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漫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8:42:28

第157章 使者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 这个破碎会来得这么快。

  周宁收到项羽命人快马送回的信,看着信中字字句句透着傻气的自信和信任,眼底漾起了笑意。

  她是有想过要不要去信和项羽解释一二的, 毕竟此事确实让人怀疑,而她顺水推舟的接下北地, 也确实没考虑他那处战事会如何。

  性格上的弱点是很难改正补足,并且危害极大的, 暴躁易怒又盲目自大、不能察纳听谏的项羽实在不适合做皇帝, 若是坐上了皇位, 只怕……有损寿数。

  就是如今, 做为最有权势的霸王,他占尽优势, 却也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周宁举着信静了静, 良久,垂眸装起书信放入一个匣子内,又提笔写了两封,一蘸黑墨、一蘸白醋,两封信一明一暗, 分别送出, 目的地却都是荥阳。

  荥阳如今都有谁。

  北地有了周宁接手、匈奴有了周宁防御后, 萧何和韩信放心的带着征发的关中老弱及未成年者前往荥阳,据黄河、嵩山之闲,建立起往前能抵抗项羽、往后能巩固关中安全的军事重镇。

  韩信和灌婴更是直接领兵迎头对上了楚军的追兵,项羽从未把韩信放在眼里, 但这一场却是偏偏是韩信胜了, 将楚军的追兵拒之城外, 也顺利的解了刘季的破城之危。

  项羽得了消息, 如何恼怒自不多言,只汉军直到此时才终于算是稳下了阵脚。

  彭城之败给刘季的教训是惨痛的,它再一次证明了项羽过人的军事才华,证明了楚军的强大,也证明了汉军的不堪一击,而诸侯王见风使舵,如塞王、翟王等人又倒向了项羽阵营,一向自信的刘季也丧气起来。

  萧何、樊哙等人好一通劝,刘季心思通透灵活,很快也调节过来,但此时光调整了心态可没用,接下来具体要怎么做呢?楚军虽被阻隔在城外,却还围着荥阳没走呢,如无意外,双方将陷入长期的对峙。

  接下来该如何发展壮大呢?

  近来颇为知情识意,而越发叫刘季亲近的吕释之上前,又一次代张良发言,“筑甬道,囤粮草,依托关中,扼守荥阳、成皋。”

  这是如今的实情,也道出了他们当下主要的战略方针:正面坚守。

  刘季看了看韩信,又看了看吕释之,突然觉得这天下能人众多,自己打不过项羽,可未必没有别人打得过。

  刘季于是正色道:“某愿意以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封赏能帮我打败楚国的人,诸位以为谁能胜任?”

  裂地封王,这是大手笔呀,哪怕是萧何和曹参都一时失言,并且能击败项羽的人物,哪里又是那么好寻的。

  他们不敢说话,便到了已经拿到正确答案的吕家兄弟的表演时刻。

  吕泽上前道:“九江王英布乃楚国猛将,因项王封王不公,同他有了隔阂,当初项王攻打田荣,他只派了几千人敷衍,后来汉王您平定三秦,他又袖手旁观。可以托付大事。”

  吕释之笑看了韩信一眼,又道:“汉军将领中,唯有大将军韩信可以当此重任。”

  死马当作活马医,自己一个小小亭长能够从一无所有混到如今地位,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嘛,刘季采用了吕家兄弟的计策。

  而萧何的后勤管理确实一绝,在他的主持下,荥阳、成皋及关中的生产储物很快步上了正轨。

  物资充沛,刘季便实施起了吕家兄弟的政策,韩信好说,是自己人,但英布虽被封为九江王,与项羽同为诸侯,但却是项羽曾经的部将,如今也是楚国阵营里响当当的人物。

  怎么拉拢他,才能让他背叛项羽,倒向自己呢?刘季有点发愁。

  善解人意的吕释之又拿着剧本来了,“可派随何出使九江。”

  随何?刘季皱起眉头,他生平最烦穿着儒袍、一张口之乎者也的儒生了,儒生说话最是酸腐繁琐,一点不对他市井痞气里带出来的爽利干脆。

  吕释之很是为随何说了几句好话,鉴于吕家兄弟近来频频为他出谋划策,且都有奇效,刘季又信了,召来随何细细托付了此事。

  这事事关重大,若能果真说服英布反楚,以项羽的性子必定发兵攻打英布,如此拖上项羽几个月,他便能顺利脱身,且好好的休养生息了。

  所以此时的刘季一点没有平时的嬉笑怒骂,反而很是诚恳的先道了歉,我平日里老是拿你取笑,希望你不要介意。

  尊卑有别时,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包容是格外宽容的,随何郑重的领命而去。

  随何说服英布的过程很有戏剧性,开始英布是并不把他当回事的,他求见了三天,英布都不召唤他,如今形势分明,项王势大,多少诸侯王都背弃刘季而去,他是昏了头了才会舍项羽而就势弱的刘季。

  但随何为何能被原本的张良看中举荐,便是因为他的好耐心。刘季常常取笑他,他却从没生过气,这时也一样,被晾了三天,随何也不恼怒,用激将法逼得英布一时兴起召见了他。

  英布觉得很可笑,“你说如今的形势不是楚强而汉弱?”

  随何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项王全靠作战勇猛证明他的强大,因为背弃盟约、杀害义帝,他被天下人负以不义之名,楚兵虽强,但如今他被拒在荥阳城外,根本无人与他作战,他想打打不了,他想攻又攻不下,靠着老弱士卒从千里之外把粮草运来,这样的强大能延续到几时?”

  英布嗤笑,“那汉王陷于楚军围困,又能撑到几时?”

  随何凛然道:“汉王守成皋﹑荥阳,下有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坚守而不动,楚军进退不得,何足畏惧?”

  随何有理有节的分析完楚汉孰强的问题,又道田荣之事,英布称病只出兵四千,三秦之事,英布又称病,见死而不救,已然是得罪了项羽。

  这话说得英布心中一咯噔,彭城之战,再次见识了项羽的神勇、楚军的强悍,他心中就一直挂念着此事。

  随何又道:“倘若此番楚国战胜了汉国,天下诸侯必将人人自危而联合起来对付楚国,楚国兵再强,能抵挡住天下兵马吗?”

  所以啊,楚国不是不能战胜的,只要他们联合起来。

  英布依旧沉默不语,但没了最初吊儿郎当的随意。

  与汉联合不仅能解决危机,还有好处呢,萧何又说了刘季欲分函谷关以东的土地作为封赏。

  如此,背强楚投弱汉却是被随何说成无害而有利的大好事了。

  最后随何感慨道:“臣实在为大王的选择感到疑惑,大王不与万全的汉国联合,偏偏自托于有危险的楚国?”

  随何问罢,英布神色无恙,只淡淡道:“行吧,你回去转告汉王,我可以与他暗中联手。”

  暗中?他们要的是英布公开叛楚转移项羽的注意力,一个暗中可不保险。

  随何还未说话,正好此时有人来报楚国使者到,英布便丢下了随何,去馆设见那使者。

  随何随着英布的身影转移着视线,见英布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不知想到了哪一处,提脚跟了上去。

  楚国使者的态度语气和业务能力较之汉国使者实在大大不如,大概是仆似主人吧,楚国使者见到英布便是一通责备,令他尽快发兵攻汉。

  英布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王,哪里会听一个小小使者的责备,但他还来不及表态,随何便一个箭步冲了进来,并且大模大样的坐下道:“九江王已经归附了汉王,还发什么兵?”

  楚国使者大惊失色,当下便要逃走。

  不说他了,英布都被他这操作搞愣了,随何喊道:“事情已经泄露,快杀了他!”

  英布愣神间,也知道不能叫项羽知道了此事,便拔刀杀掉了楚国使者,然而楚国使者一杀,他除了公开叛楚便再无出路了。

  西楚与九江紧邻,英布一背叛,项羽的侧翼便陷入危机。

第158章 离间

  如此, 吕家兄弟那里的剧情也还没有结束。

  现在吕家兄弟手里拿着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剧本,至于陈平本人原本是解印封金,想从项羽那处叛逃到刘季营中的, 但他刚渡过黄河,却被另一拨人截下,接到了上郡。

  陈平最是机智善于自保, 知道自己敌不过面前几个壮士, 所以一点没有挣扎, 又见人家对他甚是礼遇, 是客气的请他去上郡,而不是像犯人般押回楚营,便知道那如今的周王姬、未来的项王后, 并没有项王以为的那样与他同心,而且这个周王姬极有可能……所图不小。

  自来礼贤下士者,就没有一个图谋小的。

  陈平心中一动, 倒是半点不惊周宁一个女子居然有这样大的野心。

  这陈平也是个思想灵活、行事另类,且不为礼法规矩所限制的, 他出身普通农家,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呢?

  答曰:娶妻。

  陈平生得细皮嫩肉, 五官精致, 是天生的好相貌,到了娶妻的时候,富人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穷人家的女儿呢, 他又看不上, 陈平娶妻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钱。

  最后也真给他谋着了一门合心意的婚事, 富人张负的孙女嫁了五次, 也守了五次寡,大家都传她克夫,没人敢娶她,但陈平不怕,于是他靠娶妻致了富。

  相比名声传言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更在意实实在在的实惠好处。

  而他为什么从如今势大的项羽处逃跑呢,盖因他负责平定的殷王又倒入了刘季阵营,项王迁怒,要杀了去平定殷王的一干人等,陈平怕被牵连,便连夜逃走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刘季,那是因为在关中时,他曾帮过刘季一点小忙,让刘季得以顺利出关就国,做生不如做熟;二来,刘季和项羽敌对,投奔刘季绝不会被刘季转头卖给项羽。

  但刘季此时的形势嘛也确实不大乐观,至少和周王姬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而且以项王对周王姬的言听计从,只要周王姬愿意保他,他定是安全无虞。

  权衡了利弊后,陈平对来接他的周国官方商队也客气有礼极了,积极的打听周国的各种情况,不需要任何人劝说他什么,他俨然已经开始准备在周国出仕任职了。

  这个秦末汉初,论识时务通机变真是没一个人能比得过他。

  看完接陈平的人传来的消息,喜一脸神色复杂,而周宁却只淡淡一笑。

  喜迟疑着劝道:“此人……过于识机重利,其忠心恐怕难以保证。”

  周宁淡笑道:“他不会有叛变的机会。”只要周国一直强大,越来越强大,他便会忠心效力,越来越忠心。

  周宁又问,“郦食其向代王借雁门一事如何了?”

  一个“借”字让喜略微有些不自在,他是百官之首,也是周国的元老大臣,对于百官私底下的议论比周宁要灵通得多,大臣们“借”了可不打算“还”。

  喜垂头回道:“代王已经允了。”

  一来,代王畏惧匈奴,二来,王姬的名声甚好,三来,不借人家也有实力强取,所以代王答应得还算爽快。

  代王当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他打算借雁门给周宁收复云中,再把云中送给周宁做酬劳,云中在周宁手中,可比在匈奴手中让他安稳多了,而且他也有一个和萧何他们一样的打算,那就是让周宁在云中作为屏障,阻隔抵御匈奴。

  可以说,在面对匈奴这头饿狼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名声甚好的周宁,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名声说不重要但又极其重要,其实仔细想想,汉国把北地给了周宁,代国把云中许诺给周宁,两者不都是失去了一郡之地吗?

  他们为何就笃定周宁不会如匈奴般得寸进尺,继续南下掠夺土地呢?这就是周宁的名声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是束缚,她若是无故攻击汉国和代国,那她苦心经营的名声就会染上污点。

  周宁借雁门收云中之事暂且是后话,且说吕家兄弟手中原本陈平的剧本内容。

  陈平与张良都是为刘季出谋划策、谋定天下的重要谋士,但名声却大不相同,张良因其出身,行事正派,喜用阳谋,而陈平则是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英布叛乱,又有齐国和陈余在后方侵扰,项羽多处作战,分·身乏术,疲于应对,刘季趁机提出了议和的请求,以荥阳西为界,东为楚,西为汉。

  辗转作战,已有些精疲力竭的项羽想要答应这个条件,但范增劝他道:“刘季派人求和,是示弱的表现,他们必定比我们更加疲惫,当一鼓作气彻底打垮他,以免再次放虎归山。”

  项羽想了想觉得也是,自己占优的情况下接受议和,太过吃亏了,便拒绝了刘季的求和。

  于是,刘季依旧被围困在荥阳出不得,此时,吕释之适时的出了一条计谋为其解困。

  一是反间计,“楚军刚直忠诚的臣子,也就范增、钟离昧、龙且和周殷几人,可用巨额的财宝黄金施行反间计,若是能离间楚国君臣,叫他们互相残杀,那……”

  忧心忡忡的刘季听罢一喜,果断采纳了吕释之的计策,他连土地都能送出去,又这么会吝惜财宝黄金呢?

  没过几日,楚军阵营里开始流传一些高层将领的秘闻,“钟将军几人战功显赫,楚王却舍不得各地封侯,听说汉王大方得很,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都分给有功的将领,钟将军他们已经准备和汉王联手,消灭楚王,瓜分楚地了!”

  “怪不得连被楚王封为九江王的英布将军也投向了汉营,原来如此。”

  超过三个人知道的消息,便算不得秘密,这秘闻最后当然传入了项羽的耳朵,英布也是他信重的大将,可叛变的事情就在眼前,这难免不让项羽对钟离昧等人心生猜忌。

  这猜忌一起,便忍不住想要弄个清楚明白,项羽决定假意答应刘季议和的请求,派了几个心腹近卫以商议议和之事为名出使汉营,打探消息。

  项羽这不打探还好,一打探却是得了一个更叫他震惊的消息。

  他派去的亲卫回来道,他们刚去之时,刘季已经备下了丰盛的酒席,可一见到他们,便吃惊道他还以为是范增派来的使者,语罢,便叫人撤去酒席,换了粗劣的饭菜。

  项羽猛地一拍桌子,勃然大怒,过往范增不分尊卑指着他说教怒斥的场景一幕幕从他脑海中闪过,他不仅前些日子,当着楚军士卒的面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再往前些,鸿门宴时,他甚至当着萧何那个他国之臣毫不客气的摔玉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半分颜面也不留给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学霸在秦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