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今天早上我们家吃甜酒鸡蛋汤圆、炸麻团、蒸红枣年糕。”

  “吃完了,我们就要走了,回王村的家。”

  “今天还不是元宵节,后天才是。”

  王盼弟三姐妹吃完早饭,站在屋檐下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说话。这是她们第一次离开爹娘,在外面过了半个月,竟然没有十分想念爹娘。

  王浩放下碗筷,他吃的是甜甜的甜酒鸡蛋汤圆,心里却有些酸涩。

  团聚的美好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家人来到灰鱼村已经过了整整九天。

  外面传来董三的声音,他是来收房顺便送送王家人。

  “我媳妇早起吃饭有点恶心,不然她就过来送送李郎中。你们家的东西多不多?”

  王老头跟董三道:“不多。我们来的时候没带什么,这几天啥都没买,没什么东西。”

  很快,王月、王桔把厨房收拾干净。刘氏把院子打扫过了。王亮把车给大黄套好,东西搬上车,又把三个小侄女抱到牛车里。

  董三简单的看了一下每个房间,道:“你们家真是爱干净,跟没住过一样。”

  他不是没遇到过邋遢的租客,只是短租两、三天,能把卧房、厨房弄的进不了门。

  王老头笑道:“做吃食买卖的,不干净没人买。”

  李青青被王浩拉到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亲了好一会儿,听到院子里董三、王老头的笑声,一把推开王浩,“我再不走,得被他们笑死!”

  “正月的别说不吉利的话。”

  “你还说我呢。你自己多保重身体……上战场记得把护心镜戴上。”李青青面色通红,走到院子,见家人都准备好了,就差她了,也没不好意思,抬头瞧了瞧天,道:“这雨一直下,爹,等会路过镇子给你买件蓑衣穿上。”

  “我家就有。瞧我这脑子,我就没想起来。”董三不是说客套话,拔腿就朝自家跑。

  王家又得了董三家的一件蓑衣。

  董三夫妻干短租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没收租客的房费,还送了吃食及蓑衣。

  大黄拉着车,车上坐着王家人。王浩牵着大黄往灰鱼村村走,这一路,至少五家的男、女主人特意走到村路上相送,一直送到村口都不肯回去。

  李青青在灰鱼村住了九天,免费给村里十几人看了病开了药。

  村里人是真的舍不得李青青走。

  “李郎中再来我们村。”

  “李郎中是医仙下凡,医术好,人也好,以后子孙多福气多。”

  董三及几个村民站在官道上目送王家的牛车,直到看不到,董三幽幽道:“王家做的油饼可真好吃。”

  刘氏坐在牛车里听不到赶车的王老头说话,大声道:“老头子,你不许哭。”

  王老头是想哭来着,可是想到风俗,送行时双方不能哭,谁哭对方就不好,愣是忍住没落泪。

  王浩自是不会哭,哪怕牛车越行越远直到看不到,接下来很长的时间又看不家人,也没有难过的哭。

  只是他现在就开始想家人,特别是想李青青了。

  他的小媳妇李青青漂亮温柔能干会做美食会高超的医术,就是没有一个能在身边陪伴体贴的夫君,他再次觉得愧疚小媳妇。

  灰鱼村村民送给王家的糯米吃食被王浩全部拿到了十一营。

  一个四尺高直径近两尺的大背篓,里面装满炸糕、蒸糕,大概四十几斤,离着两丈远,就能闻到甜甜的糯米的还有油的香味。

  分队的几十人从王浩手里领了炸糕、蒸糕,每人先是大口猛,然后纷纷夸赞感谢。

  “你家人也太客气了,又给我们送来这么多吃食。”

  “我听伙房说今年元宵节每人两个汤圆,这还是上头体恤这几个营年前打仗,不然一个汤圆都没有。我还说三个汤圆哪够吃,塞牙缝不够。这下好了,王哥家送来这么多的炸糕、蒸糕,够我们分队每人吃半斤。”

  “我都好多年没吃过炸糕了,老天,这炸糕上面撒的是糖吗?”

  “糯米可贵了,价钱比精米贵一倍。这么多的糯米吃食还有用油炸,放了糖、枣子,得花很多钱。”

  最先得到炸糕、蒸糕的陈在吃完之后,还特意俯在王浩耳边道:“你小子即将走马上任,这么做能收买人心。干的不错!”

  王浩没有解释这个误会。

  不远处传来许多人激动的欢呼声,很快,几个军士风似的奔跑而至,大声嚷道:“郑将军找到了,他活着,他没死!”

  “不止是郑将军,还有十三营的三个兄弟也找到了,他们都没死,都活着!”

  “郑将军他们从悬崖掉下来,没有摔死,却是掉进悬崖下面的河里,顺着河水一直向下游漂,被当地的村民救了。”

  “十三营的人来给咱们将军报信,咱们将军激动的差点落泪。”

  几个军士说的郑将军便是郑小将军郑建英,也就是前些天李青青在济河东桥救活的景氏的夫君。

  王浩震惊之后,特别庆幸李青青救活景氏,不然郑小将军活着回来却发现景氏为他殉情,情何以堪?

  “郑将军英雄了得,他一个人杀了叛军三名军官,还带着十三营的人生生把叛军堵在山顶下不来。郑将军能活着回来,真是老天眼开眼。”

  “太好了。终于听到好消息。”

  这时,从隔壁分队走来一个体型微胖的青年军士,激动的跟众人道:“不止这个好消息,我们分队的两个兄弟年前已经一条腿迈进鬼门关,前几天吃了你们分队王赵给的药,不发低热,不再吐血。

  今日咱们将军带着他们去十三营让军医给瞧瞧,军医说是他们的性命已经保住,只需养上几个月就能痊愈。请问王赵是哪位?”

第184章 终来月事

  右脸颊有道三寸刀疤的黄脸少年王赵从人群里走出来,一脸迷茫,摇着脑袋道:“不是我,我没有药。”

  “咦,我们分队的两个兄弟明明说的是你们分队的王赵吗,你是不是叫王赵?”

  王赵可不敢乱认功劳,道:“我是叫王赵,可我没有给任何人送药。”

  王浩上前两步,问道:“到底是王赵还是王浩?我是王浩,我给人送过药,但是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你们分队的?”

  青年军士摸了摸脑袋,打量王浩,想到两个战友描述的话,恍然大道:“个子高浓眉大眼,原来是你。哦,我弄错了,应该是你,王浩。”

  王浩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我多谢你对赵三山的救命大恩。”青年军士竟是双腿跪下给王浩磕头。

  “你这是要做甚?”王浩连忙去扶青年军士。心里纳闷,要谢也应该是赵三山本人,这个青年军士谢他干什么?

  众人也觉得疑惑。

  “三山哥为了救我被叛军的箭射中,三山哥家里上有老母亲,下有三个儿女,他要是没人了,家里老小就是死路一条,我这心里对三山哥愧疚万分,这下好了,三山哥的命保住,半年后就能痊愈,家里老小的生计不用发愁,我这心里也跟着好受多了。”青年军士满脸感激,一字一句的道:“你救了三山哥,我自是要谢你。”

  王浩道:“上战场都是亲兄弟,下战场也同样是。我正好手里有药,也是赵三山命不该绝,他吃了药就活下来,这是他的运气好。”

  陈在站在后面把事情前后的经过都听完了,高声道:“王浩,好样的!”

  “浩哥人极好!”

  “上战场都是亲兄弟,下战场也同样是。王浩的话真是说到我心坎去了。”

  众人纷纷夸赞王浩。

  一会儿,隔壁分队的分队长带着两个军士过来说是为了感谢王浩,要请陈在跟王浩喝酒。

  陈在笑哈哈,道:“他娘的,明明知道军中不能喝酒,你还要请我喝酒。你赶紧把酒换成别的!”

  隔壁分队长豪爽的一挥手,道:“不能喝酒那就吃肉。好久没这么高兴过。我弄两只鸡,再弄几斤肉,让伙房弄熟了,咱们好好吃一顿!”

  “光是吃可不成,我给你说,日后我要是走了,换了别人当分队长,你可得照顾新的分队长。”陈在朝王浩使个眼色,提醒王浩可以借这个机会跟隔壁分队长搞好关系。

  这不是调令还没下,陈在不敢声张吗,不然,直接把话说明了,让隔壁分队长以后多教教王浩。

  隔壁分队长长着一双眯缝眼,本来眼睛就小,还老喜欢眯着,就更显得小,他就用一条缝的眼睛白了陈在两眼,问道:“你走,你能走哪里去?”

  陈在瞪眼道:“我就不能走吗,瞧你那欠揍的小眼神,别往坏里想,我说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吗?”

  隔壁分队的两个军士围着王浩说话,“王哥,听说你杀了一个叛军军官,这回你立下这么大的军功,肯定能提为军官。”

  “王哥,听说前几天嫂子来看你了,看你浑身喜气洋洋,是不是没少折腾我嫂子,年底我嫂子就生个大胖小子。”

  “你们两个消息挺灵通的吗。”王浩心道:我还没跟媳妇圆房,哪里来的大胖小子?

  被王浩惦记的李青青正在牛车颠的浑身无力还有点腹疼。

  原来就在离开灰鱼村的当天下午,李青青终于来了这辈子的第一次月事,成为真正的女人。

  前世女性来月事哪怕有各种款式的卫生巾,仍比较麻烦。

  今生大唐国没有卫生巾,连卫生纸都没有,女性来月事,只能做几条月事带,然后把草灰缝在月事带垫在下面。

  要是家里穷,没有钱买布,那就得直接把草灰垫在底裤里面。

  王家的王月用的是月事带。不过,她的月事期是月底,所以这次出远门没有带月事带。

  李青青临时在镇里买的布,现让王月给她做了几个月事带,又从客栈的厨房取了一盒草灰。

  这一路,李青青已经在心里无数次抱怨没有卫生巾可用。

  唉,身处大唐国,来月事又在旅途中,真是好难受。

  幸亏她是第一次来月事,时间很短,等到达湘城,月事已经结束。

  李青青没有投宿好运来客栈,而是在马府附近找了家客栈住下。

  正月一日她到湘城时,没有去马府,这次再不去,就说不过去了。

  马清夫妻跟马族人住在一起,没有搬出来单住。王家二老觉得没见过世面,怕进了马府闹笑容,给马清夫妻丢脸。王月一个和离过的人,觉得没脸去马府。王招弟三姐妹年龄太小,王家二老也不让她们去马府。

  这般,李青青带着王亮、王桔去了马府。

  王家给马府的年礼在年前就送了,这次李青青从外地回家路过湘城,没给马清夫妻带土特产,不过,毕竟是头一次登门,不好空手,她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早晨。马府西侧门。

  李青青三人在门口等候,守门的奴仆已去府里禀报。很快,风氏的贴身大奴婢一路快步的行至,向李青青鞠躬行礼,恭敬的道:“奴婢见过李夫人。我们夫人一直念叨你,今日终于把你等来了。”

  守门的奴仆盯着李青青的背影看了好久,暗道:这个小妇人连马车都没有,看着小门小户,竟是风夫人的好友,倒是让我小瞧她了。好在刚才我没有为难她。

  马府没有想象中的大,原因是所处的位置在湘城城内,不是在广阔的郊外。

  这条大街,除了马府,还有湘城刺史府、长史府等,清一色的湘城高官府邸。

  马府人口众多,马清是嫡系的嫡子,分到的是座三进的院子,他们夫妻、儿女住在一起。

  马清夫妻都是自幼习武,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今天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家里家外的事情很多,就更不会睡懒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