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新棉被就是李青青送来的。

  早上,庄三虎匆忙吃了三个包子灌了一碗用来蒸包子的热水,就把三个装满包子的大木箱放在双轮板车上,然后推着板车去九曲镇。

  李红红站了一个半时辰,累得直不起腰,喝了口水,听到卧房里传出三个儿女说话声,像叽叽喳喳的小鸟,不由得面露慈祥。

  为了儿女能过上好日子,她觉得自己和庄三虎再累也值得。

  三十里外的太镇,临街最东边的人家姓冯。这家是两排茅草平房。

  这个镇子姓冯的人家有几户,除去这家,其余几家是亲戚。

第29章 发面需要天赋

  这家是几年前从几十里的县城搬过来的。

  县城当然比镇里好。

  搬家的原因是家里的长辈重病花了很多银子,日子过不下去,长辈过世后,长子就把县城的房子卖掉,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太镇买了地、茅草屋。

  冯家长子叫冯大柱,今年二十二岁,是个大孝子,爹娘过世后,对四个弟弟妹妹很好,哪怕成亲后也如此。

  冯大柱的妻子就是李青青的四姐李蓝蓝。

  如今冯大柱是一家之主,李蓝蓝是当家主妇。

  前天,李蓝蓝的娘家妹妹李青青带着小叔子、小姑子推着满满板车的礼物到太镇,特别给李蓝蓝长脸。

  接下来,李青青又传授李蓝蓝做包子手艺,再次让李蓝蓝面子上很有光。

  从前天晚上到今天,李蓝蓝已经发了四次面,还是没有发成功,在厨房里那个唉声叹气,“妹妹,你说我平时做衣服、种地的活学的都挺好挺好,怎么发个面就学不会,我怎么就这么笨?”

  包子好吃,面粉难发,特别是在大唐国没有干酵母粉的情况下。

  “四姐,发面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你别急。”李青青看着个子比她略矮,容貌比较清秀的四姐,柔声道:“你别担心,等你学会发面我才走。”

  没发好的面仍可以吃,做饼、面条都行,不会浪费。

  李蓝蓝蹙着眉头问道:“二姐发了几回面就会了?”

  李青青坦言道:“两次。”

  李蓝蓝震惊道:“啊,二姐比我笨,怎么两次就把面发成功了!”

  李青青笑道:“二姐说你比她笨。”

  两个姐姐年龄相差五岁,却一直不对付,什么都比。

  就拿两个姐姐给李青青凑嫁妆来说,李蓝蓝先回的娘家,给了四十个铜钱,李红红后回的娘家,听说李蓝蓝给的钱数目,就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四十六个铜钱,比李蓝蓝多六个铜钱。

  再拿两个姐姐过年回娘家来说,如果今年李红红给的礼物多,来年李蓝蓝就肯定会多带礼物超过。

  李红红也是这样。

  前几天,李青青在李红红家里时,李红红不止一回说“我比你四姐聪明,什么东西我一学就会。你四姐比我笨。”

  “二姐竟然说我比她笨,哎哟,二姐生得是木鱼脑袋,被人欺负了都不吭声。”李蓝蓝是快人快语的性格。

  李蓝蓝在娘家时就是这样的性格,嫁到婆家后,上面没有公婆,又是长嫂,四个小叔子小姑子年龄小,丈夫冯大柱又尊重她,她在家里地位很高,一般的事情她能直接做主。

  “二姐那性格还被人欺负呢?”李青青有些惊诧。

  这回李青青去李红红家,带了许多礼物,李红红婆家的亲戚过来几人要蹭饭吃肉,被李红红直接骂走了。

  李红红泼辣的样子直接把王亮、王桔看傻眼了。李青青也没想到李红红这么厉害。

  不过,李青青挺佩服李红红黑白分明的性格,对于极品亲戚不骂走,难过当成祖宗供起来?

  李蓝蓝便道:“二姐以前特别软,谁都敢欺负她。你年龄小不记得了。”

  李青青抬杠,“二姐出嫁时我跟你小姑子年龄差不多,我记事了好吗。”

  李蓝蓝有三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小姑子冯四喜今年八岁,跟王桔同岁。

  李蓝蓝道:“哼,就那年夏天,曲大麻子走路不瞧地,把我们家的小鸡踩死了一只,二姐瞧到了,都不敢吭声。”

  李青青疑惑道:“咱们娘家以前养过鸡?”

  “当然养过,还养过狗呢。狗能看住鸡不被黄鼠狼偷吃。后来狗老了死了,家里没有粮食养狗,一夜之间,鸡被黄鼠狼咬死……对了,我们全家都哭了。”李蓝蓝一口一个我们家,我们全家,仍是把娘家当成自己家,反问道:“你都忘了?”

  “想不起来了。”李青青来到大唐国之后,接受了原身的一部分记忆当中没有这些事。

  “你瞧我又扯远了。反正二姐性子软还笨。”李蓝蓝见李青青又去布袋里面取面粉,心里那个愧疚,道:“二姐也就发面比我强了。”

  李青青把面粉放进木盆里面,微笑道:“二姐和你都给我找了个好姐夫。”

  李青青通过观察,觉得两个姐姐的日子过得很贫苦,但是好在丈夫对她们都很好。

  李蓝蓝忍俊不禁,眉毛弯弯,道:“可别当着你姐夫的面夸他,可别让他骄傲。”

  姐妹俩在厨房做面食的时候,李蓝蓝的小姑子冯四喜背着李蓝蓝的女儿两岁的冯金带着王桔在镇上溜达。

  太镇比青鱼镇大些。这个镇也挨着湘河,不过地势比较高,汛期很少遭受水灾。

  太镇距离县城比较近,物价比县城低。县城的一些居民会步行几里路到太镇购物。

  “湘河的鱼,今天早上刚打上来的,鲢鱼一斤五个铜钱!”

  “湘河的河虾,活蹦乱跳,新鲜的很,一斤八个铜钱,要不要?”

  “稻田里的黄鳝,吃了大补,一斤八个铜钱。”

  几条街道都有渔民、村民卖东西,还有县城、镇里的居民买东西。

  冯四喜指着成人手指粗像蛇一样的黄鳝给身后的冯金道:“小金子,这是鳝鱼,夏天你吃过的,你记得不?”

  冯金梳着朝天辫,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小脸蛋被秋风吹的红扑扑,奶声奶气的道:“不记得啊。”

  “鳝鱼可好吃了。”冯四喜回味着黄鳝的香味,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王桔疑惑道:“入秋了还有鳝鱼挖啊?”

  黄鳝跟蛇都会在气温低的季节入眠。

  冯四喜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天还没那么冷,黄鳝就能出来。”

  “今年天气冷的晚。”王桔嘀咕了一句,心里想着自己有新棉衣穿,冬天怎么还不来呢?

  正在这时,从不远处的街头传来妇人的尖叫及男子的怒骂。

  “蛇!”

  “啊……痛死了!”

  “毒蛇咬人了!”

  “救命!”

  “不好,有人被毒蛇咬了。”

  顿时,街头一片混乱,整条大街的人都表情紧张环视四周的地下,生怕毒蛇爬过来把自己咬一口。

第30章 竹叶青蛇毒

  冯四喜吓了一跳,叫道:“哎呀,有毒蛇咬人了。”

  南方蛇多。人们都见过蛇。不过,冯四喜从小在县城长大,后来在太镇生活,见到蛇的次数不多,特别是毒蛇,屈指可数。

  “不是毒蛇。这里是镇子,不是山林,怎会有毒蛇?”王桔常在自家菜园看见水蛇、土蛇,就是那种无毒的蛇,胆子大的很,竟是跃跃欲试,道:“我们过去看看吧?”

  冯四喜脸色恐惧,道:“不去。”

  “蛇死了。”

  “那个妇人胆子好大,把毒蛇打死了!”

  “天啊,毒蛇死了,还是被一个妇人打死的。”

  “毒蛇咬着人了,咬到谁了,被咬的人会不会死?”

  随着街头传来毒蛇已被一个妇人打死的消息后,整条街的人都涌过去瞧看。

  王桔道:“蛇已经死了,不能咬人,四喜,走,我们过去瞧瞧。”

  冯四喜背着冯金拉着王桔的手走在人群的后面,道:“桔子,你走慢点。我怕有拐子。”

  王桔边伸长脖子往前看,边道:“拐子拐的是小男孩,我们都是女孩,生得又不好看,不会被拐子拐走。”

  三小还没走到跟前,就听到人群里传出男子悲伤的嚎哭声,“好痛,我被毒蛇咬了。我会死,我活不过今天……”

  有老妇人大声叫道:“后生,你别哭,快去药铺找郎中给你解蛇毒。”

  仍是那个男子哭道:“我没有银子。”

  有人感叹道:“邓郎中连蜂毒、蝎子毒都解不了,怎么解得了蛇毒?”

  有那热心的人要把被毒蛇咬的男子搀扶着朝药铺去了,跟围观的人道:“快让让,救命要紧。先去药铺找邓郎中瞧瞧。”

  众人连忙让开道路,只见两个青年扶着一个身材干瘦满脸是泪痛苦呻吟的中年汉子急匆匆走了出来。

  一些人认出这个中年汉子,道:“他是卖青蛙的。”

  有人语气紧张问道:“哪里来的毒蛇?”

  “不晓得。我们镇子好长时间没有卖蛇的。今天不知怎地,跑出一条毒蛇,还把卖青蛙的人咬了。”

  “瞧,就是那条毒蛇。它那么小,竟然还咬人?”

  “那是什么毒蛇?”

  人们指着卖青蛙的汉子背影及地上毒蛇尸体议论纷纷。

  那卖青蛙的中年汉子只要地里没有活,就在夜晚去河边稻田抓捕青蛙,次日一早到太镇、县城卖,已经卖了许多年,哪里想到今日青蛙吸引了毒蛇,毒蛇把他给咬了,性命危急。

  有好心人帮忙,将中年汉子装着青蛙的竹篓提起来,跟着去了药铺,边走边跟众人道:“唉,怕是这一篓子青蛙把毒蛇吸引来了,结果毒蛇咬了卖青蛙的人。”

  “蛇最喜欢吃青蛙。”

  “卖青蛙的人真是太倒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