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意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1-10-18 19:56:04

  哪怕昌帝没去过瑶州,但是通过明庭的书信,他对瑶州了如指掌。

  哪些港口受害最严重,哪些港口小城的百姓过得最辛苦,他就让这些人去那些地方,体验生活。

  这个词,还是昌帝跟明庭学会的。

  多么文明的词语啊!

  朕这可不是贬官,也不是不听劝,朕只是让你们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让你们下基层,脚踏实地地了解百姓是怎么想的。

  当然,为了显示自己并不是小家子气,昌帝也派了自己信任的人去瑶州。

  “终于不吵了,安逸――”

  耳根子终于清净了,昌帝躺在躺椅上,继续欣赏图纸。

  这船是两层,昌帝在梦里见到的船是三层。

  三排火/炮,威武霸气。

  昌帝盘算着,先造个两层的出来,以后有钱了,一定要造三层!

  被弹劾这事儿在明庭的意料之中,消息传来,齐铭快急死了。

  他来到韦府,看到明庭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差点儿被他气着。

  “你啊你,怎么不告诉我说一声就跟陛下说造炮?现在好了,朝上天天骂你,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齐铭刚把幼儿园的事情忙完,走上正轨,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好歹没辜负明庭的信任,谁知道他在这头又捅了娄子。

  武将就是这点儿不好,想的太少。

  齐铭虽然迂腐不会拍马溜须,可他并不傻,官场上的事情看得真切。

  明庭远离京城,肯定没多少人帮他说话。

  有道是三人成虎,如果昌帝真的偏听偏信,最后吃亏的还是明庭。

  “我就去给陛下上折子,不能叫那些小人中伤你!”

  “齐兄,别急,先喝口茶――”

  明庭泡了茶,让齐铭歇一会儿。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陛下圣明,自有决断。万一他相信谗言,大不了我就不干了。”

  “不行,你怎么能不干呢!”齐铭就盼着明庭把倭寇赶走,换一个人来,可不能会像他这么认真积极。

  这么一想,齐铭更加坐不住了,又赶回府衙,开始写折子为明庭辩护。

  明庭本来想告诉齐铭,昌帝肯定会答应,谁知道话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

  “齐大人真是个好人啊!”明庭跟蕙娘感叹道。

  瞧瞧齐铭,不但做本职工作,还把管招兵、粮草,水泥也是他盯着,幼儿园他也帮忙弄好了。

  造炮有兵部专门负责,可是造船的事情不出意外,又会落在他肩上……

  这样的能臣,真的就是勤勤恳恳,像工蚁一样。

  难怪以前厉帝那么喜欢压榨手下的官员,有这样的臣子,君王的确很省心。

  “夫君,你怎么能说齐大人是蚂蚁呢!”蕙娘边笑边抚着大肚子,“要是齐大人听到,肯定会生气的。”

  “你说得对,我以后不能这么说了,胎教不好。”

  明庭觉得有一个齐铭还远远不够,他得多发展一些人,让他们都忙碌起来。

  只有叫大家都有事情做,齐心协力地往一处使劲儿,他才能躺平当咸鱼啊……

  幼儿园走上正规。

  第一批进来六十多个小朋友,分了三个班,每个班有4个军士娘子看着,还有8个护卫,做饭的厨娘也是军嫂。

  小环负责教识字和儿歌,教他们做游戏。

  两个军士娘子年纪大也稳重,还识字,平时在军士娘子们中是领头,被聘请成为幼儿园的代理院长和主任。

  与此同时,酒楼也开张营业。

  刘程以前都是跟在刘永山身边历练,这回他独当一面,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但有老爹在背后盯着,也没出什么大错。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相比起来,那些被昌帝拍下来的大人们,就没那么舒服了。

  离京的时候,昌帝三令五申强调,这是下基层做调研,不能兴师动众,也不能打扰当地的官员。

  这是他们代替皇帝,微服私访,一切都要保密。

  十几个人被分散到了瑶州各地,两个人一组,去的都是不同的地方。

  原本就大冬天,天气不好,路又难行。

  等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看这地方原来这么穷这么荒凉,这些在京城享福的大人们差点儿哭了。

  哪怕大家在起义的时候也过了几年的穷日子,可是新朝建立,各个升官发财变富裕,猛地吃苦遭罪,还真有些受不了。

  特别是瑶州是真穷,看到萧条的街道,百姓脸上的仓皇和麻木,有些人的心还是被触动了。

  原来这些都是倭寇造成的,倭患已经影响了一个州的发展。

  如果放任不管,倭寇会更加嚣张,以后说不定还会去祸害别的地方。

  本来有几个是带着目的来的,走之前头上的王爷说过,得想办法搞臭远伯。

  谁知道临出门,昌帝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到了目的地后做调查问卷,一人调查一百个当地居民。

  卷面上的每个问题都要回答,要如实汇报,整理成册。

  看到这些调查的时候,这些人看到许多百姓在倭患中失去家人、财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他们这时候没法昧着良心诬陷明庭。

  更何况,昌帝说的很清楚,他派了监察队,会暗中监察他们的事情。

  这些官员更加不敢作假,一个个老老实实去做调查问卷。

  调查的结果很触目惊心,瑶州的男女老少没有不恨倭寇的。

  不管是富户还是百姓,包括乞丐,提到倭寇都咬牙切齿,一个个恨不得食倭寇的血肉。

  亲自接触了大量的瑶州本地人,派来的这些官员才懂,为何定远伯明知道现在财政吃紧,也要跟昌帝说造船造炮。

  想必他也是看多了例子,血性被激发。

  许多人的想法从一开始的“这回必须抓到韦明庭的小辫子让陛下责罚他”,变成了“定远伯是条汉子,百姓如此,就应该干/死那群倭寇”。

  就连京城的那几个王爷,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人这么快就会倒戈,站到明庭那边。

  被昌帝派来水兵训练营的人,亲眼目睹将士们垦荒,自己种菜喂猪喂鸡鸭,得知这是明庭的想法后,感动得一个劲地在折子里夸明庭。

  多么好的定远伯啊!

  为了帮朝廷省军费,让战士们在训练之余垦荒种菜搞养殖,这不就是为了给朝廷省钱么!

  同时,他也在折子里帮明庭诉苦:

  “将士们太辛苦了!海风像刀子一样,割得脸生疼。臣特地上船体验了一回海上训练,下船后吐了一天,睡了一天,现在走路都是眩晕的,更别提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每天都要在海上训练三四个时辰……”

  许多折子从瑶州的各个地方发往京城。

  昌帝原本派这些人出去,一是想叫他们吃点儿苦头,二也是想从多方面了解瑶州。

  当君王不能偏听偏信,不能只听明庭一个人说。

  等看到不同人的折子,以及他们送上来的问卷调查,昌帝叹了口气。

  定远伯说的没错,倭寇若是不解决,会成为心腹大患。

  有昌帝拍板,兵部的火/器坊开始行动了。

  明庭的图纸在这时候派上了大用场,至少不用花费时间重头开始摸索。

  新年之前,那些派出去的大臣们纷纷往回赶路,而明庭也在一个晴朗的冬日,迎来了自己的长子――韦宏宇。

  陛下亲赐的名字,让明庭省了事儿。

  孩子的小名是刘远山和刘黄氏起的,老两口商量了好几天,最后决定叫他“毛毛”。

  “贱名,好养活!”刘永山十分得意,这个名字可是比什么虎子,石头要好听多了。

  刘黄氏欢喜地抱着胖外孙。

  “瞧我们的小毛毛,白白胖胖,生的时候也没叫你娘受苦,以后肯定是个懂事听话的娃儿。看着眉眼,更像蕙娘呢!”

  蕙娘一听亲娘的话,连忙凑过去看。

  果然,毛毛长得像她,圆脸,有梨涡,很有福气的样子。

  “娘,男娃有梨涡一点儿都不威风,要是像夫君多好啊,高高大大,威武霸气,走出去就能震慑别人。”

  “傻妞,儿子像娘,女儿像爹,这才好呢!”

  刘黄氏忙让蕙娘躺下,月子必须好好做。

  明庭抱孩子的手法十分娴熟。

  哪怕老人都说抱孙不抱子,可他一回来换了暖和衣服,就会抱着小毛毛,陪着孩子咿咿呀呀。

  蕙娘现在很满足,夫君尊重疼爱自己,爹娘在身边,弟弟的酒楼也办的红红火火,现在她又有了孩子,没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都平安健康更叫人高兴了。

  得了儿子,明庭特地把这消息通知了在矿区的女主,不但如此,他还赏了她20个白馒头。

  “你说什么?定远伯长子出生?”

  听到小管事来,说定远伯喜得贵子,因为金玉萍每天念经为他夫人和孩子祈福,特地赏她馒头,金玉萍傻眼了。

  他有了长子,爵位有了继承人,那她的儿子怎么办?

  “这是伯爷赏你的馒头。”

  管事把馒头放下,摸了摸怀里的银票。

  伯爷很大方,说他督促金玉萍念经有功劳,给了他一张银票感谢。

  “你骗我的,对不对?”

  金玉萍不肯相信小管事的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