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卫家女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三水小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22-02-08 10:50:11

  “第二件事,距离此地百丈之地有一茶肆,茶肆中的书生我已经派了清歌去盯住,我要他们全部活到通商之事有定论之后,不容有人借他们性命坏我之事。第三件事,其中有一人名唤窦黑,自灵州来……”

  作男子打扮的定远公在暗室中犹如一块沉进水里的墨,她笑着说:

  “生死不论,将他带来见我。”

第22章 非刀,事成,霓裳 章节三合一……

  卫蔷去过林家商铺的第二日就有消息传入了定远公府,她所料不错,茶肆中带头喊世家害国害民的国子监学生当夜便出了事。

  那些学生在南市吃了酒,回国子监的路上突然被人用刀刺杀,幸好被林锦绣派去的人救了下来。

  林锦绣做事也极谨慎周到,为了不让人察觉此事有霄风阁的手笔,委派了几批人在路上分段护送,救下他们的是云麾将军李承继麾下的部将,李承继家住修行坊,正在国子监所在的正平坊北侧,部将在李家喝了酒出来,见到有人当街杀人,一时酒气上头,不仅将行凶之人抓了,还当街杀了一个……无论谁来看,救人也不过是一场巧合。

  更巧的是,栾州李氏本就是两京世家之一,有他家部将出面救人,就让很多人暗处的盘算消失于无形。

  只可惜那个自称叫窦黑的灵州文士并没有被抓到。

  “我们的探子跟进了吴家酒肆内,二楼突有人以小弩射人,惊了食客,待我们追到二楼,那人便不见了,留在外面的也没守到那人出来,林账房已经派人盯紧了吴家酒肆。所得小箭乃是蜀国所制,未淬毒。”

  把玩着手中那支箭,卫蔷点点头:“确实是蜀匠以钢所制,蜀人好精巧,还以失蜡法雕琢箭身,不是寻常细作能用之物。”

  窗外的桃花已经谢了,院中几枝海棠又露了踪迹。

  卫蔷将箭放在一旁,对一旁的卫行风说:

  “先是混进国子监学生之中,指出世家不税之事,引动群情激奋,再假装世家之人将那些书生杀了,若是计成,寒门即使为了自家名声也要全力反对通商之事……我本以为有如此手段的既然不是南吴不留行里寻常的鸽雀,就应该是个鸿鹄,没想到,还真来了一只大鸟。”

  卫行歌当即道:“元帅,我必将此人斩于东都之内。”

  卫蔷点点头,又对传信之人道:

  “霄风阁在东都诸多掣肘,既然碰到了不留行放出来的鸢鹫,这个临时的差事会失手也是情理之中,能把暗子埋进世家,林锦绣也算是用了心,你回去告诉他,我会写信告诉林管事不予他惩处,他呢,从今日起将眼睛放得亮一些,南市里鱼龙混杂,是那些杂鸟绝好的藏身处,他们能兴风作浪一次,就一定想着第二次,要做到在南市中耳目清明,也让人无迹可寻。”

  “是,元帅。”

  待传信之人走后,卫行歌低声道:“元帅,您如何察觉那人是南吴的细作?”

  卫蔷看了他一眼,站起身道:“行歌,世家不纳商税路税一事,你如何看?”

  卫行歌想了想,说:“顾师说过,权利二字相辅相成,权为利而生,利为权之因,一旦一个人手中有权,必要为自己牟私利,并自以为是理所当然。世家不税便是因此而来。”

  “没错。”卫蔷点点头,笑得很是欣慰,“你出身北疆,一字一句学过了你顾师写的书,自然明白世家这等行事乃是从根上便如此的。也正因如此,这东都人人都想成世家,那些国子监的学子难道没做过世卿世禄圈地纳民车马不税的美梦?他们想爬上去,是因为他们爬上去,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晨光渐暖,卫蔷靠在案前看向窗外。

  “偏偏那个自称叫窦黑的,他没有这个梦,他也看透了世家之恶。可不做此梦,却从灵州千里迢迢来了洛阳,将世家之恶剖开给那些冲动的学子看,挑动他们痛骂世家,不论他是否有扰乱天下之想,在此时挑事,定然是来者不善。”

  卫行歌懂了。

  卫蔷又拿起了那支小箭。

  “我大概也非第一次见此人。”她想起了自己归朝那日在东都城门处察觉到的杀气。

  卫清歌端着一盘点心走进院子,正看见卫蔷在晴空下摆弄着一把长弓。

  “家主,这个府里从前的演武场如今还荒着快成园子了,您要是想射箭,不如我找人收拾出来。”

  卫蔷拉弓而不搭箭,将一把一石的强弓拉倒浑圆,右手上的长疤泛起了微红,还有余力笑着说:“我不过比划两下,若是真每日操练起来,你怕是早就写信回北疆告状了。”

  卫清歌将点心放在石桌上,说:“越管事说过好几次,您最少是要修养半年的。”

  “哪用半年?你看我连吃了半个月的药,每日都能睡三四个时辰,不是比从前好多了?”

  收了弓又拉起来,长臂伸展,卫蔷又道:“自从离了北疆,每日大都是些不过脑的琐事,还算是衣食无愁,不管什么毛病都好得快。”

  卫清歌在一旁看着,说:“家主,你总将弓对着天,是想猎雁吗?”

  “雁?”卫蔷笑了一下,假装手中有箭,对准了苍穹中的一处,“这东都城里有只鸢或者鹫,若有闲暇,我真想亲手把他射下来。”

  听到凶鸟的名字,卫清歌连忙抬头,天上只有几只寻常飞鸟,她有些失望地撅了噘嘴,对卫蔷说:

  “家主,现在没有老鹰兀鹫,你快收了弓来尝尝这个寒具,又香又脆。”

  寒具便是用炸成了金黄的面食,因适合寒食节食用,而成其名,金灿灿的一盘也是刚出锅没多久,正是好吃的时候,卫蔷将弓收起来,拿起一块放进了嘴里,卫清歌接过弓挂回了书房,又噔噔噔跑了出来。

  东西确实如卫清歌说的又香又脆,也没多放糖、蜜之物,纯粹的面香很是合卫蔷的口味。

  连吃了两块,她把一块塞在卫清歌的嘴里,笑着说:

  “我们的清歌管事每日都在盘算节省开支,怎么今日就舍得用油炸寒具了,油多贵啊?”

  卫清歌嘴巴小,被点心塞得满满当当,好一会儿才一脸辛苦又不舍地说:“油是宫里给的,管事说不能卖,带回北疆也不方便,就只能自己吃了,大厨娘说炸面食不染味道,晚上还可以炸肉条来吃。”

  说起炸肉条,卫清歌的眼睛都亮了。

  卫蔷也被她说起了兴致:“多炸一些,炸过的肉与菜同煮也好吃。”

  “好好好!”

  小姑娘去了厨房。

  卫蔷看着她的背影,总觉得她比从前略胖了些。

  心里又生出了几分欢喜。

  她微微一笑,自己端了点心盘子去给卫行歌与陈重远。

  又过了数日,卫清歌的小脸儿又圆了一分,天还未亮就有人传旨让定远公入宫登明堂。

  卫蔷心里知道,这是建边市与重建商路之事要有个定论了,她从床上坐起来,晃晃头,忍过了短暂的目眩神晕。

  卫清歌抬手摸了一下她的里衣领子,触指一片湿润,默不作声,从柜中又取了一套新的里衣出来,卫蔷笑了笑,自己将里衣解了。

  白衣垂落,露出了她瘦削的身体,自手腕往上,两臂各种伤疤细细密密,原本白皙的皮囊上斑驳如正午时密林投在地上的树影,双肩圆形的伤疤有五处,这是箭矢射入所致。。

  后背一道长疤,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劈开,这是十年前她在长城下力战来突然遭遇的蛮族第一勇士,她身边只有百余,对方却是有备而来,带了五百人马,那蛮族勇士鲁哥这一刀没有杀了她,被她反刀斩下了首级。

  那次虽然胜了,也是惨胜,百多人只剩了三十余,收了蛮族二百条人命,背上的重伤让她几次死里逃生,正逢蛮族趁势围剿于她,她在各州间穿插反复,上万兵马聚聚散散,用了一年终于熬过一关。

  先帝亲征的消息就是在这时被顾予歌送到了她的手上,顾予歌明言先帝内外支绌,此战必败,卫蔷提兵北上,从云州奔赴幽州,数十日后,她从溃兵口中知道先帝兵败被围的消息,便趁势而起,救出了先帝。

  边市、商路,世家所想皆是如何借此牟利之事,寒门所想什么国库存银、世家让利,他们都认为卫蔷要在其中大捞特捞,成吞金之虎,文武盈朝,无人去想一座被朝廷承认的边市能给北疆十三州的百姓带来什么。

  而她这只“虎”想他们不屑去想之事已经想了千万次。

  钱、粮、种子、匠人、读书人……随着边市繁盛,这些会让百姓过得更好。

  “只要各位勤恳劳作,会有粮可食,有房可住,有钱可花,有耕牛器具可用,有书可读。”

  她日夜想着这些,她就绝不会变成那些人以为的刀,那把可以金玉饰之,以威权掌之,以人心镇之的绝世凶刀。

  因为有人信她。

  银州、麟州、府州……北疆百姓对她以命相托,以信相许,不因为她是谁的刀。

  这些,在这繁华东都无人知晓。

  紫色的团花锦袍穿在身上,卫清歌终于学会了如何摆弄卫蔷腰间的玉带。

  抬着手臂的卫蔷仰头看着窗外熹微的天,眼睛亮得像是琼宇中的启明之星。

  明堂上,在丰州建边市之事终于定下了,在丰州建督府总管边市,定远公卫臻兼领丰州都督一职,吏部侍郎裴道真兼领丰州副都督。

  此事既定,要争论的便是细节。

  户部侍郎伍显文趁机上奏本,说的就是前几日南市书生所议之事。

  “世卿世禄之家可借通商获利,而国库难有收入,此大弊也。”

  寒门站出的是尚书省一位六部侍郎,世家站出的就是门下省一位谏议大夫。

  “何谓世卿世禄之家,乃是家中代有报国之才,在朝上承皇命,在野下广教化,臣从未想过,臣自先祖起矢志报国,在伍侍郎口中竟成了错,敢问伍侍郎,世卿世禄之家如何获利?为何国库难有所得?”

  伍显文既然敢在朝堂上提及此事,便是有备而来,他抬声道:“敢问于大夫,您家一年缴商税几何?”

  那谏议大夫一脸清正道:“下官诗书传家,耕读为要,不涉经商之事。”

  “好!”伍显文击掌道,“于大夫出身河南于氏,乃光禄寺于大卿之族弟,既然河南于氏不涉经商之事,此番边市通商之事便与河南于氏无干。”

  “你!”

  眼看于氏族人中了伍显文言语之计,又有一人出列道:“重建商路乃举国之举,于大夫如何能与之毫无关系?”

  今日的伍显文犹如一孤狼,时时一副待扑咬之态,转身便又盯上了那人。

  “敢问吕少卿,齐州吕氏去岁缴商税几何啊?”

  “下官久在东都,不问家事,为皆伍侍郎之惑,下官这便写信回齐州。”

  伍显文冷冷一笑:“吕少卿不必麻烦,天下税赋之账下官不才,记了个分明,齐州去岁商税七百贯,六百贯是行商、坐市之税,与吕氏无关,请问吕少卿,齐州绢天下闻名,前唐之时一月便有万匹,如今,齐州丝绢何在?莫不是都存在了你吕家的库房里?”

  不待吕少卿回话,伍显文对着珠帘一行礼,道:

  “皇后娘娘,若商税不明,齐州吕氏的绢便永存库中,不管是开了西域商路还是东海商路,又有何用?”

  “皇后娘娘,微臣惶恐!”吕少卿跪了下来,“今日本是议边市商路之事,微臣实在不知伍侍郎这连番诛心之言是从何而起!”

  “皇后娘娘,我等世代事君,自高祖起从无遇过被人当庭问税之事。”

  数位大臣出列,纷纷行礼或下跪,一看便知道他们是声援吕少卿的世家之人。

  卫蔷没听他们的废话,她看向了伍显文……的脑袋。

  天下税赋之账都记了个分明?

  此头颅大好!

  朝堂上此时已经乱作了一团,世家出身的大臣们扑簌簌跪了一地,有人大声道:“伍侍郎,你构陷朝臣,意欲何为!”

  伍显文声音更大:“构陷?账簿之上白纸黑字如何是微臣构陷?皇后娘娘明鉴,臣今日所言句句属实,既然一众世家皆躬耕陇亩不涉财货往来,臣请奏,三年内商税、路税不及千贯之世家不得与边市通商!”

  他一语既落,身后亦站出数名朝臣附议。

  一时间,朝堂之上剑拔弩张。

  伍显文毫无惧色,世家想要通商,就要交出钱来,不然,这通商之事就是以朝廷之人力物力丰世家之囊。

  今日之事,他只联络了几个亲近之人,连恩师都未曾告知。

  这时,一人站了出来:“皇后娘娘,朝中决意兴边市,重整西域商道,自然是为朝廷开源,既然如此,与事之人越多,自然越好,世家数代积累,比寻常百姓更多些家财,若是愿意多换些丝绢往边市换来西域财货,这是自然是好事。”

  他说话不疾不徐,配一张端方正直的脸仿佛字字出口都是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4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卫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