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李大林坦诚答道:“二林、红红、蓝蓝都说做包子的手艺是从你这里学的,哪怕传给我,也得你点头同意。她们还说,你做的包子,皮松软,馅有汁水咸香可口,是最好的。我寻思得跟你学。”

  李青青心里暗笑三个哥哥姐姐这么看重她,不过这样也好,做包子手艺会的人越多,竞争就越大,市场就越小,大唐国能赚钱的手艺,还是先让至亲的人学吧。问道:“卖包子得到人多的地方,你想以后卖包子,就不能住在小泉村,你舍得离开吗?”

  李大林早就做了决定,他是那种一旦做决定,就坚持到底的人,点头道:“我舍得离开。”

  “你可是长子。”李青青缓缓道:“我记得以前三哥去外面打小工,每次都会叫你,你每次都拒绝了,在我出嫁之前,你从未离开过小泉村呢。”

  “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要是再呆在小泉村,日子真没法过。我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光是把她们四个养大,就需要很多粮食,家里的地产的粮食不够吃。”李大林不想跟李青青诉苦,可是要是不说,又怕打动不了李青青,让李青青看不到他的决心,继续道:“我是长子,可爹娘最宠的是三林……我看干脆我就离开家,这样粮食就够爹娘、三林吃了。”

  其实李大林的生活远比说的苦许多倍,可他不是会说话的人,所有的苦就这么几句。

  李青青看着李大林明明二十几岁,却有一张四十几岁苍老的脸,在原主的记忆里,李大林少年时挺英俊,跟王浩有一比,可现在成了这样。

  这都是极其贫苦的生活导致。

  如今,李大林终于想通了,要走出小泉村靠做包子买卖自立门户,李青青这个当妹妹的能拒绝吗?

  李青青目光真诚,道:“大哥,我教你做包子,也教你卖包子,但是你这个身体,真的得休养好了,才能做买卖。你得听我的,在这里把身体养好。”

第195章 商量买牛

  李大林没想到李青青答应了,顿时喜不自禁的大笑几声,仿佛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很是激动的道:“好。我听你的。”

  李青青被李大林发自心肺的笑容感染了,笑道:“你以为学会做包子、再学会卖包子,就能把买卖做好了?你性格这么闷,能做买卖吗?”

  “能。怎么不能。”李大林反问道:“王志的性子比我还闷,他不一样做买卖?”

  “他的性子跟你还不一样。他是因为腿不好心里自卑不爱说话。你是真不爱说话。再说了,他有王亮帮忙。你呢,谁来帮你?”

  李大林在琢磨让妻子邓氏还是长女李欢帮他卖包子时,李青青去制药,专门给李大林用的药。

  年前,马清夫妻给李青青送了一些药铺买不到的名贵药材,李青青正好取出几种给李大林制药。

  制药没有那么快,除了花时间,还得很细心。好在李青青做习惯了。

  王桔一直跟着李青青学医,已经学了几个月,却只是学到皮毛而已。

  张氏把小女儿安顿好了,就带着三个女儿跟王月挑拣黄豆。

  黄豆是做豆豉的原材料,要严格把关。五千斤黄豆全部挑一遍,把坏的、被虫蛀过的黄豆挑走扔掉。

  这是李青青给家人安排的活。

  离中午还早,郑元就笑哈哈回来了,包子当然是卖光了,没买到的主顾一个劲的说他进货太少。

  郑元特意到王家打了个转,还送了一条三、四斤草鱼,说是给李大林吃的。

  李青青嗔怪道:“郑哥,你今天总共没赚几个钱,还花钱买鱼给我们吃。”

  郑元右臂朝李大林挥挥了挥就走了。

  “郑家老弟,谢谢!”李大林现在已经得到李青青的承诺,就没再把郑元当然竞争对手。哈哈,他现在心情特别好,对谁都是笑脸。

  张氏跟李青青道:“郑元这人还挺会来事。”

  王月问道:“明天要不要多给些包子?”

  李青青点头,“他今天没出青鱼镇,都没去河边人家,就把包子都卖光了,我看明天给他一百五十个包子吧。”

  李大林在旁边听着,果然跟李二林说的一样,王家的买卖全是李青青说了算。心里自豪的同时觉得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李青青这么能干有本事呢?

  王桔浑身药材的味的从杂房里出来,吃了半个梨子,听说郑元早就回来了,疑惑问道:“爹娘哥哥怎么还没回来?”

  王老头夫妻正在飘仙楼门口拿契约。

  这不是去年飘仙楼为了恢复买卖,搞了进楼过夜送包子的活动吗,客人吃包子都吃习惯了,结果正月上半个月竟然没的包子吃,几乎人人都跟老鸨抱怨。

  “我的包子呢?”

  “你们楼不是说有免费的包子吃吗,我要吃包子!”

  “老子打赏的银子还少吗,老子就想吃又白又香的肉包子!”

  老鸨哪知道客人这么喜欢吃包子,于是从正月十日起就天天派龟奴去县城门口守着。

  今天龟奴终于等到了王家人,直接把王家的包子全包了,还急匆匆拉着王老头夫妻去飘仙楼见老鸨。

  老鸨一开口就要定一年的,每天八百个包子,比去年每天涨了二百个。

  王老头激动的当场差点答应,还是刘氏没高兴晕了,只说要签契约,要把契约拿回家跟家里人商量。

  这般老鸨又叫龟奴起草契约。可别小看飘仙楼,这楼里的龟奴也有人识字。

  王老头夫妻拿到契约跟王志兄弟汇合就返回王村。

  今年第一天做买卖,包子很快就卖完,还得了飘仙楼这单长久的大买卖,四人都很高兴,一路上有说有笑,等回到家中,得知郑元比他们早回来近一个时辰,买卖同时很红火,那就更高兴了。

  和县的老百姓是真的爱吃包子,没有因为过年就把包子抛到一边去。

  王家的包子买卖还能卖一年!

  旧的包子买卖红火,新的调味品豆豉已经开始做了,王家的日子蒸蒸日上。

  就是不知道远在二百里军队的王浩有没有顺利当成分队长,朝廷会不会提升王浩当军官?

  转眼到了正月底,春耕即将开始,王村家家户户开始犁地。

  王家以前全靠人力犁地,今年有了大黄,一头黄牛就能顶全家人。

  族人见大黄犁地又快又好,羡慕的不得了,有人向王家提出借大黄,就算出钱租也行,直接被王老头拒绝了。

  “我家大黄早上要送我们去县城、昌镇卖包子,来回走几十里,下午还要犁我们家的地,从早累到晚,夜里可不能再干活,可得好好休息才行。”

  “外村有大牲口,我看你不如去外村租一下?”

  “我家大黄年龄小,不比壮年的牛,大黄不能太累。”

  无论谁问,王老头都是上面的这些话。他笑眯眯的跟人说话,可就是不借也不租。

  有族人去外村租大牲口,去了又空手回来,道:“价钱贵的要死,水牛租一天要五十个铜钱!我说他怎么不去抢钱,他说这还算便宜的,要是再晚两天,租的人多,一天得六十个铜钱。我呸,这是金牛还是银牛,价钱贵上天!”

  “三岁的母骡子租一天四十个铜钱,拉车可以,犁地差点劲,我租来的是要犁地,又不是拉车,我不租了。”

  这般十几个族人在一起合计之后,就跟王七商量想每家出点钱合起来买头牛,这样族里有了共用的牛,以后春耕、夏收时都有牛到各家干地里的活。

  这件事传到王家人耳里,王老头摇头晃脑的道:“从我记事起,族里就没有过牛,大黄是第一头,他们是看我们家有了大黄,眼热的不行,就想合起来买牛。可是牛的价钱贵,还不好买。再说了,牛买回来,放在谁家养也是个事。”

  王志深以为然,点头道:“说的是。”

  李青青问道:“牛有多贵?”

  王老头当即跟李青青细细的解释。

  原来,一头成年的黄牛价值十二两银子,水牛要贵些,至少十五两银子。

第196章 祠堂表决

  黄牛跟水牛都是牛,但是区别很大。

  黄牛是黄色,水牛是黑褐色。黄牛的角比水牛的小,并且不弯曲。

  黄牛不会游泳,水牛会游泳!

  黄牛在水田耕地没有水牛快。

  南方都是种水稻的水田,所以在南方,水牛的价钱比黄牛贵!

  刘氏问道:“族里人要买黄牛还是水牛?”

  “听说是水牛。”王老头一摆手,“他们想买水牛,还不是想在耕田上面超过我们家的大黄。”

  王亮还特意跟李大林道:“我们家的大黄不花钱,是马家送给我三嫂的。我们家用大黄,不只是耕田种地,主要是天天驮着我们去和县、昌镇卖包子。”

  李大林听得津津有味。

  王招弟一直爱说话,现在跟李大林熟了,主动跟李大林道:“大黄力气可大了,它拉着车,车上能坐好几个人。我们好多人去营地看三叔就是坐着大黄。”

  王桔想了想,问道:“爹,水牛能拉车吗?”

  王老头眼珠一转,答道:“好像不能。”而后哈哈笑起来,“他们要是买了水牛,就不能拉车走远路。水牛只能耕水田吧。”

  刘氏道:“买牛哪是容易的事。水牛、黄牛都不好买。”

  她活了这么久,只在官道上及富农家里见过牛,从未在普通村民家里看见过。

  王族人合起来买牛的事,她并不看好。李青青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谁知,过了两日,王七在祠堂召集族人商量买牛的事。王家王老头、王志、王亮都去了。

  这是王七和离后第一次开全族大会,他的房子已经修好了,还做了两身新衣服,今日穿的就是新衣服,看上去精神抖擞,比以前年青几岁。

  王七的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全来了,穿的还是跟以前一样,衣裤打着补丁,瞧着人也不太精神。

  谁都知道,王七的前老伴风氏是个特别节俭的人,因为没有分家,对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管的也很严,家里所有的钱都在被风氏攥在手里。

  风氏虽然跟王七和离,却仍住在王七家,除了吃饭、晚上睡觉床边没有王七这个人,别的都一样。

  王七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仍被风氏管着呢。

  王和望着王七身上的新衣,语气十分的羡慕,道:“爹,这身新衣挺好看。”

  王七笑道:“好看,还暖和。我里面穿的是新的棉袄、棉裤。”

  三岁的王十锡是王七最小的孙子,以前最得王七的宠爱,仰着脑袋道:“我也要穿新棉袄、新棉裤。”

  王七呵呵干笑两声,他跟风氏和离之前就跟三个儿子说了,让他们分家,他们却犹豫不决。

  按理说,风氏应该离开王村回风家,可是风氏年龄太大了,不想回风家看娘家人脸色,就留下来。

  王和三兄弟被风氏管习惯了,仍听风氏的话,一切仍是风氏做主。

  王七觉得风氏这么干,时间久了,三个儿子可以忍,三个儿媳妇肯定不能忍,不过,他能说什么,现在是三个儿子愿意被风氏管着。

  有族人打趣道:“十锡,你还穿开裆裤,你来干什么?”

  王十锡穿的旧的不能再旧的衣服,衣服不保暖,冻的流着大黄鼻涕,说话却挺利落,道:“我找我爷爷,我要穿新棉袄、新棉裤。”

  王七要是只有这么一个孙子,也就掏钱买了,可是有七个孙子呢,便道:“你爹赚的钱没交给我。你想穿新衣,找你爹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