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YTT桃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0-11-05 19:21:05

  那一个月下来,就是?

  别说话胖丫,这个帐,奶会算,三十多两银。

  “胖丫,你倒是说话啊,三十多两银,咱俩四六分,奶该得多少?”

  宋茯苓无语,刚还让她闭嘴呢:“您连续送三十日货,只您自己,保守估计,就能得十三两多银钱呗。”

  就送那么几日货,就赚十三两多啦?

  十三两啊十三两,马老太心想:

  她这大半辈子过去了,手里啊,只有当年要给家里添几亩地,三儿偷摸给了她银钱让她去买,只那时候,手中攥过那么多银钱。

  而且还没过夜,就交给了卖地的人家。

  马老太眼睛直勾勾地盯住宋茯苓,脑中却越来越清明。

  她有种直觉,是一种从没有过的直觉:

  如果错过这一次,她这辈子,直到闭眼,也就这样了。

  可她,再也不想像原来那样过日子,再也不想像原来那样活着。

  哪怕,哪怕她和小孙女只干三个月,干到开春,酒楼茶馆青楼吃腻了她们祖孙的鼓捣蛋糕,一个月净赚十几两,她也能攒够四五十两银钱了。

  小孙女更是能攒些足够体面的嫁妆。

  将来,小孙女多带些银钱出嫁,婆家才不会欺了她。自个得有体己银,自个手里攥着钱,到啥时候都不会受了屈。

  那么,她们祖孙俩,就不白折腾一场。

  “奶?”宋茯苓有些被奶奶的目光吓到了。

  马老太回过神,彻底想开了,就要去做。

  第一件事,就是将宋茯苓手里的银钱全没收,给她这点银子铜板又重新塞回裤腰,塞完忽然一把拉住宋茯苓的手说,“走,跟奶走。”

  “咱干什么去?”

  小小的巷子口,留下了马老太坚定的声音,她说:

  “一锅蛋糕得烤大半个时辰。

  一日才十二个时辰。

  你一日下来,要烤几十锅,那可真是不用睡觉了。

  奶能让你不睡觉吗?那不得给俺孙女累死。

  奶带你买砖去,买青砖。

  咱这回连破泥砖都不要了,别哪天塌了耽误事。再一个也省得跟大伙废话,还得占用他们土窑让他们帮忙烧泥砖,费那个事呢。

  咱用青砖,多垒几个烤炉。

  垒它十个八个的,你一次多和面,就像我蒸干粮似的,你多和些面。

  完了十个八个烤炉子一起烤,你一日干俩时辰就能歇着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二更三更(为月票2300+)

  北方冬天不盖房,就是在现代时,有那么多先进的机器,进入大冷天,各个工地也会完全停止施工。

  一,地基挖不起,那都冻上了。

  如果非要不服输非要大冬天盖房子,人力钱至少都得往上翻两倍不止,太费事。

  二,也是最重要的,即便不差钱,就非要提高成本冬日雇人盖房,热胀冷缩,大冷天盖的房子容易变型。

  谁家盖栋房子不是为住一辈子,谁能没事儿扒房子盖房子玩。一旦变型了怎么整。

  所以说,任子苼能送给大伙房瓦,真是费了些劲弄到的,也真算得上是体面的赔礼道歉。

  所以说,宋福生才会带着大伙,想办法烧土坯子费劲搭炕。

  当时,卖了松子的钱,不是买不起青砖。

  秦砖汉瓦,砖都历经许多朝代了,真谈不上用不起。

  一个用人力烧出来的粘土砖块,这里的人力又不值钱,并不贵。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家盖不起砖房,也是能买的起搭炕砖头的。

  难处是,冬天没地方买。

  童谣镇的砖窑,早就停工关门,就等着开春,才会再开张。

  马老太和宋茯苓自然打听过后,也买不着了,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不过,她们祖孙俩运气好。

  之前逗留查钱的小窄巷子里。

  此时,宋茯苓踩着大石头,一手拄住她奶肩膀,一手正扒住别人家墙头呢。

  “奶,我没看错,她家真的有砖,好像是这家人盖房子剩下的,你看她家偏房是新的。”

  “你下来吧,下来,别摔着。”马老太给小孙女扶下来后,她就从墙外一路小跑,跑到了这家门口。

  正要扣门,里面的门正好打开。

  从里面出来一位老大娘,看起来和马老太是差不多的岁数,不过人家穿的可比马老太体面得多。

  “你找谁呀?”

  “我应该就是找你,呵呵,大妹子,实在是讨扰了,可我有件事想和你打个商量。”

  老大娘听完前因后果后,愣了又愣,“你说,你要买我家砖搭炕?你为啥要冬天扒炕啊?炕不好烧的话,应该是最晚入秋就得扒了重搭,咋是眼下这时候?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马老太说,俺们不是没事找事,这不是因为才来嘛。

  才来?啊,老大娘听懂了,你们不会是从南面来的吧?听说从南面来了不少难民,官府还给发救济粮。听说就因为救济粮,恍惚还有人传,说是有大官被摘了头。

  马老太点头承认:

  “是,俺们是难民,才到的。

  大妹子,你是不知,其实俺们这伙人,是打心眼里不愿意见人就告诉是难民啥的,让你们听完都跟着心难受,好像怎么回事似的。

  咱毕竟有手有脚,往后也会靠本事吃饭,来了这里,往后就是这里人了,不愿意总是让你们当地人拉拔俺们,谁也不欠谁的,是不是?总归不能总是占像大妹子这种好心肠的便宜。

  真的,这是俺心里最实在的话。

  但是,难处也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才到,家里管啥玩意没有,一穷二白,连想睡热炕都买不着砖头,孩伢子们冻得哇哇叫唤。才打听了,人家砖窑关了,窑里也没有存砖,我这才厚着脸皮想敲你家门。”

  这番听起来最实在的磕,还带刨析自个心理的话,怎么听怎么是真的,也真是那么回事,让老大娘软了心肠:

  “可我那剩的砖不多,不够搭几铺大炕的,你们要是人口多,还真不一定够用。不过,先让小娃子们有热炕睡吧,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别给冻出了病。来,你跟我进来。”

  “嗳嗳,”马老太立刻露出了笑模样,冲不远处的宋茯苓招手,意思是成了,你快过来。

  这位老大娘确实是个好心人,马老太和宋茯苓进屋时,她给倒了两碗热水让喝着,还让拖鞋上炕暖和暖和呢。

  然后才告诉道,她家院里的存砖是盖偏房剩的,也不多收银钱了,当初是多少文钱买的,就原价卖与你们。

  不过,你们得自个搬砖运出去。因为她家,眼下就她自个在家,儿子去巡街了,儿媳也不在,去了娘家看老子娘。

  马老太听完后连连点头说,那是自然。又问这位大妹子,咱这附近哪能雇到车?啊,进城后过河桥往西走,晓得了。她拜托道:“大妹子,待会儿咱俩算完了砖钱,我先把钱给你,也雇台车让他进来搬砖,但是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

  “你说。”

  “这不是嘛,进趟城太不易,家里管么没有,这趟需要再买些其他的家伙什一趟带回去。你能不能帮我守着搬砖的,帮俺盯着他一眼,我领我孙女,去去就回,买完正好能用拉砖的车,一道拉走。”

  老大娘从善如流答应了,还催促着,既然着急,那快去查砖吧。

  3820块砖头,花了1910文钱。

  再加上宋茯苓新找回的拉牛车,驾车老把式说,可以包送到家门,包给你把砖全搬到车上,你这就属于包车了,但得200文钱。

  两样加在一起,花了二两一钱多。

  马老太肉痛,但却不敢耽误,使眼色让大妹子给她盯着车把式,就扯着宋茯苓急匆匆离开。

  出了这家门就赶紧问:

  “那些砖,胖丫,我怎么觉得搭不出十个八个烤炉子?”

  “奶,你感觉没错,我算了一下,也就是够搭六个的吧。咱蛋糕尺寸大,烤炉必须得够大,还有上下火呢。不过加上原来的有七个了,也足够用了,走,奶,咱得买铁板子去。”

  “铁板子是干么的?”

  “调大小火的。”

  祖孙俩到了打铁铺,挑挑拣拣,宋茯苓挑出了六块,一块上锈的破铁板子,要100文钱一块。

  这回连宋茯苓都心疼了,她手里的板子没多大,一百块钱一个?这明明是要当边角料的。

  打铁匠说,就这价。

  祖孙俩也不敢多言,马老太继续从裤腰里往外拽铜钱,就这么一会儿,花钱如流水,加上买砖钱,快三两银没了。

  “奶,咱还得抓紧去买蒸笼,到了那,我给他画图,让他得按照咱们要的长方形编制,他也得赶工,您明日得来取一趟。”

  “非得是竹木编的吗?咱用木头的不中吗?让你二伯给打木头。”

  宋茯苓摇头。

  卖包子卖干粮的为么用竹木蒸笼?竹子本身吸收水份,面点无论凉热,放在竹蒸笼里底部更透气。

  蛋糕最是娇气,太软和,最好块块都放在大蒸笼里,路上运输不变型,也更不怕被压塌了,压塌了,人家还能要了吗?尤其是往后一次送23块,不像今早咱背着四块小心些能避免。

  马老太听完,一把拽住孙女的胳膊:“那这是正经家伙什,省不得,走走走,去买。”

  马老太一口气订制三十个长方形蒸笼,没订正正好好二十三个,想着买这东西还得提前预定,太费事,不如一步到位,别差那三瓜俩枣的,容易耽误事。

  三十个蒸笼花了马老太1140文,又一两一钱多银子没了。

  祖孙俩又去买醋,买油纸。

  古代油纸论刀卖,一刀一百张。

  宋茯苓不想买那些不好的,听起来是便宜,像包子摊馒头摊用的就是那种便宜的,但她觉得有股子怪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4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8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