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三花夕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5 KB   上传时间:2021-10-04 21:07:38

  之前困扰他那么久的问题,现在显得格外简单。

  郑团长大为震撼,难道他以前对科学家的了解出现了错误?

  他以前还年轻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位教授武器方面的问题。

  当时那位教授看了他半天,告诉郑团长自己是学数学的,对具体的方案并不了解,还向郑团长科普了好一会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可那一套怎么就不管用了?

  还是说……正好宁知星跨界掌握了这些?

  “那些琐碎的问题解决,接下来来讲重点吧。”

  宁知星:“肖教授算过了每年所需要的食物总数,根据我们当地驻军人数来看,仅靠扩大种植规模这点是很难满足需要的,所以还是得从品种和种植技术上下手。”

  副团长:“我和郑团长之前也想过这点,我们咨询了南方农业大学的教授,他说他们实验室研究的品种在这里不适宜……”

  说简单点,就是他们当地的这点产量人家尚看不上,目前别人研究的都是能在几个粮食大产区种植的品种。

  而且就算本地真研究出来了要怎么往外运还是个问题。

  郑团长叹气:“宁教授,辛苦你们了,这个我再想想对策。”

  看来宁教授也被这个问题难倒了,也是,她总不能连农业都懂吧?

  宁知星:“不用,我已经想好了,晚点我会和领导打电话,申请把这里做一个实验田。”

  “实验田?”

  “嗯,之前我们实验室就有研究出过一些替代劳动力的种植机械,只是在国内还很难普及,正好能在这做实践改进。”宁知星若有所思,这些种植机械中还包括节水的滴灌设备、种养循环设计方案等,未来国内劳动力产业转移后正好能用上,而且在国外,这些机械也有一定的应用空间,可以走出口。

  “晚点我会和肖教授把项目实验书写好,这样能申请新的项目经费,除了这个外,粮食品种我也有一些想法,晚些我们可以开始做实验。”

  宁知星还挺怀念,她当初在自家小院子里可研究了不少新的蔬果品种,当时的她可没想到现在居然还能用上那时候入门的技术。

  郑团长震惊道:“宁教授,你还懂培育新品种?”

  他看过宁教授履历的,这位宁教授分明不是学这个的呀?

  “略懂。”确实是略懂,就懂这么亿点点。

  “循环的生态种植、养殖一体化系统,养殖也很重要,现在的养殖技术和以前不同,人工压力并不大,本地有一种白猪,之前国内试过和引进的外国品种杂交,养育出来的白猪出肉率挺高,正适合我们……”

  郑团长:“宁教授,您还懂养猪?”

  宁知星:“这个也略懂一点。”

  这不是刚好她和养猪有特别的缘分吗?

  肖烨:“我也略懂一些。”他当初出于好奇的心也看了两三本种猪养猪的书籍。

  “我等等给你两个电话,是养殖场的,那家养殖场现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附属的研究中心常年培育着各种品种,你可以咨询一下他们是否有库存的杂交猪,否则就找他们采购几只长白猪公来配种。”

  宁知星想到什么,补充道:“记得报我的名字,有折扣,审批也快,也可以先赊账,同样的,如果当地有居民要一起的话也可以,我们配种后的第二、三批小猪可以出售给他们。”

  郑团长以前也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可他想的最远的也就是去买几只本地猪崽,宁知星这都想到了进货配种去了。

  略懂的宁知星和肖烨说着说着就讨论了起来,说起了当地牛羊的品种,琢磨起了要不要顺便培育一批牧草的事情。

  两人说着话,郑团长和副团长只觉得高深莫测,话题深入且跳跃。

  可要是听得懂的人就知道,这也就是两人的日常讨论,只是因为彼此都很了解对方的知识面,说话经常是半截半截地,将节约做到了极致。

  “这些联系方式……我打过去就行吗?”郑团长看着自己副团长刚刚匆匆记下的一串串数字忍不住问,这要不是他不自觉地开始信服宁知星,这下一秒就要怀疑没有看电话簿的她会不会是记错了。

  “嗯,打过去就行。这些都是和我们研究中心有合作的单位或是和我个人有过合作的单位。关系还可以吧。”

  她虽然是让郑团长报自己的名字但可不是要搞特权的意思,他提供联系方式的这些对接方,包括小叔工作过的养殖场,那都是用过宁知星名下技术的,当初合作的时候就有谈过在不影响双方利益的情况下优先合作、提供一定便利条件的条款。

  ……还可以、略懂。

  郑团长乖乖点头,可脸上的表情有些负责。

  大家都是还可以、略懂,可怎么差距这么大呢?就像是在两个世界。

  这位宁教授果然是全能的吧?怎么什么都懂?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了,他总觉得宁教授这几句什么略懂让他听了总有种嘴角抽搐的感觉,虽然明知道对方应该没有炫耀的意思,可分明是被秀到了呢。

  郑团长带着手头的工作离开,这就不打算耽搁准备把工作往下吩咐,接下来的工程量可真不小。

  宁教授已经帮他们走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可一定要走稳了。

  军人服从是天性,郑团长带着宁知星的计划书布置工作并没有见到太多质疑,再加上几通电话过去得到的积极应答,这仅剩的担忧也烟消云散了。

  对于研究人员自带光环满是崇拜的军人们只是夸惊叹与赞赏并存,对宁知星产生了满满的好奇心,这其中也自然包括了郑团长。

  谁会不好奇传说中的全能宁教授是什么样呢?

  郑团长已经想好,只等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便邀请宁知星来开个见面会……呸,得叫工作指导会。

  打着如意算盘的郑团长没想到他这计划还没实行,一个意外之喜倒是让他提前全面地了解了这位宁教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9-07 00:03:28~2021-09-10 23:57: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马铃薯菇凉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9章

  “老郑,你算得怎么样了?”副团长憋不住了。

  以前训练的苦和累那是能用意志力熬过去的,可眼前的这种如坐针毡可真不好熬。

  郑团长:“……在算。你专心点,人家宁教授和肖教授都算好了,我们只要确认、核算就行,可不能拖后腿。”

  他一本正经,要是没有紧皱的眉头这话就更有说服力了。

  宁知星和肖烨设计的方案很完善,他们俩还很贴心,后来把简略写的方案扩写成了详细的计划书交给了几位负责人。

  有了计划书,那紧接着的就是傻瓜式操作,大家按部就班,几乎不用思考。

  宁知星所说的“关系还可以”和“略懂”着实是谦虚过了头,郑团长一个电话过去才报了宁知星三个字就得到了春风般的好待遇,对方所报的那些条件、价格更是只和宁知星粗略的报价有着市价波动的差距。

  这还不止,郑团长这些与民同富的方案和当地政府一联系,那叫一个大受欢迎,现在报过来的需求写满了一个文件夹都不够,以现在的趋势来看,他们前期不仅不需要怎么投入,还能净赚不少呢!

  这种做梦都梦不来的好事郑团长按说是该欢天喜地的,可随着好事一起来的就是算账危机。

  原先郑团长还想的单纯,觉得肖烨都把计算公式给拿来了,也就是把变动的价格替换就好,可后来掺和的人多了,这事情就便复杂了,整个账目理顺难度直接倍增。

  可且不说宁知星之前就再三强调过账目的重要性,就说这些项目有老百姓的参与,为了不占老百姓的便宜,他们也必须得把这账目给算对、算好!

  再说了,他们也得在宁教授面前表现一下呀?总不能什么都让人干了,自己连点收尾工作都做不来吧?

  雄心壮志是如此,但现实嘛……总是残酷的。

  看着眼前反复涂改过的账目郑团长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同处一间办公室的副团长像是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跟着也叹了气。

  郑团长是真的难!

  他们六号基地当时配人的时候,行政人员就是按照最低标准配的,当时想着的是来这要多干不少体力活,却不想着脑力活反倒成了第一位。

  他和副团长卷起袖子开干,可这多年不使用的脑袋这种时候就显得格外“钝”,这要是有个磨刀石,郑团长都恨不得把他和副团长的脑袋拿去开光。

  还好有宁知星同志带来的电子计算器……

  郑团长虔诚地看向眼前的黑色小机器,计算器这几年开始科普了,可这么轻便又好用的也只有这个了。

  他一定能把这些账目捋顺!验算一次不对,那就验算十次,总能对!

  郑团长和副团长的叹气声此起彼伏,涂抹错误时笔尖和纸张摩擦发出的声响时不时地响起,可两人都没放弃,只是一遍接一遍的核对。

  六号基地这的天黑得挺早,等到外头天色渐暗,两人便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副团长:“老郑,我们这算不算死鸭子嘴硬?”

  他们俩在这痛苦面具,实际上昨天人宁教授就问过了,说要不要让她和肖烨来算,当时郑团长和副团长不假思索直接拒绝了。

  “当然不是!人家宁教授和肖教授是什么样的人!是有大才的人,他们的精力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再说了,咱们也有自己的纪律,这账目怎么可能都让宁教授他们来算?这不合规矩。”

  郑团长是个很守纪律的人,他现在已经是百分百信赖宁知星的状态,可还是很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就说现在折腾的这些项目他也都是打电话和首长汇报过,取得了书面申请才实行的。

  “也是。”

  副团长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示意郑团长往窗外看:“宁同志这才来多久,还没一个月吧?整个六号基地就不一样了。”

  郑团长也跟着起身往窗外看,脸上是同款感慨。

  他们这窗外正好是被规划出来的蔬菜田,原先曾经是荒地的区域现在被栏杆围起来,中间已经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

  不过蔬菜移植过来的时间还不长,现在能够食用的部分还不多。

  除了蔬菜田外,这门外的绿化也很吸引人的注意,按照相等的距离移植了不同种类的树木,树下还和蔬菜田一样挂了牌子。

  牌子上写的是中文和数字,可具体的含义郑团长是看不懂的,他之前问过宁知星,对方告诉他这是在分区做实验,他们团里还有两个士兵协助他们每天做数据呢。

  当时郑团长听了这话觉得挺稀奇,他只知道人家人体试验他们可以过去当试验品,没想到这还能参与科研。

  到点了,放饭时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点,两人连始终都不需要看,到点这身体就自动行动起来了。

  他们一路往食堂去,这一边走感慨就更多了。

  沿路过去有不少已经完工或是才做了一半的工程,这要是有个俯拍图就能立刻在这凌乱中感受到秩序。

  也不知道宁知星是怎么琢磨的,把人力也安排得很妥当,现在每个人手头都有工作可干,还有几个专门安排出来的机动人员。

  郑团长对于士气、团结等很重视,他看得仔细,士兵们并未因为这些新工作感到混乱,他们适应得很快,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好像也并未因为这些工作有太多的负担,甚至……都很有成就感?

  他都想让宁知星给他们上一课了,可别小看安排人,这其中可有不少功夫。

  夸人的话就没听过,等闻到香味时一抬头,这就到了大食堂。

  食堂是用原先当地放谷子的谷仓改的,特别宽阔,因为吃饭的人多,这还往外支了棚子。

  食堂里的菜色是宁知星过问过的,在不浪费的同时也注重了营养搭配,她提供的几个菜谱那可是现在食堂最受欢迎的菜色。

  平时一进食堂都不用睁开眼看便能区分开研究人员是士兵,研究人员呢有不少都喜欢话配饭,吃个饭要讲半天,他的兵就不一样了,吃饭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直接光盘。

  可今天,情况好像不太对。

  轻易不动的圆桌们被移到了一起组成了大“串串”,众人像是不需要空间一样死命贴近着彼此肉挨着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8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