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闫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5 KB   上传时间:2022-01-02 22:41:16

  知道他的难处后,秦宛如道:“这回过来,我们其实也带了两家佃农来的,他们先前是租种贺家的地,后来我们带着他们种了一年的白叠子,若黎县令不嫌弃,可否看看他们?”

  听到这话,黎正颇诧异,“你们把佃农带来了?”

  秦宛如点头,“对,带了两家的佃农,之前两家租种了五十亩庄稼地,若能在闵县种白叠子,就打算把他们留下来。”

  这话黎正听不明白,只道:“你让他们进来我瞧瞧。”

  片刻后董蔡两家进来朝黎正行礼。

  秦宛如让他们做自我介绍,他们一辈子都没正儿八经见过县太爷,不免紧张,也拘束,连说话都不太利索。

  黎正笑道:“我又不吃人,你们也无需惧怕。”

  当即命人给他们看座,四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怂,秦宛如道:“坐吧,黎县令是父母官,好着呢。”

  四人这才毕恭毕敬地坐下。

  秦宛如指了指他们道:“这便是老实巴交的佃农,蔡老爷子种了几十年的地,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作,日子过得最是辛苦。”

  黎正点头表示认同。

  秦宛如:“像他们这些人,过冬是没有东西御寒的,因为窘困。”

  黎正沉默不语。

  蔡老儿却笑道:“今年不冷了,老汉有棉袄穿。”

  听到棉袄,黎正好奇问:“什么棉袄?”

  蔡老儿指着自己的麻布衣,高兴道:“自家老婆子把白叠子缝进衣裳里,穿起来可暖和了!”

  黎正“啧啧”两声,“一斤白叠子就要四百文的金贵物,你们也能用上?”

  蔡老儿:“能!秦小娘子心善,说我们两家辛劳,每家都给了几斤呢。”

  黎正朝他招手,“老丈过来我瞧瞧。”

  蔡老儿走到他跟前,黎正摸了摸他的衣袖,里头确实绵绵软软的。他又摸蔡老儿干枯粗糙的手,是暖和的。

  “嗯,看来是暖和了。”

  “可不,这东西可比麻絮好多了!”又道,“秦小娘子说以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白叠子,我信。”

  看他满脸褶子却笑得开心,黎正的心里头颇有几分触动,他看向另外三人,问:“你们呢,也有棉袄穿吗?”

  董世远答道:“有,我还穿了棉裤。”

  黎正招手,“我瞧瞧。”

  董世远也走上前,黎正摸了摸他的麻布裤子,点头道:“好,这东西好。”

  秦宛如趁热打铁道:“之前黎县令问我家中父母可允我出来抛头露面,他们原本是不允的,可是知道种白叠子能让家家户户都有御寒的衣物被褥,父亲便允了,说这既是商贾,也是为了老百姓的民生,跟一般的商贾不一样,值得去做。”

  这话令黎正陷入了沉思中。

  秦宛如肃穆道:“蔡老爷子是最底层的百姓,可是他们也有机会穿上白叠子御寒,不用挨冻,只要漫山遍野都是白叠子,它就不再金贵,只会像稷米一样,人人都能用得上,这不仅仅是生意,它也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

  说到造福百姓,黎正并未反驳,看着蔡老儿等人道:“若能把白叠子普及,让所有百姓都能用上,确实是一件功德。”

  秦宛如犀利道:“既然是一件功德,为何黎县令不愿去做造福百姓的第一人呢?”

  黎正:“这……”

第125章 引进 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

  秦宛如:“最初白叠子只种在权贵们的花园里供人观赏, 娇贵无比,可是我偏要把它挪到庄稼地里让人人都能看到它,认识它。

  “现在京中不少人都知道了白叠子, 也知道它虽然昂贵, 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并且只要我愿意, 就可以让蔡老爷子这群人也用得起。

  “黎县令你身为父母官, 当地人都称赞你爱民如子, 颂你为民操劳, 是他们的好官。既是这般为着老百姓, 盼着百姓好,为何就不能像我一个女郎那样去做造福百姓的第一人?”

  这番激将的言语把黎正刺激到了,指了指她道:“你好狂妄的语气,我才不上你的当。”

  秦宛如朝蔡老儿他们做了个手势, 他们起身行礼退下了。

  她看向黎正,一本正经道:“当初我父亲在安义县做了八年县令, 兢兢业业从不敢出岔子, 进仕途的人哪个不想往上走, 我就不信黎县令你这般劳心劳力, 甘愿窝在闵县这个小地方。”

  黎正闭嘴不语。

  秦宛如:“我有三问,一问, 这项差事从长远来看算不算得上民生大计?”

  黎正点头,“算。”

  秦宛如:“二问,排除黎县令担心的佃农问题, 引进白叠子到闵县,对当地百姓的劳务收入,经贸繁荣, 和地方官府的税收有没有益处?”

  黎正忍了忍,如实回答:“有。”

  秦宛如:“三问,黎县令想不想把这事做出成果,成为你升迁的考核政绩离开闵县步步高升?”

  黎正:“你……”

  秦宛如打断道:“莫要说其他,只管回答我,想不想借贺家这个伯爵府的门路升迁爬上去?”

  黎正垂首。

  三问,句句叩问到心坎上,把黎正犹豫的心思引活络了。

  秦宛如精明道:“诚然贺家是没有实权的,但他们有人脉门路,只要黎县令有政绩在那里,只需稍稍提点,就有很大的机会离开闵县晋升到更广阔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才干抱负。”

  黎正憋了憋,“你小小年纪,竟如此老道。”

  秦宛如摇头,“黎县令过誉了,我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又道,“我们既然找上门来自然有我们的打算,之所以跟官府挂钩,就是想把这份关乎民生的事业做起来,而不是像纯粹的商贾只知牟利——那蔡家佃农就是例子,但不会是个例。”

  提到蔡老儿,黎正的心里头颇有几分慰藉,“那群人不容易啊。”

  秦宛如:“以后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你所担心的佃农生计,我们可以妥善安排,请他们继续耕种,只不过种的不是庄稼了,而是白叠子,给工钱与他们,甚至比种庄稼更宽裕些,这些都没有关系。”

  黎正捋胡子,“上千亩地,得数十家,还有些农户。”

  秦宛如:“无妨,只要是受到波及的,我们都会想法子安顿下来,不会用强势手段驱赶,这些你可以尽管放心。”

  黎正直截了当道:“贺家,我不放心。”

  秦宛如笑,“蔡老儿他们就是贺家的佃农,我秦宛如说话是作得了数的。”又道,“既然当初我敢把白叠子从花园里引到庄稼地,黎县令就该明白我的决断管不管用。”

  这话不禁令黎正重新审视起这个女娃来,看模样也不过刚及笄的样子,说话却老练,有理有据,完全不像一个小娃娃的作风。

  “秦三娘子真的及笄了?”

  “……”

  “你莫要哄我。”

  “真及笄了,今年虚岁十七,我家大姐是贺家的儿媳妇,诚意伯夫人是我姻伯母,我们是这么一个关系。”

  黎正起身背着手来回踱步,“这事我还得再考虑考虑。”

  秦宛如也不催促他,只道:“利弊我已经同黎县令你分析得很清楚了,就看你敢不敢像我那样有胆量去开创,反正京畿县乡也有不少地方,若是这里不行,换一个县也可以种,白叠子也没那般娇贵。”

  黎正欲言又止。

  秦宛如故意给他压力,“两天内我需要黎县令的答复,若是不行也请爽快回应,我们好寻下家,因为现在需要翻地下底肥为来年开春播种做准备,不能再继续耽搁了。”

  黎正没有吭声。

  秦宛如起身道:“我若是黎县令,怎么都要去赌一把的,贺家的人脉,功绩升迁,造福民生的大计……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全在闵县,这得为多少百姓提供劳力挣钱的机会,还有商税等。该说的我已经说了,我相信就算你不愿意,也有其他县的愿意去尝试。”

  黎正慎重道:“我明日下午答复你。”

  秦宛如点头,“极好。”说罢向他行礼告辞。

  黎正做了个“请”的手势,不敢像先前那般当普通小女娃轻视她了,亲自送她离开。

  待秦宛如主仆走了后,黎正回到自己房里,黎夫人过来问:“打发走了?”

  黎正心事重重地点头,“走了。”说罢难以置信地看向她道,“一个才十七岁的闺阁女郎,竟有此番心劲儿,着实了不得。”

  黎夫人:“???”

  黎正当即把秦宛如说的那番话同她细说一番,黎夫人的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身来回踱步道:“这女娃的心思当真了不得。”

  黎正:“可不,起先我还犹豫不决,经她这一说,越想越有道理。”

  黎夫人严肃道:“若是四郎做出一定的政绩来,搭上贺家的人脉,多半是能离开这个地方的。”

  黎正没有说话。

  黎夫人:“四郎可要仔细考虑清楚,家里还有几个孩子,他们的前程全系在你身上。”

  黎正皱眉,“你莫要同我说这些,我心里头都明白。”

  黎夫人坐到他身旁,“我其实是觉得可行的,试一试又何妨?”又道,“那秦家的小娘子才十七岁就那么大的胆子了,你总不能连她都比不上。”

  这话黎正不爱听,“我十年寒窗苦读,岂能连她都不如?”

  黎夫人:“那就壮着胆子试试。”顿了顿,“这些年你兢兢业业把心思放到闵县,谁看到你的好了?”

  黎正没有吭声。

  黎夫人:“若得了贺家的人脉,他们只需要托人稍稍提一提,上头考核下来,你不就来了机会吗?”

  见他没有说话,黎夫人继续劝道:“你担心佃农的生计,那秦小娘子也说过可以商量采取折中的法子安顿好他们,你也可以同他们谈条件,不能亏了佃农的利益,把事情处理得更周全一些,共谋利,有何不妥?”

  黎正盯着她看了许久,才道:“你是想让我搭上贺家的?”

  黎夫人点头,“四郎觉得换成其他县令,会拒绝这事吗?”

  黎正:“这……”

  黎夫人:“你若实在犹豫,就去把县丞和主簿他们找来商议,看他们又是什么意见。”

  黎正想了想,“就依你的意思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当即命人去把县丞张国申和主簿刘文找来商事。

  等了莫约半个时辰,二人才来了,同黎正行过礼后,黎正才道:“坐。”

  两人坐到椅子上,黎正把种白叠子的事同他们细说一番,将方方面面的利弊都说透。

  县丞张国申捋胡子道:“若能把白叠子普及,确实是造福民生的一项大计。”

  黎正:“贺家要上千亩庄稼地种白叠子,这势必会影响不少佃农的生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