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反派俏娇媳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蜜雨恬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9 KB   上传时间:2021-11-24 19:59:35

  姜瑶当然也看出杜月娇想跟她单独谈,这一谈也无可避免,可她就是不让她如意。接下来一整天,她都跟朱霞待在一块,向她请教如何学著作。

  作为学著作标兵,朱霞当然乐意跟她探讨,还把另外两个女知青周琼、温倩喊过来一起学习。她本来也想让杜月娇加入,可她也看出姜瑶今天不待见杜月娇,也就没叫了,以免闹不高兴。

  次日,大家又要开始上工了。

  虽说前段时间抢收很辛苦,但能挣到的公分也多。接下来两个多月,是生产队的农闲期,别说上工累,很多时候队里的活都不够分派,得轮着才有工上。

  接下来两天,姜瑶被安排去料理甘蔗田,早上七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五点,一天六个半小时,比起她以前九九六偶尔通宵达旦的工作时间,简直太人性了。

  可是,要是可以选的话,她依旧选九九六,夏天她的命就是空调给的,没有空调,她干两天都快没命了。

  到了第三天,终于轮到她休假了,恰逢这天是县城赶集的日子。

  县城居住的多是吃商品粮的工人,他们没有耕地,就没有自给自足的农产品。虽然现在提倡集体经济,但农民自留地种出来的蔬菜、水果,还有家里小量的家禽、鸡蛋之类的,都是被允许在赶集日拿去换钱的。

  姜瑶打算出去溜达一圈,对这个年代的大环境实地考察一番,要是能买点什么改善一下伙食就更好。

  这一天天的吃不饱,真是饿得慌,想起自己以前浪费的食物,她觉得真是罪大恶极。

  七点一过,知青点就剩她一个人了。

  好不容易有点私人空间,她立刻把自己的小铁盒翻出来,看看自己现在有多少身家。

  一番清点下来,她还算挺富有的。她父母留下来的钱,姜震都给她了,她哥现在没处对象没娶媳妇,每个月一发工资就给她寄三十块跟各种票证。

  原主的生活质量虽然比其他知青要好很多,但她也不是特别铺张的人,可之前给赵鹏飞当舔狗,费了不少钱跟票。现在她的小金库结余四百一十八块三毛一分,还有若干票证。

  她拿了十块,又把大部分票证塞进斜挎包里,然后把铁盒藏好,一切妥当之后才出门。

  屏山公社就在县城旁边,而且清源生产队就在最边上,从村里走路去县城的集市,不用一个小时。

  她出门比较晚,能买到猪肉的概率很低,但她还是去供销社碰碰运气。要是能买到,就还给陆彻一块猪肉,要是买不到,她就还他等价的肉票跟钱。

  说起来陆彻还真的挺仗义,他出身不好,日子肯定不好过,他给她买肉之后,都没有提过让她还。他仁义,但她绝对不能不义。

  等她到达供销社的时候,肉果然没了,就剩下一些猪下水,她看那副猪大肠不错,就把它买下来。

  酸菜猪大肠是她爷爷最喜欢吃的菜之一,她也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这道菜。

  当年她奶奶身体每况愈下之后,她得空就被叫回去学做菜。用奶奶的话说,那就是:“你要是不把我的拿手菜学会,将来我走了,谁给你爷爷做菜,把他饿着了怎么办?”

  爷爷奶奶的神仙爱情是她此生最向往的,所以她从不将就,即使人到三十沦为“剩斗士”也不曾屈服。

  现在穿到七十年代,没有外卖可叫,真是庆幸学了一身厨艺。

  买完猪大肠,姜瑶又买了些调料,正想买酸菜的时候,售货员就说:“这边没有,你去集市那边瞧瞧,今天很多农民挑着自家腌的酸菜出来卖。”

  “好的,谢谢。”

  集市离供销社不远,走五分钟就到了。

  今天出来赶集的农民很多,集市非常热闹。姜瑶一路走过去,不停有人朝她吆喝。

  她左顾右盼,却在不经意间,瞥到角落里面蹲着个熟人。

  “陆彻,好巧哦!”姜瑶走过去,热情地笑着。

  陆彻抬起头一看,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淡淡道:“你快走吧,让人看到对你影响不好。”

  姜瑶知道他是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了,正想说话的时候,突然有个妇娘走到摊前,问:“这鸡蛋怎么卖?”

  “大的一分五一个,小的一分一个。”陆彻依旧蹲着,语气也没啥起伏。

  “太贵了,大的一分,小的八厘,我全跟你要了。”妇娘跟他讲价,陆彻一听,只说:“不行,就这价。”

  “……”大哥,你这服务态度真得让华仔来培训培训。

  姜瑶心里吐槽,可眼看妇娘要走了,她立马把人拉住,热情地说:“婶子,你眼光真好,知道咱们这乡下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特别好。”

  妇娘被夸了两句,心情就跟着舒畅了,于是停了下来,问:“你们这鸡蛋真的特别好?”

  “当然,咱们农村地方大,鸡都是随便走,生出来的鸡蛋特别香。”姜瑶煞有其事地继续鼓吹,“咱们每次赶集都出来摆摊,当然希望有回头客。我敢保证你吃了咱家的鸡蛋,下回肯定来找咱们。我看你一次性买这么多,应该是家里有人坐月子要补身体了吧,那必须吃好的。”

  “还真让你说中了。”妇娘笑眯眯地说:“我媳妇前两天生了个大胖小子,快七斤呢!”

  “哇,生了个胖小子,婶子你真是好福气呀。”姜瑶这彩虹屁吹得停不下来,又道:“不过你媳妇是才是最有福气的,有你这么好的婆婆,买鸡蛋都买贵买好的,说出去都倍有面子。”

  姜瑶最后这一吹,简直吹到妇娘的心坎里去,她大手一挥,除了把陆彻的所有鸡蛋拿下,还顺带了几斤青菜。

  “婶子,谢谢你帮衬呀!”姜瑶把东西打包好,细致地交到妇娘手里。

  妇娘笑眯眯地接了过来,对还在当背景板的陆彻说:“你这小子闷不吭声的怎么赚钱,幸好有个巧媳妇。”

  陆彻&姜瑶:“……”

  不等他们解释,妇娘又压低声音说:“我看你们是新婚还没生小孩吧,我这儿有个生男孩秘方,包生男孩,你们要是想要,下回赶集的时候我带出来给你们。”

第5章

  妇娘乐呵呵地走了,可气氛还是非常尴尬。

  被误会是夫妻就算了,还说什么生孩子,姜瑶遇事再镇定,这会儿也不好意思看陆彻。

  “你赶紧回去。”陆彻率先打破沉默,可一开口就是撵人。

  姜瑶“哦”了一声,反正她也不想待,转身就走了。

  等走过好几个小摊,她突然想起忘了还猪肉给陆彻,于是又倒了回去。

  “你又跑回来干嘛?”陆彻皱着眉头,一副深仇大恨地盯着姜瑶。

  姜瑶懒得跟他计较,从斜挎包里面翻出二两肉票跟两毛钱,递了过去,说:“谢谢你上次帮忙买的猪肉,本想今天买一块还你的,但去得太迟卖光了,我还你票跟钱吧。”

  陆彻看了一眼钱票,也不跟她客气,抬手就把肉票跟其中的一分钱拿了过来,说:“肉是五毛一斤,二两是一毛。”

  “你咋这么实诚呀?”姜瑶忍不住笑出了声。

  等她笑完,才发现陆彻盯着自己看,她不解道:“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

  “没有。”陆彻这才收回视线,冷冷地再度下逐客令,“你走吧。”

  “……”一而再地被赶,姜瑶有些不乐意了,嘟喃了一句“你除了走吧、回去,就不会说其它话了吗”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集市花了两分买了一大颗酸菜,姜瑶就回去了。虽说她今天休假,可还得负责给各知青做饭。

  早上出来的时候还不是太热,现在快九点了,正是烈日当空的时候,偏偏一路回去没什么能遮阳的地方,姜瑶只能低着头拼命往前赶。

  “姜知青、姜知青。”

  姜瑶闻声扭过头去,只见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爷驾着牛车,后面坐着一个同龄的大婶,喊她的正是这位大婶。

  “婶子,好巧呀。”姜瑶对他们有印象,是住在知青点附近的田大爷跟田大婶,老两口很善良,觉得城里的孩子下乡受苦,自家种的蔬菜跟水果有收成,都会送些到知青点。

  “是哟,你买了猪大肠跟酸菜呀,要不要坐咱的牛车?”田大婶热情地说。

  “好咧。”姜瑶也不客气,就着田大婶的手爬上了牛车,笑着说:“幸好碰到你们,否则我还得走半天呢。”

  “没事,只要你不嫌咱牛车就行了。”

  “能坐就非常不错啦,哪有嫌弃的说法?”姜瑶说:“对了,你们这是去哪儿了?”

  “去县城赶集呀,卖完就回去。”田大婶说。

  “我刚才在集市逛了一下,不过没看到你们。”姜瑶说着,想起陆彻的小摊还有十来扎青菜还没卖,要是算上她帮他卖出去的鸡蛋跟青菜,他中午前能把东西卖完就不错了。

  真想不明白这样的经商头脑,将来是怎么当上商界大佬的。

  “集市分两块,可能你逛的跟咱们摆摊的不是同一块。”

  “应该是,你们这么早卖完,生意很不错哦。”姜瑶笑道。

  “还成,就是一斤青菜就两分钱,别人要是多买几斤还得压价。咱家的自留地就那么点,辛辛苦苦两三个星期,卖个一两块,去旁边小摊换个十斤米就没了。”田大婶叹气道:“这头造水稻收成不好,这十斤米还得紧紧巴巴地吃。”

  田大婶这种情况在清源生产队普遍存在,姜瑶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因为农民的生活实在很苦。

  知青下乡虽然辛苦,但国家每个月补贴四十五斤粮食,即使不够吃,但比一般农民一年分个一两百斤粮食,要强多了。

  “困难是暂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姜瑶宽慰道。

  “希望如此吧。”田大婶叹了口气,道:“咱大人不吃,小孩也得吃呀。”

  跟大婶一路闲聊,时间过得很快,在知青点下车的时候才九点半。

  “田大爷、田大婶,今天谢谢你们,让我节省了快半个小时。”姜瑶礼貌道谢。

  “姜知青你太客气了。”田大爷说:“牛车还是慢,等过段时间咱生产队有拖拉机了,那才叫快。”

  “拖拉机?”田大婶疑惑地问:“咱队有钱买拖拉机吗?”

  “没有,不过县城农机所有一批淘汰下来的拖拉机,修修还能用,大舟最近在申请,应该能批下来。”田大爷说。

  “那太好了,二手的总比没有的强,要是能在交公粮之前批下来,咱到时候就不用挑粮食去粮所了。”田大婶高兴道。

  田大爷:“应该能批下来,就是咱生产队现在还没有人会开拖拉机,到时候得找人去县里学。”

  “姜知青,你赶紧进去,咱们也回去了。”田大婶朝姜瑶挥了挥手,田大爷就架着牛车走了。

  等走远了,田大婶才凑到前头去,问田大爷:“老头子,你有没有觉得那姜知青跟之前不同了?”

  “怎么不同了?”

  “就她刚来的时候,人很高傲,好像瞧不上咱乡下的,可你看她今天,对咱多热情呀,还很有礼貌。”

  “肯定是因为下乡接受教育,把她教育好了。”

  “……”

  进了知青点,姜瑶先把猪大肠跟酸菜拎进厨房,看着时间还早,她便先做猪大肠。

  猪大肠要做得好吃,清理是关键环节。姜瑶用盐又搓又洗,反复过水,费了好些力气才把猪大肠洗干净。接下来,她把猪大肠焯水,再度清洗干净之后才加入八角桂皮之类的调料进去卤。

  等卤汁煮开,她把炉灶的火调小,慢炖入味。

  把自个儿“小灶”弄好,姜瑶开始做知青点的午饭。

  连着几天,不是番薯饭就是番薯粥,姜瑶刚穿过来就有些受不了了,更别提朱霞他们长年累月这样吃。所以,她今天擅作主张,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

  今天下锅的米跟平时差不多,但加的水不多,因为她打算做饭不做粥。

  大伙已经很久没吃过实实在在的米饭了,顶多等会都分小半碗。

  小半碗饭肯定不够吃,她去菜地里摘了菜心,又切了几个番薯,做了一锅清爽的番薯菜心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反派俏娇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