不光这样,您走之前留下来的那些书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的粮食不仅丰收,家家都有了存粮不说,有时候家里还能吃上一顿肉呢。”县城的百姓们朴素的脸上满是自豪。

  有粮有肉,这就是他们现在的县城。

  要不是外面依旧是乱世,他们心里无法安稳,家里的日子过得其实不比在太平时期差了。

  但是因为乱世的原因,他们总是担心会有人再来抢他们的粮食,一直都过得心惊胆战的。

  现在王淳之的到来安抚了他们的心。

  “能让天下百姓都能有粮有肉吃,是我毕生的心愿。”王淳之笑着对他们道。

  他就算有木系异能,有能让全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的能力,也不能那样做。

  因为那样就不是对百姓好,而是害了他们。

  只有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自己亲自种植丰收出来的粮食吃的才最香甜。

  当然,他会帮他们支撑过去最艰难的开始。

  说了一会话后,县城百姓们邀请王淳之过去看看他们县城的新变化,顺便再确认一下他们县城的新归属。

  他们之前就是王淳之的人,现在只是确认一下名分而已。

  很快,那座县城就升起了琅琊王军队的旗帜,旗帜迎风招展,城门打开,那些不知内情的一看,哪里有一点阴森诡异,反倒比他们还正待整理的县城还要好。

  他们心里充满了羡慕,直到后面知道了这个县城内发生的事情后,转而沉默。

  这样的变化是由那些死去的县城百姓的鲜血染成的,要不是琅琊王当年路过这里,这里就成一座空城了。

  知道了这个县城封闭城门的真相以后,周边的百姓们纷纷对齐王和其子嗣的行为厌恶起来。

  哪怕他们已经全都死了,也不影响百姓们提起他们的恶行就充满厌恶之感。

  而原齐地的兵丁们则肩膀都垮了下来,握着兵器的手在不停的颤抖着。

  原来他们当初吃的粮食居然是这么来的,那些粮食都是带有血命的。

  这让接受过王淳之不少训练的他们打从心里反感和厌恶。

  他们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们而死。

  这让他们对那些百姓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愧疚,面对百姓们的时候,姿态不由放的更低。

  王淳之敏锐的察觉到军中的气氛有些不对,要知道,以往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很高兴,但是这一次,不少兵丁们都抱着饭碗,嘴中不停的咀嚼,就是难以下咽。

  “能给我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么?”王淳之走过去直接同他们一起坐下问道。

  他这话让不少人心理防线都崩溃起来,问王淳之他们是不是有罪之人,该不该死,用命来偿还。

  王淳之有些无语道,“你们的罪责用不着用命来抵,只需要留着有用之身在余生好好的善待那些百姓就行了,要确保今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情,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要知道,那些人不能死而复生,你们如果想要赎罪,就是把这条沾了他们血命的这条命好好的活着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选择一死了之,去当一个懦夫。”

  “这年头,想死很容易,但是活下去却很难,更别说你们是兵,以后还要背负更多的东西,怎么能被这点困难所击倒。”王淳之对他们道,说完以后就离开,留给他们时间好好的想想这个问题。

  就在王淳之走后不久,他们开始边流泪边大口的吃起饭来。

  这年头哪里有让人好好矫情的地方,只是半天的功夫,他们就收拾好心情,再次回归到自己的岗位中。

  再次出动时,他们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加锋利。

  看到王淳之亲自带军攻打和收复山东,身处在大后方的谢小天抚着自己的额头道,“你看看主公勇猛那样,我就是找来武将,也是做冷板凳的命啊。”

  “武将还是要找的,毕竟天下那么大,大佬怎么可能顾的过来。”王沛良道。

  更别说,武将在他们计划中可是重要一环。

  谢小天自然也是知道计划的,只是有些沮丧道,“我家算是文臣世家,和武将那边没交情啊。”

  世上很少有武将世家的,因为武将得上战场,死的快,压根就形成不了世家,也没那个时间和底蕴让武将世家成长起来。

  而那些有实力的武将,基本都已经被诸侯们给招揽过去了。

  齐王那里自然也有招揽武将,但是人品堪忧,王淳之留都没留。

  而一个品性好,又有武力值的武将,简直稀有,就是有也到不了王淳之的手上。

  就像谋士择主一样,武将也会去投奔那些已经立起来的诸侯,而不是一个小小的琅琊王。

  “如果实在找不到可靠的武将,那我们就自己培养。”王沛良道。

  谢小天有些诧异,“我们自己?不怕黄花菜都凉了么?”

  “不会,军中原本就有军功制,我们再改一改,争取让我们自己人里也出现一些能独当一面的大将。”王沛良道。

  虽然自己从小培养的武将最能让人放心,但是谁让他不是那块料呢,只能退位让贤了。

  “你觉得马昭怎么样?”谢小天突然对王沛良道。

  “马昭,他能行么?”

  “怎么不行,他反正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试试呗,哪怕失败了也不损失什么。”谢小天道。

  要是可以,核心的武将还是他们自己人最放心。

  在众人中,也就一个马昭能往武将那边发展发展,他们九成都是文臣。

  典型的文盛将弱,这样下去可不行。

  王沛良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他们这个团队要是再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让一个势力一方独大啊。

  在他们的计划中,三角关系才是最稳固的,现在严重往一方倾斜。

  这样可不好。

  现在有王淳之压着可能还没什么,等以后王淳之走后,他们辛苦弄出来的太平盛世,很有可能就崩盘了。

  还好现在察觉的及时,还能补救,要不等以后再补救可就晚了。

第181章

  王沛良找到王淳之, 忧心忡忡把这事一说,王淳之却没有想象中的惊讶, 而是反应寻常。

  王淳之道,“你被小天给绕进去了。”

  “小天不知道以后的军队是什么样子,你还能不知道么。”

  “而且马昭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虽然有点身手,但是你让他上战场就扯蛋了,他并不是那块料,依我来看,忘川才是最合适的那个人选。”

  “忘川。”王沛良惊讶的张大嘴巴。

  但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忘川虽然没有马昭的身后,更称不上一个武将,但是人家有能耐啊。

  先不说科技输出吧,就说以后战场的作战模式都会因为忘川的本事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作为这个时代的热武之祖, 在没有人比忘川更有资格了。

  但是王沛良还是很难把执掌军方的军人形象安在忘川的身上去, 毕竟忘川的形象实在是太柔弱了。

  “不过你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军方虽然有忘川坐镇,下面又有大量的游侠和士兵们,但是中层的武将却很稀缺, 可以试着从游侠和士兵中选拔。”王淳之道。

  “最好再找一些搞科研的好苗子,让忘川把人带出来。”

  这样一来,就算忘川去了,也能确保军方的地位不会被动摇。

  武器, 就是军方以后最大的底气。

  军中本来就有晋升和选拔的制度,更别说自从王淳之能让他们吃饱饭,又帮他们找到了为什么上战场的答案,那些兵丁们每次上战场都非常的勇猛。

  在这样的大体环境中, 很快就有人脱颖而出。

  然后王淳之给他们安排上兵法课程,可把那些大老爷们们弄得是抓耳挠腮,一副字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字的马大哈样。

  “先生,我们不是只需要上阵杀敌就好了么?怎么还要跟文人一样也要学会读书和认字?”他们不解道,

  负责教授他们文字的谢小天叹道,“因为你们如果不认识字,就不能看懂兵法一类的书籍,就没办法成为一个将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身为一个兵,你再勇猛,也只能一对一的和人拼杀,但是将军却不一样,将军们能把一个兵当成十个用,从而带领着更多的同胞在血腥的战场上活下来,这是为了你们自己,也是为了你们身后更多一同浴血奋战的兄弟们。”

  世上哪有那么多天生的将才,大多数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罢了。

  所以,他们会负责教导他们成长,而后让他们以后能够独当一面。

  谢小天的话激励了那些得到能更进一步机会的兵丁们,只要一想到他们以后学成,就能带领更多的兄弟们活着回家去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心里就充满了动力。

  哪怕书本晦涩他们也逼迫自己看下去,从头开始学起。

  直到越到后面,谢小天把一本兵书,兵法谋略翻来覆去的给他们讲解,他们心中隐隐有一种明悟,觉得好像懂得了什么。

  之前他们和那些并肩作战的同胞们配合默契,只是知道去怎么做,而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要那样去做。

  因为默契的合作能帮助他们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的伤亡,从而带领他们的人成为胜利者。

  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底气。

  以前他们和那些绿林对战,靠的大都是精良的装备,是外物加身,虽然他们也有训练,但是起到更多作用的还是战马、盔甲和武器等,一旦失去了这些东西,他们的实力将大打折扣。

  而现在,他们哪怕失去了最外层的盔甲也不会惧怕。

  就在谢小天细心教导着那些中层武将们,王淳之的军队以稳扎稳打的方式从齐地往鲁地推进。

  时隔数月,他们再次看到了王家堡的身影,身心都有了微微的放松。

  这次忘川并没有跟着他们离去,而是留在了王家堡中。

  王淳之几个人刚回来,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些以中原百姓为食的外敌已经被边关百姓们彻底的阻挡住,虽然他们还没有完全撤退,但是已经露出疲态。

  毕竟那些外敌人虽然残忍凶悍,但是他们总体的人数并不算多,和偌大的中原人口一比,更是不够看。

  之前边关的百姓们只是吃了武器上的亏,再加上被那些外敌人骇破了胆,胆子小的能离开的已经离开了,还留在边关的无一不是视死如归的。

  边关百姓们手中的武器一上去,又不和那些外敌们正面冲突,伤亡之势被迅速止住不说,这次换成外敌伤亡惨重了。

  而外敌人的数量哪里经得起嚯嚯,不过一两年内,边关的百姓就让那些外敌损失了一半的人马。

  这下,哪怕外敌人再凶悍,也知道中原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好招惹了。

  如果说以前的中原百姓是羊,现在就是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当族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