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位大佬她穿越了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文苑舒兰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7 KB   上传时间:2021-07-30 21:28:36

  “行了。”殷长乾似乎不耐听下去了,“你放心,我虽曾数次想知至你于死地,但如今到底时过境迁,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皇兄这皇位能不能坐稳,怕还得靠你帮衬着呢!”

  “陛下……”殷承祉神色一震。

  “行了!”殷长乾嗤嗤道,“那些场面话便不必再说了,你心里如何想的,我一清二楚,你放心,父皇临终之前我便保证过只要你安安分分,锦东便是你的天地,你想要诛灭蛮族为闾州枉死百姓报仇是吧?可以,只要你有这个本事,我这个皇兄自然会成全你,殷承祉,虽说我仍旧不喜你,但这世上除了你之外,再也没有与我更亲的人了!母后死了,父皇也死了,不管过去如何,如今,便只剩下你我二人了!”他盯着他,一字一字地说道:“你给我听着,你想要的,只要我能给的我都会给,而我想要的只有一点,殷承祉,好好的当你的锦东王,安安分分地赎你的罪,过你的小日子!”

  殷承祉眼眶微热,俯身叩首,“谢陛下!”比起先前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这一句多了真心实意,也多了哽咽,他抬起头,还想问,父皇临终之前,还说了什么?可是,最终还是没有问出来,忌惮吗?防备吗?或许都有,但更多的是……他在殷长乾的眼里也看到了伤痛。

  父皇离开,伤心的不仅仅是他一人。

  “皇兄……节哀。”

  节哀。

  由他来说这话,怎么听都觉得怪。

  “还有,谢谢。”

  “你无需谢我!”殷长乾冷笑,“母后是我的母后,我自不可能让人惊扰她,至于让你在锦东逍遥快活,便算是我还了先前你的正名,虽然我并不需要,当然,父皇最后最疼的还是你,阿承,你可知我有多羡慕你?”

  殷承祉一怔。

  “父皇与我说,这皇位这天下不是好东西,我既然想要,那就给我便是。”殷长乾笑着道,笑的难以言喻,“只是,我不能残杀手足,尤其是你。”

  殷承祉心头大痛。

  “他还说,他知道当初将你推入太液池的人,是我。”殷长乾又继续笑道,“哈哈!殷承祉,我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皇位原来是你让的啊。”

  “不是……”殷承祉急道,只是话却没能说完。

  “行了!”殷长乾冷冷讥诮,“又不是没翻过脸,你更不是手无寸铁,别说我答应了父皇,便是我真容不下你也不敢在锦东十几万大军的面前对你下手!”

  “我……”

  “看好你的锦东!”殷长乾冷冷地说道,“别让朕有机会违背对先帝的诺言!”说完,便转身而去,这是他第一次用朕这个自称,也是第一次告诫他的嫡亲手足,他永远都不会与他兄友弟恭。

  这一切不过是个交易。

  他不要皇位,他给他锦东!

  哈哈!

  没想到他殷长乾苦苦筹谋,最终扔不过是捡别人不要的东西!

  多可笑啊!

  殷承祉并不畏惧,只是觉得浑身发冷,冷的骨头都疼了。

  他从来就没有奢望过兄友弟恭,只是,正如殷长乾所说的,这世上就剩他们两个了,母后走了,父皇走了,就剩下他们兄弟了。

  他们本该是最亲近的人。

  而如今只能陌路。

  只是……

  这也是好的。

  好的吧。

  殷承祉慢慢站起身来,转身供奉在墙壁上的先帝画像,喃喃自语:“这是好的吧?父皇,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的……”

  “应该是了。”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殷承祉转身看了过去,“二皇兄?”

  “咳咳……”殷长佑脸色还是那么不好,随时随地都会倒下的样子,脚步也是虚浮的,他走到了殷承祉的面前,躬身作揖,“我是特意来谢四皇弟的。”

  殷承祉明白他的意思,“二皇兄若是真心想谢我,便该知道如何做了。”

  “四弟放心。”殷长佑苦涩又认真,“我定会看顾好母妃,绝不会让她再做任何糊涂事!”

  “那就再好不过了。”殷承祉神色缓和,除了殷长乾之外,眼前这一个也是他的兄长,哪怕从未有过什么交集,可到底也是一并留着父皇的血,“二皇兄,好好过日子吧,如今能得这么一个结果,已然不错了。”

  “我会的。”殷长佑点头,“待陛下登基,我便会向陛下请旨前去行宫养病,不会涉足朝堂。”看了看墙壁上先帝的画像,又道:“其实我更想来这里,只是四弟你已经在了,若是我再来,怕是会对陛下名声有碍。”

  殷承祉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了,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比起我,你对他的威胁更小,他连我也容的下,岂会容不下你?二皇兄,好好养着身子吧,大皇兄并非绝情之人。”

  “我会的。”殷长佑笑道。

  殷承祉并不欲与他多待,便下了逐客令,“时候不早了,二皇兄也早些启程吧。”

  “四弟。”殷长佑又道,“我尚有一事想请四弟帮忙。”

  “何事?”殷承祉皱眉。

  “叶姑娘。”殷长佑说道。

  殷承祉脸色一沉,“叶晨曦是我故交,先前局势动荡所以失散了,如今寻回,我自会将她带回锦东,妥善安置,二皇兄若是要寻医问药的话,宫中太医、天下名医皆可!”

  “四弟,我……”

  “二皇兄!”殷承祉喝止了他的话,“当日西北,叶晨曦最后与我一起这事大皇兄也知晓!”

  殷长佑脸色更白了。

  “所以,人在我这里,于她于你都是好事!”殷承祉继续说道。

  殷长佑挣扎半晌,喃喃说道:“我只是觉得她年纪轻轻的便尝尽悲苦,如今……如今……”他笑了笑,“既然是四弟故交,那便摆脱四弟照顾了。”说完,又长长作揖,“我曾数度为她所救,自愿她从此之后安康顺遂。”

  “她会的。”殷承祉颔首。

  殷长佑也没再多说了,喃喃一句那便好,就转身离去。

第137章 东西

  殷承祉没有过多去揣测殷长佑所说话的真假,因为没有意义了,殷长佑留下叶晨曦,叶晨曦接近殷长佑的初衷都已经不存在了。

  两人往后不会再有交集。

  至少殷承祉是这么想的。

  四皇子留在皇陵为先帝守陵这事一传出,也并不是没有掀起波澜,但四皇子对外宣称是因为先前伤心过度差点做出伤及先帝遗体的事情而赎罪,这些波澜自然也便很快散去了,对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更是无伤大雅。

  尤其是锦东军在先帝入葬皇陵之后,便以需回锦东镇守为名,开始撤离京城,返回锦东,未曾找任何借口滞留不走,走的毫无留恋,挥挥衣袖不留一片云彩,除了必要的护卫之外,甚至没为皇陵中的四皇子留下多少人。

  大家也终于是信了四皇子是真的没有夺位之心。

  新帝的登基大典在艳阳高照的八月一日举行,中秋未至,夏日的余威将初秋的天空晕染的清澈明亮,锣鼓喧嚣,百官跪拜,万象更新。

  先帝嫡长子殷长乾继皇帝位。

  殷承祉在皇陵中过上了清苦修行般的日子,京城的繁花似锦仿佛与他不在同一个世界般,不过该知道的,也都知道,除了自己的消息来源之外,还有新帝专门派人来说的。

  新帝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算,并没有为了彰显新帝仁德而手软,也没有众人所忧心的腥风血雨。

  该定罪的,没有一个能逃脱,不该株连的,也不允许任何人为了私利而株连。

  安国公府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罪人,哪怕新帝已经向天下公布安皇后乃假借安国公府嫡长女的身份混入后宫的妖女,非真正的安家女,可是多年来,安国公明知安氏不妥却从未揭穿,反而与之沆瀣一气,独揽大权,祸乱朝纲,安氏身份暴露之后,依然不知悔改,造成京城大战中将士死伤惨重,百姓流离失所,实在罪大恶极,身为主犯的安国公以及犯下了屠村大罪的安国公世子自然难逃一死,安氏一族其余人等也一一按照律法查办,有牵涉谋逆之事的定谋逆大罪,有触犯其他律法的,按律法所记处置,这一番盘算下来,比直接株连九族好,但实际上能够逃脱罪责的,怕也是没有,哪怕那些手无寸铁的安氏族人,也都因为家人的连累而不得不颠沛流离,不过比起九族皆灭,已然是新帝开恩。

  朝堂内外,无不盛赞新帝仁厚。

  而因为先帝为安氏控制一事,新帝更是降下了罪己诏,为先帝那被撕的没有多少的面子抹了一层遮羞布,将皇帝为妖女所惑,以至于朝纲不稳、天下大乱一事的过错,归咎在了自己的身上,大大安抚了百姓的心,维护了皇家的颜面。

  其余与安氏一族狼狈为奸的大臣,按律处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镇国将军聂家了。

  京城一战之所以如此惨烈,全因聂荣。

  安氏放火焚烧皇帝殿而死后,聂荣便失踪了,有传闻已被安氏过河拆桥一并拉来陪葬,又有说他带人行刺大皇子,被大皇子所杀。

  但真正的下场,朝廷并未给出证明的回应。

  新帝对待聂家也似乎格外开恩,言聂家世代功勋,聂荣怕也是受了安氏妖术所惑方才犯下大罪,便只是夺了聂家的镇国将军之名,抄了家,聂家上上下下和当日崔家一般,遣返院级,贬为庶民。

  罪人伏诛、立功者行赏。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当日将皇帝被困的消息以及皇帝印玺带出皇宫的淑妃了,新帝登记之后,便封了二皇子殷长佑未秦王,舒太妃为淑贵太妃,入住皇太后方才能够入住的太后殿,以天下共养之,秦王府更是着礼部工部按最高规格建造,同时广发皇榜,为秦王寻找名医。

  而作为秦王的外族家,淑贵太妃的娘家,信国公府也得了新帝的赏赐,除了大批的金银财宝之外,提了信国公世子平援海为城防军统领。

  新帝将京城的安全交到了信国公府手中,可谓信任有加了。

  康王府和老丞相一家也在这次动乱中功劳不小,子孙都趁着这次朝中大批空缺而谋了不少好的去处。

  其余人等,一一论功行赏。

  还有便是为崔家翻案。

  经查,闾州惨案乃安国公府为多锦东军权而与蛮族勾结导致的,所谓崔大将军杀了蛮族大巫一事更是子虚乌有,完全是安国公府为了覆灭崔家所设计的,当日崔大将军为抵御蛮族而忙碌奔波无暇为自己辩解,后战死沙场更是百口莫辩了,如今,安国公世子亲口招认,终于真相大白。

  新帝将镇国将军之名还给了崔家,并追封崔温大将军为镇国公,世袭罔替,画像入功臣阁。

  命继任镇国公崔大公子崔怀协助四皇子镇守锦东,总揽锦东三州政务。

  任命崔家三公子崔钰为宁州驻军主将,统领宁州驻军。

  册封崔夫人为镇国夫人,其女崔莹为郡主,享皇家俸禄。

  新帝毫不吝啬、甚至是下血本补偿崔家,崔家嫡支所有人都有了封赏,还都是规格很高、实打实的封赏。

  女眷便不说了,就是两位崔公子的封赏,简直就是将锦东给了他们。

  那四皇子呢?

  大家心里嘀咕不已。

  有功者一大堆,哪怕只是沾了一点边说了句骂安氏的话的都得了赏赐,可唯独四皇子非但没有,还被割了肉。

  自从四皇子镇守锦东之后,为了将锦东握在自己的手中可花了不少心思,如今带领锦东军千里迢迢赶来救驾,什么没捞着就不说了,还把自己到手的肉割出去,虽说好像是还给崔家人,可怎么会毫无芥蒂呢?

  新帝到底还是防着这位嫡亲弟弟啊。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欢喜有人愁,转眼三个月便过去了,就在三月期满的这一日,新帝的旨意便来了,送来了姗姗来迟的封赏。

  四皇子被封为燕王,以王尊之身镇守锦东,为大殷抵御蛮族。

  虽然除了多了一个燕王的尊称之外,也没其他的变化,还有一个崔家在掣肘挟制,但到底是正名了。

  先帝的几个皇子中,与安氏关系密切的皇子没被封王在情理之中,可若是新帝的嫡亲弟弟,又是在京城一战中立下头功的,不封赏怎么也说不过去,甚至都已经有人暗中议论四皇子到底还能不能从皇陵中出来。

  如今,新帝圣旨一下,燕王殷承祉便算是得到正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0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2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那位大佬她穿越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