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三花夕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5 KB   上传时间:2021-10-04 21:07:38

  宁知中:“阿星,你看这小人好看吧,它的关节还能动呢!其实我们最开始琢磨地就是做个木雕,你还记得那次你在实验室和我说的木偶吧?”

  “……嗯。”

  “我去学校图书馆查了资料,还拜托认识的老师找他们熟悉的民俗、手工艺学者要了材料,这就看到了不少地方流行的木偶!爸爸特别厉害,一下就研究出来了,这个小人的关节那可都是能动的,而且你看她的脸,是在原有的木材外面上了黏土、油,最后上色勾勒的,就是眼睛还差了点,否则那就和人差不多了!”

  宁知星:“……”

  别说了别说了,原来是我自己给自己挖坑。

  “之前我写书的时候,你不是也说了可以融合机器元素吗?”

  宁知中写的小说受国内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虽然走的是超级英雄流,可这技能还是整体更偏向于传统武侠流派,当然,这也有国内科技发展受限的因素在。

  宁知星没想到哥哥忽地旧事重提,她之前提起这说法,想的是让哥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毕竟这科技侧的东西那是得要研究一点理论基础的,科幻可不等于瞎说,她本意不是想着让哥哥去多做功课吗?

  “你都不知道当时你一句话给了我多少灵感!”他兴奋地拍了下身边的几本书,“最新的这本我已经写进了科技的元素,还真别说,科技加武侠,更有意思了,你之前实验室那张不打算用的仿人款机器人的图纸我看过,我想了下,有不少能结合着放在书里,而且之后我们也能做机器小人!感觉比这个更好做呢!”

  宁知星只能给予哥哥一个不太完美的假笑。

  她太难了。哥哥到底是哪来的这么多灵感?这就是传说中的顿悟吗?路边路过的人随口一句话,大师便能瞬间领悟大千世界道理。

  宁振伟补充了句:“其实你二叔本来也想帮忙呢,只是距离很远。”

  宁知星心里忽然警戒:“二叔怎么说的?”如果要比危险等级的话,二叔应该是最前列的。

  “你二叔说阿中这本书很好,可以好好宣传,他说他在广省遇见了不少港城人,人家港城那边有大师在报纸上连载武侠,那小说特别受欢迎,电视台还把他们改编成电视剧呢!听说万人空巷,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宁振伟复述着宁振强的话。

  宁振强是个很擅长观察的人,他去广省,在还没有相关的政策信息下来之前,他便从找工作做起,每天除了在工厂上工,和当地人聊天,下了班他也绝不停,就直接往当地港口之类的地方凑,听听那的人在闲聊什么。

  在广省当地,港城的新闻最吸引人,甚至他们那还能看见来自港城的报纸。

  宁振强观察的除了政治经济外,就是文化,他发觉国内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荒漠”,港城又是报纸连载小说,又是小说改编电视剧,又是捧红大明星等,甚至还能把产出的电视剧卖到海外去,这让宁振强很受震撼。

  一听到宁知中的这本书,他便随口地提了几个设想。

  “你二叔说,现在大家都缺钱,比起玩具小人来,就做些什么卡片、连环画会更好卖,先把书卖开,之后便和其他人合作,比如说在书包上贴图。等到书更多人看过或是知道了,那就可以卖玩具小人了。”

  “他还说现在是大家的条件都一般,要是等大家都有钱了,那卖玩具可还有讲究,可以分成不同的款式,做得精致的就卖贵一点,做的粗糙的就便宜一点,还可以成套卖……这要是名气大了,没准以后也能去拍电视剧电影呢!”

  吴凤英也笑道:“你二叔说得可多了,他当时还说要是要的话他就要打包行李回来了,那我哪能答应?”两个小叔子对阿星和阿中好是好事,可怎么能耽误了自己的事情呢?她看丈夫当时拿着电话像是要答应立刻就拦了。

  再说了,阿中事先可都和他们说过了,这书阿中认识的几位教授要帮忙出版,得做个信守诺言的人。

  宁知星听得张目结舌。

  二叔这是得多笋啊?

  这不就是后世的IP改编,高低配版手办吗?

  这就是圈钱人圈钱魂吗?想到什么都能想到赚钱的一万种方式。

  还好妈妈拦住了。

  宁知星猛点头:“妈妈说得对,我之前和二叔聊天的时候二叔说他可忙了,我们不要耽误二叔工作!”

  “谢谢大家,我是真的觉得很开心!”宁知星看着礼物,当然,要是这礼物背刺的成分少一点就好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这次事情解决得太过顺利,她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不过应该是她多心了。

  ……

  虽说现在后世流行的春运概念还没形成,但现在火车上的行客已经比其他时间段的要多上了不少。

  “唉……”吴凤英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胸口有些闷。

  从昨晚到今早,大家那都一派其乐融融,吴凤英也一样打心底眼就没生出多少离别愁绪,可刚刚进站前猛地一回头,瞧见阿星和阿中那两孩子在那站着挥手的样子,她的脑袋立刻像被锤子打了一下般震了震。

  可能是因为这几年来的聚少离多,她潜意识里总还是把阿星和阿中当两个小孩子看待,哪怕他们做出了这么成绩。毕竟无论何时,他们都会将孩子气的一面留给家人。

  只是……原来他们俩都这么高了,忽然前后脚窜高了一截的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时时刻刻要被大人抓着,或是抱在怀里怕被人群冲击到的高度了。

  宁振伟伸出手安抚地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很快就再见了。”他想了好一会才吐出这么句干巴巴的安慰。

  看着妻子眼神中的怅惘,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得跟上女儿和儿子才行,否则这有了距离,他们实在错过了两个孩子太多成长。

  宁振涛看着对面哥嫂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毫无波动,甚至想鼓鼓掌,这样的场景从小看到大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在他心里哥嫂要是不这么互相安慰甜甜蜜蜜这才是太阳打东边出来呢。

  “也不知道看看自己!”宁奶奶没忍住,往小儿子的脚上就是个母爱践踏,话都是从牙缝里跑出来的。

  她这三个儿子,一个赛一个出息,可说起成家来,也就老大靠谱,平时也就算了,现在在自己眼皮底下,老三看到凤英他们这么恩爱居然来个巍然不动,实在叫她恼火。

  她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两个儿子的婚事吗?她不抱希望了。

  宁振涛:?

  怎么就踩他了?他可冤!

  他还没来得及反抗,宁奶奶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心情:“你等等回去工厂了要做什么?”

  “回工厂?妈你是怕我忘记吧?我记着呢!”宁振涛看了眼母亲,妈这怎么忽冷忽热的叫人好不习惯,“我把二哥的话都记在本子上了,回去就落实。”

  那天他们是一道去给二哥打的电话,二哥当时受到阿中那机器人想法的启发灵感不断,其中便专门给宁振涛出了个主意。

  宁振强算是最了解好食记及其所在工业园的人了,他早就发觉了情况有些不对。

  C市的领导和产业园几个厂的领导还有点天真的理想主义,自己找到了发财的门生也就立刻想着别人,这单单制造火腿肠的机器就卖出去不少,宁振强在广省的供销社都能买到本地产的鱼肉肠了,还真别说,这些个经常和外商来往的工厂,在抢占市场上还真有一套。

  当然,好食记作为头一个开拓市场的品牌也不会轻易被淘汰,宁振强看出了他们早有对抗市场的决心,在这方面,弟弟做了个正确的决策,比如说鼓励员工进修,保持工厂活力,而不是守着那几个产品想着到天荒地老,只是要发展出新的用于抵御风险的产品,那还少了个契机。

  宁振强的灵感是从宁知中那来的,他联想到自己读书时学生们对连环画的如获至宝,便想出了一招——那就是开发一款走低价路线,随处可买的小零食,并通过集卡、抽奖等方式迅速地拓宽产品市场,增加品牌影响力。

  宁振涛其实没尽听懂,他感觉这种宣传方法还怪稀奇的,只是既然哥哥说了,那就试一试,在有些方面那还是得听专业的人。

  “这当然也得做,但我说的不是这个!”宁奶奶凶神恶煞道,“你回去以后也要认真读书知道了吗?”

  儿子什么都不会,也就这厂长身份和比别人多读点书还能拿出去唬人了。

  她这媒婆生涯的滑铁卢就在儿子身上了。

  “好。”宁振涛缩了缩脖子,乖乖应好,他感觉自己脖颈发凉,总觉得不答应要出大事。

  宁振涛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天高皇帝远的道理!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认识到谁是能真正管着他的“皇帝”。

  厂里的那些员工算什么,他躲着点就说自己闭关读书难道他们还会非要来吗?可妈是真行呀!

  所以这么一想,还是工厂好,工厂就是他的家!

  他原本还想着哥哥的建议可以慢慢来呢,现在一想,慢什么慢!得快点推动!好叫大家都忙起来无暇管他。

  ……

  宁知星地将手上的书放在陈博学的桌上:“教授,这几本书我都看完了。”

  “这么快就看完了?”陈博学有些意外地看着桌上的那几本书,他办公室里有一个书柜,专门放着他拜托朋友收集来的进口书籍,这些年来他的工资至少有一半花上了上面,半个月前宁知星来借,他便欣然地替她选了两本合适的。

  说实话,这要是其他人这副表现,陈博学那就要生气了,毕竟这么快还十有八九是没认真看。

  可要是宁知星……

  那只能说宁知星效率太高了!

  哎,只是宁知星同学找他借的几本书居然都更偏向光学,他们核物理学多好啊。

  宁知星耐心地等着陈博学回神,说起来她认识教授后,教授好像越来越常出神了,这就是研究人员随时随地都在思考吗?

  陈博学回过神,立刻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今天找你来是有点事情要和你说,之前和你提过研究生的事情你还记得吗?我这边已经和学校沟通过了,打算呢这个学期帮你们结束本科的学业。”

  宁知星有些惊讶,她还以为陈教授是随口一说,毕竟她这才是入学的第一年。

  还有就是……“我们?”

  “嗯,还有肖烨同学。”陈博学解释道,“肖烨同学前两个月交了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一个数学难题的分支问题,学校已经把他的文章送到国外投稿,现在在走流程,今天才收到的信。”

  国人现在在不少行业还没有话语权,哪怕他们学校几位教授内部审稿、还请了其他学校的数学系教授帮忙,又运用了巨型计算机验算,可在稿件还没有刊载也没有得到认证前,学校一致决定先不往外宣传。

  宁知星倒是记得这事,这篇论文是肖烨自己埋头写的,当时写完给宁知星看的时候,上面还挂了她和哥哥的名字。

  数学到了后面,想要继续学深是要下功夫的,宁知星看着那篇论文,也算是久违地有了看天书的感觉,不过好在基础还在,旁边又有论文作者的全程解读,花了点时间,她倒也勉强能搞懂论文要讲的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解答了一个数学问题。

  宁知星明白了什么叫专业与专业有壁,她点了点头,为好友的成就鼓掌,然后拒绝了肖烨把她也写在论文作者的提议。

  宁知星很为肖烨开心,陈教授这么说就意味着肖烨的文章应该是通过了,只是刊登还需要排队,或是还有改稿的环节,虽然她对于肖烨解决的问题级别不太了解,不过既然这次陈教授会点到他,那么就意味着肖烨的研究成果一定具有其突破性。

  陈博学又解释道:“知中那边是我压着的,我们商量了一下,他读的不少专业都需要一点时间沉淀,我也和外语系、文学系、政治系的几位教授商量过了,他们之后会多关照他。”

  宁知星对这倒没意见,虽然她的每个项目包括肖烨这次写论文翻译都带上了哥哥,可哥哥从来没因此对他们的研究产生过多的兴趣,反倒是总能在他们的研究中找到灵感添加到自己的小说里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宁知中之前也和他们说过,他现在无非是三选一,外语文学或从政,而这三门学科都是需要积累的,拔苗助长并不适合。

  陈博学确定宁知星没有因为二缺一的消息不开心后便松了口气:“当然,学校也完全尊重你们的个人选择,如果你们想多读一年两年也无伤大雅,只是我们以老师的角度,更建议你和肖烨转为研究生,跟着项目组做研究,这样更能发挥你们的能力。”

  他笑眯眯地推出一张单子:“阿星,你看,你要不要先把这文件写一写,就用你之前做过的项目材料,论文也不用另外准备,咱们把毕业流程准备一下,其实本来早该给你了,但我就是想着你手头的那些项目够,你要是没空的话让你季师姐帮你填一下也行,看着这两天交来给我吧,等你去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帮你盖章。”

  “还有这份,这份是读研申请,这份得要好好填,填完了我走好流程会把学校教授们研究项目的清单给你,到时候你挑个喜欢的去。”陈博学咳了一声,“当然,我是很希望你来我的研究组的,我们组关于受热核聚变的研究很深入哦!”

  宁知星接过了这两份文件,上面的编号都是0001号,宁知星估计这应该是专门为他们设计出来的文件。

  不知怎地,她觉得陈教授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教授,那肖烨的我要帮他带回去吗?”

  “他的先不着急,数学系的教授会和他聊一下他之后的研究方向。”陈博学淡定道,“这回去首都比赛不是只有你去吗?他还在学校可以慢慢来。”

  宁知星点了点头,科技大学之前一直都不太重视机器人比赛,所以便也没有安排什么经费,学校这回统共有两个队伍参赛,便只安排了两个老师和两个学生往返的票。

  最了解他们组机器人的人自然是宁知星,所以便派了宁知星去,宁知中和肖烨有过冲动想自费去,可这不是宁知星拦着,便放下了这个念头。

  收拢完文件又同陈博学教授聊了两句后宁知星便直接离开。

  临要出门时她看了眼大门右侧,那边放着个瓦楞纸箱,箱子上是手写的“中星家具”。

  ……

  首都大学机器人大赛组委会这有最全的参赛人员名单。

  学校里好几位教授都盯着名单,一直到瞧见上面出现宁知星名字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他们可就怕他不来呢!

  “这回等宁知星来了,我们可一定要和她说一说在首都读研究生读博士的好处。”

  “那肯定!对了,她怎么报了两个项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8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2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