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不过,只要王家选了就行,洪氏喜滋滋的赶紧去给冯远道喜,继续下面的流程。

  刘氏还特意叫来李青青说此事,“我们昨晚去看了冯远,冯远正好在菜地挑粪,听二林说我们来了,欢喜的把粪桶打翻,他自己也差点跌倒在地。”

  李青青忍俊不禁。

第322章 从不空手

  刘氏笑道:“你爹笑是笑,却说冯远莽撞心不稳。我和王月笑得前翻后仰。王月说冯远有趣。我看冯远不错,只劝了劝王月,王月就同意嫁给冯远。”

  李青青道:“二姐喜欢就好。”心里纳闷王月这么快变了心意。

  刘氏又道:“冯远人长得好。你二姐就喜欢好看的。我怕拖的久了,你二姐对林老爷心思更重,正好有冯远这个合适的人选,就赶紧把你二姐的亲事定下来得了。”

  李青青恍然大悟,心道:原来真相是冯屠夫是帅哥。看来月姐真是颜控。

  刘氏问道:“你二姐成亲,我和你爹想让王浩参与送亲。不知王浩何时回来?”

  大唐国的风俗,新娘子从娘家出嫁要由兄弟背着上轿。

  王志身有残疾,上次王月成亲,就是王浩背王月上花轿。

  这次刘氏仍想让王浩背王月上花轿。

  李青青摇了摇头,答道:“我也不晓得。”心道:浩哥刚进湘王府,不可能马上就有假期回家。

  刘氏道:“那我和你爹就先把你二姐的婚期订了,等王浩一回家,就把你二姐的亲事办了。”

  李青青笑道:“二姐愿意等,冯家愿意等吗?”

  三日后黄道吉日,冯远与王月定了亲事。

  那冯远儿时生母早逝,生父纵容继母虐待他,没有体会过亲情,这下有了准岳父岳母,把王老头夫妻当成亲爹娘,虽然急着娶王月进门把小日子过起来,但是仍然听从刘氏的安排,没定下正日子,就等着王浩回来办喜事。

  这门亲事传至王村,众人均是惊诧。

  女要高嫁。王家已经出了七品的军官,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贫穷的家庭,哪怕王月是二嫁,也不应该嫁给冯远这样的要身份没身份要银子没银子的人!

  再者,冯远打继母、打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是个十分凶狠的人,王月那么老实,王家怎么能放心?

  王族的几个老妇人还特意到王家问刘氏,“王月厨艺高,手红好,还会种地,弟弟是大军官。王月就是嫁举人也行。”

  “冯屠夫连片瓦没都没有,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租的,王月以后跟着他,怎会有好日子?”

  “五嫂,你想把月儿低嫁,想让月儿去了婆家不被欺负,可也不能嫁的这么低。我们村的外姓人家境况都比冯屠夫强。你还不如把王月许配给外姓人家的儿子呢。”

  刘氏向来心直口快,只是这回在王月的亲事上不多话。

  她的长女王月没有心眼,善良的过头,若是嫁到有婆婆、大伯子、小叔子、小姑子的大家庭,肯定被欺负。

  王月的容貌不好看,还不聪明,要是高嫁,新婚过后,夫君对她的新鲜劲过去,就会厌烦她。

  刘氏要给王月找个有良心有担当还有包容心的夫君。

  冯远从小到大吃了很多的苦,这些苦的原因是生父放弃他,但是冯远没有怨恨生父,还给生父治病送终,真是仁义。

  冯远却不是愚孝。他能打继母,能跟继母断绝关系。

  至于冯远贫穷,是个名声不好听的屠夫,刘氏觉得冯远有杀猪的手艺,还会卖猪肉、种地,以前挣的钱给生父治病了,从去年至今,短短一年就用挣到的钱买了两亩良田,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差。

  还有王月心思飘忽不定,刘氏怕王月万一一时冲动的跑到林家表白……

  干脆把王月跟冯远的亲事定了,等王月嫁过去生了孩子,就不会再想别的。

  王村的几个妇人前脚走,冯远后脚就来了,提着一大块猪肉,说是卖不完的,送给王家人吃。

  冯远跟王月定亲没过几天,已是第三次来送猪肉。

  刘氏见那猪肉五、六斤的样子,值近百个铜钱,嗔怪道:“你那肉摊子买卖好的很,这块猪肉肥瘦相夹这么好,怎会卖不掉。你以后快别拿这么多的猪肉来,你把猪肉卖掉,钱攒着买房子。”

  冯远呵呵笑道:“我来到这里吃饭,吃的还多,不好空手过来。”

  那边李青青从药房里做完药出来,听在院子里面收药材的王桔说冯远来了,道:“还不到中午,他就把猪肉卖完了,买卖真是好。”

  “是。”王桔又说王村那边来族人了,坐了半个时辰就走。

  李青青没有打听是哪些妇人来的。她跟王族的妇人没有关系近的。

  李欢听王族的几个妇人来了,没在王家吃饭,而她经常在王家吃饭。王家的这座大宅子是她小姑姑李青青的。心里感激李青青对她这么好。要是她的医术能学的快些,能给李青青帮把手就好了。

  中午吃饭时,王志、王月从包子作坊回来了。王月见到跟王老头聊军队生活的冯远,有些惊喜。

  冯远前天刚来过,今天又来了。

  冯远拿来的猪肉上了餐桌,被王家奴仆赵峰切了一半,做成了炸丸子、小炒肉。

  冯远身材瘦高,皮肤比当地的村民略白,长眉象眼,高鼻梁,长手长脚,穿着灰色长衫,实是不像杀猪的屠夫,倒有点像读书人。

  李青青已经见过冯远几次,觉得王月可能就喜欢皮肤白、气质文雅的男子,这个冯远虽然当过兵,现在是屠夫,在地里也是好手,但是只要不说话,静静的站着或坐着,很像读书人。

  王月能相上冯远,肯定就是看着冯远像读书人。

  这门亲事,从现在看来,冯远很愿意,王月也是愿意。希望是良缘。

  冯远吃完午饭没走,去跟王志聊天,王志从半夜忙到现在,实在是困得很,又不好意思拒绝,还是刘氏心疼长子,也是喜欢准女婿,让冯远去客房午睡。

  冯远喜滋滋应了,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这就去午睡,下午起来就去找活干,帮着王老头喂牛、马,抢着打扫马厩,干完活就跟王家人一起吃晚饭,吃饱喝足后就回家去。

  自此,每隔一天,冯完就来王家,从不空手来,不是提着一大块猪肉,就是提着一条大鱼什么的,然后就吃午饭、午休、干活、吃晚饭、回家。

  这一日傍晚冯完走后,王家人在大厅里说话。

  李青青朝王月问道:“二姐,你嫁到红石村后,打算自己蒸包子卖包子吗?”

  闻言,在场的众人均是望向王月。

第323章 压箱底银票

  王月会发面、调拌包子馅,包子做的比曾经做过包子买卖的李二林都好,若是她自己做包子买卖,肯定火红。

  只是这样李青青的包子作坊就少了一个得力干将,并且昌镇距离王家才五里路,昌镇比王家离湘城要近五里,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李青青手里的新鲜吃食方子多的很,能同意娘家姐姐、哥哥做包子买卖,也能同意婆家的二姐做包子买卖。

  刘氏道:“冯远卖猪肉,以后你要是做包子买卖,猪肉的成本价低,包子赚的就多。”

  王老头坦言道:“你别开包子作坊,抢了你弟弟、弟媳包子作坊的买卖。”

  哪知,王月笑眯眯道:“冯哥跟我说好了。我以后仍在青青的包子作坊做事。我们不自己做包子买卖。”

  刘氏先是一怔,而后问道:“你们嫌做买卖麻烦,是吗?”

  王月点头,道:“是。冯哥跟我说他这辈子没想着大富大贵,就想着有个安稳的家,每天吃饱穿暖,不要有烦心事。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还想常回家,跟你们在一起。”

  李青青想起李二林说过的话,冯远一天在王家吃,一天在李二林家吃,除了早饭自己糊弄一口,中、晚饭都是在王家、李二林解决,这个冯远,打光棍时这样,难道以后跟王月成亲了,也这般家里不开灶,两口子整天在王月的娘家吃饭?

  刘氏很快就想通了,冯远没有上进心、野心的生活挺好,适合王月这种没心眼还老实的,跟王老头笑道:“我看冯远已经把我们家当自己家。”

  “这小子现在跟大黄熟的很,大黄一见他就叫两声。”王老头对这个不吭声喜欢埋头干活的准女婿挺满意,想当初王月非要嫁的第一个女婿周同来到王家,什么活都不干不说,跟他说话时牛的鼻孔朝天。

  李青青道:“你成亲后要是不自己做买卖,仍在我的包子作坊做事,每个月我给你也开五两银子的工钱。”

  王月惊喜无比,又赶紧摇手道:“这么多。我做的事没有大哥多,我不能拿这么多银子。”

  李青青没有把发面、调馅的方法传授给奴仆。王月现在作坊主要的活是发面、调馅。

  发面、调馅只用两个时辰就能完成。王月在作坊是干半天,休息半天。

  王志、李大林、李二林在作坊的时间要比王月长,他们还得出去采买,跟大买家搞好关系等,比王月忙得多、操心的多。

  李青青柔声道:“你可别小看你干的活。我的活无人能够替代。”

  发面、调馅是做包子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这两点,再有人有钱,就能开包子作坊了。

  说白了,王月就是包子作坊的唯一的高级技术人才。

  自从包子作坊建成后,有人悄悄找到王月,愿意出高价买包子方子,或是雇王月去别的城府酒楼当大厨娘,但是被王月坚定的拒绝,并且王月没告诉家人。

  这些事是陈树发现禀报李青青。

  王月的人品没得说。这样的人不愿意自己做包子买卖,李青青当然要出比较高的工钱把她留在包子作坊。

  “青青,真是感谢你对王月这般好。”刘氏激动的跟李青青说完,又跟王月道:“青青为了让你成亲后有好日子过,给你开这么高的工钱。”

  王老头再次道:“我们家,从我和你娘到你、王亮、王桔,都是沾青青两口子的光。”

  王月深以为然。

  去年这个时候她没有和离,还被恶婆婆欺侮,被阴狠的夫君欺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要不是后来李青青发现她是完璧之身,从而怀疑她夫君不能人道……

  她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她做包子,李青青每天都给她钱,她已经攒了近十两银子。以后她出嫁,李青青给她每个月开五两银子,一年便是六十两银子。

  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弟妹?

  李青青微笑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过得好,还得大家都过得好。”

  “走,跟娘瞧瞧家里给你准备的嫁妆。”刘氏拉着王月离开大厅。

  王老头忍不住跟李青青道:“你娘给你二姐光是压箱底的银子就是三十两。”

  李青青心里清楚刘氏手里有多少银子。那些银子都是李青青给的。

  三十两银子也就是包子作坊一天半的利润。

  李青青倒是没把这点银子放在心里。

  “爹,我打算给二姐二十两银票。您看如何?”

  王老头建议道:“我看你不如把银票买了良田给她。”

  大唐国法规规定,婆家、夫君不得强占女子嫁妆里的良田、铺子、首饰房产等。

  富贵人家的女子出嫁时,娘家会拟一个嫁妆单,把值钱的物品、房产什么的登记在内,然后一式三份,娘家、婆家、女子本人在上面签字按手印,然后三方各一份。

  这般女子若是碰到心肠黑的婆家、凶狠的夫君,凭着嫁妆也能活下来。

  当然穷人家的女子出嫁,没有什么嫁妆,就没有嫁妆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