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里搞建设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1 KB   上传时间:2021-09-15 20:18:06

  啊……真香!

  -------------------------------------

  叶泠心里已经憋出了割资本韭菜与薅资本羊毛的方法,便趁热打铁把精华、面膜等的配方都做了出来。

  ‘流光水’还得销售一阵子,这些配方就算拿去沪上也没办法做,叶泠索性就把配方锁进了抽屉里,等老贺等人来首都做年终汇报时再提‘流光水’变‘流光露’的事。

  面膜的配方叶泠又做了改动,她没精细统计过欧洲与丑洲人的面部特征,不知道膜布该怎样剪裁合适,索性将膜布从配方中拿掉,把面膜做成如同乳霜质地的膏体,直接往脸上厚敷一层便能起到效果。

  元旦已至,再往后就是过年。

  叶泠拜托杜玉梅给找的四合院这会儿也终于有了着落,不过杜玉梅还在选择斟酌。

  不知道有些人家是咋想的,放着首都这么好的房子不要,非要跑去香江、澳城甚至是东南亚去,说是全家都要搬走,再也不回来了。

  这些人家在首都的房子又大又漂亮,装修的也很好,杜玉梅实在想不明白,这些人是不是脑子被门给挤了,放着这么稳定安宁的生活不过,非要背井离乡。

  不过要不是这些人打算搬走,她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四合院。这些四合院哪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高,一般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杜玉梅相中一个四合院,问明白价格之后找叶河探了探底,“河子,那四合院人家要将近万把块,妈想着你手头要是有钱,咱把那个院子买下来吧,你结婚的时候用。那四合院可比五道口那院子好多了,又大又敞亮。”

  叶河一听到‘结婚’这俩字就头皮发麻脑袋疼,他赶紧说,“万把块就万把块,不算贵,你看重了就买。我手头没现钱,但厂子里的工资账上有我的独立账,你去了之后直接支走就行。”

  杜玉梅眨眨眼,“万把块还不算贵啊……你姐带着你可真是赚了大钱了。”想到自个儿老两口忙忙碌碌干了一辈子的活儿也没赚下几个万把块,杜玉梅心头难免有些堵。

  叶河不知道杜玉梅的心境,他还在那儿嘚瑟,“万把块算个啥?我姐前段时间从琉球国买下松式会社的资王堂,四百万美金,折合成花国币得三千万呢,我姐眉头都没皱一下。”

  “啥???三千万!!!你们春回药化厂这么能赚???”杜玉梅的心脏都快从胸腔里迸出来了。

  叶河嘚瑟道:“确实能赚,三千万听着多,但又不是春回药化厂赚的全部,我们见了那么大的厂子买了那么多的设备,厂子的账上都有三千万的现钱,你说能不能赚?那三千万的合同签下来的时候,我都跟着肉疼,可就我姐常说的那句话,人的目光得放长远,不能总盯着眼前的三瓜俩枣较劲。三千万是多,可最近国外那两个和我姐有合作的厂子不知道抽什么风,疯狂地囤积原料,总厂这边都是三班倒,设备一刻也不停歇地运转着,沪上分厂那边更忙,立了个亿瓶计划,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一亿瓶‘流光水’来,投向国际市场,那都是源源不断的钱啊,三千万听着多,单单是那一亿瓶‘流光水’就能赚回来,还能盈利更多。”

  ‘流光水’的原料就是春回药化厂生产的,都不便宜,但利润更高,这一亿瓶要是真卖出去,万物生集团的总账能膨胀好几倍。

  只是叶河有些想不通,全世界的人口就那么多,‘流光水’又不是喝的果汁饮料,这一亿瓶真的能卖出去吗?

  这傻孩子还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流光水’的价格虽然贵,但对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牌贵族来说,同样属于低端便宜货,人家洗个澡都得用牛乳,吃一顿饭的食材费用都顶几十瓶‘流光水’的价格,普通人买了‘流光水’之后抠抠省省地用,那些老牌买了‘流光水’之后恨不得用来泡澡,最节省的用法都是全身搽抹。

  就在叶泠打算收手给自个儿放个假的时候,卫生部的任明诚突然登上了门。

  “诶,任部长,您怎么有空过来了?赶紧坐赶紧坐,我这边有欧娘娘集团给寄来的咖啡,给您冲一杯尝尝味儿。”

  任明诚看着叶泠像是做实验一样对着一堆仪器设备轰轰轰地处理了好一阵子,然后端着一杯像是苦汤药一样的东西放到他面前,他眉头拧紧,“这……这就是咖啡?”

  端起来小抿了一口,浓郁的苦味儿在口腔里荡漾开来,任明诚脸上的褶子都皱成了一团,“这都是什么鬼东西,这么难喝这么苦。欧娘娘集团是和你有仇吧,咋给你寄这么难喝的玩意儿。”

第74章 天听

  咖啡这个东西确实是很少有人能第一次就接受, 不过喝的多了,也就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来。

  茶是如此,酒也是如此。

  叶泠看任明诚被咖啡苦了个够呛, 赶紧道:“咖啡就是这个味儿, 把一开始的苦味熬过去之后,就能喝出好喝的地方来。实不相瞒, 欧娘娘给寄来的这咖啡可不便宜,但能喝进肚子里的只有我一个,我丈夫,我弟, 我小叔子……谁都喝不下,还觉得花钱喝这玩意儿就是自讨苦吃。”

  “我也觉得喝这玩意儿是自讨苦吃,喝点糖水不好吗?”

  叶泠道:“那我给您倒了换一杯吧, 我这儿有茶,但是挺普通的, 就副食品店里卖的那种茶叶,上不了台面,您别嫌弃。”

  任明诚摆手, “别瞎折腾了,这咖啡难喝归难喝,但也不便宜,倒掉太浪费了,将就着喝吧。我这次来找你, 一共俩事儿, 一是过了年的正月初六,咱卫生部可就上班儿了,你拿了聘书, 可别第一天就旷工翘班。第二件事么,”

  任明诚顿了顿,语气有些沉重,“大领导要见你。他为什么想见你,对你的看法是好是坏,我都猜不出来。但你还必须去见,这个不能拒绝的。”

  叶泠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收敛,“大领导要见我?是哪个大领导?”

  “最大的那个领导。”

  这下叶泠明白了,她想了想自己最近做的事儿,有些犹豫,试探着问任明诚,“您说,会不会是我最近从琉球收购资王堂的事儿,让大领导不高兴了?他是不是觉得我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说我们万物生集团赚的钱太多了,不符合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要求?”

  任明诚摇头,“我也猜不透,你去见见吧。大领导人很好,他是什么态度,你见了就知道了。要是你们万物生集团的发展真的出了问题,你坦然认个错,立马纠错改正,不会出啥事的。没人能忽略掉你对乌江省,对关东市的功劳,那就是一张护身符。”

  叶泠自问自己一切听党指挥跟党走,没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心里也就安定了不少。

  任明诚如同吞苦药一样一口气把杯子里的咖啡喝完,见叶泠还在发呆,道:“别想了,是刀山还是火海,都得亲自走一趟看看才知道。”

  叶泠开车跟着任明诚去了目的地,那是一座看着幽静的三层小楼,如果不是三层小楼外面那个院子的门上挂了一个牌子,叶泠绝对想象不到大领导会在这里办公。

  大领导慈眉善目,坐在沙发上就如同寻常的邻家老人,看起来身体似乎抱恙,时不时咳嗽两声,见叶泠和任明诚进来,笑了笑,同任明诚说,“老任,你回避一下,我有些事情想同小叶聊聊,不适合第三个人听到。”

  任明诚神色微变,但他没说什么,规规矩矩地退了出去,还顺手把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叶泠稍微有些局促,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大领导见叶泠有些坐立不安,咳嗽了一声,道:“不用紧张,找你来不是□□,也不是问责,你们万物生集团表现得很好,很贴近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是得表彰的。我喊你过来,是想听听你们年轻人的想法,你们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是如何看待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的……”

  叶泠得了大领导的准信,心里稍定,略微斟酌一下措辞,答道:“其实,我觉得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发展目的都是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让人类社会越过越繁荣。只不过资本主义采用的是放任自流的发展方式,让资本无限膨胀,而社会主义会采用宏观调控的方式,保证资本的膨胀不会变成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包袱。”

  “您提到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我个人更倾向于没事的时候自由经济,有事的时候市场经济的。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内在驱动力与政策驱动力一起的,就拿万物生集团下的春回药化厂举例,春回药化厂为了盈利,为了赚钱,为了发展,我们革新了技术,升级了设备,还为很多年轻人创造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工作岗位。站在我的角度上,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为了赚钱,可不能只看到我赚了多少钱,而应该看到,多少个原本没有体面工作的年轻人在春回药化厂得到了很好的福利待遇和薪资,看看我们贡献出了怎样的技术。”

  “我家里人之前都在首都药厂工作,我父母在首都药厂干了几十年,他们进入首都药厂时干什么活儿,退休的时候还是干什么活儿,首都药厂也多年没变过……在我看来,首都药厂的问题就是内在驱动力不足,哪怕是如今有了维C配方的加持,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还是没有提升上来。我看首都药厂,总觉得很遗憾,做了几十年的生产药物的工具,却没有做任何的创新,到底是有些辜负这几十年的。”

  大领导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也都意识到了。我们想要发展,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还需要科技,你们万物生集团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准确点说,是你做的很好。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万物生集团在日化行业做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资助农业的研究,难道你是打算把生意做到粮食和机械制造上?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打算,我现在就给你踩个刹车,机械制造你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但国-家粮食安全是绝对不容动摇的。”

  叶泠解释道:“其实这是巧合。关东市爆发的炭疽杆菌疫情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医疗防护物资生产力严重不足,就动了生产口罩、防护衣的念头,这是为什么万物生集团选择进入纺织业的理由。研究农业,完全是因为想助力国-家农业技术的发展,比如说根据我们的研究,全国最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在边疆,我们并没有在那边种,那边适合种植太多种水果了,可我们让那边大片的土地空着。我同农业大学合作,目前就是想着在那边培育出优等的棉花来,我们万物生集团的夏荣公司做个种子生意,把最好的棉花种子卖给边疆,我们再收回一些投资成本来。然后就是等边疆的棉花长成之后,我们再以市场价收购,用来生产纺织制品。”

  “万物生集团涉足机械制造领域,则是因为我们不甘心我们的设备比不上外国,我们本来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但就是因为设备不如外国,所以产品做不出来。我原本想着等国-家把这些个关键技术突破了,或者是等那些国营大厂把好设备做出来,我们直接买就行,可国营大厂的设备多少年都不优化一次?我等不及了,技术我们自己搞,设备我们自己造。反正万物生集团不缺那么点钱,拿出这笔钱来资助研究人员搞科学研究,最终的研究成果都会反馈到万物生集团的,这个过程和投资没什么区别。”

  “农业、农民,同样是需要科技来扶持的,更好的农机设备,更好的种植技术,更好的种子,更好的肥料,都是能为农民送去福音,能为国-家粮库里多存点粮食的举措,可据我所知,农业大学的好多教授都没什么经费去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机械领域同样如此,水木大学可是我们国-家最顶级的高校了,很多水木大学的教授都没有科研经费,这不是浪费人才么?既然国-家不用,我们万物生集团就先借来用用,感谢国-家培养的人才……”

  大领导失笑,“早就听人说你脾气火爆胆子也大,什么话都敢说,今天一见,果然是这样。你刚刚说国营大厂不搞技术这个,要是让那些厂子的厂长啊书记啊听到,估计得喷死你。不过你说的有道理,科技确实得捡起来,咱们国-家穷嘛,兜里的那点钱都拿来收拾烂摊子了,只有少数几个堪称护身符的技术研究上敢铆足劲儿供经费,别的研究都舍不得砸钱,你也体谅体谅,国-家的口袋里属实没多少钱。”

  “不过啊,我听闻固资委那边说,你们万物生集团收购了琉球国的一个护肤品企业,在国际上赚了个盆钵满溢?要不你们万物生集团出点血吧,多资助一些咱们的研究人员。”

  “你们赚得太多了,有很多人到我这儿举报说你是□□,原本我打算让你捐点学校,去地方上做一做扶贫,刚刚和你这么一聊,我觉得做扶贫太肤浅了,你投钱去资助科学研究吧,农业啊,医疗啊,机械啊,国-家不限制你的投资,你也得站在你们万物生集团盈利的角度上去考虑投资什么项目。”

  “我就一个要求,你们把自己养活了,养好了,养肥了,然后出一点血,扶一些行业发展起来。一个万物生集团就算再强,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有限的,你们要是能用技术扶持十个、百个、千个、万个这样的企业站起来,那才是大功一件。”

  “你们商人的嗅觉敏锐,做事也比我们这些搞政治的要灵活大胆,你先替大部队去冲锋陷阵一轮儿,毕竟你们想撤,很容易就撤了,卖出去的脚也能收回来,但一旦政策制定了,这只脚踩进坑里再想拔-出-来,可就难了。”

  叶泠觉得自己好像明白大领导的意思了,可是又有些不明白,她问,“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尝试做改革的排头兵?您不担心我们赚太多钱,成为了万恶的资本家?”

  大领导失笑,咳了好几声,道:“有我们这群老骨头给你做靠山,你怕什么?其实啊,在高考恢复前,国-家就制定了富民富国强民强国的政策,得先让老百姓富强起来,国-家才能跟着富强起来。别说老百姓不懂得怎么富强了,我们这些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然小叶你能把自个儿搞富,把万物生集团搞强,那我们不妨从你身上汲取一些经验。你先富,国-家不拦着,但你不要忘记,你富起来之后记得带老百姓一起富起来。你要是忘了,我们就把你拉过来开个会,劈头盖脸骂一顿,也好帮你提提神醒醒脑,别忘了你的初心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的评论统一用‘撒花’,我不想吃大碗牢饭。

第75章 招募

  见完大领导之后, 叶泠就认真把手头的事情盘了盘,做了个大致的规划,而后登报发表了一份《招募通告》。

  “万物生集团决定面向全国各行业、各高校启动研究经费资助模式, 请科研经费资助需求的单位提交一份详细的项目申请书至万物生集团总部。

  提交模板如下:……

  立项时间及频次:每季度一次, 一年四次。

  项目资助金额:十万起步,上不封顶, 要求经费预算合理,预算离谱者不予通过。

  已资助项目:……”

  《百姓日报》收到了上面的通知,知道万物生集团做的事情是配合国-家的要求与指令,很大方的拿出了整整一周的头版来给万物生集团, 不仅把叶泠亲手操刀的《招募通告》发了出去,还用头版上余下的版面详细介绍了万物生集团。

  这是万物生集团第一次全阵营走入老百姓的视野。

  原先大家以为万物生集团只春回药化厂,只做肥皂、日化那些, 现在才知道,原来万物生集团还三个与春回药化厂并列的子公司, 人家的研究涉及到了制药领域、农业领域、机械制造领域、纺织领域,而且还收购了琉球国的资王堂,国内爆火的‘流光水’成为了全球爆款。

  吃瓜群众感觉自己吃到了金瓜, 这些金瓜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谈很久很久。

  最震惊的不是吃瓜群众,而是那些高校教授。高教部与科技部自个儿都没多少钱,一直都秉承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经费分配模式,几乎所的研究团队都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过日子,现在他们突然知道, 连农业大学那些研究种棉花的‘老农民学者’都能拿到二三十万的研究经费, 人家‘老农民学者’的研究经费远比他们宽松得多……

  搞机械研究的更是呕了一口老血,他们研究二极管、半导体的都没多少经费,研究纺织设备制造的居然十几万的经费!

  “这万物生集团真是人傻钱多, 那个钱,投在我们的研究上啊!”

  好多研究人员心里一边酸,手上一边准备自个儿的项目申请书,立志要从万物生集团搞到钱,彻底解决自个儿研究经费紧张的问题。

  万物生集团已经资助的项目都属于偏基础但只要解决了就能很快收回成本的研究,这给很多人制造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叶泠深知都收到了一本系统研究利用气功让‘熟鸡蛋返生’的项目申请书,虽然她很想把那本项目申请书丢进垃圾桶,但出于尊重同行的考虑,她还是给了一个评价及资助意见——研究内容太过‘前沿’,悖于基础理论,不予资助。

  就一个‘熟鸡蛋返生’的项目就想要五十万经费,当万物生集团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还一些‘引天地雷电供百家使用’的项目,看得叶泠一愣一愣的,看完之后只想说一句“好家伙,这些人的脑洞也太大了”……惊讶归惊讶,这些太离谱的项目自然是不会通过的,万物生集团再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每十个项目出了资助结果,《百姓日报》就会登报一次,渐渐的,那些研究人员也就摸清楚万物生集团究竟会资助什么项目了——小而精的项目。

  研究内容不需要太宽泛,不需要一上来就打算造一艘宇宙飞船带着全人类逃离地球,而是需要聚焦在一些小问题的研究上,比如解决收音机的全部配件国产化、电视机的全部配件国产化,国内广泛使用的生产设备的改进与优化……

  水木大学机械系和制造系的很多教授原本是不屑于来万物生集团申请项目讨口饭吃的,可是他们看到那些研究纺织设备的教授凭借着‘低端项目’翻身,再不需要为采购点耗材都没经费的事情发愁,也果断放下了颜面,加入到项目申请的队伍中来。

  水木大学的教授写出来的项目申请书,自然要比许多民科写出来的强千倍百倍,在万物生集团的申请获批率大概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余下的百分之三十也都会得到客观的回复,譬如说研究太过前沿,综合评估收益率与回报率之后,万物生集团决定不予资助等等,那些教授也都知道自个儿的研究多少钱,被拒了也没多少怨言,回头就样学样地模仿那些第一批吃到螃蟹的教授写了个研究内容不那么高大上但很接地气的项目申请书交了上去,果然得到了批准。

  京华大学药化系的很多教授此刻心情相当的复杂,他们中的好多人都是叶泠的老师,给叶泠讲过课,如今让他们抹下脸皮去找叶泠要钱拿项目,他们实在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啊,尤其是之前给叶泠设坎子的那些教授,这会儿心里就好似吃了一只屎壳郎一样难受。

  葛怀参同叶泠的私交不错,但他夹在叶泠和系里那些教授之间,是真的很难办,心替京华大学药化系争取几个打包项目做,又担心叶泠记仇,看都不看他们写的项目申请书就直接给否了……以他对叶泠的了解,这事儿绝对能做出来。

  李久承就不一样了,他同叶泠的私交很好,一点都不担心叶泠会不通过他的项目,他甚至还打算拉着叶泠一起做抗生素的项目。

  他可是知道叶泠手里头掌握着一种专门针对各种细-菌、真-菌的技术,关东市的炭疽杆菌就是被那项技术给解决的,要是他能借助叶泠的这项技术将抗生素问题突破了,绝对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李久承欢欢喜喜地把项目申请书写完,亲自拿着项目申请书去了原春回药化厂,现如今的万物生集团。

  虽然名字变了,但整体上并没太大的改变,生产原材料的车间依旧忙碌,甚至比之前还要更忙碌了。

  李久承听着原材料生产车间里机器设备的轰鸣声,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印钞机发出的声音,多么美妙多么动听啊!

  她见到叶泠时,叶泠正在拟一份项目规划书——《医疗理论与精密医疗设备重点研究项目》。

  李久承看了一眼打开的那一页,眼珠子差点被惊得瞪出来,“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我靠,一千八百万。”

  李久承酸溜溜地说,“一千多万的经费,你们是真的钱啊,这个项目是批准给哪个课题组的?谁这么大的面子,能让你们出这么多的钱。”

  叶泠听出了李久承话里的酸味儿,解释道:“这可不是给一个人和一个课题组的,是给整个谐和医院和水木大学精密制造系的,这两个单位联合做这个项目。”

  “原来是给两个单位联合做……话说你为什么选水木大学的精密制造系,不选咱们京华大学的精密制造系?难道传言是真的,你和精密制造系那边闹了不愉快?”李久承八卦心起,也点想做个和事佬调解一下的打算。

  在国内学术界,能和京华大学比拼实力的高校不多,水木大学算一个,算是国内学术界的两个山头,两者地理位置上紧挨着,方方面面都在比拼,叶泠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京华派,毕业之后却和水木派搞到了一起,项目也想着水木派,李久承心里或多或少还是些不愿意让水木派占了这个便宜的。

  万物生集团投在这个项目上的钱就那么多,水木大学如果拿了这笔钱,研究人员的生活会宽松不少,用在做实验做测试上的经费也多,自然能提出一些新的学术理论,产出一些新的学术成果,最后还能做完这么大一个项目……日积月累之下,差距自然就产生了,而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李久承的话让叶泠失笑不已,“和咱京华大学精密制造系的关系说是不愉快,其实也算不上,只是和于秋主任的见解不一样罢了。当初我想去精密制造系找一些教授做点合作,没见着人就被于秋主任给拦住了,后来才找了水木大学机械系和制造系,人家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把事情漂漂亮亮地做完了,这才了这次的合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里搞建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