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漫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8:42:28

  毕竟他们要绕一圈绕过函谷关,而以项羽的兵力却是能直接通过函谷关的,周宁越拼,他们才越快嘛。

  “后面的行动,咱们尽量配合周宁。”刘季做了决定。

  刘季担心得没错,项羽那边确实兵力雄厚,若是算上章邯的二十万大军,项羽辖制的兵力可达五十万之多。

  而章邯的兵力能被项羽全部接收吗?目前看来是很有可能的。

  正如黑同项羽说的那般,二世收到战报怒不可遏,遣了人来斥责章邯,章邯恐惧,但此时也未生背叛之心,反而叫长吏司马欣去往咸阳跟二世解释。

  然而司马欣足足在宫门外等了三天,赵高都不肯见他,这分明就是不信他,司马欣到了咸阳后,也听说了赵高指鹿为马的事,说是鹿的官员,都被赵高诱出宫杀了。

  想到赵高的手段,司马欣也怕了,急忙离开咸阳返回军营,还特意没走原路,结果果然他一离开,赵高便派人追杀他。

  这样情况下逃回军营的司马欣还能说朝廷什么好,自然也劝章邯叛秦投降,言打了胜仗会被嫉妒,打了败仗会被问罪,他们如今做什么都是错。

  司马欣这话说得也是真情实感,他随章邯打了那么多胜仗,可他出关时是长吏,现在还是长吏,朝廷对他们的苛刻可见一斑。

  黑一直关注着秦营的动静,适时的送来了一份劝降信,信是由陈余操刀的,追史言今,言秦国名将白起,南征鄢郢,北杀赵括,打了那么多胜仗,结果被赐死了。蒙恬北逐匈奴,开地数千里,结果也被赐死了。这就是功劳太多了,不知如何封赏。又说了如今朝廷有赵高,你们是有功要死,无功也要死。再者,如今亡秦是大势,还不如一起反秦,到时可分地而王,南面称孤。

  章邯终于被说动了,派人与项羽谈判,一开始条件没谈拢,项羽便让蒲将军率兵渡过三户津,给了他们一个教训,又在漳水的一条支流上又败了秦军一次,打得秦军从将领到士卒全都失了斗志士气,这一次谈判,是章邯亲自来的。

  想他一个文臣,为国从戎,最后竟落到如此境地,一说起赵高,便是曾经力挽狂澜、一手托起整个秦国的将星章邯也忍不住落泪。

  章邯全盘接受了项羽的条件,二十万秦军尽归项羽,并且为先锋为项羽开路,西进入关。

  赵高到底是没有身为丞相的业务能力,逼反了章邯,秦军主力尽失,秦灭已成定局。

  如今西征和北伐两路都在全速往咸阳开进。

  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黑却挠心挠肺的难受,“我的二十万精锐,怎么成了项羽的先锋!”

  高淡定道:“慌什么慌,你自己不也老说王姬断事从未错过,且等着看就是了。”

第120章 挫败

  西征占据地理优势, 曾经的刘季跌跌撞撞都能比项羽先入关,更遑论周宁,她走的是刘季淌过雷的老路上, 所以周宁走得比原历史的刘季更顺、更快。

  在项羽还和章邯于漳水对峙之时, 周宁于三月连下开封、曲遇, 四月攻破颍阳、颍川,到达了韩地。

  原本历史上的刘季这时候还去洛阳、三川那边溜了一圈, 直到在韩地遇到了张良, 才由张良定下战略, 绕开函谷关正面, 从南下迂回,经南阳入武关破秦,避实而击虚。

  如此战略既避开了天下险关函谷关,避免了和秦朝留守关内的重兵精锐正面对上,又将其力量留下抛给了项羽, 在两军抢时间西进的时候, 这些力量正好可以阻滞项羽西进的进度。

  而周宁不用等张良献计, 她早在兵力超过刘季的时候就制定好了南下迂回的路线, 而且周宁一路行来战略路线极其明确, 整个行军进程没有遇到一点阻碍,甚至所有一切的谋划、战略、路线, 她从未找过刘季商议讨论, 这叫刘季又惊又……说不出是喜还是惧。

  惊这份果决和思虑背后的才智手腕;喜如今的战果, 如此顺利,他们必能先于项羽入关, 也喜她的目中无人、独立专断, 这样的性情, 这样的自高自大不进人言,必有后患;惧……他已经一再高估她了,可还是看不见她的这份才智的尽头。

  唉……独处时,想到周宁,刘季也不禁叹气,上一次想叹气是见识了项羽攻城作战的武力将才,自愧不如,而这次是为周宁滴水不漏的军谋智力,叫他无隙可乘、无处下手。

  他的一万五千人,两个月了,还是一万五千人。

  此时的刘季不知道,周宁制定的战略都是历史上的他磕磕绊绊、加之许多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其所用计谋手段才顺利周密得堪称恐怖。

  可怜刘季一心只想着周宁是在给他开路探路,事实上,是他自己早已将所有的陷阱踩遍,并且试出了正确的通关答案,然后给周宁做了垫脚石,最主要,这个结果,还是他自己求来的。

  这糟心的现实刘季不知道,不过刘季知道周宁在韩地和她的师兄张良重逢了,这两聪明人凑到一块……刘季揉了揉脑门,豁达开朗如他,都觉得前途暗淡。

  但不过片刻,刘季就安慰好了自己,压就压吧,周宁再厉害,上头也还有个怀王压着,她抢先进了关中也当不了关中王,不过……

  想到往后的一路,他都别想收半个兵,他还是觉得肉痛。

  樊哙见自己大哥这么发愁憋屈,出言道:“城里那么多人,是个男人,四肢健全,稍微练练,就能上阵杀敌,她把愿意从军的都收走了,咱们抢别的不就行了?”

  “呵。”这话蠢得刘季都懒得骂他。

  曹参摇头道:“王姬那边是定了规矩的,从军讲究自愿。咱们起义之所以能短短一年多就声势如此浩大,便是因秦失民心,而起义顺应民意,你如此行为只能得到些不堪用的、还对咱们有怨言的士卒也就罢了,还把咱们推到了百姓的对立面。”

  “还不止如此,”萧何叹气道:“咱们要是真这么做了,王姬绝对不介意来一出‘大义灭亲’,得一个大公无私、仁德爱民的好名声。”

  樊哙皱眉怒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咱们怎么办?就这么可怜兮兮的领着一万五千人入关,看着她那头兵马一天比一天多?”

  “唉,”萧何又道:“如此下去,能完完整整领着一万五千人入关还是幸运。”

  卢绾奇怪道:“这话怎么说?”

  怎么说?萧何面带苦色的道:“咱们的士卒如今都吃着王姬的粮饷。”

  萧何是主管后勤的,而旁的几个就是甩手掌柜,只计较着兵马和珍宝,却没想到一路行来,所下城池的粮仓都是王姬的人把着的。

  本来就是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现在一路上的粮仓都被周宁握在手里,他们又不敢去百姓家里抢,于是就慢慢变成吃周宁的粮饷了。

  “这也……”樊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卢绾道:“要不,咱们还是和王姬分开走吧。”

  刘季闻言,沉吟良久,摇头,“就是分开走,以周宁的犀利,咱们的兵力增长也远远赶不及她,到时还会错过入关的时机,不好。”

  刘季决定继续忍着。

  周宁在颍川修整了近半个月,收编了秦朝降卒、城内有意参军的百姓、附近小股的起义势力,以及韩王成派张良带来的少量人马。

  当初张良请求项梁立韩王后,便带着项梁给的千余人到了韩地,只可惜张良兵少将寡,任他胸藏甲兵腹隐韬略,也只能且战且退,十余座城池常常是得了又丢,丢了又得,没甚进展。

  再遇周宁和刘季,张良很高兴,灭秦是所有起义军的共同目标,所以韩王命他帮助楚军入关。

  是人都有偏向,师弟、不,师妹和短暂相处过一段时日的朋友,那他肯定是选师妹,就是抛开亲疏不论,如今西征的队伍,明显是周宁势大,辅佐周宁,目标很单纯,就是入关灭秦,而辅佐刘季,就还得帮忙谋划,谋划如何在周宁的压力下夺得战争指挥权。

  而且张良在周宁帐下待得很舒心,更没有道理去费心折腾。

  听闻师妹南下迂回入关的打算,张良便莞尔一笑,到底是师出同门,师妹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这样的合拍的默契叫他不免觉得轻松而欣喜。

  “下一步便是宛城。”张良指着舆图笑道。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

  喜老成持重,见两人如此轻易就择定了下一城,出言提醒道:“宛县是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南阳是个大郡,治下的城池有几十座之多,百姓众多,积蓄也充足,怕是难以攻克。”

  周宁和张良相视一笑,倒也不必强攻。

  五月,比历史上的刘季还要早一个月,周宁率军南下攻宛,才行到犨县,距离宛城还有一百四十多里地,郡守吕便率兵前来迎战,双方交战于犨县东。

  这就是城池大底气足的表现了,然而周宁手下有七万兵马,实力仅在项羽之下,而吕此次放弃城坚的优势出动迎战,连历史上的刘季都没有拦住,又如何拦得住周宁。

  虽不知历史上的刘季至宛城时有多少兵马,但刘季攻下宛城,到了武关,还要在山上插旗帜布疑兵,以示有五万之众的围城军队,便知他行到宛城的兵力是远远不如如今的周宁的,所以此战秦军大败,退守宛城。

  到了宛城外,周宁派人试着强攻,宛城借城坚之固,周军果然不能克。

  这是周宁行军以来第一次遇到挫折,喜和彭越等人都有些不适应,刘季及其手下将领更是微妙的生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周宁也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有缺漏的神话嘛。

  总之,这次攻城的不利,让周宁走下了神坛。

  其实换个人,只是如此不胜不败的僵持之局,旁人不会觉得如何,可这个人是周宁。

  周宁前面攻城多猛啊,有时候他们一觉起来,下一个目标城邑就姓周了。

  太顺了,所以,仅仅是僵持之局,仅仅是在周宁的手下守住城池,他们就觉得这是秦军了不起的胜利,也是周宁西征的挫败。

  然而周宁脸上没有丝毫的失望沮丧,只是平静的下令道:“明日引兵过而西。”

  刘季挑眉,这是直接放弃宛城了。

  刘季起身,面色轻松的应下,急速西进正合他意,同时刘季心中对周宁的忌惮又少了几分,再怎么能掐会算、智谋过人,也不是事事尽在掌握、逢战必胜,不可击败的。

  见刘季如此爽快的应下,其部下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周宁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如此大谬的军令,刘季部下竟没有一人发觉不对。

  刘季离刘邦越来越远了,原本此时刘季的兵力虽然不及项羽,但其手下谋臣如雨,军谋智力是超过项羽的,可惜啊。

  见刘季领命退下,周宁垂眸敛笑,可惜他非要拉着她西征,那些他原本的谋臣智士就入了她的营帐了。

  次日,周宁大军浩浩荡荡的绕过宛城西去,刘季兵马紧随其后,只行出一日,便有传令兵过来通知,更换旗帜,举秦朝黑旗从小路返回,包围宛城。

  樊哙不解而怒道:“昨日下的军令,今日就改了,到底是个娘们儿,一败就慌了心神,这也太儿戏了。”

  刘季虽然也不解其意,但了解周宁性情,没有妄言,只派人去请了张良过来。

  张良笑着为刘季解惑道:“前面的秦军还很强大,又于武关、峣关、蓝田关布置了纵深防线,占据地势之险,咱们若是绕过宛城西进,宛城的秦军便有可能从背后攻击,如此咱们便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危局。”

  刘季大点其头,感叹道:“多亏有子房在啊,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层,险些出了大事。”

  张良一愣,笑着解释道:“您误会王姬了,王姬引兵过而西进乃是故意为之。”

  这次换刘季傻愣住了,怎么还有人故意犯错?而后便是不信,张良是周宁的师兄,定是有意为她遮掩错漏。

  张良用下颌遥点宛城的方向,笑道:“宛城的守军见咱们走了必定将领松懈、士气松弛,待明日一早我们神兵天降,便可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张良笑了笑,“王姬佯装攻城不下,也是故意为之,这叫示敌以弱。”

  刘季:“……”

  突然觉得昨日偷乐的自己单纯得像个傻子。

第121章 和谈

  送走了张良, 刘季等人沉默的骑着马行军,便是断手后脾气最暴的樊哙也没有说话,气氛有些低落压抑。

  他们昨日刚觉得双方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今日现实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告诉他们差距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得多。

  周军急行了一夜, 墨一般的黑夜渐渐褪去,天边露出了鱼肚白, 宣告着黎明的到来。

  然而, 在这充满希望和朝气的黎明, 南阳郡守却很绝望。

  城楼下是黑压压的敌军, 一眼望不到尽头,杀声震天,不用开战,宛城内的守兵已经被吓破了胆。

  南阳郡守吕绝望的召开了会议,“现在国家岌岌可危,此次周宁围城,是志在必得,如今又得了援军,我无能为力了,你们各自去找寻生路吧。”

  语罢,便要拔剑自刎。

  其门客陈恢一个箭步上前,夺走了吕手中的宝剑, 他虽然也觉得完成难保, 但,“宛城难保, 正说明反秦已成大势, 您自杀也是于事无补, 某有一言,还请郡守听我。”

  城墙之上,陈恢乘一竹篮而下,到周军营内请见周宁。

  “我听说怀王曾有言,先入关者王,宛城是个大郡的城邑,我们知王姬对宛城势在必得,但宛城坚守,双方打起来,皆会损失惨重,但如果您绕过宛城西进,又有担心宛城追击的疑虑,拖慢您西进咸阳的速度。”

  这明显话里有话,既然知她势在必得,知她不会放弃宛城,如今两军相对、兵临城下还来找她谈判,必定是要用宛城换取些什么了。

  如今局势是她占优势,陈恢谈判也是历史有之,故周宁气定神闲,“先生有话不妨直言。”

  陈恢接着道:“军民坚守,是因为以为投降肯定会被杀死,所以为了王姬着想,我们郡守想与王姬定一个投降的约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学霸在秦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