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王桔道:“爹,茶水也不要钱。”

  “茶水哪有米饭值钱。”王老头说的理直气壮。

  王亮惊呆了,问道:“这里不是湘城吗,客栈的米饭、茶水竟然不要钱?”

  王桔给王亮解释道:“米饭不要钱是因为三嫂花了三钱银子点菜。”

  “这几个菜花了三钱银子。”王老头的好心情顿时没了,然后盯着菜,跟家人道:“这不是在家里,在这里吃不许剩下一口菜。”

  他明明肚子已经吃饱放下筷子,怕剩下菜,又拿起筷子,吃了几筷,觉得菜太贵了,不多吃了米饭不划算,就又盛了一碗米饭。

  李青青吃饱就付了钱带着王桔先回去洗漱然后睡觉。刘氏也带着三个小家伙走了。留下王老头父子清理盘中菜。

  中房的家具比下房多,除了床、桌椅,还有梳妆台、圆凳,最重要的是可以沐浴。

  李青青打了哈欠,道:“天太冷了。我不沐浴。我泡泡脚就好了。”

  王月、王桔也表示不沐浴。她们昨天在家里刚沐浴过,身体都干净着呢。

  负责客房的小二提来两桶热水。李青青自带了木盆,就把热水倒盆里泡脚。

  出门在外,要是不带洗脚盆,怕用了客栈公用的洗脚盆传染上脚气。

  三女洗完后就回房睡觉。刘氏带着三个孙女泡脚,洗完后让三个孙女解了手再上床睡觉。

  刘氏跟小二打听过了,上房、中房、下房有用来解手的木桶,大通铺没有。

  天气这么冷,住大通铺的人半夜从温暖的被窝钻出来去外面的茅房解手,沾了凉气,十有**会伤风。

  再一个,这里可是客栈,什么人都有,王家这么多的女眷,要是住大通铺,半夜出去厕所,万一遇到坏人如何是好?

  刘氏觉得还是李青青想得周到安排的好。

  王盼弟带着两个妹妹上了床,问道:“爷爷、小叔还没回来?”

  “他们是不是又走迷路了?”刘氏就等着王老头父子过来洗脚走人,然后关门睡觉了。

  王盼弟笑道:“小叔不是爷爷,小叔不会迷路。”

  刘氏坐在梳妆台前就着油灯照铜镜,心道:梳妆台真方便,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模样。哦,对了,我刚才看到下房好像没有梳妆台。中房的价钱比下房贵是有道理的。

  就在这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很快,王亮推开门进来,急道:“娘,有个两岁多的小孩吃鱼刺卡住,就在刚才咱们吃饭的饭堂,我爹让我来叫三嫂去救小孩。我三嫂呢?”

  “啊,这家大人怎么这么不小心,两岁的小孩不会自己吃鱼,大人就不能让小孩吃鱼。”刘氏摇着头从圆凳前站起来往门口走,道:“你三嫂回房睡觉了。我去找她。”

  李青青住的下房就在斜对面,此时,李青青已经把从家里带来的床单铺在床上,她跟王月、王桔脱了衣服钻进被窝了。

  王月披了件衣服给刘氏开门。

  李青青在黑暗中穿衣服,喃喃道:“刚才在饭堂吃饭听到另一桌有小孩子说话。”

  王桔下了床去亮油灯。下房只提供了一盏油灯,不像中房有两盏油灯。

  “我们就不进去了。”刘氏高声道:“青青出来跟我们去饭堂。王月、王桔你们去我房间。”

  王亮不是一个人过来的,身后还跟着饭堂的小二。

第152章 老人急晕

  小二手里提着灯笼,一脸的焦急,在路上跟刘氏、李青青、王亮道:“大过年的,药铺早就关门了,要有人瞧病,得去郎中家里请。跟我们东家关系交好的何郎中家在六里外,若女郎中能帮小客人把鱼刺取出来,我们客栈就不用去何郎中家求救。”

  这么大的客栈,住的客人多了,难免有生急病的,因此东家会跟药铺的郎中搞好关系,若是客人半夜生急病无法移步去药铺,就得请郎中上客栈来救客人。

  何郎中所在的药铺就在客栈旁边,平时客栈有急病客人,小二能很快把何郎中请过来。

  今日是正月一日,药铺只开半天,从下午起就关门了。何郎中早就回家过节。

  李青青坦然道:“我尽力而为。”

  小二没有狗眼看人低,没有觉得李青青是个假郎中,现在把希望都放在李青青身上,希望李青青能救了小孩。

  一行人大步流星往饭堂赶路,只是还没走到,饭堂的一个青年杂工就迎面跑来,大声叫道:“不好了,有个老人晕倒。你快去请何郎中!”

  小二面色大变,惊呼道:“谁晕倒了?不是小孩吃鱼被鱼刺卡了吗,怎么又有人晕倒?”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饭堂连着出事。

  “老人是小孩的奶奶,小孩吃鱼刺哭闹,老人一着急就晕了过去。”青年杂工气喘吁吁,没好气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请何郎中!”

  “要去也轮不着我去。我不会骑马。你快带女郎中去饭堂。”小二急忙把灯笼塞给青年杂工,然后转身就跑去向客栈掌柜的禀报。

  王亮见客栈要请何郎中,问道:“三嫂,那我们还去不去?”

  “先去看看。”李青青板着脸,脚步快速。

  “太小的孩子就不能吃鱼,要吃也是大人把鱼刺给挑了。我们家求弟吃鱼就是她大姐盼弟帮着把鱼刺挑干净。”刘氏一路嘀咕,“刚才我们家也点了鱼,我们家有三个小孩子,没有一个被鱼刺卡到。”

  黑夜声音传的远,远远的就听见大人孩子哭。

  一个男子哭道:“娘,你别吓儿子,你快醒醒,快睁开眼,儿子想让你活得好好的!”

  一个女子嚷道:“进儿,你看你奶奶担心你都晕倒了,你别哭,等郎中来了就把你喉咙里的鱼刺取出来。”

  李青青等人进饭堂时,出事的一家九口人老的晕倒、小的哇哇哭,已经乱成一团,厨房的两个厨子、一个杂工苦着脸站在他们旁边束手无策。

  王老头一直呆在饭堂,从小孩子被鱼刺卡到老人晕倒,王老头都没有走,他扭头看到自家人来了,连忙跟这家的男主人道:“我儿媳妇来了,我儿媳妇会医术,你们快让她给病人瞧瞧。”

  这一家九口是汪家人。

  男主人叫汪高志,今年三十三岁,是湘城隔壁城府株城的举人。

  女主人是汪高志的正妻李氏,今年二十五岁。

  被鱼刺卡住的小孩子是李氏的小儿子汪进,今年三岁。

  晕倒过去的老人是汪高志的老娘田氏,今年五十三岁。

  另有汪高志的嫡长子汪举,今年八岁,嫡长女汪静,今年六岁。

  还有汪家奴仆邓伯、汪一、奴婢李巧。

  要说汪高志是举人身份,居住地又在株城,正月一日怎么带着一家人在湘城客栈住?

  原因是汪高志已经去世多年的生父是湘城一家望族的庶子。

  汪父这一生命运坎坷,打小就被嫡母打发离家。汪父在外地拼搏置下家产,娶了田氏,又生下汪高志。

  汪父生前曾经带着田氏、汪高志去湘城汪家,当时嫡母在世,从中作梗,不承认他是汪家人。

  汪父临终时遗愿就是汪高志认祖归宗回到湘城汪家。这样汪高志有了家族的庇护,前途无量。

  汪父去世后,田氏没有再嫁,一直守着汪高志过日子。田氏不敢忘记汪父的遗言,曾经在汪志高考上秀才、举人时来到湘城汪家,但是嫡母仍然在世不肯退步。

  去年冬天,汪父的嫡母去世了,汪族的人给汪高志传话,让他腊月三十回来参加祭祖。

  汪高志得知消息,极为高兴,买了礼物,带着田氏及妻儿仆人在腊月底就到了湘城。

  汪族的人没有安排汪高志住进族里,让汪高志自己找地方。汪高志觉得这是族里的人在考验他,就带着家人奴仆住进了好运来客栈。

  汪高志把带来价值五百多两银子的礼物全部送给族人,族人也都收了。

  谁知,昨天祭祖时,汪高志的大伯,也就是汪父的嫡兄站

  出来,以汪高志没在嫡奶奶生前重病时看望为由大骂他,如果他要回到汪族,那就等于认了没有给嫡奶奶守孝的罪名。

  汪高志要参加科考,不能背上不孝的罪名,否则失去科考资格,在那么短的时间衡量之后,不得不放弃回归汪族,失魂落魄离开祠堂。

  田氏是妇人不能进入祠堂,得知此事时,汪族人的祭祖仪式已经结束。

  汪高志回到客栈,跟田氏抱头痛哭。

  这些年来,汪高志做了很多的努力,仍是没有完成汪父的遗愿。

  田氏、汪高志的心里对此事有执念,想利用正月的时间去找汪族的族长,希望族长能出面让汪高志回归家族,同时让汪高志的大伯不以不孝告到衙门毁掉汪高志的前途。

  于是,汪高志就带着家人仆人没有离开湘城,在好运来客栈过了年。

  谁想到,第二天正月一日的晚上只是在客栈吃个饭就出事了。

  汪进被鱼刺卡住哇哇大哭,田氏担心汪进,急火攻心竟是晕倒。

  汪高志急道:“女郎中,先救我娘。”

  李氏瞅了瞅怀里哇哇大哭的小儿子汪进,又瞅了瞅昏厥不醒人事的婆婆田氏。李氏心里很担忧汪进,但是不敢忤逆汪高志,嘴唇微动没有吭声。

  “你快把老人放在地上平躺,让老人保持呼吸畅通。”李青青当然是先救病情重的病人,老年人昏厥如果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第153章 忠婢吸痰

  汪高志只是犹豫了一下,就在奴婢李巧的协助下把田氏放在地上,让田氏平躺。

  救人如救火。李青青直接双膝跪在地上给田氏检查,这一查,田氏的脉搏跳的特别快,至少每分钟180次,这种状态要是持续下去,田氏极有可能心梗猝死。

  李青青双眉紧蹙,面色沉静,道:“立即把孩子抱到外面去,别让老人听到他的哭声。我一会儿会给孩子取鱼刺。”

  汪高志一个眼神望过去,李氏嘴唇颤抖,把哭声能震的人脑袋痛的汪进抱走了。

  李青青又指挥众人散开,别围着田氏,然后叫王亮去把她的急救箱取来。

  这次出行,王家有老人、孩子,李青青特意带了药品及一些医用工具。

  没想到,离开家门不到半日就用来给外人治病。

  田氏年青时很漂亮,二十几岁守寡后,求亲的人很多,可是田氏为了汪高志却没有改嫁,一心一意的持家培养汪高志。

  没有田氏的全力付出,哪有汪高志的今天。

  汪高志特别害怕失去田氏这个娘,急得泪流如雨,问道:“我娘怎么样?”

  没有小孩子的哭声,一下子安静许多,李青青终于听到了田氏呼吸不畅,赶紧捏着田氏的双颊让田氏张开嘴,用通俗的话道:“你娘被痰迷住了,快,找个人给你娘嘴对嘴吸痰。”

  被痰迷住是当地的土话,其实就是痰呛进了气管,无法呼吸,如果痰出不来,没有呼吸,人缺氧气,心脏供血不足,一会儿就会死亡。

  年岁大的人容易被一口痰迷住,弄不好就没命。一般年岁大的人,家里需要备上吸痰器,一旦被痰迷住,家人赶紧用吸痰器把痰吸出来。

  大唐国可没有吸痰器,李青青也没有制作出来,此时情况紧急,只能让汪高志亲自用嘴给田氏吸痰。

  吸痰是很恶心的事,特别是老人的痰,老人的消化器官都不好,嘴里、胃里的味道很难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