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要是没有人雇你,那你可以当货郎,你进点针、线、盐、麦芽糖什么的,走街串巷卖货,多少能赚点钱。”王浩说到这里,突然间来了灵感,“你还可以去当铺,用点钱买一些旧衣服,拿到村里去卖。我原来在当铺当过伙计,当铺里每隔一些时日就会把当期到了卖不掉的旧衣服便宜卖出去。”

  郑元很是认真的听着,忍不住问道:“我不会说话,是做买卖的料吗?”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买卖。你慢慢学慢慢干就会了。”王浩想了想,道:“刚开始肯定赚不了多少钱,不过,你人老实,当货郎时间久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认识你,也知道你不会坑人,就会常找你买东西,你的买卖就能好起来。”

  卖货郎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首先就得勤快能走,想要货卖的快,必须去各个村子,每天至少走几十里路,其次还得有一些本钱进来进货,最后得有大把空余的时间。

  眼下,王浩按照郑元的条件能想出来就是卖货郎了。

  郑元是个心思简单的人,一直很敬佩识字聪明的王浩,这次王浩给他的建议,他觉得很好。他这就同意了,还跟王浩聊起本钱的事。

  王浩再次道:“你放心,我媳妇说了给你的药全部不收钱。你从军队带回来的钱,除去一些买肉食补身体,不用再多花钱。”

  其实肉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药太贵了,别说郑元这种泥腿子,就连县城有点银钱的小户人家也经不起家里有个药罐子的病人。

  王浩在来之前就得了李青青的话,免了郑元的药钱。

  “多谢……”郑元感激的再次落泪。

  “我把嫂子叫进来说话。”王浩轻轻拍了拍郑元的右肩,等他不哭了,方出了卧房,见院子里站着的两个女子,那身材瘦高背影窈窕的就是媳妇李青青,道:“青青,你跟嫂子说得怎么样了?”

  李青青转身走至,柔声道:“我给嫂子出了主意,等郑大哥身体好了,给郑大哥找个事做,就是卖我们家的包子,地点在我二哥曾经卖过的青鱼镇,等郑大哥攒下一点钱,他再自己进货做买卖。”

  之前王族的人有跟王家提出大批量的进包子去外面卖,但是提的人太多了,答应这个不答应那个就得罪人,所以王家以做不了那么多的包子为由都没答应。

  这次,李青青是看着郑家太难了,伸手帮一把。李青青也不是长期让郑元卖包子,只让他卖一、两年,等他有钱了也学会卖东西了,就让他进别的货物卖,不再卖包子。

  黄氏不是傻子,也听说了王族人想卖王家的包子都不成,扑通一下跪下朝王浩夫妻跪了三个响头,无比感激道:“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你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记得!”

  “嫂子快起来。”李青青刚扶起黄氏,就见冯氏从大厅快跑走来,冯氏直接在黄氏旁边扑通跪下磕头。

  “你们救了我儿子,还给我儿子找条活路,你们是我这个老婆子这辈子遇好的人,我今生要是还不了你们的恩情,来世一定还。”冯氏哭得稀里哗啦,被王浩扶起来后,还把郑花叫了出来,让郑花给王浩夫妻磕头。

  黄氏的爹娘都是老实巴交的村民,不会说什么话,竟是跟着要下跪,被王浩一把拦住。

  “我跟郑大哥从小就是好友,又一起在军队当兵,那是出生入死的兄弟,郑大哥出了这样的事,我和媳妇觉得不能袖手旁观。”王浩说的情真意切。他也的确做到了。

第80章 都不要妒忌

  李青青跟黄氏道:“嫂子快别哭了。你这一哭,郑大哥心情不好,伤势都恢复的慢。你想想郑大哥好了以后就能卖包子赚钱。到时,郑大哥即在你身边陪着你,还能有钱交给你,这日子比以前他远在军队还好呢。”

  “是。我不哭。我听你的。”黄氏双手抹掉眼泪。

  王浩坦言道:“刚才我还跟郑大哥出主意让他当卖货郎,我看我的主意不如我媳妇出的好。”

  李青青微仰头望着容貌英俊的王浩,道:“郑大哥身体面要慢慢恢复,好了后不要太过疲劳,你说的卖货郎是能赚点钱,但是每天风吹日晒到处走,太辛苦,不太适合郑大哥。依我看,郑大哥先到青鱼镇卖包子,每天不到半日,来回十里路。”

  王浩目光深邃,轻轻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相比较起来,在固定的青鱼镇卖包子比到处游走出售很多种货物要轻松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卖包子没有成本,而货物却需要成本。

  这般郑元今后一、两年的生活就有规划了。他身体要是好了,还能赚钱,就达到了黄氏的要求,黄氏也不愁了。

  郑家的日子就能重新过起来。

  那黄氏的爹娘家里也很穷,昨天得知女婿出事了,特意从家里抓来了一只公鸡还有三十个蛋,说是给女婿补身体吃,除此之外,还凑了六十五个铜钱给女婿买药。

  王浩夫妻从郑家走时,已近黄昏,郑家是要留着吃饭,说要把黄氏爹娘拿的公鸡杀了给吃,王浩夫妻哪肯同意,那公鸡可是要给郑元补身体的。

  次日,黄氏从地里刨出一大篮子小香葱送给王浩夫妻。

  她是知道王家做包子需要用小香葱,王家自家的小香葱不够用还得跟村里人买。

  郑家的小香葱原是要留着过些天涨价了去县城卖,这不是因为全家人太感激王浩夫妻,黄氏就刨了十几斤小香葱送过来。

  王老头刚从县城卖完包子回来,还沉浸在数铜钱的愉悦之中,跟黄氏道:“我儿子、儿媳妇不在家,他们去了青鱼镇看望赵秀才。”

  昨天李青青传授王族人做剁辣椒,今天王家收了好几位族人送来的礼物,其中就有香葱,不过是两斤,没有黄氏送的这么多。

  刘氏也是实在,对听到秀才两个字就面露怯懦的黄氏道:“我们家用不了这么多小香葱,你留一半就行,另一半你拿到县城去卖。”

  黄氏恨不得连竹篮也送给王家,这就把小香葱全部放在厨房外面的地上,然后赶紧走了。

  刘氏等黄氏走远了看不见身影,跟王老头道:“我听王浩、青青说,黄氏没说一句不跟郑元过的活,更没提和离的事,黄氏就是发愁以后的日子会很苦会活不下去。”

  王老头便道:“黄氏也是个不错的。”

  刘氏仍是大嗓门,道:“郑元娶黄氏也算娶对了。”

  张氏在厨房跟正在洗黄瓜的王月道:“幸亏有青青,不然郑家光是给郑元买药就得卖房子卖地。”

  王月道:“那是。这年头药最贵。”

  张氏见王月压根没提郑元,便不再多话。

  原来张氏知道多年前郑元追求过王月,后来两人各自嫁娶,王月和离了,郑元断臂了,张氏还想着要是黄氏嫌弃郑元,不跟郑元过了,郑元和离,那么郑元还会追求王月,王月会同意吗?

  不过,这天底下的好人还是多,特别是好女人很多。丈夫残疾或是重病,大多数的妻子会守护丈夫,努力生活把孩子养大,只有极少数才会抛夫弃子。

  黄氏在郑元断臂的情况下,没有放弃郑元,那就值得尊敬。

  郑元要卖王家包子的事,还没等王浩夫妻从青鱼镇回来就在村里传开了。

  身为族长的王七还特意跟家里人道:“你们可以羡慕,但是不要妒忌!郑元在军队卖命断了左臂,王浩家这么做是帮扶郑元。王浩家就是我们家族的人,王浩家做了善事有好名声,也就等于我们家族有好名声!”

  王七家的人又把他的话传给族人听,大家深以为然。

  “我可不妒忌。昨天我媳妇还去王浩家跟李氏学做剁辣椒呢,我这也有好事,我不妒忌郑元。”

  “我得去我老丈人家一趟,我得弄些新鲜辣椒回来。”

  “对了,我媳妇说,李氏说的今年剁辣椒还是新鲜吃食,明年就不是了,我们全家寻思新鲜的吃食才好卖,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我也得去外面买新鲜辣椒。”

  “我家的菜刀才一把不够用,今天一早我把我两个大舅子家的菜刀借过来。”

  族人说着就说到剁辣椒上面,大家都想着赶紧多做剁辣椒卖掉赚钱呢。

  这下子王族人、郑家都得了王家的好处,村里其他的外姓人没有得到。

  不过,没等这些外姓人抱怨,王七又让家人传话,“王浩媳妇给全村的人瞧病都不收钱,就冲这一条,全村人都得感恩,谁要是不知足,我就把谁赶出村!”

  人吃五谷杂粮,哪怕体壮如牛,一年四季也会生个小病,这可是医术极为落后的大唐国,一生病哪怕是很小的病,也可能会丢到性命。

  自从李青青嫁到王浩家,王村的人看病再也不用去镇、县城,省下很多的人力财力。

  王村的人若对王浩家有怨言,那就是白眼狼,猪狗不如。王七的话说得没有毛病。

  秋风清凉,万里无云,昨天刚淋过雨的官道有些泥泞,来往的村民大多脚上穿着草鞋,有那节省的甚至光着脚。

  王浩夫妻怕布鞋弄脏了,均是穿着草鞋。王家人的草鞋都是王志做的。王志做出来的草鞋不如李二林,但是比王家其他人强。

  这样的天气穿草鞋,脚会进凉气。王浩夫妻都穿了袜子。

  两人从王村出来没走多久,一辆专门拉人的骡车路过,王浩体贴李青青,就花了两个铜钱坐骡车。骡车的速度挺快,不一会儿就到了青鱼镇。

第81章 和离过的师母

  人来人往的集市,卖鱼的占了一半。这个季节鱼多,渔民来此处摆摊的多,买鱼的人也多,鱼的价钱也没涨。

  王浩道:“我师长喜欢吃鱼。我每次去看他都会带鱼。以前我钱少就买最便宜的鲢鱼,这回我打算买草鱼。”又问道:“青青,你喜欢吃鱼吗?”

  李青青微笑道:“我也喜欢吃鱼。我还喜欢吃黄鳝、田鸡。上次我在我二姐家,一个病人为了感激我,送给我好多的田鸡。我过了一回田鸡瘾。”

  王浩把李青青的喜好记在心里。眼下已是秋天,不是抓田鸡的季节,不然他肯定会抓田鸡给媳妇吃。

  两人从家里出来时带了十个咸蛋、二十个包子、一小坛剁辣椒、日常用的小药,又在青鱼镇买了一条六、七斤重的大草鱼,这就穿过镇子去三里外的花沟村。

  花沟村依山傍水,环境不错,景色也美,并且离镇子不远,买东西方便。

  花沟村的村民大概二百多人,比王村少,但是这个村子出过赵秀才,名气上比王村大多了。

  赵秀才的家在花沟村的中间,不是村头,也不是村尾,不喧闹也很安全。

  赵家当然是砖屋,一共有三进,面积比王家大,房间也比王家的多,砖砌的一人多高的大围墙,有一个两扇开的大门,门的两侧贴有红纸黑字的对联,门槛有半尺高。

  这样的宅子被周围的茅草屋衬托的非常的气派,甚至有几分庄严。

  大门半开着,有一只黄色瞪着两只眼睛的大狗坐站在门槛边,还有两个梳着包子头穿戴齐整年龄两、三岁的小孩子蹲在黄狗旁边,好像在数地上的蚂蚁。

  “左边穿红衣的是我师长的小女儿兰兰。她大名叫赵玉兰。右边穿蓝衣的应是我师长亲戚的孩子。”王浩为什么能确定蓝衣的不是村民的孩子,那是因为这个小孩子穿的衣服没有打补丁,双脚穿的是黑色的布鞋。

  花沟村的村民跟王村的村民一样穷,不是年节,还刚下过雨,路这么泥泞,哪里舍得给小孩子穿布鞋!

  黄狗竟是认出王浩,走至朝他摇尾巴。

  王浩笑着指着黄狗,道:“虎子,你的记性可真好。”

  “这狗比咱们家的波拉拉大好几圈。”李青青见黄狗虎子毛发齐整发亮,想必赵家生活好,给黄狗虎子吃得好。

  “你是谁?”赵玉兰抬起头来,声音奶声奶气。

  王浩笑道:“我是你师哥王浩,上次我来的时候给你带了一个拨浪鼓,你想起来没?”

  赵玉兰当然想不起来,却是站起来朝大门大声喊:“爹、娘,来客人了啊!”

  李青青见赵玉兰生得一张圆脸,头发乌黑,皮肤不白甚至有些黑,但是眼睛乌溜溜像大葡萄,嘴唇红润,挺可爱的,笑道:“小大人似的,真有意思。”

  出来一个穿着铁锈红色长裙、戴着银钗银耳环、身材微胖、面色红润容貌普通的中年妇人,语速很快,像是倒豆子,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

  “原来是王浩来了,你不是才去军队吗,这么快又回来,这位是,原来是你的媳妇,嗯,长得真标致,你们快进来。”

  她自问自答,都不用王浩夫妻说话,语气透着热情,让李青青看见陌生人少了一分局促。

  “师母,我在军队立了军功,军队允许我回家探亲一次,还给了我赏银。我前天到的家,昨天雨大太,我就没过来拜访。”王浩咧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哈哈笑着,跟在王家一样随意高兴。

  “师母好。”李青青不动声色的观察赵家及赵山阳的妻子周氏。

  之前,王浩说过周氏的事。

  原来周氏曾经和离过,跟赵山阳是二婚,而赵山阳却是初婚。

  说起来,赵山阳是周氏的爹的学生。

  周氏的爹就是秀才,一直很看重赵山阳,可是周氏的娘早就把周氏许了亲戚家当媳妇,不能毁掉婚约。

  后来,周氏嫁了很不幸福就和离了,而赵山阳那时正好考中秀才想考举人,一直迟迟未娶,这样周氏就嫁给赵山阳,如了周秀才的心愿。

  赵山阳夫妻受到周秀才的影响,对弟子很好,王浩就是受到好处的学生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