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林果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0 KB   上传时间:2022-02-25 20:17:14

  顾灵道:“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山脚下面的全部开坑成水田,水田上面再开坑成坡地。然后我们在从山坡上挖水潭,从上面把水引到下面的田里,这样水田就有水了。不过我不知道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我是外行人,需要参考村长的意见。”

  村长想了想道:“这确实可行,可是在山坡上挖水潭的话,要先找出地下水在哪里,而且也不是一个两个水潭就够的,同时,需要不少的时间。”

  顾灵道:“不碍事,我们可以慢慢来,但是做了,就要做的好。”

第234章 第一更

  不得不说, 在吉祥镇试验公有制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对老百姓来说,用力气活可以抵消税收,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且有些人家还能用力气活挣钱, 所以这吉祥镇每个村的公有制计划都火热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 顾灵开荒出来的田地不仅仅种植吃的。稻田用来种谷子的同时还养鱼,但坡地不仅仅种植玉米, 她还开始了棉花的种植。

  种植棉花这是她刚穿书的时候就想过的, 但一直没有实行,那会儿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地, 现在有公有制的地让她试验, 她都迫不及待了。关于棉花的种植,她让顾爷爷带着各村的老农民专研。

  同时, 她还在镇上的司农司成立了一个新品发现点,只要是老百姓发现能吃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司农司,如果证实东西能吃且无害, 就会得到一笔奖金。

  对此,司农司经常有老百姓出入, 还非常的热闹。

  整个吉祥镇因为司农司的成立, 有了前所未有的气氛, 山里开荒田地,倒腾出来的泥沙用来修路。不过吉祥镇虽然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倒是也没引起其他县城的注意, 毕竟这是洪旗县的事情。

  注意洪旗县的其他镇,则交给王县令去解决。王县令也告知其他镇的保正,吉祥镇只是开始, 如果此计划在吉祥镇成功了,那么会在整个洪旗县试验。

  和顾灵的忙碌比起来,顾兰的事情她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屈氏说起。

  那天,顾灵从镇上司农司下职回来,饭桌上,屈氏道:“闺女啊,我听你大伯母说,过两天朱策就要带着顾兰母女去京城了。”

  “是吗?”这事情顾灵不意外,小说也是如此。唯一让顾灵有些意外的是,这次在京城的时候没见徐伟良或者鸿儒大师门下的其他学生收朱策为弟子,难道说这事情要等朱策这次回京?

  顾奶奶道:“可不是,朱策他娘也说起过,不过她不爱去京城还是喜欢在学堂里教女红,所以就没去。”

  顾灵点点头:“京城确实不如老家自在。”

  “还是我们家乖宝聪明,考了女状元就回家来做女状元,瞧瞧你现在多威风。”这件事可是顾奶奶一辈子的骄傲。

  “可不是。”屈氏也认同,“瞧瞧闺女当官了,顾森也跟着有了安排。”

  说起顾森,现在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郎了,这几年身子长高了很多。在彭家私塾里念了两年半的书,字倒是认全了,但是他实在是没有科举的天赋,所以顾灵在吉祥镇建了司农司衙门之后,就把顾森安排在账房里里。当然了,顾森对账房的时候一窍不通,老账房带他,因为这是她的亲弟弟,老账房也不会敷衍。而且,就算教会了顾森,也不会影响老账房,因为以后整个洪旗县都要实行公有制,账房只少不多。

  顾森听了,憨厚的笑了笑。

  顾家是一家子人一起吃饭的,不过现在顾灵每天在衙门里,也就到了晚上,一家子人才有机会一起吃饭。

  顾灵道:“账房是个细心的活,大弟可要认真的学,不懂就要问,不要藏在心里。”

  顾森赶忙道:“阿姐放心,我会认真学习的。”

  顾灵点点头,又看向顾爷爷:“爷爷,大爷爷三爷爷他们可习惯当队长?”

  每个村开荒一百亩田地,不可能叫村长一个人管,所以选了五名队长出来,每人负责管理二十亩,同时,之后播种、丰收等也都是队长负责。其实就相当于六十年代的生产大队,大队长是村长,后面还有小队长。

  不同的是,六十年代虽然有自留地,但是根据人口分到的自留地很小,而现在在公有制计划中,不影响老百姓私下的土地买卖,所以也就不存在老百姓把粮食上交,自己没有粮食的情况了。

  每个村五名队长和村长顾灵是给月例的,一个月三百文,也算是对他们额外的补贴。顾灵算过,晖武帝私下给的十万两银子足够用,毕竟老百姓的工钱不用给,用税来抵扣,所以十万两银子的主要花费就是村长队长的月钱,以及到时候采购粮食种子的钱,花不了那么多。

  其他村的小队长是其他村自己选的,村长上报的,顾灵没有管,桃水村的五名小队长中,一名是顾大爷爷、一名是顾三爷爷、一名是顾大伯,另外两名是别人。

  大家选择这三人的原因也简单直白,他们是顾家人。当然了,这三人也是干活一把手,如果他们是个懒惰的,做不了榜样的,就算桃水村选了他们,顾灵也会反对。但家人亲戚自己是能干的,她也没有理由阻止。

  顾爷爷道:“他们很习惯,挺好的。关于这件事,爷爷就不说感谢的话了。”孙女有出息了,能照拂顾家亲戚,他自然是高兴的。平日里他从来不会开口,让孙女帮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小家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孙女能照拂到,他心里还是感动的。尤其是大哥、三弟、还有老大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顾爷爷就很欣慰。

  说到这个,屈氏也道:“对对对,闺女啊,你舅舅他们也当了队长,这也得多亏了你。”

  不仅仅是顾家屈家,还有顾奶奶的娘家崔家,也得了队长的身份。

  举贤不避亲,顾灵就是不避讳。

  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是六月底了。

  这两个月里,每个村的百亩田地都已经开垦出来了。又恰巧是种植秋玉米的时间,所以顾灵安排老百姓在坡地种植玉米。玉米可是公有制坡地的第一批粮食,等到了八月,就水田里就开始种植稻谷,然后养鱼。

  到了八月份开始,吉祥镇的每个村的公有制田开始种水稻了。不管是玉米还是水稻,都是老百姓拿手的,所以种植的过程是非常方便的。

  所以开垦至今,顾灵倒是没多费心。其实最让她费心的是种植棉花,她们手中目前没有棉花籽。

  棉花的种植有几种方式顾灵不知道,但是书上有最原始的种植方式,那就是用棉花籽种植。但问题来了,棉花的丰收期是九月份、十月份,也就是说,现在的他们手中没有棉花籽。洪旗县的棉花是域外商人运过来的,所以顾灵让洪旗县做棉花的商人联系熟悉的域外商人,让他们送棉花来的时候,把棉花籽也带来。这对洪旗县的商人来说倒不是难事,反正域外的商人每年会来好几次,在棉花丰收前,他们都会遇上。

  “顾大人,这八十亩的玉米如果都丰收了,摘玉米粒下来,每亩得有三百五十斤,那八十亩的话,两万八千斤了,这么多玉米到时候都运到京城吗?”村长跟着顾灵一起在巡逻玉米的长势。

  顾灵道:“不,把玉米粒磨成粉再听皇上的安排,玉米粒磨成粉要储存。”

  村长点点头:“这倒是,那剩下二十亩的稻田里养的鱼可不少,朝廷中官员也吃不了那么多。”

  顾灵:“鱼可以晒成鱼干,到时候送到边关给将士们补身体。”

  村长一听,忍不住道:“还是顾大人想的周到。”

  顾灵笑了笑。

  京城

  砰……

  晖武帝:“他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想在太子大婚的时候动手,谁给他们的胆子?”

  白谨亦沉默。这种时候,他自然不好说话。

  殿试后,晖武帝立了太子,果然,大皇子为太子,四皇子和六皇子都被封为郡王,如果四皇子和六皇子以后立了功,还能被提升为亲王。

  晖武帝收敛了怒气:“这件事的后续朕会派人处理,子息,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白谨亦道:“这是微臣的本分。”这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暗中行动,盯着那些企图造反的人,现在终于准确的掌握了他们行动的时间。在太子大婚时动手,还有一个月。

  不得不说,在太子大婚时动手确实好,太子大婚的时候,看似皇上的守卫森严,但其实最容易混进一些人。而且,在太子大婚的时候动手,也最容易引起朝廷动荡,因为太子是国之储君,一旦太子出点事情,就意味着皇上不仁,也很容易拿来做文章。

  晖武帝:“你大婚也近了,接下来朕放你假,你去休息吧。朕在这里……”

  “报……”外面突然响起声音。

  朱铭来到门口:“何事?”

  “总管,是洪旗县王县令的信来了。”

  朱铭一听,便知道是顾灵来信了。顾灵的信一向是通过王县令的轨道送来的,每个月来一封,说是月总结。所以这次王县令来信,朱铭就怀疑是顾灵的信。再说了,如果是王县令有事情,自然是上奏折,而不是写私信。

  朱铭接了信,又退回了御书房里:“皇上,洪旗县王县令来信了。”

  晖武帝一听,对白谨亦道:“许是福灵乡君来信了,可真巧,你也在。朕先看看信,对了,福灵现在在忙着公有制的事情,她之前每个月会写月总结上来,从开垦田地到种植,还非常的成功。”

  “公有制,这是何意?”白谨亦这几个月一直在地底下做事情,还不知道这件事。

第235章 第一更

  “哈哈哈……”听到白谨亦问这个, 皇上心情顿时大好了,“子息,你可不知道这个吧?所谓公有制……”皇上把公有制的事情解释了一边,“所以你说, 福灵这么聪慧, 配你有些可惜了。”这样的姑娘,加上这样功劳, 就是当太子妃也是可行的。当然了, 晖武帝想是这样想,可不会这样做, 毕竟顾灵是白谨亦的未婚妻, 他怎么会抢侄子的未婚妻来当自己的儿媳妇?

  白谨亦也没有想到顾灵会想出公有制这个计划。不过,每个村开垦一定数量的公共田地(朝廷田地), 然后让老百姓用劳动力来抵消税收,既能为老百姓省下粮食,又能不减少朝廷的收入,这确实是好。只是这样的事情, 闻所未闻,不知道灵灵是怎么想到的。“微臣惭愧, 确实不如灵灵。”

  晖武帝哼了声:“你小子可别太得意。”晖武帝说着, 拆了信。顾灵的信很厚, 一如既往的都是月总结,把每个月的情况都说了一遍。“福灵信中说, 再过两个月玉米可以丰收了, 约莫每亩坡地有三百五十斤的玉米粒,拿桃水村来说,一共八十亩的玉米地, 到时候会有两万八千斤的玉米粒,福灵说玉米粒不好存储,她建议磨成粉。同时她又说,等玉米丰收过后,稻谷也要丰收了,到时候稻谷丰收后,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卖给粮商,直接上缴银子给朕,一种是把稻谷运来朝廷。

  而且,这些稻田都是养着鱼的,稻谷丰收了,鱼也要丰收,她建议把鱼晒成鱼干后,送到边关。因为鱼不是咸鱼干,用盐晒的话成本太高,所以鱼晒干后味道是淡的,这样一来,鱼干也是不能存储太久的,晒干后得马上运到目的地……你说说看,福灵这一个小姑娘,脑子里怎么能装那么多的东西?”

  白谨亦道:“或许是她喜欢看书,画本子等不同类型的书她都喜欢看,所以脑海里的东西比较丰富。”

  晖武帝道:“不,她这是聪慧,可惜……”可惜是个女子,如果是个男子,放到朝廷中来,那该多好。

  白谨亦道:“谢陛下夸奖。”

  晖武帝:“朕手谕一封,你回去的时候带回去给福灵,公有制计划的事情朕既然全权交给她负责了,自然一切由她安排。”

  白谨亦:“是。”

  半个月后

  钱宅

  “你……你这是回来了?”钱夫子看到白谨亦很是意外,不过也仅仅是意外了,没有往日的惊喜。

  这让白谨亦有些诧异:“姨母这是不愿意看到我回来?”

  钱夫子白了他一眼:“瞎说什么呢?我今日忙的很,哪有功夫管你什么时候回来?”以前钱夫子每日只去私塾教书,所以着实很寂寞,可是现在不同了。顾灵在吉祥镇上成立了司农司衙门,钱夫子也被请去了衙门里当值了,所以她有事情干了。而且,在钱夫子看来,在司农司当值比当夫子更有意义。“对了,灵儿现在在司农司的衙门……司农司衙门你不知道吧,是……”

  “我知道。”白谨亦打断钱夫子的话,“我此番从京城回来,已经听皇上说了公有制计划的事情,没有想到灵灵还能想出这等计划。”

  钱夫子很是骄傲道:“你现在才知道,她可比你有出息多了。官比你高,做的事情比有用。咱们这吉祥镇有了司农司,吉祥镇的路也修的差不多了,老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欣欣向荣。”尤其是她的学生还是女状元,弥补了她半途放弃科举的遗憾。说实话,得知顾灵中了状元的时候,她几乎要怀疑是皇上特意给的面子。后来顾灵回来,她让顾灵说了自己的策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再加上现在公有制计划的实施,所以皇上因为这篇关于公有制的策论定顾灵为头名也是她能理解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吉祥镇,真的被顾灵打理的很好。

  白谨亦:“姨母,我先去司农司衙门了。”

  钱夫子很想翻个白眼:“你且留着吧,午饭的时候灵灵会过来,省的你跑来跑去的。”

  白谨亦:“不碍事,姨母,我先走了。”

  钱夫子看着他跑出宅子,很是无奈摇摇头,男大不中留啊。

  司农司衙门是吉祥镇最热闹的存在,因为顾灵的公有制计划,所以整个吉祥镇的老百姓都很感激她。也因为顾灵的新食物措施,发现新食物告知于司农司衙门,可以有奖赏,所以老百姓也经常来这里。于是,司农司衙门也就更加热闹了。

  白谨亦到了司农司衙门的附近,就看见有很多的老百姓进进出出的,他倒是没有过去,而是靠在一边看着。别说镇上有这样的场景,就是县城了也未必有。可见,那个小姑娘是真的长大了。以前有胆识、有勇气的小姑娘,现在把胆识和勇气付诸于行动上了,而且还如此的成功。

  司农司衙门

  顾灵起身:“罗素、何淋,下值了,我去吃午饭了。”虽然司农司衙门里有食堂,有专人负责餐食,但是顾灵的午饭都是在钱宅用的。

  罗素道:“去吧,下午我和何淋去乡下走访,去看看各村的情况,你去吗?”

  顾灵道:“到时候再同你们说。”

  罗素:“好。”自从跟了顾灵来吉祥镇之后,罗素很喜欢这种日子,拿着朝廷的俸禄,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尤其是这事情还非常的有意义,也不用应付朝廷中人,这简直是求之不得呢。

  不仅罗素喜欢,就是何淋也喜欢,她家人为此感到非常的骄傲,她每次回家的时候,家人总让她给顾灵带点东西来。

  顾灵出了屋子,又去了账房:“大弟,吃午饭了。”

  顾森:“来了。”

  姐弟俩走出司农司衙门。“咦?”顾灵看到靠在对面屋檐下的人,她错愕了一下。

  “咦?”顾森也看到了,“姐,姐夫回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