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弃妻似锦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44 KB   上传时间:2022-01-25 19:38:30

  大虎说道,“娘亲,我和弟弟现在骑驴叔,长大骑大马。”

  二虎说道,“驴叔驮我们跑了好些圈,它不老,很有力气。”

  驴叔似乎怕别人认为它没用,非常卖力地驮着主人转了一圈又一圈。

  春叔笑道,“驴叔身体不错。耕地可能吃力,驮个人拉个车应该没问题。又懂事,驮着人还知道慢慢走。”

  驴叔走到韩莞的面前,慢慢蹲下把两虎一豹放下来,又用头蹭了蹭韩莞的腿,眼里的温柔任谁都能看出来。

  春嬷嬷和黄娟都啧啧称奇。

  韩莞顺了顺它头上的毛,意味深长地笑道,“驴叔,咱们多有缘哪。”

  驴叔似听懂了一般,又“欧啊欧啊”叫了几声。它斜爬在院子里半眯起眼睛,神色极是安祥悠闲,真的像一位享受生活的老年人。

  韩莞又笑道,“以后,除了牵它去后院棚里歇息,平时都不要拘着它。”

  韩苒悄声跟韩莞说道,“姐姐,驴叔的眼神好温暖哦,大祖母的眼神也这么温暖,我觉得老年人的眼神就应该是这样。”

  她不敢说三老太太的眼神凶,借驴叔表达了出来。

  这段时间,韩莞问了韩苒许多三老太太的事,韩苒虽然才九岁,心眼还是有,把记得的都说了。

  韩莞知道得越多越气愤,对那个死老太婆也越不理解。

  从取的名字来看,老太太对韩泊深女儿和韩泊寿女儿的好恶可见一般。

  韩家重视男孩,男孩的名字由男性长辈取了,还要经过族长,也就是韩泊述的同意。而女孩的名字就直接由长辈取,三老太太几个孙女的名字都是由她起的。

  韩泊深的三个女儿,韩莞、韩苒、韩芝,表面看不出异常。细想想,都是带了草字头,命运如草芥。而韩泊寿的两个女儿,名字分别叫韩敏、韩淑,不是聪明就是贤淑。

  当然,不是带草子头的名字就不好,相反许多带草子头的名字都富有最美好的含义。但韩莞就是觉得三老太太是故意的,她如此区别对待,绝对赋予了韩莞三姐妹最恶毒的心思。

  同时,韩莞也更想帮一把江氏母子。做为继母,江氏算是有良心的。虽然对韩苒没有自己的了女上心,但在吃穿上从来没短过她,还教她做针线。因为护着韩苒,江氏还被老太太罚过跪,比韩泊深有担当多了。

  韩莞想起了前世的一句经典语录,轻声对韩苒道,“世上只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有些人的恶,你是想象不出来的。记住,不管你以后在哪里,都要学会看人心。对你善的,你要释放善意。对你恶的,绝对不能逆来顺受。逆来顺受就是纵容,会招致更大的恶。像父亲那样,不止害了他,还害了他所有的亲人。”

  韩苒点点头。爹爹那么孝顺祖母,可祖母一点看不到,还天天骂爹爹及爹爹的妻儿不孝顺。

  她问道,“怎么看人心呢?”

  韩莞笑起来,说道,“用心去体会,慢慢会看懂的。”

  晚上,家里请建房的孙家父子、李家兄弟等六人在前院吃饭,还请了封家父子和马家兄弟来作陪。今天戚管事没回京城,也被请来喝酒。

  戚管事有时候忙的没时间回京城,就会来韩家借宿,春山的屋让他住,自己住门房。

  自从韩莞上次在勤王府听了那场戏,对戚管事的的印象更好了,经常让春大叔请他来家里吃饭。

  大虎二虎做为家里的男主子,去前院陪客人吃饭。

  内院只有韩莞姐妹两个吃。没关上房门,还能看到豹子骑在驴叔身上玩。

第七十章 仙人的法术

  戚管事对两只虎非常恭敬。觉得他们不止出身权势滔天的齐国公府,还有天家血脉,跟自家主子是拐弯亲戚。虽然现在齐家不认他们,但这两个孩子一看就非池中之物。看在这两娃份上,母子凭子,齐家再重新认下他们母子也未可知。

  韩莞是不知道戚管事这个“母凭子贵”的想法,知道肯定会少请他吃两顿饭。

  三天后,春大叔又去县城买了一头骡子。还在小院的旁边修了一个棚子,黄牛和骡子住那里,而后院的棚里只住了驴叔。为了驴叔住得舒服,春叔专门修整了一番。

  因为驴叔聪明,不仅没有给它拴缰绳,连驴棚的门都不用关。该歇息或是吃草、拉粪了,它自己知道去后院。天亮了,它自己知道来前面。

  对于这位驴叔的智商,别说大虎二虎,连韩莞都刷新了认知,觉得它不止是精,还有可能是张果老的毛驴转世。

  不仅大虎二虎经常骑驴叔溜达,韩莞和韩苒有时也会骑着它在大院子里转一转。这个时代有乡下女子骑毛驴的,都是侧着身子骑。

  驴叔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驮大虎二虎上学和下学。一般都是春大叔带着它去,春大叔偶尔有事就它自己去,后来直接就自己去了。有人在没人的时候打它的主意,它一见陌生人靠近就四蹄翻飞,跑得老远。或是尥蹶子,拼命嚎叫,试图把坏人吓跑。这里庄户人多,打它主意的人便不敢打了。久而久之,这头老驴的名声也就传了出去。当然,这是后话了。

  一晃到了六月初,不知何故,摇控器的开关没动一下,让韩莞又着急又郁闷,也更加惦记翠翠。

  不过,虽然汽车空间不能开动,但能够当空调房,夜里韩莞都是进空间睡觉。

  初六下晌,天气闷热,树上的蝉子叫得欢。

  韩莞和韩苒坐在厅屋里,竹门帘挡住烈日,又有些许微风吹进来。住在山下就这点好,再热也会有山风,比城里要凉快些。

  透过竹帘缝隙,能看到驴叔懒洋洋地趴在树下半梦半醒,豹子趴在它的身上打盹。还有满庭院的似锦繁花,随着微风吹进来的阵阵花香。

  韩莞不仅致力于挣钱和改扩建,还把居住环境改造了一番。她前世喜欢花,这一世有这么大的庭院当然不能浪费,种了许多她喜欢的花草。屋里的家具也换了几样,是她设计的,结合了现代与古代特色。算不上考究和奢华,但绝对别致和舒适。

  韩苒送韩莞和两只虎的帕子已经做好送给他们了,现在她又在绣软帘。这孩子,做针线的兴趣比读书写字的兴趣大多了。

  根据她的爱好,韩莞就教她画画。虽然韩莞的画画水平一般,但画简单的画,教小姑娘还是绰绰有余。她手机里有许多漂亮画面,会照着画出来给小姑娘看。小姑娘非常喜欢,她学会画了,就想绣出来。不仅提高了她的画技,也提高了她的绣艺和审美水平。

  韩莞在纸上画着图。她画了一个圆形瓶子,形状如前世装面霜的瓶子,瓶口略小,还画了一个圆形盖子。

  韩苒看了一眼,嘟嘴说道,“姐姐,光光滑滑的不好吗,为何要在瓶口外面和盖子里面画两道弯线?这样不好看。”

  她知道姐姐是在设计装千金油的盒子。

  韩莞笑笑没言语,古代小姑娘当然不知道现代缧纹的妙用了。

  这个时代的瓶子、盒子、坛子等物的盖子,都不能密封。若想密封,只能用木塞,为了密封性更好,还会在木塞上裹一层布,或是直接封蜡。而大些的坛子或缸,就用厚油纸或厚油布盖上,用绳子系好,上面再压个木盖。哪怕番外过来的玻璃瓶子,也是木塞当盖子。

  木塞适合大肚细长口的瓶子,用这种瓶子装千金油不好取药。盒子能够封蜡,而封蜡只能用一次。那么,装千金油的盒子要想密封性好,前世的缧纹就派上用场了。

  铁由官府管控,肯定没有那么多拿来做药盒,除非是特持。只能用木头或是瓷器。而木头刻缧纹费事,最好的选择是用陶瓷,还是有缧纹的陶瓷。

  有了缧纹,不仅让药盒的密封性更好,也算为这个时代创造出了一项新工艺。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工匠说不定能利用这个工艺创造更好的东西。

  还有宫里的那位太后娘娘,知道螺纹的原理后,就能把香水瓶子打开了吧?

  只不过,大批量生产不能提太高的要求,做出来的缧纹契合度不会太好,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密封。韩莞又不愿意花费太高精细制做,装水不一定行,但装药膏绝对没问题。

  韩莞让黄绫去外院把春大叔请来,跟他讲了这种瓶子的玄妙之处。她的说辞是,她是通过上天赐于的那种瓶子得到了灵感。

  春大叔也知道那种瓶子里的水倒不出来,之前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才知道玄妙在这里。笑道,“仙人就是不一样,脑子太好使了。”

  韩苒来这个家后,也听说了一些事情。说道,“仙人不是该一吹仙风,瓶子就自动密封起来吗?”

  春大叔想了想,认真地说道,“兴许仙人的法术有高有低,法术高的吹口仙风就管用,法术低的就要动一动脑子了。”

  韩苒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韩莞暗自好笑,春大叔一家永远能为韩莞的做法找出各种合理解释。

  她又跟春大叔讲了一下缧纹之间怎样契合,让他明天去一趟窑场。先讲一下他有密封的法子,若可行,这种工艺将会为那个窑场带来丰厚的回报,尽可能的让他们优惠一些。先烧制几个,密封达到要求,就烧制一千个……

  春大叔拿着纸刚走出去,一头汗的春嬷嬷又掀开帘子走进来。

  她笑道,“辣椒和茄子又长长些了,小西红柿已经有鸽子蛋那么大了。哎哟哟,没想到辣椒不是朝天而是朝下长的,茄子不是圆的而是细长的。”放低了音量又道,“真的是上天赐的‘仙种’,跟咱们这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第七十一章 远方来客

  韩莞每天早上都会去后院看看茄子和辣椒、西红柿,笑道,“辣椒和茄子这个月底就能吃了,西红柿还要等到下个月。”

  正说着,封灿来了。

  他走得很急,满头大汗,进来笑道,“韩姐姐,药膏弄出来了,我爹让你去看看。我娘还买了两斤肉一壶酒,让苒妹妹和两只虎、春大叔他们晚上去我家吃饺子,喝酒庆祝。”

  春嬷嬷点头答应,韩莞一个人先跟着封灿去了封家。

  药房里,封和正拿着一个木盒乐。

  他笑道,“莞娘快来看,这药颜色好看,味道好味,擦在肉上没有一点颜色。我试了几天,的确比清创膏好多了……”

  韩莞接过木盒,里面的药膏呈淡黄色,发亮。虽然比清创膏的药味小了些,但味道还是很大,趋近于前世清凉油的味道,仔细闻还是有细微差别。

  她用指腹蘸了一点擦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手背清清凉凉,除了有些发亮,没有其它颜色。喜道,“呀,真的弄出来了,真好。”

  封和又道,“这种药还是有缺点,容易风干,干了就不好用了。”

  韩莞笑道,“我也正好想出了一种密封的盒子,已经让春叔去窑场做了。”

  封和听说了一下密封的原理,又是欣喜地看了韩莞几眼。自己的这个徒弟,太聪明了,连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到。

  晚上,两只虎听说娘亲“发明”了缧纹,知道缧纹的原理后,也更加崇拜娘亲了。

  六月底,豹子已经能到处跑,长辣椒、长茄子也已经成熟。大部分留种,韩家人只吃了几次,每次都把封家三人请来尝鲜。

  在这些人看来,这种茄子虽然跟之前的茄子形状不一样,但味道一样。而这种长辣椒跟之前的朝天椒就大不一样了,不仅长得大不一样,还没有那么辣,能当菜蔬吃。

  北方人吃辣不行,天朝椒在北方卖不起价,庄户人家不会多种。而这种长辣椒更适合这里人的口味,以后肯定好卖。

  同时,大院子里也建了几间简易房子出来,韩莞又拿钱买了设备。招了几个人在这里做千金油,是小鼻涕的娘和伯娘,还有孙金柱媳妇付氏、儿媳兰氏,孙金柱也来当了个小管事,由封灿总负责。韩莞还让春叔去县城买了三个下人一起做。

  暂时这么多人,以后再扩大规模。

  这几个人还签了保密协议,给他们发保密费,最关键的工序交由一个下人做。除了封家父子,只有卖身契捏在自己手上的人,韩莞才真正放心。做出来的药暂时不卖,存在库房里。

  千金油还有个商标,叫虎达千金油。

  韩莞又悄悄花三百二十两银子在孟县县城经买下一个铺子,铺子是二层小楼,带了个小院。开了个小药堂,请了一个掌柜,一个坐堂大夫,一个抓药的小二。现在先卖一般的药,等千金油做多了后再统一投放市场。东西少,东西好,价格肯定会高一些,自家药堂会主打这种药。

  药堂不是那么容易开的,封灿和春大叔通过戚管事认识了县太爷的师爷,送了大礼才办成这件事。

  制药场封灿为掌柜。

  韩莞和封和签了协议,并去县衙办了契书。制药场为虎达制药场,药堂为一达药堂,韩莞和封和各占五成股。

  村人都知道韩莞和封家开了个小制药作坊,但并不知道一达药堂也是他们开的。

  聚满香的名声也打了出去,里面卖的各式红肠和香包肉在京城已经很有名气了,不仅大户人家会去买,连一些酒楼都会去买。

  春家和黄家的院子已经建好,就在韩家院子的西边。春家前两天就搬了进去,每天晚上春嬷嬷会回家歇息,春山父子要轮流在前东院值班守门。

  韩莞开了制药场,还买了这么多地,韩家的田地又都由春大叔父子在管,春山成了香饽饽。附近几个村有好几家托人来给春山说合,想把闺女嫁给他。虽然春山是奴籍,但日子过得好,比乡下许多贫困佃户的行情好多了。

  春嬷嬷看上了黄娟,觉得知根知底,黄娟又水灵能干,黄嬷嬷和黄娟也有意。若这两人能凑成对,韩莞乐见其成。

  但纤细的黄娟似乎不是春山的菜,春山不太愿意。

  春嬷嬷气得想打人,韩莞劝道,“强扭的瓜不甜,山子哥实在不愿意就算了。”

  不过,为了让春山看到黄娟的心里美,也暂时没给他说亲。再等等,若他实在不愿意,再说别人。

  后面的别院也已经建好,开始装修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弃妻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