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卫家女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三水小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22-02-08 10:50:11

  “疏失也好,放纵也罢,万错其根在你这牧守者失了本心,对云州百姓背信弃义,无论有如何恶果,你都难辞其咎。你想要赎罪也好,宽慰自己也罢,那些从中做鬼的人尽数找出来清理出云州,不正是你应该做的吗?”

  “不管你用了什么办法,你要在云州拨乱反正,三个月之后,不管你去了何处,我要云州五年内再无为官之人因产育左迁、去职、减俸。”

  明明是春寒料峭,贺咏归却周身都是冷汗。

  对坐无言。

  大概过了许久许久,他终于听见自己说:“是,元帅。”

第123章 为师 “我对女学生好,是因我愿意,也……

  各州刺史吃完了午食纷纷启程回各州,营州、檀州、蓟州、平州算是最远的几州,几位刺史结伴而行,几乎是放下筷子便走了。

  云州刺史贺咏归也走得很早,他来的时候星夜兼程,走得时候也是披星戴月。

  没人知道元帅与他到底说了什么,不过只看他神色,便有人猜到,他这一去,云州怕是要变天了。

  麟州的冬春之交,冰雪融,杨柳新,他们骑马各自离去,带起了一阵阵的尘烟。

  卫蔷没有送他们,此时的麟州城里还有另一群人在等着她,就是她从各州抽调的教部管事、大儒、州学博士,二十多天后北疆第一次科举,他们这些人要准备好考题。

  伍显文和伍晴娘这对兄妹在昨日见了面。

  数月未见,伍晴娘比从前在洛阳时略黑瘦了些,却也神采奕奕,看得伍显文心生欢喜。

  从前在洛阳,伍显文就是个能打算的,光是嫁妆就给妹妹攒出了几百亩良田,他决意来北疆之后就将那些良田连着之前给妹妹准备的嫁妆都换成了金银,到了北疆之后,知道田地不可买卖,为官不可经商,买房倒是不禁的,他在云州城转了两圈儿,先是买了五六个铺面转租给人开食肆茶肆之类,又在云州两所州学旁边都掏钱建了个一排三个三进院子转租给人经营,在他“强项主簿”的名头叫响之前,云州不少人当他是洛阳来的傻有钱。

  伍显文的心里可是算得很清楚,眼见北疆的人越来越多,城里地价是肯定要涨的,州学入学的人越来越多,周围肯定越来越热闹,他把钱换了地怎么也比空放在手里强。

  比起哥哥在云州撒钱和把人算账算得头昏脑胀,伍晴娘在檀州过得是另一种精彩日子。

  檀州偏东北,比起麟州是定远军的根基之地,云州地广人多,檀州不仅人少,还因为定远军与蛮族几度反复争夺,可以说连城砖都没剩几块完整的,可檀州刺史晏青红是个极有志气的一方父母,数年间不仅在檀州开出了北疆最大的马场,还要在办学上与麟州和云州一较高下,自知财力不够,她没有在檀州强行办起女子州学,而是在已有的州学里搞起了男女同学,知道伍晴娘曾经在定远公府中教过书,教得还是算学,晏青红大喜过望,直接带着伍晴娘到了檀州的州学,委任她在州学里教授算学。

  檀州府学里一百多学子,只有二十人是女子,檀州府学里七位老师,只有伍晴娘一人是女子。

  看着那些穿着布袍的学生、老师,晏青红转头问自己身旁的穿裙着钗的朴拙妇人:“伍夫子,你怕么?”

  伍晴娘的手指险些要攥紧袖角,可终究也是险些罢了。

  “晏刺史说笑,元帅曾说过,云雨连天,见了我也晴了,我在洛阳能教得,我在檀州也能教得,有什么可怕的呢?”

  就这般,伍晴娘成了檀州州学里的第一个女夫子,也是北疆十余所州学里,唯一一个教男学生的女夫子。

  起初几日,伍晴娘确实有些无处着手,同僚都是男子,他们同进退,同吃喝,约着某日一同去秋游,甚至随口说出的诗文典故伍晴娘都不知道,伍晴娘也无从与他们深交。至于上课,檀州州学之前的算学教得粗浅,学生们勉强会了加减乘除,再往上一步都艰难,她算是要从头教起。

  可伍晴娘如她所说的那般,她不怕。

  她从当年那个狭窄的四面高墙的院子里被救出来,从东都城通济坊的兄长后宅走出来,她走到了定远公府,走到了朗朗晴日之下,走到了北疆,若说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让她惧怕。

  那就是被关回去。

  与同僚难以来往,她就在饭时去与做饭的妇人、守门的老翁说话,细细问他们知道的每一个学生,每记住一个名字,她都在上课的时候认出人来,如此往复几日,一百多人里她已经认准了七八十人

  檀州州学从前没有女夫子,只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管事专门管理照顾女学生,伍晴娘也去与她往来,来州学的女孩儿从十四岁到二十多岁不等,小些的晚上还会想爹娘,大些的家中孩子都满地跑了,管事对伍晴娘很和善,知道的些琐碎事情也都告诉伍晴娘。

  过了两日,伍晴娘听说一个小姑娘第一次来月事被吓哭了,她带着自己新做的月事带进了女学生们住的院子。

  从那一天起,女学生们陆陆续续都会笑着叫她“伍夫子”了。

  檀州州学里男女虽然同学,可有很多男学生看不起来求学的女子,看不起她们到了州学求学,嘴里说的还是回去补衣服、洗衣服这等琐碎,瞧不起她们不开文会,而是每日接水烧水闭门不出,也看不起她们斤斤计较,每日都想怎么能将剩下的钱粮衣料送回家。

  尤其是年纪稍小一些的,八年前檀州被夺回之前的事情他们印象不深,只记得这些年自己被家里供养着一路苦读到州府,将来是为了选官的。

  伍晴娘教算学是有真本事的,文章有先后优劣众口不一,算学看的就是结果,能将题目解对就是对的。

  有些男学生刚对伍晴娘有两分认同,就见她去照顾那些女学生,心中也有不忿之意。

  伍晴娘却不在乎,管事说她也要小心别人觉得她偏心的时候,她笑着说:“州学上下七位男夫子带着男学生开文会,踏青写诗曲水流觞,就不是偏心?我偶尔照料女学生就是偏心?又或者偏心对偏心?这倒是公平了。”

  管事叹了口气,说:“伍夫子,你若是也对男学生多两分这等体贴……”

  “管事,那些男学生来州学是来读书的,还是来被我体贴的?”

  管事语塞。

  伍晴娘笑着道:“这话我并非第一次听了,刚来州学便有人说算是有人管起了州学上下的细务,可无论元帅还是晏刺史,她们找我来是因为我算学教得不错,不是因为我是女子,因我该细致体贴。我对女学生好,是因我愿意,也仅是因我愿意。我与那些男子一样是来教书的,同样被叫着夫子,领着同样的俸禄,怎就因我是女子,就要我多出一份体贴?难不成其他夫子能来州学教书是因为他们豪迈刚猛?”

  伍晴娘此言传遍了檀州州学上下,有两位男夫子深觉受了冒犯,伍晴娘是元帅带回北疆的,是晏刺史带来了檀州州学的,他们畏其来历,不敢公然指责于她,就暗地里说她狂放傲慢。

  更深露重,伍晴娘披着衣服坐在案前看完了书,都会想起那些传言。

  谁能想到啊,一个曾经差点被婆家逼死的寡妇,居然有一日被男人暗地里说狂放傲慢。

  相貌温厚的女子双手捏着桌角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之后,伍晴娘每每想起有人在自己背后说自己傲慢,脊背就挺得更直了,说话的声音也更清朗,步子迈得更大。

  到了秋末季考的时候,檀州州学出了一件大事,季考排名前十,有七个是夏天新入学的女学生,从第一名到第四名全是女子,其中算学一科,女子包揽了前十。

  州学里喧嚣不堪,不少学生不信此结果,更有一位夫子直接举着季考考榜告到了州府衙门,说檀州州府的算学夫子伍晴娘徇私舞弊,泄露考题。

  伍晴娘自陈自己从未泄露考题,自己所考的都是自己讲过的题。

  二十名女学生也站在了公堂上,愿意再考以证伍夫子与自己的清白。

  此事传开,正好陆佛奴作为民部文书从新州被调往平州,途径檀州,她看见有州学学生写了诗骂伍晴娘,还要将诗贴在城墙上,她骑着马进了密云城,径直到了檀州州府大堂说自己愿与一众女学生同考以佐证伍夫子的教书之才。

  这事越闹越大,甚至有人说女子就不配进州学,晏青红却不慌不忙,她等着那些州学夫子从别处找来自己的“文友”来助拳,等着教部将此事上报给了北疆总教部,等着蔚州的孙幺儿都写了信来问她到底出了何时,她才慢慢悠悠找了财部之人对照伍晴娘讲过的部分出了算题,下令檀州州学上下所有学生再考。

  第二次的考试结果与第一次大有不同——第一次,算学一科女学生包揽前十,这次,女学生们包揽了前十五,七人一题未错。

  伍晴娘站在晏青红面前笑着说:“刺史大人,无人去文会,无人赛诗文,无人自吹自擂以自彰,檀州州学里这二十穿裙的女学生不过是勤谨互勉,昼夜苦读,方有学业长进。”

  她好像一个人也没骂,又好像把所有那些贬低她、污蔑她、想要把她踩在脚下的人都骂了。

  晏青红哈哈大笑:“我早觉州学中学风浮躁,从你们进了州学之日起,一应用度皆有北疆承担,你们以为我是要你们来做什么的?”

  北疆年纪最大的女刺史看向所有人:

  “你们以为我是要才子?要文豪?”

  檀州州学的墙上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风流天下闻”*,她看着那副字,冷冷一笑:

  “我来几次,几次都想说,今日有一句话终于可说了,你们用李太白赠孟山人的诗来自比,你们也配?!”

  经此一事,晏青红下令彻查檀州州学,还真查出了不少收受之事,最后开革夫子三人,连州学博士都被免了职,檀州州学开除闹事的学生二十余人。

  伍晴娘名声大噪,成了声震半个北疆的名师,她这次被卫蔷叫来麟州,是以“北疆十余州学中唯一一位以算学立身的州学博士”身份。

  也是北疆第一位被州刺史任命的女州学博士。

第124章 出书 “你给我!快点,没看我正委屈!……

  “四科科举,每场考试时间与内容,还要各位帮我定下章程。”卫蔷只换了身衣服,便到了北疆总教部见自己从各州请来的各位,“除此之外,还有北疆大学堂一事,前几日韦老与我提起,我觉得这也可以操办起来了,如今北疆各处童学每年新招数万人,再过几年,我们可得有足够的书和夫子,让他们能接着读下去。”

  伍显文坐在一侧,笑了:“元帅,想要供如此多人一起读书,北疆可得有足够的钱。”

  卫蔷笑着看向他:“伍主簿,我刚刚在别处与人算账算到头大,你可别与我提钱这字了。听说你在云州靠算给云州一地一年省了百贯开支,何时有空来总财部也算算?”

  一听元帅提起自己的得意事,伍显文的眼睛都快笑没了:“今年挑个不忙的时候,元帅只管吩咐,我要是真能派上用场,元帅别忘了请我吃蒸猪头,放蒜酱的!”

  “蒸猪头?简单!不用等到那时!等出完了题,你们得在这待到科举结束,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待到科举结束?”有两个州学博士立刻站了起来,“元帅,若真如此您就该把所有的州学博士都请来,怎能只找我们几个?我们学中都有想要科举的学子,最后一个月,旁人身边有恩师教导,岂不是让我们的学生吃了亏?”

  卫蔷笑着说:“恩师教导又怎么了?他们的恩师又不出题。唉,北疆实在是缺人,各位要是觉得不公,就赶紧教出些博学之士,让他们替你们来此处被关着出题。”

  在座一共二十余人,确实是北疆能挖出的出题之人了,彼此看看,也觉确实简陋。

  伍晴娘说道:“元帅,我们此次出题是商量着出,还是各自出一套再从里面挑?”

  这就开始说起正事了,卫蔷掏出了几张纸,说:

  “我们一样一样讨论这题该怎么出,比如你们的算学,可否分出几类,每一类定下几题,然后各位分别出题,我们再选?”

  伍晴娘与自己兄长对视一眼,又看向其他算学教授,片刻后,她说道:

  “算题分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九章算术》分九章,每一章划定标准也不同……不如我们再重组一番,各人将自己认定的分类写一写再论一番?”

  其他几位教授连着教学管事都如伍晴娘以算学夫子身份成为了一处州学的博士,自然以她马首是瞻,伍晴娘也不露怯,当场就带人讨论起来。

  当初那个怯手怯脚,在定远公府连算题放在面前都不敢解的女子彻底消失不见了。

  卫蔷看在眼里,心中也替她欢喜,又看向几位大儒:“诗文题目,各位都是老练之人,我只有一条,务必务实,诗文,诗文,除了写诗,还要写公文,定题要求朴不求华。”

  几位大儒笑着点头,能被总教部请来的,也都是支持北疆诸多施政之策好务实的博学之人,卫蔷给了他们框子,他们就明白该如何去做了。

  坐中有一女子,身着红衣,生得极美,只是脸上有一道疤,面上还戴了一副古怪的眼镜,从卫蔷进来,她就笑着不说话,听着考试之事一点点分配下去,终于到了律令,她终于忍不住问:

  “我也一个月不能出去?”

  卫蔷笑着说:“你自然与我一样可以出去,不过身边得跟个人。”

  伍晴娘抬起头看向那位娘子,其实今日私下看了那位娘子好几次,现在终于听见她说话,听语气,这位娘子着实不像一个读书人或教书人。

  这位娘子自然就是鱼肠部管事越霓裳,她扶了下眼镜笑着说:“我还真想找个地方闷上一月,没想到这等好事竟没我的份。”

  听她这般说,卫蔷不禁心有戚戚,她也想每日只管吃吃喝喝的闲散一个月。

  越霓裳抬眼便知她在想什么,挑了下眉头道:“我替你苦捱了那几个月,你才回来几个月又想闲散?”

  “唉。”卫蔷叹了口气,见旁人都看着她俩,她说:“这位是《霓裳解法篇》的作者,姓越,之前各州官吏选拔的律令考试,她也都参与其中。”

  有几位老者连忙站起来道:“越夫子所做《解法篇》可谓是汇总北疆律令阐释之总和,没想到作者竟这般年轻,实在是后生可畏呀!”

  越霓裳先是一手创建了后来改组为鱼肠部的谍密部,后来又组建了北疆的监察司,从她处置过人的数量来看,就知道天下没人比她更会解释北疆诸多律法了。

  本来就因为要同步调查定远军与北疆民政八部、各州州县衙门中女子调职流动之事,又被卫蔷委派了来出题,越霓裳心中自有怨气,可看着几位老学究对自己行礼,口口声声叫自己“越夫子”,她看了一眼卫蔷,觉得自己恍惚明白了她的意思。

  定下一应章程已经是深夜,卫蔷嘱咐过了好好安置这些出题之人,就准备回家休息。

  “我懒得再去打搅监察司,今晚在你那睡。”

  听见越霓裳这么说,卫蔷自然是毫无异议,两人便并肩走在了路上。

  时近月末,天上残月如弓,偶尔一颗流星划过,被越霓裳抬头看到了。

  “北疆第一次科举的出题人,阿蔷,你这是一定要将我的名字留下在北疆史书上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4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2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卫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