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卫家女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三水小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22-02-08 10:50:11

  在一行字上点了点。

  待她转回去继续吃自己的蒸饼,薛洗月看着那一行字,竟然有些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兼济天下?谁?我么?

  ……

  房云卿睁开眼时一阵恍惚,好半天才看见了灯下竟然有一人。

  见了那人,房云卿费力一笑:

  “没想到佛前金刚竟是蓝眸如碧空……身死之后倒是多了见识,咳咳咳……”

  她还以为自己死了,到了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佛前金刚”未说话,走过来先摸摸她的额头,才说道:“你病还未好,少说话。”

  “病?人都死了,病还未好?”

  房云卿莫名有些委屈起来。

  听见屋中有响动,已有人端了灶上的肉粥来,卫燕歌摸了一下,还有些烫,便道:

  “我将你抱到案前吃些东西可好?”

  房云卿全身仍是软的,唯有神思渐渐清醒起来,她撑着木枕费力坐起来,却只勉强撑起一直手臂,看着卫燕歌,她小心道:

  “你是,承影将军?”

  “是我,房文书许久不见。”

  房云卿的心中顿时有千言万语想问。

  可是元帅让你来救我的?她知道了我沦落到如此地步?她是如何知道的?

  卫燕歌扶着她将身子坐正,索性将以小案放在了她面前,又将放了鸡肉糜的肉粥摆上。

  “你已昏了三日,先吃些东西。”

  房云卿自然不知道自己这三日过得如何凶险,一时发热如火炉,又面颊青白,两度连脉息都没了,药汤流水似的灌下去,好歹保住了她的命。

  肉粥炖得极烂,是卫燕歌找人买来了的极好的粳米。

  小心喝了一口,房云卿放下木匙,看向卫燕歌:“承影将军,可否先给我些水?”

  卫燕歌便给她端来了一碗温水。

  一开始只觉得有点干渴,等水滋润了嗓子喉管,房云卿越喝越猛,喝完了一碗,又喝一碗,最后连喝了四碗水,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承影将军,我方才想哭,连泪都没有。”

  卫燕歌将水碗拿开,道:“此处不是女营,你想哭尽管哭吧。”

  “我已不想哭了。”

  房云卿看着面前的粥,轻声道:“这些日子我总想着,我从蛮族手中逃得都没哭,此时如何能哭呢?到如今,我更不能哭了。”

  可说话时,就有眼泪落进了粥碗。

  “我又活了……父母生我,给我一命,当年在北疆,我被定远军救得一命,今日又得一命,此乃我第三条命。”

  孔子孟子可经过如此生死反复?

  灯光荧荧,只勉强照到了床上,房云卿低着头,长发凌乱,遮盖了大半张脸,手指细瘦到骨节明晰,唯有眼中的泪水被照得如鲛珠一般。

  看着她此般情态,卫燕歌又倒了一碗水。

  “你当初走时,元帅信中便说随时可回来,我来时,她又嘱咐过,北疆不大,也有你容身之处。”

  房云卿终于哭出了声。

  卫燕歌拍了拍她的肩膀。

  “从你走后,元帅总说录册上的字不够漂亮,四年前我们在云州建了英烈碑,碑上还仿了你的字。”

  蓝眼狼王本意是想让房云卿想些别的不要再哭,可她却哭得越来越厉害。

  像一只飞错了的雁,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行列。

  “我要回北疆,承影将军,我要回北疆,我愿给定远军做一辈子的文书!”

  卫燕歌只拍了拍这女子瘦弱至极的肩膀,没有说如今北疆官吏三五年一轮转,没有让她做一辈子文书的道理。

  ……

  裴道真并不知道从自己离了东都那日不到两个时辰,定远公就在东都城又搅弄起了一阵风雨,十数日奔波,沿着汾水而下,他终于到了应州——自此处起,便被世人称为北疆。

  五百人马到了城下,只见城门大开,有三五人人站在门前,其中一人是女子。

  见了那女子,裴道真身边的卫行歌连忙翻身下马。

  “越管事!”

  被他称作管事的自然是在卫蔷走后代理北疆实务的越霓裳。

  越霓裳扶了一下眼镜,道:“卫行歌?几年不见你越发生得精怪起来。”

  这话让卫行歌低下了头。

  他为了回北疆对元帅使了苦肉计,元帅并不放在心上,越管事和燕歌一样,是必然要严惩他的。

  “你在此地交割了财物,带着这五百人去往云州,雅歌已在云州城等你,你这几年所行所为要交代清楚。”

  “是。”卫行歌道,“我回来之前,燕歌已与我说明。”

  纯钧部本为一军策应,自卫行歌留在洛阳,此部至今已有五千余人,他这五百多人想要归队,必要给全军上下一个清楚交代。

  卫行歌心中早就思量清楚,他自然可以不做此事,凭借他在洛阳有功,他也可做一州驻守之将,可他要为国公打下白山黑水,他就必须回到纯钧部。

  越霓裳生得极美,脸上疤痕、身上布衣连同那怪模怪样的“眼镜”都难掩容色,行事却仿佛比统帅北疆的定远公还冷硬果决。

  裴道真心中小心思量,自己也已经下了马。

  越霓裳越过卫行歌,对他拱手行礼。

  “裴副都督远途辛苦。”

  “在越管事面前岂敢称副都督,你我同为元帅效命,我此行替国公大人押运财物,待丰州竞标一事了结,能做何事,还要请越管事安排。”

  听裴道真如此放下身段,越霓裳面上也无喜色。

  “裴郎君高才,元帅大人定然亲自指派。”

  再看向裴道真身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和上面满装的财物,越霓裳道:

  “裴郎君还请入城。”

  应州自古以来便是军略要地,以龙首、雁门二山为端,裴道真年轻时也来过此地,此时再来,却觉得自己大概从未来过。

  “此处当初被蛮族以骑兵夹击,城破后屠城三日……如今裴郎君所见,皆是元帅接管应州后重建。”

  石城瓦房,田亩层层于山上,往来无衣衫褴褛之人,纵使身上有些布丁,也皆齐整,在城中骑马而行,能听到不远处有读书声传来。

  不见锦绣衣冠,不见宝马香车。

  也不见有人靠墙角而卧,生死不知。

  “此城中有九千六百四十七人,其中四千三百人是五年前中原大旱,从太原等地逃荒至此,便被留下安家,五年间又生五百六十口,这城中孩子多了,童学也比旁处多,共有六所。”

  越霓裳语气寻常,裴道真却越发惊异。

第63章 当官 “我就是想出了让人洗手练字的王……

  何止人人可送孩子入学?

  还人人可识字!

  骑马路过,见路对面一告示板,裴道真驻足仔细看,只见上面画了一棵粟,旁边规规整整写了个“粟”字,如何起笔,如何收尾,一笔一划都拆得清清楚楚,告示板旁边有一缸一盆,有一人担柴而过,路过时见了那字,细细看了几遍,才从缸中舀了一勺水,放在陶盆里,先是洗了手,随后用手上沾的水在一边壁上描画了两遍那粟字,最后再洗洗手,将盆里的水倒进了道旁沟渠,沟渠蜿蜒向前,一侧种了花树,生得繁茂。

  裴道真大为惊异。

  “多洗手能少疾,水印还能练字,正是此地童学老师想来的法子,此门一天往来二三百人,缸里的水每日补两次,若是有火灾之患还能用来救火。”

  听越霓裳如此说,裴道真皱起了眉头:“担水之人每日可有钱拿?”

  “自然是有的。”

  越霓裳刚说完,一位身子伛偻的老妇人担着水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裴道真看见那老妇人只有半边手臂,一时不知竟该说什么。

  越霓裳道:“北疆经逢蛮族肆虐,这般身有残缺之人数不胜数,这老妇人每日担两次水,清洗这告示牌,不让人乱写画,一日便有两顿粟米可吃,还能住在民部所置的心安所。”

  说完,越霓裳看向身后一年轻女子:“这位老妇可是应州当地人?可还有子女?”

  那女子摇头道:“蔡妪是太原大乱时逃难来应州的,有一儿子,两年前病死了。一应安排皆是按照规章而来。”

  静默良久,看着那老妇人缓缓走过来,遥遥对他们行了一礼,才将水倒入缸内,又小心一一用仅剩的那只手理了理告示板上飞起的纸角,裴道真干涩的喉咙里终于挤出了两个字:

  “大善。”

  当年蛮族南下,曾为前唐北都的太原城到底有多少人死,多少人伤,多少人无家可归痛失亲人,到现在大梁朝堂也没个明数。

  而裴道真他当年正在太原,因他曾筹措军粮组织兵勇抵御蛮族,在那之后,他官运亨通,一路到如今,成为吏部侍郎。

  而此时,他不禁想,自己当年不敌蛮族,仓皇而逃,一路逃到长安,又从长安逃到洛阳,这许多年,他竟没有想过几次,那些无处可逃的百姓又如何了?

  且……天下断臂之人非眼前这老妪一人。

  他家谐儿的手,就是为了救掉在马车外的他娘,才失了的。

  也是在蛮族南下之时。

  他痛怜爱妻,可长安城内火光冲天,人人奔逃求生,之后又有多少人肢体不全?他们的余生困顿,他身为朝官,也没想过该如何照应。

  天晴气朗,越霓裳转身,她身后两人也都看向别处。

  谁都没有看裴道真,没看见他用衣袖擦去了眼泪。

  裴道真下了马,走上前仔仔细细看着告示板上的每个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4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2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卫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