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李大林哈哈笑道:“是。你给我八两银子。”

  邓氏见男人笑起来还挺好看,道:“你不会骗我吧,你拿这么多银子不会去不干不净的地方睡外面的贱女人吧?”

  “你呀,这张嘴巴,我真是服了你。快去拿银子!”

  邓氏把手里还没捂热的五两银子给了李大林,又回卧房取了三两银子,有些紧张的道:“这才几个月,我们就要要有自己的地啦?”

  “等我拿到地契,哼,你见到地契就该相信!”

  “好。我在家等着。我还没见过地契。你是长子,我是长媳妇,按理说小泉村的地,以后有七成是我们的,可是爹、娘把地契藏得可严实了,都不给我瞧一眼。爹娘的地肯定都留给三林那个白眼狼。我们要是有自己的地,还在和县附近,那太好了。大林,你可真是好样的。我打死都没想到我和你会有今天……”

  李大林打断邓氏语无伦次的话,道:“以后的日子会更好。你好好在家里看孩子,孩子都在长身体,你把饭菜弄好些。”

  邓氏回嘴道:“买地一下子要花出去八两银子,你还叫我把饭菜弄好些,我拿什么弄?”

  “不是还有银子吗?”

  “大林,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呢。我们一家六口,不能总租着别人的房子住。”

  李大林可是知道包子作坊的买卖有多么红火,这还没到冬天呢,听王志、李二林说冬天、腊月的买卖特别好,便很是自信的道:“我们先买地,再买房子,这两年都会有的。你就等着吧。”

  这下邓氏不反驳了,而是哈哈大笑。她去年还在小泉村跟公公、婆婆、小叔子生大气呢。

  继李青青买地之后,王老头夫妻买了十亩地,李大林、李二林各买了二亩地。

  这时,冯远在红石村村口的空地盖房子了,还是砖房。

  “冯屠夫竟是有钱盖砖房!”

  “我们村只有林家是砖房,现在冯屠夫也盖砖房。”

  “冯屠夫盖新房娶新媳妇,双喜临门啊!”

  “我听说冯屠夫没有银子,盖砖房的银子是他未过门的媳妇给的。”

  “啊?看不出来,冯屠夫竟是个吃软饭的!”

  村里的一些人议论纷纷,正好被知道内情的邓氏、明氏听到。

  邓氏直接叫道:“你们别胡说八道。冯远的砖房是他自己卖猪肉挣的银子盖的。”

  明氏也道:“冯远在昌镇卖猪肉,买卖好的很。”

  原来,冯远早就赚够盖砖房的钱,只是那时他没有相中的女子,等他跟王月定了亲事,就问王月是想要更多的地租房子住,还是不买地但是能住进盖的新砖房?

  王月在周家种了几年地,种够了,不喜欢种地,便选择要住进盖的新砖房。

  冯远就听王月的话盖新砖房。

  王老头、王志、王亮特意去红石村看冯远正在盖的砖房。

第326章 八个奴仆

  冯远、王月婚房的面积比王家在王村的砖房小,只有两进,带个小院子,有一口摇井,外围还修了砖墙,在周边一堆的茅草屋子衬托下,显得坚实、气派。

  王老头替王月高兴,还不忘夸老伴,跟两个儿子道:“你娘看人真准。冯远真是低调,明明有钱,却不露财,一直租着房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越来越冷,每天不到半夜包子作坊大门前就堆满了前来进货的大小商贩。

  已经有商贩把这里的包子卖到了湘城城内,他们用骡车来拉包子,然后再卖给湘城的老百姓。

  王家包子在湘城民间小有名气,如今连一些官员家都买王家包子吃。

  “听说东家买了几个奴仆。”

  “这下好了,作坊能多出包子,我们就能多进货。”

  “是吗,那可是好事!”

  几个商贩身上裹着棉被缩在一辆骡车里聊天,得知李青青给作坊添了人手,均是心情大好。

  只是他们不知道,李青青买了八个奴仆,还是清一色的少年,包子作坊有了他们加入,每天出产的包子量却是只增加了三成。

  李青青让老铁匠制的三批总共十二台米粉机,在上个月投入使用生产干米粉。

  她跟马清签了契约,每隔十天作坊至少卖给马清五千斤干米粉,每斤十个铜钱。

  现在作坊每天做出上千斤的湿米粉,然后晒干能出六、七百斤干米粉。

  新买的八个奴仆就是做干米粉的主力。

  包子作坊增加了新买卖。李青青赚的钱跟着增加。马清的买卖跟着越做越大。

  南方人都喜吃米,不喜吃北方的面食。

  湿米粉不易储存,容易**,干米粉就不同了,干米粉能存放半年。

  干米粉吃起来还方便,把干米粉放进沸水里煮上一会儿,捞出过凉水,然后再稍微煮一下就熟了,比吃米饭省时,吃的方法有汤粉、炒粉,味道好容易消化,老少皆宜。

  马清在株城、潭城等城府开的酒楼,卖湿米粉,为了攻占江南的吃食市场,打算把豆豉、干米粉卖过去试水。

  他在昌城开了两家湘月斋分铺,专门卖金玉满堂、豆豉、干米粉、剁辣椒、糕点等。

  豆豉大卖,干米粉也是供不应求。

  形势大好,马清便亲自去江南,在两家湘月斋分铺的旁边开了马家酒楼、马家食坊,酒楼、食坊的菜谱跟湘城的一样。

  “现在是昌城,接下来就是苏城、杭城!”

  “昌城刚经历战火,有钱人大多在战乱前离开。”

  “你可去街上看了,你可去查了?哼,昌城新刺史上任不到一个月,那些有钱人就归来,四座城门每天车水马龙!若不是如此,马清会大从湘城跑到昌城来开酒楼、食坊?”

  “唉,昌城人的口味跟湘城人差不多。”

  “我们这些小酒楼的买卖本来就不好,马清的食坊一开,我们的买卖还能不能做下去?”

  “你们也太高看马清了吧?”

  “我就知道你们会轻敌!湘城江南斋分铺的马掌柜在马清手上栽了一个大跟头!你们的能力跟马掌柜比如何?”

  “先是湘月斋卖点心、调料,再是富贵人家常去的酒楼,然后是普通百姓愿意花钱吃饭的食坊。不得了,这个马清是要把所有人一网打尽,赚所有人的银子!”

  “这可怎么办?”

  昌城做吃食买卖的众位东家心情复杂,有人出主意让江南斋的东家牵头,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把马清这个外来户赶走。

  于是,几个东家一起去了昌城的江南斋。

  当晚,一封信送进了远在江南最大的城府杭城江南斋东家何定的手里。(何定曾在250章出现)

  何定六十一岁,个子不高,体型精瘦,长脸酒糟鼻,法令很深,眼睛目光阴沉,让人一看便觉得他是个厉害角色。

  何定仔细看完信后递给身边的几个亲信。

  亲信气道:“再这么下去,马清会把湘月斋开到我们江南斋的总铺杭城!”

  “大东家,大家都咽不下这口气,您看?”

  这些年,江南斋的东家一直打压马清,导致马清的买卖江南无法推进。

  哪知,去年起,江南斋在湘城的买卖被马清的湘月斋抢了,今年,马清竟是直接把湘月斋开到了昌城,那江南斋的分铺可是在昌城开了近百年……

  何定对马清把手伸到江南的事非常气愤,早就想收拾马清,只是这马清不是莽撞之人……缓缓道:“马清背后是湘城马家,若以前湘城马家不足为患,只是去年马娘娘一下子给皇帝生了小皇子、小公主,恩宠在身。听说马娘娘对马清很亲近,我们若是此时动马清,马娘娘只需在皇帝耳边说几句我们的坏话,后果不堪设想。”

  几个亲信面面相觑,道:“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忍着?”

  “昌城那些人肯定知道这些事。他们自己不敢对付马清,竟让我们大东家出头,他们可真是狡猾!”

  有个亲信低声道:“前些天湘城分铺的何顺回来,他说马清在湘城树敌很多,敌人的敌人便是我们的朋友,不如我们……”

  何定冷哼一声,挥了挥手不让亲信说下去,目光阴狠,道:“把马清的敌人告诉昌城的那些人,让他们在明,我们只需派人暗中行事。”

  几个亲信均是一脸敬佩,道:“哈哈,大东家此招真是妙。”

  “小的这就去找湘城的何掌柜。”

  三天后,自昌城城门内出来一行穿着绸缎衣裤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子。他们上了官道,直奔湘城方向。

  不一会儿,城门内又出来几个穿着普通却骑着马的男子,这几个男子有四人目光炯炯有神,看着像练家子。

  暮秋的一天傍晚,天降毛毛细雨,湘城通往和县官道,一个穿着军服的青年骑马奔驰,一会儿打马进入一旁的土路。

  很快,军服青年便来到了和县王家的大门前,下马后跟正挂灯笼的陈树道:“此处可是王浩的家?”

  此时,天色微暗,陈树借着灯笼的光亮打量来者,青年二十四、五岁,身材魁梧,一看就知是练家子,穿着军官军服,腰间佩带长刀,听青年所言,应该是王浩的战友,连忙脸上堆满笑容,道:“是。请问军爷有何事?”

第327章 露出马脚

  青年军官也在打量陈树。

  他没料到王浩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员家里看门的奴仆竟是武功高手。想到他等会要做的事,若是出了差错,这个奴仆动起手来,他能否逃走?

  他心里有鬼又紧张,先是一愣,而后不敢正视陈树。

  陈树见青年军官不答话还目光闪烁,心里暗起疑,再次问道:“军爷有何事?”

  青年军官吱唔道:“那个,我,我是王浩的战友,王浩出事了,出大事了!”

  陈树心怵,惊呼问道:“什么?我家老爷出了什么事?”

  青年军官板着脸道:“王浩被绿林高手打成重伤,奄奄一息,现在就在城郊,你赶紧把李氏叫出来,让李氏随我前去救王浩的命。”

  陈树一听王浩重伤,心里大叫不好,再听青年军官是来找李青青去救王浩,便要带青年军官进院。

  青年军官不是第一回 做这样的事,以前均是在门外等着,不会进门,这次见陈树是武功高手,更怕进院会出状况,道:“都什么时候了,我不进去,你快把李氏叫出来,让李氏跟我走。”

  陈树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见青年军官拒绝进门,便问:“敢问军爷怎么称呼?”

  青年军官目光冷傲,高声道:“本将军姓秦。”为了让陈树信服,又道:“本将军的官职比王浩高,是王浩的上司。”

  陈树不是没跟军官打过交道,五品以上的军官才能自称将军。

  大唐国的五品以上的将军,年龄至少三十岁以上,极少有二十几岁就当上。

  眼前这位看着年龄不过二十几岁。

  若这位真是五品官职以上将军,那就比王浩高了好几个级别,手下军官、军士几千,岂会亲自来王家报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