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漫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8:42:28

  项梁思索片刻,对另一中郎道:“传令下去,沿途招兵,再派使者出使东阳,联系陈婴,联合西进。”

  项梁这处再琢磨陈婴,东阳县内,陈婴也正和人说起项家。

  陈婴原本为东阳县长吏,为人诚信谨慎,是一县长者,东阳少年杀了县令后,便推举他为首领,陈婴推拒不得,只好勉力为之,如今从者多大两万人之众,人多了,心也就大了,众少年又请他自立为王。

  陈婴是个孝子,回家与母亲说了此事。

  陈母道:“我嫁到你家为妇,从没听说过你家祖上有富贵发达之人,如今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声望名气,不是吉兆。不如找一个人追随他,大事若成,仍旧可以封侯,即便失败了,你不是首恶,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还可改名换姓逃亡。”

  陈婴深以为然,思索过后择定一人,便对手下的军吏道:“项家世代为将,在楚国大有名望,现在我们要做大事,没有这等的将帅是不可能成事的。我等追随名族,则一定可以消灭暴秦。”

  众少年欣然应允。

  所以项梁即将有喜从天降,不费吹灰之力得将士两万余人,此事项梁不知,周宁却是知道的,因为此事史书有载,然而翅膀扇动,这其中也有周宁不知道的事情。

  陈婴见众人应允后,觉得卸下重担,心头轻松许多,又与众人笑道:“项家在江东起事,我听闻编著《检验捷录》的周宁周先生也投入了项家帐下,周先生心细如发又厚德爱民,所著之书,传录天下,减少了不少冤假错案,有才有智有德,他投靠之师必是仁义之师。”

  陈婴此话,钦佩欣赏之情溢于言表,众少年闻言更觉欣喜。

  项梁此处有大喜,刘季那处却是大喜大悲。

  先头刘季奉秦嘉之命领兵迎战秦军,原本以为战场在砀县,却不想前方战况早已有变,他刚行到肖县,便与司马仁率领的秦军相遇了。

  强将手下无弱兵,章邯一路高歌凯进,其别将司马仁也不可小觑,就在刘季往砀县赶的路上,他已攻下了砀县,所以双方在距离彭城更近的肖县会面。

  这一仗,双方初初照面,刘季就被打得落荒而逃,直一路逃到了距离沛县不远的留县。

  战败被人追着逃亡的狼狈,叫刘季心头窝火。

  憋屈啊!

  往后退,攻不下丰邑,往前走,打不过秦军,太他娘的窝囊了!

  就在这个时候,刘季想到了自己的厩将张良。

  厩将即负责车马后勤的将领,是去借兵路上,刘季与张良相谈甚欢后,封给张良的官职。

  张良这个后勤官员与萧何的后勤不同。

  萧何坐阵大后方,替维护刘季的根基,使刘季无论对何处用兵皆粮道不绝,其地位之紧要不言而喻;而张良这个后勤在前线,既不能参与战事核心,又处在刘季的眼皮子底下,工作繁忙而琐碎。

  至于刘季为何战前不问,战败逃亡后才来问策,这里头就有刘季自己的思量了,聊得再投契,那也是刚认识不久的生人,刘季虽然面上与谁都聊得来混得转,可几十年的市井阅历在那里,基本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知晓且具备的。

  就是在后期,张良辅佐他一直进了关中,临到鸿门宴前夜,张良得到项伯的内部消息,急忙赶去告知他项羽准备明日兴兵讨伐他,他也要先问清楚了张良与项伯之间的关系,才请项伯进来谈话。

  这份老辣谨慎,被刘季一句话就哄得卖了汉军将领曹无伤的项羽难及十一。

  张良自然知晓刘季对他的看似尊重、热情后的防备与猜疑,不过他并不在意,如此外粗内细,才是做大事之人,再者自己之前那些战绩,也确实没有说服力。

  张良出谋道:“《吴子兵法》有言:‘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

  这话是说若能了解对方将领的特点,再根据对方的情况采用策略,便能事半功倍。

  这话说得有道理,可是具体怎么做呢?刘季接着问道:“子房有何良策?”

  张良笑道:“我观那司马仁领兵从不知防守退避,一味猛攻追击,或可一用。”

  刘季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张良又道:“听闻沛公曾在砀山落草,想必对于砀山的山形地貌极为熟悉。”

  “哈哈哈哈,子房的意思我明白了。”刘季顿开茅塞,哈哈大笑道:“在他爷爷的地盘上跟老子打,看老子怎么收拾他。”

  等刘季再战司马仁时便改了策略,每每挑衅引得秦军分兵出城追击,便钻入山林不见踪迹,如此往复了三日,被分流的秦军猛然发现,自己前后左右皆是敌军!

  乱世的忠诚可贵,但乱世谈忠诚也可笑,被包围的秦军大多选择了投降,刘季将其收编入伍,一日日下来,秦军愈少而刘季军愈多,终于轮到了刘季以多欺少,正面将秦将司马仁斩于马下,大大的扬眉吐气。

  真正的出气还在后头呢,刘季瞧着丰邑的方向眯着眼磨着牙,雍齿这个鳖孙,如今他领兵近万,连砀县这个一郡郡治都打下来了,连秦军的将领都斩杀了,不信还治不了小小丰邑不足两千的人马,弄不死雍齿这个小人。

  刘季领着兵马气势汹汹、信心十足的复仇去了,然而结果就是治不了、打不过。

  雍齿守城与司马仁不同,司马仁以攻为守、放弃城坚优势,雍齿则固守城坚、闭城不出,而向来攻坚拔寨成少败多,代价惨烈,死伤惨重。

  而秦军与雍齿作战也与与司马仁作战不同,乱世谈忠可贵可笑,他们能为了求生背叛司马仁反投刘季,如今自然也能背离刘季而去。

  对战司马仁他们不逃不背叛,是因为他们占据上风,而且他们已然成为叛军,秦律军纪严明,背叛难逃一死,当是时,他们与刘季可以说是一损俱损,可对战雍齿就不同了,打不过就逃,再正常不过。

  那热油啊,石头啊,看着就吓人,他们蒙头往城墙上爬,上边砸下来的东西就直落脑袋上,当场就能丧命,要秦军为刘季拼死战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和刘季拢共也没几天交情呢,于是秦军开始逃。

  只要有一个逃兵,就能引起如山倒般的连锁反应,更别说刘季收编的秦军数量足足占据他兵马过半之多,这一逃起来,比攻城的兵众还要声势浩大。

  而剩下的呢,有近三千是从秦嘉借来的兵马,这又能有多少感情?

  所以近万人马一战下来,几乎又是归零。

  刘季远远站在将台上,寒风料峭中,人真是被伤着了,这次不同与上次,上次是急怒攻心,这次是挫败茫然。

  但战场之上,没有让人伤悲感秋的功夫,刘季的兵逃的逃死的死,该轮到雍齿开城出兵,痛打落水狗了,于是乎刘季又是一场狼狈的逃窜奔命。

  可光逃不行啊,事情得解决,尤其他还杀了章邯的部将司马仁,可以说是大大的出了风头,而出头就容易被削,没瞧着章邯一路行军,那是直奔着那称王的去呢。

  刘季又寻张良问计,张良这子房的字不是白取的,刘季问话一落,他便给出了主意。

  “我的计策其实不算新颖,您也用过了。”

  刘季一点就通,“借兵?”

  张良点头,“正是,城池之故您也见识过了,与其攻城不如围城,围得他粮草断绝,自然拱手让城。”

  “行!”刘季重重的点了点头,丢脸这事他就没怕过,一回生二回熟,刚折损了秦嘉三千兵马的刘季又准备去寻秦嘉借兵了。

  而此时,项家军也在一步一步朝着彭城的方向开进。

第82章 边缘

  天下动荡, 四处狼烟不停,章邯一支救火队满地图的跑,实在难以面面俱到, 只能先打击称王的大势力, 余下一些小贼留让各地方政府处理。

  章邯的战略方针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却便宜了项梁。

  项梁所领兵马远不是刘季手下的乌合之众可以比拟,渡江之后,大势力被章邯打击得差不多, 余下的各县守兵在项梁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小流义军也不过是小鱼小虾, 吞之以壮自身, 故项梁一路西进, 未遇到半点阻碍。

  原本听闻东阳县有两万人的势力, 项梁心中忌惮, 欲派使者前往试探, 不想对方竟决意领两万人马来投,项梁大喜过望,全军士气更是高涨。

  自使者回禀了消息, 项梁脸上的喜色便几日不曾散去,他一乐得此大助力,己方实力大涨;二喜先辈威名不坠,自起事渡江以来, 不断有英豪前来投奔相助。

  然而就在项梁率众欢迎陈婴的宴会上,陈婴却举杯问道:“敢问哪位是周宁周先生, 某原为东阳县长吏, 习过先生的《检验捷录》, 对先生仰慕已久。”

  周宁垂眸放下梜筷, 心中轻叹,此事更叫她意识到,即便她真的不想,她的存在还是会影响改变一些事情,从而将自己卷入史书无载的险境。

  项梁闻言,眼里的欢喜之意瞬间淡去,笑指着周宁道:“那便是了。”

  周宁笑了笑,端起酒杯,抬眸看向陈婴,与他微笑颔首,遥遥举杯见过,“多谢陈君抬爱。”

  突然被点名的周宁风度仪态俱佳,而点名的陈婴却是骇了一跳,“竟是如此年轻,我原以为……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经年老吏。”

  周宁只笑了笑,不欲自夸,项梁也想就此揭过此事,正打算另起一个话题,偏偏项羽还嫌不够,接茬笑道:“这算什么,我家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

  “哦?”陈婴更是好奇。

  项羽还欲再说,项梁笑着打断,状似关怀的说道:“大家先喝酒、吃饭,周宁年纪还小,大家别夸奖太过,叫年轻人失了进取之心。”

  周宁垂眸似谦虚似认同的笑了笑,项羽却笑道:“先生如此,已经是当世难得的智者大才了。便是再无寸进,这世间也少有人能与之比肩。”

  项羽语气肯定,神色骄傲,项梁却笑容淡淡,目色严肃带着些薄怒的看向项羽,淡声道:“那是你的匹夫之见,周宁苦习兵书经略,必是有大志向之人。”

  这话是话中有话啊。

  周宁笑道:“某只是幼时居于山野,人烟稀疏,乐趣甚少,又无甚体力奔跳射箭,只好静坐读书消磨时光,读了许多年都读习惯了,倒没想过要为了什么而读书。”

  周宁说完,淡笑着垂眸,似乎是想掩饰自己眸中的感伤之色。

  众人见此,打哈哈的笑了笑,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

  而项羽则面目怜惜,他几乎能想象到荒郊深山里、简陋茅屋中,小小的年幼的先生无人谈话、无处玩耍,只能一个人沉默看书的样子。

  周宁垂着眸不在意别人的打量,斟酒自饮了一杯。

  虽然这险况叫她意外,但所幸还不算太坏,尽管陈婴对她的钦佩仰慕加重了项梁对她的忌惮,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她的价值,这乱世,起兵反秦的秦吏也不少呢。

  如今她已隐晦表明自己无甚志向,只要之后她再顺水推舟的任由项梁将自己边缘化,应该就没有性命之忧。

  周宁放下酒杯,拾起梜筷,脸上是惯常的浅浅笑容,这也是好事,某些大事上她便不用出谋划策,也免得造成更大的历史变动。

  果然,此次宴会后,寻常的军事会议项梁不再派人通知她与会,军事决策也不再询问她的意见,甚至于许多新加入的势力、将领、谋士根本不识得她。

  周宁能感受到项梁不着痕迹的疏远,却并没有作出什么反应,只是正常的和陈婴交谈来往,间或项羽他们攻城归来,她也不与他们言说此事,至于旁的新加入的人,他们不认识她,她也不去主动结交。

  真真是淡泊功利、无欲无求,甚至可以说是逆来顺受,最后如项梁所愿的被边缘化到项家军核心领导的最外层。

  这一路以来也确实没什么困难能让项梁想到用周宁,项家军本就犀利,又有陈婴两万人马相助,很快行至东阳,又打到盱台,渡过淮水,一路到了下相、下邳,而下邳再往西就是彭城了。

  此时已是阳春三月,冰雪消融、春草初绽,项家一路攻城一路征兵,行至下邳已有七万兵马,如此势力是任谁也小瞧不得,那么……

  周宁把情报簿合上,章邯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还有前方,秦嘉也会动了。

  秦嘉立景驹为楚王,是想接过陈胜的担子,成为反秦的主力,结果项梁这处却打着张楚的旗号来了,这叫秦嘉如何能忍。

  至于章邯,他倒不是冲着项梁来的,只是他的部将司马仁战死,自然引起了他对于景驹这个楚王的注意,于是他来了。

  当然他跑这一趟,也不介意顺手灭了项梁。

  这两处冲突,最先爆发的是距离更近的秦嘉,他的兵马驻扎在彭城东面,正好堵住了项梁西进的道路。

  而不喜欢这种情绪通常是双方的,秦嘉厌恶项梁的张楚旗号,项梁也看不惯秦嘉立的楚王,两者都号楚,自然要斗出个真楚。

  自来师出都是要有名的,于是项梁对士兵道:“陈王首举义旗,反抗暴秦,如今战斗失利,下落不明,秦嘉背叛陈王又立景驹为楚王,实为大逆不道。”之后便发兵攻打秦嘉。

  是的,项梁至今还不知陈胜已死,这叫黑、高等人很是唏嘘。

  项羽和秦嘉这一场几乎打了整整一个月,秦嘉不敌项梁,向北败走,项梁一路穷追不舍,直追击到胡陵,胡陵再往前的亢父还是秦军之地,于是秦嘉又转身和项梁战了一场,最终战死胡陵,其部下投降,被项梁收编,此时项梁的手下兵马扩充至十万人。

  当此之时,章邯也近了,他驻兵于栗,距离项梁仅二百里地。

  黑听此笑道:“这章邯运气是真好,前头打吴广,吴广被部下田臧杀了,如今攻秦嘉,秦嘉又给项家军灭了。”

  周宁笑看了他一眼,“这可不是运气好。”

  是起义军还没有拧成一股绳,还是更关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大局观。

  黑和高等五人闻言皆若有所思,周宁笑了笑,垂眸吩咐道:“收拾行装吧。”

  收拾?

  行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学霸在秦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