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捡垃圾的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49 KB   上传时间:2021-09-17 19:39:29

  破旧带着补丁就不说了, 衣襟和腿上,溅的都是泥点子。

  这是在畅春园,知道不会有闲杂人闯进来;要是在街上,走碰面,都认不出来他。甚至是别人指着说这是四阿哥, 她都不信。

  “这是怎么回事?”船还未停稳, 康熙就大跨步, 跳上了岸。

  “皇阿玛, 您没事啊......皇额娘,您也好好的......”眼看着四阿哥要扑向康熙,周围的宫人侍卫,包括佟宝珠在内的一众人,心里都捏了把汗。

  这副脏样儿,抱着皇上可咋办?

  正紧张中。

  四阿哥在距离康熙两步远的地方收着了脚,紧接着双膝一弯瘫跪在地上,张开手臂,就抱着了康熙的右腿:“......皇阿玛,您没事啊......儿子听说您病了......”脸贴着康熙的腿,放声大哭。

  跟随着哭声,一股酸臭扑面而来,康熙揉了揉鼻子,扭头看向佟宝珠。

  这次生病,他意识到了一件非常美好的事。那就是,面对进退为难的场面,他不好决定时,皇后可以出面帮他做决定。

  人就是这样。

  没山的时候,遇啥事,都自己想办法解决;有山了,就懒了,就想靠山。

  他现在就想依靠皇后。

  “这是听说您病了,心急火燎,赶路赶的太急了吧?瞅瞅这一身脏。”佟宝珠扶着梁九功的胳膊下船,走过来,看着四阿哥脏乱的后脑勺,语速极快地说,“你皇阿玛前几天病了,现在已经大好,别挂心了。先去洗洗,吃点东西,歇一会儿再过来说话。”

  这一路是遭了多大的罪啊,佟宝珠心疼极了,想去弯腰扶他。紧了紧手,站着没动。

  这是她儿子,但更是康熙的儿子,不能抢在康熙前面表现与孩子们的亲密。自从晋封为皇后,在各方面,她都十分注意规矩。

  就想这么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不想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皇阿玛,儿子快吓死了。您要有个闪失,让儿子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让皇额娘怎么......”佟宝珠正要吩咐侍卫把四阿哥带下去,哭号声突然停了,随即斜着身子,歪倒在了地上。

  “哎哟,四爷是晕倒了。”梁九功最先反应过来,急声吩咐道:“快去叫太医。”

  “把老四送到观澜轩,观澜轩近,观澜轩的人挪到别处去。”这会儿,康熙也顾不得脏了,蹲下身,先是伸出手指在四阿哥的鼻子底下探探,确认还有呼吸,这才慢慢把他的身体放平,“让太医直接去观澜轩。”

  “主子爷,观澜轩的几位大人,挪哪儿去呢?”梁九功凑过来,虾着腰问。

  “畅春园那么大,还容不了五六个人嘛,随便哪里都行。”康熙怕声音大了吵着对方,又怕声音小了对方听不见。压着嗓门喊:“老四,老四,能听朕说话吗?”

  “让他们搬去渊鉴斋。”佟宝珠指点过梁九功,又吩咐立在一边的采月,“你去看看灶上备的有什么粥没有?要是没有,把米粉冲一碗。”接着低身轻拍了一下康熙的肩膀,“皇上,四阿哥是太累了,加上情绪激动才晕倒,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过来。让人把他抬走吧,给他清理清理,喂点稀饭吃。”

  “你们听皇后的吩咐。”

  康熙起身前,又摸了摸四阿哥油腻的脏脸。

  瘦多了。

  在昨天傍晚的书信中,康熙就知道了四阿哥回京的消息,还知道走的急,侍卫都没带。怕皇后担心,便没告诉她。阴天下雨,路不好走,日行百里就很艰难,从乌兰木通回来,至少要半月。

  这才八天就到了,仅比信使晚了一天。

  信使可都是训练有素的,翻山过河是日常便饭;四阿哥是身娇肉贵的皇子,在此之前,出远门也就是跟随太子巡幸蒙古那次,听说路上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马车上坐着。

  看着侍卫把四阿哥背走,康熙叹了口气:“老四辛苦了。”

  这孩子,平日里在康熙跟前,少言寡语的,没想到如此重感情。佟宝珠也跟着感慨了句:“看这样子,这一路是没歇着。”

  “是啊。他自己的衣服也不知道弄哪里去了,身上穿的这件是在路上寻的吧。”

  因为挂心着四阿哥,康熙没再回清溪书屋,理所当然地去了观澜轩旁边的集凤轩。坐在集凤轩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听宫人一会儿一禀报。

  “太医说没事,晕倒是因为精疲力竭所致。”

  “给四爷洗过澡了。”

  “好不容易把四爷唤醒,喝了大半碗米粉,就又睡了。”

  “给四爷剃过头了。”

  “给四爷收拾干净了。”

  “四爷正睡的香......”

  到了午后,佟宝珠劝康熙:“太医也说了,四阿哥身体无碍。皇上去屋里歇会儿?”

  康熙未置是否,而是说:“有人给朕的信里写,清理战场时,除四阿哥之外,诸皇子均是身先士卒的忙碌。又特意解释,说大约是四阿哥身体有恙,所以一直在帐中。皇后你怎么看此事?”

  佟宝珠站在康熙背后,给他捏肩:“四阿哥不是怕吃苦受累的人,许是不愿看到惨烈的场面?臣妾没上过战场,但也能想象得出来,我方的尸体,敌方的尸体纵横交错,四处都是血迹,不忍直视。”转话又道,“也可能,他是觉得自己干那些粗活远不如兵士们,和他们一起干,别人又要关照他,担心给大家添麻烦。还不如躲到一边去。”

  “朕原是想亲征。亲征是要多花许多费用,但意义不同。朕亲征,不仅能震慑叛敌,同时也能鼓舞士气。无论兵将,都会报着一颗必胜之心上战场,将会是一场必赢之仗。”

  康熙望着院门的方向,没带什么情绪地说:“同理,皇子们随军上战场,不仅是让他们增长见识;他们还是一杆杆的旗帜,别人看到皇子们的身影,就知道大清国面对外来的侵略,绝不等闲视之。”

  佟宝珠明白康熙要表达的意思,但没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件事。四阿哥既使在战场上有偷懒行为,被人暗中参奏,现在也不是指责的时候。

  就凭这份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孝心,就该什么都原谅了。至于过错,日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教导。

  拿不准康熙的所思所想,佟宝珠含糊辩解道:“可能四阿哥觉得皇子众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别人不会注意到他。”又笑呵呵地说,“年龄小嘛,才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呢,没皇上考虑的深远。等以后得闲了,皇上再慢慢给他讲道理。”

  “那怎么能一样?”康熙扭头看她:“他是皇后的儿子,是嫡子,是除了太子之外,身份最尊贵的皇子。”单听语气,还以为四阿哥是皇后亲生的。

  佟宝珠不知如何接话,便把话题引到了太子身上:“想必太子更是心急如焚,皇上什么时候给太子写信?”

  康熙站起身道:“那边还有很多折子没批,朕去看看元元们,就去清溪书院了。晚上过来用晚膳。”

  康熙的病好了,太后回了紫禁城,元元们便又抱回了集凤轩。四五个月的孩子,已经会翻身了。三个放在一起,十分热闹。

  不是这个翻身,把腿压在了另一个身上;就是这个伸着小手,去摸对方的脸;还有拱到别人颈窝里,又抓又咬的,口水涂了别人一脸,惹得另一个哇哇哭。

  康熙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一边,和皇后说着闲话,看着他们这般闹腾。听着他们的哭声,就心里欢喜。

  因为他发现了,他们哭,大部分的时候,并不是真哭。张着小嘴干哇哇,根本就没泪。

  只要是一抱起来,立马就能止着哭声。与其说是哭,不如说是他们情绪的一种表现。想让人抱呢!

  此时三个崽崽,刚睡着,还算老实,各自安稳地躺在各自的领地里。小三元大约是梦到了什么好事,突然傻呵呵地笑了一声。

  康熙挨个摸了摸他们光滑的小脸蛋儿,轻声说:“太子三岁半的时候,出过痘,皇后知道吗?”

  “有些耳闻,听说十分凶险。”佟宝珠看出来康熙心情有些低落,为了调节气氛,她自装没注意,笑呵呵道,“早些出痘是好事,再也不用操这个心。”

  “朕登基这么多年,只在太子出痘的时候,停过朝政。”康熙摸着床的围栏,缓声道,“朕记得很清楚,从十一月二十七,至到腊八次日,一共二十二天,各部院的奏章全部都交由几位朝臣们处理。”

  “朕全心全意的守在太子身边,亲手喂他吃东西,亲手给他擦洗,陪他度过了整个出痘时期。他痊愈之后,朕喜悦万分,还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并向天下臣民宣告这一喜讯。”

  “皇上爱子心切。”佟宝珠把手搭在他手背上,十分体贴地说,“那个时候还不比现在这般,天下稳定,臣子得力。当时,正是内忧外患之际。”

  “是啊!朕忧心似火。”康熙反手抓着她的手,拉着她,往东边的起居室里走,“朕在心里暗暗祈求满人的天神,若是能让太子顺利出痘,朕愿意折出十年寿命。后来,为了显示诚心,又在心里说愿意折去二十年寿命。可朕又想,朕若是只有五十年的寿命,折去二十年,只剩下三十年。那时候太子还小,朕不在了,谁来扶持他?就又跟天神商量,还是十年吧。”

  佟宝珠附合道: “皇上心诚,并不是随便许的愿。是真心实意的,想与天神交换条件。”

  “嗯。”康熙点头。回头看了佟宝珠一眼,走到榻跟前时,松开了她的手,歪坐在上面,“朕是诚心诚意的。”

  佟宝珠依靠在他旁边,感叹道:“父爱如山般伟大。平日里默默屹立那里,不言不语,孩子们有需要时,就挺身而出。”

  还是皇后能解释自己的心意。

  康熙伸手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哈哈道:“朕怎么又坐这里了,朕来到皇后这里,就不想走。”说着话,站起了身,“朕要去处政务了,晚上再过来,就吃火锅吧,到时候把老四叫醒一起吃。”

  下午,佟宝珠坐在葡萄藤下织毛衣,琢磨着康熙东一句西一句反常的话,突然想到了些什么。

  难道是看到四阿哥为了赶路,累成这副模样,对太子没有及时回京,心里不舒服了?

  可他明明是不愿太子因为他分心。再三叮嘱朝臣,不可把他的病情告知太子。

  当时她就在旁边听着。

  用他的原话说:“即使是朕挺不过去了,在没有彻底消灭叛敌之前,也不可公开。葛尔丹是心腹大患,此次不灭,以后还要出兵。出一次兵,伤一次国力。若是因为朕的病情,让大军无功而返,朕将会心里难受一辈子。”

  佟宝珠把这日康熙说的话,又仔细想了一遍,把自己想象成康熙。

  想自己一心一意的抚养某个孩子,甚至把唾手可得的荣誉让给他。长大后,他听说自己病重,却因为事业在上升阶段不能回。

  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最后得出了答案:他的选择是她想要的结果,却仍是心里失落。

  那有没有办法解决掉这个心结呢?

  有。

  作者有话说:

第226章 父子

  康熙回到清溪书屋时, 马齐在那里候半天了。他是兵部尚书,需要协调各路人马,想从四阿哥那里了解乌兰木通的详细情况,更想知道太子的动向。

  忐忑不安中看到皇上沉着脸走进来, 原本提溜着的心, 瞬间提得更高。

  这个索额图, 真是老糊涂了。他另外写一封信, 就是让索额图斟酌着处理这件事。太子爷年轻, 没做过阿玛, 体会不到身为老父亲的心理,索额图可是有几个孩子的人, 怎么也揣测不出皇上的心思呢?

  不但把皇上的病情公开,还派了四阿哥回来。

  太子知道皇上病重, 不即刻返回,皇上内心就多少有些失落了,如今看到四阿哥这副模样,这份失落或许就上升到对太子爷不满。

  “皇上,四爷可还好?”马齐跟在后面,轻声问。

  “嗯, 睡着了。”虽然太子在信中说,是担心他隐瞒病情,放心不下,所以让四阿哥回来探究竟。但康熙明白,定是有人把自己的情况私下里告诉了太子, 那这个人多半就是马齐, 所以对眼前这人有些厌烦。

  走到马齐跟前, 脚步未停, 也没看对方,直接进了里间。

  “朕这里暂时没事,你先退下吧。朕看一会儿奏呈,有事再叫你们。”

  马齐心里更加不安,斟酌了片刻,小心地说道:“昨日云南那边递过来的那本折子,当紧一些,说是旱情严重。钱知府申请朝廷拨粮救灾。”

  康熙这才瞟了他一眼,接着在一尺多高的奏呈里翻拣:“昨日怎么不提醒朕呢?这里晚一天,那边就可能饿死人。去把陈廷敬叫过来,看看周边哪个省的余粮多,加紧往云南调拨。”

  马齐是想着,不用提醒,依着皇上以前的理政习惯,最迟今日上午就能看到那份奏呈。若是提醒,不是显得皇上怠政吗?

  正值风口浪尖上,不想再惹皇上不快。

  “是奴才的错。此事,奴才和陈大人、张大人,也讨论过,尚未理出章程之前,不敢呈交皇上。”

  康熙找到了云南的折子,打开看,皱着眉道:“这么简单的事,还用什么复杂的章程?先让周边的省调粮,再让户部往南边拨银子购粮,补足调粮省份的亏空。户部银子若是不足,去找纳兰明珠,让他想办法筹集。”

  “嗻,奴才这就去办。”

  马齐走了,康熙想让人把皇后叫过来,帮他把这些奏呈分分类,哪些当紧的先看。像那些什么地方有个什么祥瑞了,什么地方有名贞女需要立牌坊之类的小事,可以先放放。

  又担心别人说皇后干政,只得作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2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