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节阅读_第664节
小说作者:YTT桃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0-11-05 19:21:05

  比起黑孟大人那笔万两银钱。

  以及,比起皇上回宫后,将会迎来更好的买卖。

  “通知下去,让大伙轮番吃口饭,估计咱们接下来要狠忙一阵。”

  真就照富贵这话来啦。

  可以说,这一日,是宋富贵一直到老,回忆起来都觉得是活的最刺激又恍惚的一天。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继皇上亲临光顾后,第一个来的是国公府。

  “这个贵啊这个,”他不想卖给国公府。

  这次出门太过忙碌,要不然马老太都要给长公主送一块了。

  有现成的,小将军家为何要买,这不扯呢嘛。

  陆丞相派来的何伯,笑看富贵道:“听说订货要先开票?”

  “可是,我们这个是要拉到别地儿展览的,压根就没想卖。”

  “已经明码标价就别留着了,掌柜的开票子吧。”

  宋富贵只能硬着头皮,在心里对小将军说着对不住,卖了。

  价签标注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白银,高三尺,绿如玉苍的镇店松花石被买走。

  二十名会宁超男踏着正步,大肆宣扬,大摇大摆,抬着玉石送到国公府。

  就这种情况下,宋富贵还操心着。

  拽着何伯,担忧道,“国公府有这么多银钱真的好吗?”

  即使有十万二十万雪花银那也不能露富哇。

  真是为你们好,咱偷偷摸摸的,他绝对配合。

  说着话,就要去给那些超男喊回来。

  何伯拦住,在心里笑,打算回头将富贵这番好意转述给老爷和老夫人听,“就要如此。”

  陆夫人坐在花厅里,望着那石头:“……”

  老夫人是喝着茶忽然呛住,一边用帕子沾着嘴笑,一边说皇上是个会过日子的。

  就这样,全城都知晓会宁特产,最贵的松花石被国公府买下。

  皇上在皇宫听说后,感叹道:这就是皇姑母,姑母总是这么支持朕。

  正伴驾的刘淑妃,回头就急忙派人向娘家送信。

  还怕娘家反应不过来,特意让捎了话,让祖父和父亲别糊涂。

  很明显,皇上那是恨不得让大臣们凑份子给掏了磨刀石的银钱。这时候谁家站出来大力支持,皇上就会认为谁懂圣心。

  你以为你藏着掖着的,皇上就不知晓各府的情况吗?

  瞧瞧那孟大人就是个例子,不多不少,万两白银,不会让孟府吃紧,也不会让孟府特别好过。

  回过头说,国公府这一出手,富贵他们就忙疯了。

  对各府派来的管家不停说,“不好意思,摆件已经没有了。”

  那砚台呢。

  “砚有,小的给各位爷介绍一下,分几个等级的。”

  用不着介绍,你快别墨迹,赶紧给咱们几个府发几块。

  再说一会儿话,我们砚都要轮不上啦,回去怎么跟主子交差。

  富贵就开始收钱,你一块他一块,哐哐哐,开票子那戳子卡的,楼下都能听见。

  六六六,九九九,一七七七,二八八八。

  楼下的百姓:“给我们看看那宝物呗,看一眼都不行吗?听说那宝物被送进了宫?嗳,就国公府花五万两白银买那宝物是真的吗?”

  说到御用,一个个讨论时瞪大眼睛。

  说到五万两时,还倒抽一口气,好似被自己说出的这话吓到了。

  造谣就是这么来的,哪有五万两,谁说的。

  郭老大在下面负责指挥秩序,“咱大伙真买货的来这面,看热闹的明日再来好不好,要给各府采买的管家留出空档。”

  谢文宇带着一队小厮,就是在这时进店的。

  上楼就找到富贵,插个队,冲咱这关系要给我们侯府留出好的。

  他父亲特意给他招回府嘱咐办这事。

  宋富贵真心诚意推荐,谢公子,买人参蜂王浆鹿茸和猴头蘑吧,不一定非要买松花石,真的。

  “那些买,砚也要买,给我拿一块成色最好的。”

  这一日是混乱的,到后头,小貂和蜂王浆蘑菇木耳都没了。

  没啦。

  才过一天而已。

  宋富贵走一步,郭老大跟一步。

  “你围着我转摸摸干啥呀,郭哥。”

  “不行,你眼下太值钱。”

  是,太有钱了,银票论沓算。

  富贵蹲在灶坑边犯愁:

  咋整啊,福生,银票又不能托人捎回去。

  俺要带人先回去送钱吧,郭哥还不让。

  我们到底按不按原定计划去那几个县招商啊?

  郭老大双手一拖,富贵差些被他抱起来:“离灶坑远点儿,烧了你不要紧,别烧了兜里的银票。”

  第二日。

  皇宫向天下公告,松花石砚,为皇家御砚。

  皇上夸:夏不枯冬不冻,光滑细腻,发墨润笔。

  会宁每年要送四块,只四块就可。

  其他人也可用这御砚,皇上与天下文人墨客分享。

  另外,会宁特产人参、鹿茸、蜂王浆、蜂蜜,猴头菇、椴树木耳也入册内务府造办处。

  也就是说,皇家会每年定时向会宁采购。购,花钱的。

  同时,一支宣旨的队伍出了城门,带着皇命直奔会宁。

第九百九十八章 产房传喜讯(二更)

  连番的消息一出,连锁反应太大了。

  留京的几位进士赶到会宁特产店,亲自站台。

  宋富贵心知,这几人中,最实在的是杨明远。

  咱不是说挑理。

  他知道,要是福生带队来,那不用说,那几位也会早早露面,都恨不得出城迎,不会让小厮跑到镖局过问。

  但有杨状元这一对比吧,就觉得有里外亲疏了。

  杨明远下衙就来这里帮忙,状元出身,还让他亲娘哥哥给大伙做饭,咱嘴上不说,心里明白。

  宋富贵做主,将捂住没剩多少用来去旁的地方展览的松花石砚,硬是背着人塞给杨明远一块。

  “你也给他们啦?”这是杨明远的第一反应,穷苦出身受不住这个。急了,一下子送出去好些块?

  “没有,你不是不让嘛,就给你,别吱声。”

  “我也不要,这一块眼下被叫价很高,快拿去卖钱。我叔要源源不断向兵部交磨刀石,你明白吗?我在信中已与叔写的清清楚楚,难处在后面,想必会很缺银钱补给干活的百姓。”

  “给你就拿着,那个干活的钱,该给百姓开多少就发多少,俺宋家不会欠。”

  富贵心想:

  再穷不差这一块,再苦不能踏人情。

  用贵重的物什补吧。

  当宋富贵留下在京揽订单和跑腿的人手,带队赶到秦皇岛抚宁县崔进士这里时,让他没想到的是,此地知县崔进士早就翘首以盼。

  “我都听说了,好些品类进了皇宫,成了御用贡品。”

  富贵和郭老大不好意思道:“卖超了,就带来一些样品能行不?你们县里的货商要想买,得等。”

  啥叫能行不,是太行了。

  等怕什么。

  宋福生的朋友崔知县表示,咱不能在我管辖的县里,我们秦皇岛的知府大人派人递过话,让我通知你们去府城。

  “啊?”

  别啊了,知府大人都想买一块砚台。

  眼下,不是这东西值不值贵不贵的事,是品阶高一些的官员不跟上皇上的步伐,心里感觉不踏实。

  买的人越多,没买的人就显得突兀。

  并且,崔知县在路上还给出主意嘱咐富贵道:别在外面乱晃,就在他这里走一遭然后赶紧回家。

  因为眼下,无需赶往各地各县推广你们会宁特产,谁不知道啊?

  所以,回会宁等,等各地主动送上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4页  当前第6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4/8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