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漫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8:42:28

  借着各所长吏对她态度友善,趁机了解了各所的人员及工作情况。

  这日,她和盼驾车去往县衙仓库,路上听闻路人言有军队往会稽山去了,言其士兵将士如何威武等等。

  周宁撩开车帘眺望远山,返回祭山的应是上卿蒙毅,史料虽没有明确记载始皇去世的时间,但却有推断说,是在派遣蒙毅祭山后不久故去的。

  蒙恬既已行到此处,那么此时始皇要么已经故去,要么也快了,只是始皇之死直到始皇回到咸阳之前,都会是个秘密。

  那么……周宁敛眸,她送书的时机到了。

  周宁和盼到了县衙的仓库,周宁询问完粮仓的一些存粮收粮和日常工作情况后,便和盼回到了县衙。

  “这么快就编好了?”殷通看着眼前案几上的几卷竹简很是诧异,这才过去三个多月。

  周宁笑道:“此事有郡守的支持,又有各位同僚帮助,如此,若还要编上一年半载,那岂不是辜负了各位的心力?若是以某一人之力,那定是要编上一年半载的。”

  殷通听完短暂一怔,便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你说得没错。”

  就是要如此快速,才能显出他这个郡守对此事的重视,手下之人办事出色,才显得出他这一方郡守治理有方,这是在始皇面前隐晦的为他表功呢。

  这书就得快,越快越好。

  “来人,着邮人将其封箱,速速呈送陛下。”

  周宁垂眸看着邮人进来将卷轴装箱抬走,嘴角缓缓勾起笑容,这是她想到的最好的时机。

  若她不想被惩罚,那么这书就得好好编,而编好了,送早了,那么英明的始皇极有可能会提拔她,可她并不想到咸阳任职。

  若是送晚了,那就正好送到了胡亥手里,在胡亥面前刷存在感,那可太刺激了。

  所以,如今是最好的时机,始皇已死,但尚未发丧,政务是由宦官假扮始皇,完全按照丞相的批示处理的。

  她的书此时送到,既完成了始皇交待的任务,也不会被提拔,又避开了胡亥。

  周宁抬眸微笑,她无法保证完全没有意外,所以她只能尽最大努力减小意外发生的可能。

  这一次也叫她长了教训,因势利导还是太有风险,她需要实际的可掌控的力量。

  周宁拱手笑道:“幸不辱命,郡守若无别的吩咐,某便下去办公了。”

  对于这么一个前途远大,会做事、更会做人的下属,殷通乐意投桃送李,送她人情。

  殷通笑道:“去吧,别太累了,那个盼既是你的弟子,就叫他跟在你身边继续学,等你去了咸阳,他正好接任。”

  周宁笑着应下,殷通的心思她懂,只是沙丘那边局势紧张,这书既送不到现任皇帝面前,也送不到下任皇帝面前,他的功注定要落在空处了。

  【呜哇哇哇~】周宁正往外走,脑中却传来一阵大哭声。

  【怎么了?】周宁面容平静的问道。

  【呜呜呜呜,为什么统刚刚被扣了好大一笔工资!】系统好委屈,委屈中还有一丝小小的隐晦的怀疑。

  工资么?济世系统的工资啊。

  周宁笑了笑,【应是始皇故去,天下将乱了吧。】

  周宁垂眸,浅浅勾唇,不想这系统还有这个妙用。

  宿主说的好像有道理,可是,统还是委屈。

  【宿主又不是医生,阻止始皇死去完全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了呀,又不是我们不努力,为什么要扣统工资!】

  周宁笑了笑,没有说话。

  沙丘,赵高双目含泪的看着自己刚刚写好的诏书。

  对于始皇之死,他是真的伤心,他是生于隐宫的罪人之子,身份卑贱,他的荣宠富贵皆出自始皇,若能求得仙药,他也是真心希望始皇能够千秋万岁。

  除了伤心之外,他还忧自己的前途命运,始皇去了,下诏令扶苏继位!

  他的职位是天子近臣,而扶苏素来不喜自己,他若上位,自己必定会被卸职。

  而这权势的滋味……他,不想放开……

  可始皇逝去,总得有新皇上位……

  赵高静默片刻,渐渐眸色坚定,如今是天赐的时机,恰巧蒙毅外派,始皇便身故。

  赵高拭去眼泪,将诏书焚毁,伏案另拟了一道,而后加盖始皇的玉玺,这便是一道真正的始皇诏书了。

  这一切对他并不难,他的工作本就是替始皇管理玺印符节的,赵高写好诏书,挂上惯常温和友善的笑容,寻到了公子胡亥。

  他于始皇病重时寻公子胡亥也并不会叫人怀疑,他能被始皇从隐宫提拔到身边做中车府令,也是有他的本事的,除了身强力壮、做事勤恳外,他还写得一笔好字,吏子入学室所学的《爱历》便出自他手,除此之外,他还精通律法。

  所以,他除了是始皇的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外,还奉命教授公子胡亥学习律令。

  他和公子胡亥有师徒的情谊。

  说服胡亥对于精明的赵高来说并不是难事,更何况此事若成,胡亥本人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此事要成,最困难的是必须说服丞相李斯。

  周宁回到法吏所,打发了假吏,又让盼去唤了黑和高过来。

  周宁问道:“我观户籍,见你们三人有亲眷在别县为吏?”

  见周宁问得郑重,三人不明所以的点了点。

  周宁放低了声音,又道:“爵位已至不更,可免除徭役的,便劝他辞职吧,这几月或许有大变。”

  三人皆知周宁得郡守看重,听此,以为她知晓了什么大事,所以才如此嘱咐,一时间惊疑不定。

  黑咽了口口水,凑近周宁小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那我们?”

  他们也是为吏的,要不要也辞职。

  周宁摇了摇头,笑道:“无事,我们为吏时日尚浅,若辞职,就得服役了,再说。”

  周宁一一看过三人,眉眼微弯,笑容温和又强大,“我能护住你们。”

  “至于发生了何事,”周宁笑了笑,垂眸看向自己纤细白净的手指,“只是我抽丝剥茧的推测,也可能。”

  周宁话还没说完,黑便道:“我信你。”

  盼也急忙说道:“我也是,我信老师。”

  高点了点头,“周法吏心思缜密,最善从细微处推算事情走向,这三年多来,还从未出错,我自然也是信服的。”

  周宁闻言笑了笑,又道:“就是爵位不到不更的,最晚明年七月,也要叫他辞职回吴中县,否则,将有性命之虞。”

  三人皆骇了一跳,周宁敛容嘱咐道:“切记。”

  三人连连点头。

  随着三个“我信”以及不问不辩的点头应下,周宁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隐隐有了些变化,原本是老师、同僚、兄弟,没有绝对的服从关系,可如今有生死的危机在眼前,这生死危机又需要周宁化解,双方关系便有了些以周宁马首是瞻的意味。

  周宁笑道:“此事,我不明言,想必你们也有了些猜测,这上、面的事不好明说,大家还是照旧好生办差就是。”

  三人神色凝重的点头应下,能关系到他们官吏的,必定是上头将有大变动。

  高抱拳谢道:“多谢周法吏。”

  黑和盼也郑重的道了谢,周宁笑着受了,便让他们各自去忙。

  周宁坐在韩信送她的小杌子上,神情平静的开始处理公务。

  脑海中,刚刚平静下来的系统又传来欢快的声音,【统太爱宿主了!】

  这极端的情绪变化、突如其来的表白叫周宁也微微一怔,不过转瞬,她便莞尔一笑,温声笑道,【嗯,帮你找回些奖金。】

  【嘻嘻嘻,今天也是爱宿主的一天~】

第54章 腥风

  赵高在说服公子胡亥后, 便又去寻左丞相李斯。

  赵高手中的诏书虽说从表面上看挑不出任何瑕疵,笔迹正常, 玺印齐全,可这诏书的内容便是最大的漏洞。

  公子扶苏为始皇长子,始皇也对其颇为重视,怎会突然弃扶苏,而择素来顽劣的幼子胡亥呢。

  是,始皇作为一个□□的皇帝, 他的一言一语皆可作为法令施行,百官不得有异议,所以, 就算胡亥非长非贤,只要他能得始皇的欢心,那他便能登上帝位。

  但始皇属意的继任者是他吗?

  别人或许拿不准, 但始皇身边的老臣、重臣,如何不知晓始皇的心意。

  所以, 赵高想要成事,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能替他稳住朝臣。

  而这个人选,最合适的、也是必须的, 应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

  秦实行双相制,设左、右相, 右丞相乃是冯去疾,左丞相便是李斯。

  秦朝虽然以右为尊,但李斯深受始皇信重, 颇能揣摩始皇的心思, 政见又与始皇相合, 乃是始皇的亲信,故其权势倒比右丞相还要强上几分。

  而此时,右丞相冯去疾奉命留守咸阳,左丞相李斯陪驾出行,如今就在沙丘。

  但李斯能从楚国上蔡区区一小吏爬到如今的地位,在宦海沉浮多年,不是易与之辈,说服他比说服胡亥难多了。

  赵高眯起了眸子,即便再难,他也必须说服他,否则就是个死,自己已没有退路了。

  于是一场将决定秦朝命运的博弈悄无声息的在沙丘展开了,而泱泱大秦能否按照始皇遗命顺利完成皇权交接的唯一倚仗,是李斯的臣节。

  李斯见到赵高,笑问:“赵府令寻某何事,可是陛下传召?”

  赵高神情严肃,左右瞧了瞧侍奉在内的仆从。

  李斯见此,微微蹙眉,而后挥手让侍奉之人皆退下。

  赵高见此,这才与李斯隔案坐下,他直言道:“陛下已崩,下诏令公子扶苏回京主持丧事,而后继位登基,不过,诏书还未发出,现在也没有人知道陛下已经驾崩,陛下的诏书和玉玺都在公子胡亥手里,定太子之事只看君侯与某如何言说,君侯怎么看?”

  李斯大惊失色,什么叫做诏书和玉玺都在公子胡亥手里,赵高他这是想要矫诏!

  李斯大惊过后,断然拒绝,“太子之事不是我们为人臣子可以议论的。”

  对于李斯的拒绝,赵高从容的笑了笑,他对于说服李斯是有一定信心的,不然不至于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另立储君。

  李斯在楚国为吏时,曾对比茅厕中的老鼠与米仓中的老鼠,茅厕中,鼠食屎,遇到人或狗入厕,惊恐而逃之不及;而米仓中,老鼠吃得肥硕,在米堆中悠哉嬉戏,并没有人犬之忧。

  由此,李斯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而后李斯辞官拜了荀子为师,学成后到了秦国。

  李斯虽有大才干,却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会趋利避害。

  于是,赵高接连发出五问,您的才能较蒙恬如何?功劳较蒙恬如何?谋略较蒙恬如何?人心较蒙恬如何?与公子扶苏的关系较蒙恬如何?

  李斯沉默了,他自认才能和谋略不输蒙恬,可论功勋,他不及蒙家三世之功;论人心,他是焚书和坑儒政令的支持者;论关系亲近,从前的且不提,只论如今,蒙恬与公子扶苏在上郡共事了两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学霸在秦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