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YTT桃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0-11-05 19:21:05

  真有意思,你给我老太太惹毛了,我使使劲给你兼并喽。

  这话,马老太都是在心里头想的,过过瘾,宋茯苓不清楚。

  宋茯苓要是知道,一定会说:“奶,别吹牛。”

  但你得说,生气干活快,一点血迹没留,老太太气唰唰气唰唰,几下就用凉水给孙女的睡裙搓了出来。

  隔着窗户,宋茯苓嘱咐:“奶,您再用那块粉色奶皂搓洗一遍。”要不然有味儿。

  马老太使劲一甩手里的湿裙子:“是,小姐,知道啦。”

  大屋里,宋福生躺在炕上,实际是进了空间给闺女取衣物和卫生棉。

  这些东西,钱佩英刚才进空间迅速装好,老宋再帮她拿出来。

  老宋,宋爹也猜到了:闺女好像来了那什么。

  因为老娘、媳妇,全围着闺女洗洗涮刷,一盆盆的水,里外三新的给换。

  唉,到底还是大了,孩子的岁数是最留不住的,一晃眼,她就大,咱就老。

  宋福生说:“你让闺女躺着吧,我这就开始念书,”不用过来看着他。

  “那你自觉点儿,要不她躺着都不放心。”钱佩英说完就去了女儿的小屋。

  老太太才伺候一天就感觉要伺候不起,你再看看人家这亲妈。

  钱佩英又是给闺女端上红糖水,又问肚子疼不疼啊?将拆下的被褥罩放入大盆。

  且还在闺女耳边小声嘱咐了一遍:“你这古代身体照现代的差远了,就要更注意。姑娘家

第一回 来,不能吓到抻到,营养要补足,多休息。”

  说完,将这些脏的被罩抱出去,洗洗手又给闺女端饭。

  “晌午想吃啥?”

  宋茯苓凑到窗边:“奶,我想吃你做的捞面。”

  奶做的面条可筋道啦,别人做的不地道。

  用的是那种一米长的擀面杖擀面。

  当年逃荒,好些奶奶都用擀面杖当武器。

  老太太刚倒完水,:你娘守在你身边,你不使唤,你又喊我。

  “中,中。”

  宋茯苓笑眯了眼,双手拄着下巴:“嘿嘿。”

  中午,米寿和金宝从学堂一前一后跑回家。

  金宝说:“胖丫姐,听说有人向你求亲?对啊,我才想起来,你和我大姐二姐一样,是要嫁人的,你啥时候嫁啊?”

  “去去,”讨狗嫌的年纪,宋茯苓呲牙。

  米寿爬上炕,要和宋茯苓对视:“姐姐,我不能想象家里没你,你可不能扔下我。”

  宋茯苓掐着米寿的脸蛋:“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去哪都给你带着。”

  隔着门帘,宋福生听着孩子们胡说八道,笑着摇了摇头。

  一天后,马老太赶牛车进城了。

  来到奉天城。

  老太太先寻到虎子,让虎子将从三儿媳那里讨来的一小坛白辣椒,还有她亲手做的九寸蛋糕送去国公府。

  教老太太做蛋糕的是二丫,那是亲孙女,不用威胁,瞪眼就不敢吱声。

  帮老太太送蛋糕的是外孙虎子,那更是会保守秘密。

  虎子没想到姥姥的威力真是无穷,在国公府的角门才一提为“马桂花”跑腿,这里的管事就往里传,有人给他倒水,有小厮冲他客气的叫“小哥。”

  最后连大管家都来啦。

  听那意思,连信件带东西是要直接送到内院的。

  虎子就想起了第一次来国公府、恩,外面。

  他和三叔还有郭伯伯,他们就绕着上马石看,后来让人给撵跑。

  送筐蒜黄,又不要钱,却一副还要求爷爷告奶奶样。

  你再看咱姥。

  话说,姥是怎么做到的?

  马老太:你别问,问就收拾你,嘴闭严实的。挥舞着鞭子:“俺回村了,你换换衣裳,天热,那衣裳都有味儿啦。”

  而收到礼物的老夫人,正将信拿远,眯眼亲自看,边看边点头。

  秦嬷嬷将蛋糕打开,老夫人还望着那点心上的字说道:“已然猜到,不过,桂花还是有心了。”

  长公主嘴里出现的屯呼呼名字越来越多。

  ——

  没隔几日,奉天城就迎来最大的盛事。

  百姓们换上最好的衣裳跪地。

  皇宫大门敞开。

  在开满丁香花的季节,天子车架从里面驶出。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曾经治理这荒芜之地的燕王、现在的新皇,听到如春雷般的“万岁”,望着他的臣民,望着这座城,一时之间感慨至极。

  这里,永远是朕的龙兴之地。

  “圣尊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夫人的座驾,比她夫君靠前多了。

  而且是皇上非要让老夫人随后,老夫人多次推辞。

  皇上说:“皇家,朕就剩您一个长辈了。”

  就这样,在本朝无皇后的情况下,皇后也就是曾经的王妃已经没了四年之久。

  老夫人的车架先于贵妃娘娘,更不用说其他娘娘了。

  “千里马”镖局在一阵噼里啪啦鞭炮声中正式营业。

  宋阿爷第一次来城里。

  穿着棕色锦缎衣。

  恩那,可好啦这衣裳,是福生孙给置办的,非要给买。

  活这么大岁数头回穿,都不敢抽烟袋,怕火星子给烧出窟窿。

  他老人家捂着耳朵瞅着鞭炮:这得崩出去多少冤枉钱?

  本来俺们是有大呲花的,但人家军方不让用了,说那五彩呲花一上天,容易被误会战事起。

  其实千里马之前还没营业呢,就有人找去了,还是两家高门大户。

  也不看看是谁给打的广告。

  作为第一次押运,宋福生扔下书本出现了,特意开了誓师大会:“稍息,立正,出发。”

  对的,就是这么开的会。

  无需多嘱咐,因为京城之行的第一趟,宋福生派出了“精英队长”:一瞎、一瘸、一甩头发。

  而这些扔下锄头“再就业”的各县各村汉子们,望着他们的大老板宋福生,更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干掉碗中酒,齐刷刷向供着的关公行个礼。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行驶在去京城的路上,宋富贵心飞扬,头发更是迎风飘动地唱道。

  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千里马”骡子队。

  富贵这一嗓子开吼,汉子立即跟唱:“嘿,嘿参北斗啊,生死之交一碗酒啊。”

  “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汉子们齐声:“嘿嘿全都有哇,银子粮食全都有啊。”

  一个月后,皇上向天下昭告:开恩科。

第六百一十章 花骨朵,你看看人家?

  由于皇朝四分五裂而中断了近十年之久的科举,随着新皇登基,迁都回京城,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拔的春天。

  这份向天下读书人急发出的昭告,让许许多多白发苍苍的读书人落泪。

  他们等了太久了。

  也让像陆畔这样的学子,有了进考场的机会。

  因为以前还能参与科举时,他们只是孩童,当到了能进考场的年纪,科举中断。

  ……

  马老太糕糕兴兴店里。

  重新开张啦,开张好些天了。

  是顺子亲自找的老太太谈话,透露了一句:“眼下那铺子是我家少爷的,正空着,您老人家快给张罗起来吧。”

  果然,当时老太太眼睛只眨巴了两下,转头就拉起了队伍。

  由顺子配合她,购砖,搭炉子,店里的几个大烤炉子搭起,大德子讨回来,蛋糕店开张,粉头巾戴上,给“大师傅”二丫有时都带去现场制作,还是谁也拦不住的那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4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8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