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黄脸老头想到库房的那些布,刚才被黑胖老妇人说成劣布,不知会被李青青说成什么,挥手让小二去取。

  小二倒是积极的很,风似的跑到布铺后院库房把摆在角落里木架上面的十三匹棉布分成几次包到大堂的柜台。

  十三匹棉布当中六匹灰色、三匹青色、三匹蓝色、一匹黑色。

  李青青细心的伸手把每一匹棉布打开来瞧看,发现每匹上面都有水渍,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大唐国的棉布过了水之后会缩水,棉布会变小。

  新棉布沾了水渍,品质就大打折扣,难怪黑胖老妇人把这样的布叫劣布。

  不过,这种布比被虫蚁老鼠咬过的布强多了。

  王亮、王桔瞧着一匹匹棉布,哪怕上面有水渍,那也比身上穿的打满补丁褪色改了又改的衣服强,心里暗道:要是我能穿这样的布做的新衣就好了。

  黄脸老头抱怨道:道:“实不相瞒,这些棉布都是今年我从很远的地方收购,加上路途费用,成本一点不便宜,我也是倒霉,遇到汛期,运布的板车翻了,布掉在地上……”

  “一匹多少钱?”李青青直入主题。

  王村有妇人会织布,但是由于没有好的织布工具,织的很慢很费眼睛,织出来的棉布没有布铺卖的棉布品质好,一丈棉布卖四十六个铜钱,一匹卖二百个铜钱。

  如果这些布价钱合适,李青青准备全要了。

  黄脸老头咬了咬牙道:“一百八十个铜钱。”

  柜台上摆着同等品质没有被水浸过的棉布一匹卖二百五十个铜钱。

  他一下子一匹降了七十个铜钱,觉得一颗心脏都在滴血。

  李青青觉得价格高了,摇摇了头,道:“我要是都买了,一匹一百五十个铜钱如何?”

  黄脸老头老脸神情严肃,高声道:“小妇人,你也想的太好了,我若这个价钱卖给你,一匹布得赔三十个铜钱!”

  “这些布压在库房,只会霉味越来越重,有钱的人根本不会买,你不如卖给我,你的钱回笼,可以在腊月多进新的棉布卖出去挣钱。”李青青见黄脸老头气得不说话直摇手,便诚恳的道:“罢了,老伯,我让一步,一百六十个铜钱,你若同意,我这就付钱。”

  黄脸老头仍是摇手。

  “我还在你家买棉花。”李青青伸手指了指柜台最边上摆着几种棉花样品,“棉花也不少买。如今非年非节的,谁能像我这样花这么多的银子,一次性从你这里买这么多?”

  黄脸老头想了又想,青鱼镇有钱愿意买这么多劣布的人几乎没有,刚才黑胖老妇人竟然诅咒他卖不出去……

  “怕了你。我卖了行吧。”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再说,这布越压越卖不出去。

  李青青笑道:“多谢。”

  黄脸老头语气有些急促的道:“棉花可不许这么讲价,马上冬天天冷,棉花好卖,价钱低不了。”

  “老伯,棉花,我也买的多。”李青青跟黄脸老头你一句我一句,从布匹聊到了棉花。

  小二就没见过这么能说会道的小妇人,看着李青青年龄还没有他大,行事怎么如此老道?

  王亮、王桔再次用崇拜的目光望着李青青。

  “又怕了你,唉,卖给你。棉花一斤二十个铜钱,你买一百斤就是二两银子,加上刚才的十三匹布,总共是四两银子八十个铜钱。”黄脸老头飞快的打着算盘,得出这样一个大的数字,心里竟然激动起来。

  王亮、王桔惊呼,“这么多钱?”

  李青青给王家盖砖房才二十两银子,买布、棉花竟然就要花掉盖房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和县县城边的一亩良田才四两银子。

  黄脸老头抬头望向穿着十分寒酸的李青青,心里担忧小妇人不会拿不出银子,刚才跟他讲价只是逗他玩?

  “稍等。我拿银子给你。”只见李青青转身背后几人,很快转过来,手里拿出一个面值五两的小银锭,“老伯,我家在王村,你安排人把我的布、棉花送过去,我让我小叔子带路。”

  “好说。我让曲五这就去送货。”黄脸老头盯着银锭,一下子脸笑开花,被黑胖老婆子骂的气全消了,棉布贱卖的郁闷也少了,接过银锭,去后院鉴定,然后找给李青青几粒碎银、几百个铜钱。

  曲五就是小二。这家伙脸上的表情是难以置信。王村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富裕的人家,比镇里的富户都有钱,一买就是四两银子的棉布、棉花。

  “嫂子,等我把东西送回家,我再来接你们。你们等着我。”王亮兴高采烈的领着推着满满板车棉花、布的小二回家。

  王桔好奇的问李青青,“三嫂,你怎么买了那么多的棉布、棉花?”

  “马上冬天,咱们家里十口人,我两个姐姐家里人口也不少,每人一件冬衣、一双冬鞋、一床棉被。”李青青心里暗觉银子太不经花。不到一天,她就花了24两银子。

  等下她还得买菜刀、油、糖什么的,还得花钱。

第21章 买铁器查户籍

  王桔一听有自己的新衣、新鞋、新棉被,她身体弱,冬天特别难熬,感激的情不自禁搂住李青青的胳膊,“三嫂,你对我太好了。”

  “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李青青微笑摸了摸个子一点点高的小姑子。

  当初她初嫁到王家时,刘氏对她很好,王桔一点不妒忌,甚至主动跟她亲近,讲王浩的事情,讲王村的事情。

  要知道王桔的性格很内向,能主动跟李青青交心,这说明王桔把李青青当成亲人。

  铁铺在这条街道的最边上,隔着几丈远就听到当当声。

  铁匠是个身材不高也不壮实的小老头,黑脸酒槽鼻子,厚厚的嘴唇,眼睛混浊,穿着黑衣灰裤。

  此时小老头正在大声指点新收的少年徒弟打火钳子,看到有客人上门,不急不慢的过来,吼道:“要打什么?”

  “菜刀,小些分量轻的菜刀。”李青青说了一句,见小老头一脸茫然,原来耳朵有点背,又大声说了一遍。

  小老头大步流星走到铁铺后面的库房,出来时,两只大手各拿了一把菜刀,递到李青青跟前,吼道:“这么大行不?”

  李青青见两把菜刀都比家里的菜刀小多了,伸手接过来掂量了一下,道:“还有没有更小更轻的?”

  “没有。”小老头又吼道:“我给你打新的,后天你来买!”

  “一把多少钱?”

  “三十五个铜钱。”

  “我打三把,每把便宜些?”

  “你找别人去!”小老头不悦的摇头。

  “一百个铜钱三把,怎么样?”

  小老头酒糟鼻头的鼻孔张大,还是那句,“你找别人去!”

  李青青微笑,无意中看到大火炉旁边地上的火钳子,家里生火连把火钳子都没有,好几次她生火把手给烫了,再说,火钳子可以夹脏东西,不用手直接去拿,手一指火钳子,“多少钱?”

  “二十五个铜钱!”

  “有没有柴刀?”

  “有!”小老头把两把菜刀拿回库房,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把体积比刚才两把菜刀大多了的柴刀,“六十五个铜钱!”

  王家的柴刀比王浩的年龄都大,早就生锈有豁口不好使了。

  李青青掂量着柴刀,三斤左右。她听王老头说过,铁很贵,三斤铁,还有人工费,这把柴刀六十五个铜钱,的确不贵。

  其实她还想买农用的铡刀,不是电视剧《包青天》里面可以铡断人脑袋的大铡刀,而是小的多的用来铡断细的树枝、稻秆、菜什么的小铡刀。

  小铡刀至少七、八斤重,得一百多个铜钱。等以后挣了银子再买。

  小老头有些不耐烦,吼道:“你买不买?”

  李青青道:“今天我买一把火钳子、一把柴刀,再预订三把小菜刀,明天来拿。”

  小老头先是乐了,然后吼道:“不行,明天取不了,一把菜刀明天行,三把得后天下午!”

  “行。”

  “你家是哪个村,你男人叫什么?”

  李青青愣了一下。怎么买个菜刀还查户籍?

  王桔扯了下李青青的衣袖,道:“三嫂,官府下令买刀要记载在册。”

  原来大唐国铁矿开采的少,为防止民间的铁消耗过大,禁止民间私造兵器,所有的铁铺都在官府备案,打的铁器,菜刀什么的都得登记。

  李青青秀眉微挑,跟小老头报了家址、丈夫姓名。

  小老头先收了钱,然后拿出册子,在上面记录下来。

  李青青瞟了一眼,小老头的字写的还挺工整,而且内容挺细致,品种、钱、时间、人物都有。

  她在想要是不认识字的铁匠怎么记录呢?

  王桔双手捧着铁钳,仔细瞧看,据她所知,这可是王村唯一的铁钳子,欣喜问道:“三嫂,这是给我生火用的吗?”

  李青青坦诚道:“对。不但你用,全家人都能用。”

  姑嫂拿着铁钳、柴刀出了铁铺,去杂货铺买了五根绣花针、几团棉线,去米铺买了三斤糖、五斤菜油、十斤面粉。

  一斤糖三十二个铜钱,一斤菜油三十个铜钱、一斤面粉五个铜钱。

  青鱼镇的糖、菜油比和县、昌镇便宜,但是面粉要贵一点。

  湘城方圆千里都种水稻,老百姓一年四季吃的是米。面粉需要从北方运过来,价格比米贵。

  “今天先不买了,下次再说。”李青青照顾王桔,只让小姑子拿着铁钳子,其余的放在背篓里面,自己背着。

  本来李青青要买条鱼回去跟剁椒蒸着吃,可是今天花的钱太多,再加上家里还有猪肉,鱼放到明天吃就不新鲜不好吃了,那就下次再说。

  且说王亮带着小二曲五推着满满板车的布、棉花回到了王村,竟是引起了轰动。

  只要在村路上看到的人,哪怕说话口吃的人,都得问几句,“这是你们家买的布、棉花?”

  “是。我家还要盖砖屋。”王亮语气很是自豪。

  村人羡慕无比,“这得花很多钱吧?”

  王亮笑道:“四两银子。”棉布、棉花什么价,众所皆知,这个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村人惊叹无比,“四两银子够买一亩田,你家真是舍得花钱。”

  王亮还解释道:“不买就没棉衣穿没棉被盖,冬天没法过。”

  “王亮,你家发达了!”

  王亮乐得嘴都合不拢,道:“这可不算发达。”他三嫂说过,发达就是家有千亩田、万两银,还有能够长久赚到银子的买卖。

  有族人心里好奇的不得了,直接大声问道:“你们家哪来那么多的钱?”

  王亮却卖了个关子,“赚的呗,很快你们就会知道的。”又怕别人来借钱,高声道:“我家的钱已经花完了,再没有了。”

  族人见王亮不肯说,便道:“你不说,回头我问你爹娘去。”话是这么说,到底没好意思这就去问王老头夫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