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全校都穿越了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安碧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4 KB   上传时间:2021-08-18 21:37:09

  庄询闻言,立刻端正了姿势。

  便听庄郡守接着道:“既然是获取知识,那么就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其实以前就有用炭书写,但那时候都是记录在石板上,而且不易保存,随便一擦就消失了,加上软笔适合纸张,更容易保存,于是炭笔便失传了,如今倒是可以重新用起来。假使为了学习书法,直接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在毡布上练,都不妨碍,重要的是要让我丰禾郡内的百姓均能得到求学的机会。”

  庄询行了一礼:“父亲教训的是,是孩儿狭隘了。”

  庄郡守却没看他,只是继续看着那边的匾额,轻声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推行,丰禾郡也要为了其他各地做出表率,才不辜负王上这匾。”

  庄询惊讶:“听父亲的意思,王上另有深意?”

  庄郡守淡淡一笑。

  他能坐到一方郡守的位置,靠得可不单单是科考中举,还要有颗玲珑心思。

  一块用意不清的匾额,一封只有套话的诏书,加起来,却能让庄郡守联想到很多。

  比如,纸张能教化于民,又比如,许家越来越加大力度的想要购买并且推行丰禾纸。

  而许家背后,便是裴符大人,一位出身寒门的贵子。

  结合一下,庄郡守便能猜到齐王用意,这是要让他改进教育,给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而未来便是让整个齐国上行下效,借此来推行整体的教育改变。

  然后,便是那些世家大族……

  更深的地方,庄郡守不愿想,也不敢想。

  装糊涂大概是每个当官的拥有的必要技能。

  于是,头脑风暴了一通的庄郡守,面上依然是风淡云轻,面对着自家独子的疑惑,他也没说什么,只管笑着拍了拍庄询的肩膀,而后就站起身来,出去让人给各地下命令了。

  很快,整个丰禾郡就活跃起来。

  各个私塾都出了新规,并且由各地县令昭告百姓。

  在厂子里打工的王二夫妇知道消息,立刻给家里捎了口信,询问哥哥王大的几个孩子是否也要进学了。

  而此时,王大的大儿子王安正坐在驴车上,哒哒哒的朝着自家村子而去。

  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他一边晃悠着手上的鞭子,一边和王安闲聊:“你这后生的手艺真是不错,轱辘做得又圆又结实,怪不得我们村里的富户都要找你打家具哩。”

  王安闻言,便抬起头来,笑着道:“那还请大叔以后帮我瞧着些,看谁家还要打家具,便告诉我,价钱都好商量。”

  “好说好说。”说着,中年汉子看过去,“你这是在瞧什么书?”

  王安面不改色,依然笑眯眯地回道:“没啥,随便看看。”说着,就把书收起来。

  这是一本《三字经》,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比那些木匠赖以生存的各种工具都来得宝贝。

  说起来,王安从小的志向并不是当木匠,而是要读书科考,光耀门楣。

  只是王家家贫,王大王二两兄弟就因为没钱交束脩,就都不认字。

  而王大有三个孩子,王安排行老大。

  他自小聪慧,记性也好,单单靠着平常去私塾附近偷偷的听,就能背下来好几句三字经。

  后来王大也让他们去念过几天书,可等王安大了些便知道,家里是没办法供三个孩子都念下去的。

  于是王安作为大哥便主动站出来,先退了学,然后把所有的书册全都送给了二弟,自己只留了一本《三字经》,然后就去找了村子里的木匠学手艺。

  木匠觉得他瘦弱,不像个做活儿的人,不乐意收。

  他就天天过去软磨硬泡,还当了好阵子的学徒工,这才求着人家收了自己。

  后来有了些手艺,便去给人家做木匠活儿,后来进化到走街串巷打家具。

  在地动的时候,在外面给一富户做活儿的王安急忙忙回来过一趟。

  那时候村子里还是一片狼藉,丰禾郡城也封了,不许进出,他还是绕路回的村子。

  帮着把家里收拾好,然后又免费给村里人做了些应急用的物件,幸而村子里没出大事儿,他这才重新回到富户那里,把余下的差事做完。

  而地龙翻身受灾的核心地方自然是丰禾郡,周围郡县其实也有感觉,只是感触不强。

  那家富户却格外紧张,不仅让王安把之前的家具打完,还要他帮忙加固房屋。

  一来二去,全都做完时已经是数月过去。

  回来的时候正巧赶上这驴车主人要到丰禾郡内送货,于是王安就给他白做了个轮子,得以搭了便车。

  中年汉子又挥了挥皮鞭,让自家懒驴别停下,然后才对着王安道:“我瞧着你这包袱鼓囊囊的,可得抱紧了,莫要摔了才好。”

  王安就笑着回道:“大叔放心,里头都是我攒着准备路上吃的干粮,不怕摔。”

  “这么多?”

  “我想着就算是坐车,怕是也要明日才能到,就多带了些。”

  “哪里用那么久,再有两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王安闻言一愣:“怎么可能?”

  毕竟他从村子里走的时候,可是吭哧吭哧走了两天两夜才道。

  虽然这驴车比走着要快,但也没快到哪儿去,道路崎岖,如何能两个时辰就到?

  而就在此时,他们已经出了林子,走上了大路。

  这个大路,当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大”。

  不仅宽,而且平。

  驴子走在上面似乎都轻快很多,刚刚还三步一喘五步一停,现在就踢踢踏踏的走,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而王安则是一脸震惊:“这路,怎么和之前长得不一样?”

  赶车的汉子也很是惊讶:“你不是丰禾郡的人么,竟不知道?这条路便是你们郡里让人修的,已经修好一阵子了。”

  王安瞪大眼睛:“此话当真?”

  汉子道:“自然,说起来这路修好了是真好走,别说我这种送货的方便,那些商队估计也是觉得这路好走,省车马,所以宁可绕路都要从丰禾郡走哩,如今丰禾郡里头可是热闹得很。”

  而王安显然没想到,不过数月,自家郡城竟能如此天翻地覆。

  他立刻坐直了身子,朝着马路前方看去。

  果然能瞧见排列整齐有序的商队。

  许是因为丰禾郡的道路修的宽,还是双向通行的,每边都能容得下三驾马车并行,故而他们这个小驴车一直是走在最边上,旁边总有商队或者是马车超过他们。

  但却没有了以前那种呵斥让行的事情,而是默契的快的先走,慢的靠边。

  王安原本好奇,结果还没问,就看到地上刷着字儿。

  他不由得念出来:“快、中、慢,这是为了区分车道吧。”

  中年汉子则是惊讶道:“你这后生还认得字?可进学了?”

  王安声音一顿,心里一紧,可依然只是笑,很快就扯开了话题。

  而正如赶车人所说,两个时辰就已经抵达了他家所在的村子。

  赶车汉子是个心善的,瞧着王安带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工具,怕他不好拿,便道:“我把你送进村子里吧。”

  王安正要道谢,结果一抬眼,就看到了不远处人头攒动。

  那地方他太熟悉了。

  便是之前王安总是偷偷过去听的私塾。

  如今围了这么多人……是出什么事儿了?

  王安很快就道:“多谢大叔,就不劳烦了,我自己走进去就成。”

  赶车人也不坚持,只管帮他把包袱卸下来,然后便离开了。

  王安则是走向了私塾。

  待走近了些,便看清楚了,这里围着的人并不像是来闹事的,他们既不争执,也不吵闹,反倒井然有序的在排队。

  王安觉着稀罕,又有些好奇,便走上前去,寻了个相熟的人问道:“徐三哥。”

  徐三扭头看他,先是一愣,然后就笑着道:“是王家小子啊,这是刚回来?”

  王安点头,正准备问这里发生何事。

  没想到,反倒是徐三先开口问他:“你来也是为了报名吧。”

  王安微愣:“报名?什么?”

  徐三指了指:“你不知道吗?今儿就是私塾要开始重新报名的日子,我这不是来给我家那俩小子过来问问么,还有我那姑娘,也到年纪了,正好也过来问问女子书院什么时候开。”

  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王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好一会儿,他才定了定神儿,轻声道:“三哥可是最近发财了?”

  徐三摊了摊手:“你瞧我,像是发财的样子么。”

  王安压低声音:“那三个如何能让家里的孩子都来上私塾?”

  徐三也想到这人怕是刚回来,啥都不知道,于是便耐心道:“郡守之前下了命令,这些私塾的束脩都会少收,像是这种启蒙的私塾,索性就不收,只要人带着纸笔去就行了。”

  王安轻声:“那就算是纸笔,我也是没有的……”

  “这个啊,这个你总买得起的。”

  说着,徐三直接掏出了自己刚给孩子置办的丰禾纸还有炭条。

  王安看过去,随后就眼睛睁大:“这……这是什么纸?”

  “咱们郡产的纸。”

  “可之前雇我的那个富户用的丰禾纸,比这个细腻好多啊。”

  徐三摆摆手:“有很多种的,这个是最便宜的,平常买斤包子的钱就能买上一大沓子,炭条也不难找,有了它就能去进学。”

  而后,他晃了晃纸,作为丰禾郡人,徐三颇为与有荣焉:

  “不过别看它长得糙,却鼎鼎有名气哩,咱王上看了都说好!”

  王安:???

  虽不太清楚丰禾纸的前世今生,可是对王安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个顶顶好的消息。

  如此便宜的纸张,如此好找的炭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全校都穿越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