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冷香忆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1-12-13 18:08:53

  王月笑道:“娘,汪举人不是湘城人,我听小二说汪举人是株城人。”

  王桔很是敬佩的道:“三嫂太厉害了。我们在湘城一晚白吃白住。三嫂还挣了二十两银子!”

  李青青靠在王月胳膊上,微笑道:“我救她们时没想着得好处。汪举人倒是不错,付了这么多银子当诊金。”

  刘氏又道:“客栈的东家人也好。”

  “我们这趟的花销合起来都用不了二十两银子。”李青青

  拿出从家里带的湘月斋的点心分给家人吃。

  刚才她们逛街时进了一家湘城的湘月斋分铺,发现里面卖的点心价格比和县湘月斋分铺贵。

  绿豆糕一斤价钱是三十五个铜钱。桂花糕就更贵了,四十二个铜钱。

  不知是过年湘城湘月斋涨价了,还是原来就这么贵。

  “今天天气真好。”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边比王村暖和?”

  “差不多吧。可能今天是晴天,你就觉得暖和。”

  “我们今天能到营地吗?”

  “到不了。”李青青答道:“最快也得明天。”

  王招弟嘴里吃着香甜的桂花糕,问道:“三婶,今晚我们在哪里住宿?”

  大黄拉着车子缓慢的行驶在前往营地的官道上,反方向有几个人骑着马向湘城奔去。

  这几个人均戴着帽子,风尘仆仆,中间的蓝袍男子容貌英俊,如果王老头、王亮仔细看就会认出此人是湘月斋的东家马清。

  马清从国都办完事情回湘城,在路上遇到平叛战事,耽误了几天,年三十在外地的客栈过的,直到正月二日的下午才到家。

  这一趟,他在国都开的湘菜酒楼,买卖兴隆,除此之外,还顺带完成了湘王交待的任务。

  湘王赵安让马清给宫里的马娘娘带个好,祝贺马娘娘喜得龙凤胎,又派了两个女子,让马清以马家的名义将两个女子送进宫里侍候马娘娘。

  马清给湘王赵安办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便连爱妻马氏、爷爷马正新也不知道。

  “咱们老爷回府了。”

  “听说咱们老爷在国都开的马家酒楼买**湘城的马家酒楼还要好。”

  “国都在北方,不是说北方人不喜吃鱼吗?”

  “老爷开的酒楼不止卖鱼,还卖别的菜,或许国都的人喜欢吃别的菜。”

  马府的奴仆从马清贴身小厮嘴里听到一些好事,主要是马清在国都开拓市场很成功。

  马清这一路马不停蹄往家赶,非常疲惫,到家后给长辈报个平安就大睡两天,醒来后寻思联系湘王府的二总管,看看湘王赵安想不想召见他?

  “你这两天睡觉,我不忍心吵你。湘城出事了。”风氏笑意浓浓。

  马清紧张的在椅子上坐直了,问道:“什么事?”

  风氏秀眉一挑,幸灾乐祸的道:“胡家酒楼走水了。”

  “好!太好了。”马清仰天大笑,低声问道:“可知道是谁放的火?”

  “你别这么看着我,不是我干的,这么多年我是想放火烧了胡家酒楼,烧了胡春阳这个狗东西的宅子,可一想,要是如此,我就成了罪人得下大狱。我犯不着。”风氏亲自给马清按摩肩膀。

  “那是谁放的火?”马清一连猜了几个开酒楼的同行名字。

  风氏摇了摇头,笑道:“放火的人是青楼的一个嫖客。胡春阳跟这个嫖客为了青楼女子争风吃醋打起来。胡春阳没有打赢,气不过,找了几个乞丐用布把这个嫖客的头一蒙,狠狠打了一顿。这个嫖客可不是好惹的,花了一两银子找了两个灾民放火直接烧胡家酒楼。这事就是腊月二十九半夜发生的。”

  “这事还真是没想到。”

  “可不是吗,大家都没想到。”风氏原想借机提醒马清,千万别再去青楼,不过看马清做买卖四处奔波很辛苦,年三十都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就打消了念头。

  马清问道:“胡家酒楼都烧掉了?”

  风氏抿唇笑道:“只烧掉半座楼。”

  “那跟全部烧掉没什么区别。这是胡春阳自找的。活该!”马清哼着小曲,就差拍手叫好,想了想,问道:“可曾死人?”

  “听说重伤三人。”

  “该烧死的是胡春阳,这三人替他受了灾。”

  风氏道:“你上次去国都前交待几个掌柜办的事,我听他们说都办好了。”

  “嗯。他们给我写的信里说了,说夫人一声令下,他们就开始行动,只向外宣扬了半日,胡春阳、何掌柜就迫不及待的抢购剁辣椒。”

  “可不是吗。两边为了多买剁辣椒还打了起来。”风氏笑靥如花,“胡春阳、何掌柜抢着吃亏上当。”

  “他们都是太贪心。”马清抬手握着风氏给他按摩肩膀的手,柔声道:“我不在家,夫人辛苦受累。”

  “这个家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也是我的。我在自己家做事是应该的。”

  “能娶到夫人,是我前世修来的福。”马清跟风氏说了几句情话,就挥手让奴婢都退下,而后低声说起宫里的喜事。

  原来这回马清在国都开了马家酒楼,招牌菜是年年有余,剁椒蒸鱼头,再配上面条,凡是吃过的客人均称赞不已。

  马清自是给宫里的马娘娘也送了剁椒。

  马娘娘没有给小皇子、小公主哺乳,可以吃辣椒,下令御厨按着马清给的菜方做了年年有余。马娘娘品尝之后,连声称赞,又把此菜推荐给爱吃面条的皇帝。

  皇帝不但赏了马娘娘,还把年年有余加入腊月底宴请群臣的国宴。

  皇帝宠爱马娘娘,但是也的确是喜欢吃年年有余这道菜。

  “这真是喜事。”风氏激动的道:“上次的金玉满堂,这次的年年有余。宫里都有赏赐。”

  “是。宫里的赏赐我都带了回来。过两日你就能看到。”马清为了早点回家,跟随行都是骑马,从国都带回来的礼物则是用马车运输,迟几天能到。

第156章 喜回娘家

  风氏喜滋滋道:“年年有余都上了国宴,想必国都我们家的酒楼买卖更上一层楼。”

  马清大笑几声,问道:“吃水不忘打井人。年前夫人可曾给李氏家里送礼?”

  “当然送了。我本来还想正月两家走动一下,不过,李妹妹带着家人去看望王浩了,李妹妹不在王村。”

  “这次我把马家酒楼开到国都,都按着李氏所说的安排,其实我心里并没有底,买卖到底如何。”马清笑道:“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李氏定的菜谱是对的,国都的人喜欢吃湘菜。”

  风氏一直向往国都,那里有最好的书院,要是马清在国都的买卖做的好,风氏想把儿子送到国都的书院读书,激动的道:“太好了。你在信里轻描淡写几句话,我想知道更多,你快给我说说咱们家酒楼在国都的情况。”

  “刚才已经给你说了很多,你还想听?”

  “想听。我还想亲眼看到呢。”

  “国都的有钱人比湘城多,遍地权贵富豪,像我们家族在国都顶多算三流。”

  风氏内心有些震惊。要知道马家有两位三品高官,还有一位宫中的娘娘。在朝中有高官,在宫里有娘娘,在商业有买卖。马家在湘城是一流的家族,连湘王都要礼遇。

  马清问道:“你可知,国都的人管我们湘城来的人叫什么?”

  风氏摇了摇头。

  “南蛮子。”马清自嘲的摇摇头。

  就他一个大唐国三流家族的嫡子放在国都根本就不够看的。

  他只跟风氏说他在国都做买卖的风光,没说过碰壁被嘲讽丢脸的事呢。

  风氏气道:“国都的人怎么如此傲慢?”

  马清缓缓道:“夫人,你想想,湘城的人是怎么对待外来户,不也是排挤打压吗?”

  风氏叹道:“唉,我还想让儿子去国都的书院读书,夫君这么一说,我都不敢想了。”

  “松青他们三个去国都书院读书可以,这样可以认识很多人,以后在仕途上就会便利的多。”马清起身握着风氏的双手,“你我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想过此事。夫人要是舍得,过了年我就把松青送去国都的书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湘城的书院当然没有国都的书院好。

  风氏出身武将之家,自幼习武,性子比文官的女儿坚韧,教育儿女,严格要求,心里虽说舍不得,但为了儿子的前程,道:“松青是长子,以后要撑起我们家的门户,就让他先去国都书院读书,让他给两个弟弟当榜样。”

  长子马松青今年就九岁了,这个年龄去国都书院正合适。

  马清夫妻决定后,向长辈禀报,就安排此事。

  当日,马清夫妻带着儿女去风家拜年。风氏的大哥得知马松青要去国都书院读书,就让自己的儿子跟着马松青一起去国都书院。

  父母一心望子成龙,恨不得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超越自己。

  富贵人家的马家、风家这样,贫穷人家的李二林、李红红也如此。

  正月三日的下午,雪过天晴的小泉村,偶有鞭炮声响起。

  小泉村因在山里,气温比山外的村镇低,一旦下雪,雪也比山外的村镇大。

  此时,整个村子披上一层银白色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有些奇异的光芒。

  这是个不被外界打扰的村子,偏僻到很多外面的人都不知它的存在。

  李红红是李家的长女,每年正月二日会带着夫君儿女回到小泉村给娘家人拜年。

  只因正月二日雪下的有些大,考虑山路太滑,就等到三日一早上山。

  往年李红红一家给李家的年礼是年前送来,就是二十斤米,十几个鸡蛋。

  去年秋天之后,李红红跟李青青学会做包子,李红红夫妻在当地做起包子买卖,每天只要出摊,肯定能赚到至少一百多个铜钱。

  特别是年前,包子买卖红火的不得了,每天能卖掉一千多个包子、糖馒头。

  几个月下来,李红红夫妻已经赚了二十几两银子,给李家的年礼增加至十斤猪肉、十斤鸡蛋、五十斤大米,还有二百个铜钱。

  今日正月二日拜年,李红红夫妻仍没有空手,带了一坛酒、两斤糖、一百个肉包子、一百个糖馒头。

  她们一家五口人兴冲冲到了李家,一进大堂就看到桌上簸箕的里面装着十几个白生生的包子,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李二林一家带回来的礼物。

  李二林一家人赶在下雪前,也就是正月一日回到小泉村。他们已在小泉村住了两晚。

  李红红惊喜问道:“二林,你也跟五妹学会做包子,在镇里卖包子啦?”

  李二林比以前胖了,目光多了几分自信,看上去更加稳重踏实,自豪的道:“二姐,我不在镇里卖,我在丰阳县城卖包子。”

  李红红有些敬佩道:“你可真是厉害,敢到县城卖包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5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媳妇:富贵临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