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林果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0 KB   上传时间:2022-02-25 20:17:14

  老顾家当初分家的时候,顾爷爷和顾奶奶也是穷过来的,靠着精打细算,一文钱当两文钱花,才有了现在三亩上等田、五亩旱地的身家。要知道上等田十两银子一亩,旱地也要二两银子一亩。能存下这些身价,再有三十多两银子的存款,在这村子里,顾家还算小富的了。

  分家的时候,顾家大房分走了一亩旱地、一亩上等田。当然,也不是分走,而是只给了他们使用权,等他们过世后,这旱地和上等田都要还回来。

  ……

  这会儿是八月底,七月的玉米刚收成,十月的玉米还要两个月。七月的水稻也刚收割,下第二季的水稻要到十月份。不过,水稻早就卖掉了,只留下四百斤的谷子。而七月丰收的玉米有两亩,亩产四百四十斤,扣掉棒子还有七百来斤。好在玉米晒干后斤两变化不大,还有六百斤左右。

  顾家几乎是没有陈年的粮食的,去年的粮食吃到今年的玉米水稻丰收时,就差不多了,所以分家前,顾家还有六百来斤的干玉米,四百来斤的干稻谷。此外还有一样主要粮食就是菽,也就是豆子。菽是所有豆类的总称,包括红豆、黄豆、绿豆等,所以在古代,这些豆子也都是重要的粮食之一。

  顾家剩下的三亩旱地中,一亩种了黄豆,等到九月初中可以丰收了。还有一亩种了红豆,也差不多是这个季节丰收的。剩下的一亩种的是蔬菜。当然,黄豆和红豆都是四月份左右种植。等到九月份丰收之后,这剩下的两亩地就种萝卜白菜等蔬菜。等到了明年三四月份再种黄豆红豆。

  顾家今年刚分家,上等地和旱地虽然已经分好了,但是粮食还没分开,从明年开始,才各家管各家的地。

  顾奶奶舍得把一亩上等地分给大房,也是有原因的,大房夫妻是地里一把手,这上等地分给他们肯定会打理的很好,等稻谷丰收后交了田税,还有四百多斤的稻谷,到时候他们养老收谷子,这不是既轻松又有谷子拿吗?

  顾奶奶对这个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豆子还没丰收,顾家如今也就六百来斤的玉米粒、四百斤的谷子,被大房分走了两百斤的玉米粒、一百斤的谷子、还有一些陈年的豆子。不过吃到下一季粮食的丰收还是够的。

  顾灵听顾奶奶要去磨玉米粉,她也打算跟着去。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是记忆如同看电视版,对于这个原主从小长大的地方,她还是要去熟悉熟悉的。

  顾奶奶推出一辆小推车,上面放着两百斤的玉米粒,还有两个小箩筐,箩筐里套着两个布袋,用来装磨好的玉米粉。

  村子里的石磨是通用的,顾奶奶带着屈氏和顾灵过去的时候,那边还有人在用。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日子丰收的粮食,所以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在用石磨。

  “顾家嫂子,你们来了。”顾奶奶平日里在家里横,说一不二,但是也有几个能聊的人。同她打招呼的姓崔,崔氏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主,跟顾奶奶是差不多的性格。但不同的是,崔氏最看重的是她孙子,他们家的孙女就跟顾家大房的三个丫头一样。

  顾奶奶道:“可不是,家里没粮食了,来磨点玉米。”

  崔氏走到顾奶奶身边,轻声问:“你们家好端端的怎么分家了?这大房两口子还年轻,你分什么家啊?”依着她的意思,还能再让大房当几年的黄牛,等老了没用了再赶出去。

  顾灵很喜欢听八卦,她听着她们说话,就觉得有趣。

  顾奶奶大义凛然道:“都是自家儿子,还拿捏什么啊?”瞧她说的正直,可实际上,如果不是怕孙女的福气被分走,她才不分家。倒不是要拿捏大房,而是她就没有分家的打算,在她看来,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好,可以立立她婆婆的威严。

  崔氏不由的多看了顾奶奶几眼,觉得才一天没见,这个老姐妹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

  知道真相的顾灵抿着嘴,偷偷的笑。这个崔氏她是知道的,小说里也有她的笔墨。崔氏和顾奶奶好,对于顾奶奶疼爱原主是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不过她也没有在顾奶奶面前说原主的不是。第一世里,顾奶奶因为原主过的好,她也是享了不少福气的。崔氏就连带着也得到了好处。

  第二世里,崔氏和顾奶奶依然是老姐妹,顾家被顾兰整的落魄了,崔氏还骂顾兰没良心,所以她也为此吃了不少苦。

  很快,轮到顾家了。虽然前面有人排队,但是大家磨的粮食却不多。这个年代的人买粮食都是几斤几斤的买,磨粮食又怎么舍得拿出来太多?像顾奶奶这样一次性拿出两百斤玉米粒来磨的,极少见。

  顾奶奶也不是来摆场面的,她磨了玉米粉一半要留在乡下吃,一般要带回镇上给孙女吃啊。

  古代用石磨磨的粉是非常糙的,就比如这玉米粉磨好后,里面还夹着干巴巴的玉米屑,而且这玉米粉做出来的窝窝头、饼子那都是刺喉咙的。顾奶奶不舍得孙女吃的那么糙,所以磨好了玉米粉之后,回了家又让屈氏拿出用竹子变的平箩把玉米粉过滤一遍。

  用竹子编的平箩缝隙很细,玉米屑不会从缝隙里钻下去,这样一起来,看上去细了不少的玉米粉给孙女带去镇上吃,也不会丢脸。

  两百斤的玉米粒,磨粉之后只有一百八十来斤,再过滤一遍,细玉米大概也就八十来斤了。看着很多,但是这个年代一斤是两百五十六克,也就是现代的半斤,所以折现代的话,都要减半,其实并不多。

  顾奶奶让屈氏过滤玉米粉,她又拿出一百斤谷子去打米了。

  打米的人少,因为大家不舍得吃大米,所以顾奶奶很快就打完回来了。一百斤的谷子,打了九十斤的米,余下的糠用来养猪。这九十斤大米自然也要过滤的,因为打米机打出来的米也混合着稻壳的。

  屈氏对于这些事情从来不问的,反正家里婆婆当家一惯是这样的。

  快到要做碗饭的时候,顾兰来了:“奶奶……”这会儿的她,藏起了满身的刺,凶狠的眼神,乖乖的叫了一声顾奶奶。

第11章 分糖葫芦

  听到叫声,顾灵好奇的看向顾兰,小说里是这样描写顾兰的,这个年轻的小姑娘身上有种同这个年龄不符合的气质,吸引着朱策……然后还吸引着京城里那些名门望族家的一些人。

  可这会儿,顾灵真的是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气质啊?好吧,可能她眼瞎,女主的气质是给除了女配和炮灰之外的人看的。原主在这个小说里,只是一个炮灰,等女主到了外面,还有女配呢。

  但是吧,女主顾兰上辈子到死都是在乡下,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她的见识和阅历比一般的乡下妇女都不如,所以,顾灵觉得小说里写的的确是夸张了。

  不过,此刻顾兰来干什么?因为小说里没有这样的分家情节,所以顾灵也不知道。可有些内容她还是记得的。顾兰重生之后,利用先知靠近朱策,然后下水毁了清白和朱策订婚,之后她在顾家的名声却是开始好了。树立的人设也是外面的人都会夸的。

  等到她成亲后,她就动手坏了原主的名声。

  顾兰上辈子的确惨,想要报仇也能理解。但是,她毁了原主的名声难道就没有想过她还有两个妹妹在顾家吗?当然,那会儿她朱策开始有出息了,即便原主的名声毁了,大房另外两个女儿也是能嫁的出去的。

  “奶奶去打米了。”顾灵坐在院子里过滤玉米粉的屈氏旁边。

  顾兰走进院子,视线停在顾灵的身上。重生之后,她不仅一次的正视过这个堂妹,说起来,重生前活了三十几年,都没有最近正视堂妹的次数多。

  上辈子,她自卑、懦弱,所以没有胆子靠近这个家里最受宠的堂妹。她印象里最深的,她是风光出嫁那天。再后来,她只听顾家越来越好,却从来没有见过她。即便是正月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拜年,顾家也不希望堂妹回娘家的日子和自己在同一天。

  而她,也没有面子和堂妹在同一天回。

  顾兰永远不会忘记上辈子,她被那个大了她十几岁的男人挨打、□□,她永远不会忘记她怀了五个月的孩子,被他打的生生没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个堂妹害的。

  如果堂妹没有和钟家定亲,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嫁妆充当脸面,她就不会被奶奶为了不菲聘金嫁给那个鳏夫。不仅仅是她,后来还有她二妹、三妹……顾兰想着自己的结局,想着两个妹妹的结局,这股恨意她再也控制不住,她嗜血的双眼如同看着不共戴天的仇人般,她恨不得用手掐住她的脖子,狠狠的把她掐死。

  顾灵清楚的看见了她眼中那压抑不住的仇恨,她认识到顾兰对顾家的恨,不是分家就能解决的。她不会去招惹大房和顾兰,但是也绝对不允许顾兰来干扰她的生活。

  顾灵沉了沉心,假装没有看清她的眼神,她天真的问:“兰姐姐,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好可怕啊。”

  顾兰赶忙回过神,她深深的喘了一口气,不想让上辈子的情绪影响此时此刻的自己,她笑着道:“我看灵儿你越来越好看了。”

  顾灵娇俏的笑了:“兰姐姐你别取笑我了,今天去镇上看大夫的时候,大家都盯着我的头瞧呢,还以为我是去镇上的大白鹅呢。”

  顾兰听了,假装露出自责的神情:“灵儿真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如果不是……总之是我不好。”

  顾灵摆摆手道:“兰姐姐别自责,我不怪兰姐姐的,我知道你也不是故意惹奶奶生气的,也不是故意推我去挡的,大夫说一个月就能好了。还有啊,我会跟奶奶说好话的,也叫奶奶别生你的气。”

  顾兰听了,并没有多高兴。什么叫不怪她?什么叫她不是故意惹奶奶生气?什么叫她不是故意推她去挡?她觉得顾灵的话是字字在敲打她。

  事实上,顾灵的确是故意的,因为顾兰说了她不是故意的,可顾兰是故意让原主去挡的。既然如此,顾灵为什么跟她玩这个游戏。

  顾兰委屈的笑了笑:“灵儿明白就好。对了灵儿,待会儿奶奶来了,你同她说一声,今日爷爷和二叔在我们家帮忙修缮房子,就在我们家吃晚饭了。”

  顾灵:“好的呀,我会同奶奶说的,兰姐姐放心吧。”

  “那就好,谢谢灵儿。”顾兰转身,脸上那僵硬的笑容再也挂不住了。顾灵,这辈子,她会让她也尝一尝上辈子自己受过的苦难。

  顾灵的神色未变,她没心机的转过身,继续看着屈氏过滤玉米粉。倒是屈氏忍不住道:“灵儿,你以后别和顾兰走的太近,娘瞧着,她就是故意推你去挡的。你看看你的脑袋,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下疤,这姑娘家如果留下疤可怎么办?”她瞧着顾兰这丫头最近变化很大,以前跟兔子似的一声不响的,但是现在不但敢说话了,说的话还两面三刀的,反正听了就是不舒服。

  顾灵眨眨眼:“娘,您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啊。”

  屈氏看着女儿摇摇头,傻丫头。

  顾灵又甜甜的一笑:“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会听娘的话的,反正娘肯定为了我好的,对不对啊?”

  屈氏一听,满脸都是笑容:“还是我闺女乖。”

  顾奶奶拎着米和米糠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母女俩喜乐融融的,她道:“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屈氏也不隐瞒:“说我闺女乖呢,是娘您教的好。”屈氏是很愿意在婆婆下面俯低做小的,毕竟公婆的心在他们一家。而且婆婆对闺女的好,就是她这个当娘的有时候想想也想不明白。

  屈氏当然想不明白,这是作者给极品设定的人设嘛。

  顾奶奶道:“可不就是,乖宝可是我一手带大的。”

  顾灵灵傻兮兮的笑了笑:“奶,刚才兰姐姐来了……”她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顾奶奶也没多说:“知道了。乖宝,我们晚上吃玉米面。”说起来,家里也很久没吃新鲜的玉米面了。

  玉米粉做起来的馍馍和饼子虽然有些刺喉咙,但是不得不说香味足够,味道也可以,因为玉米有点甜甜的。

  顾奶奶一说晚上吃玉米面,屈氏也有些嘴馋了。

  顾灵趁机道:“我想吃咸菜玉米面,在窝一个荷包蛋。”顾灵喜欢吃酸菜鱼,所以也爱吃酸菜面。

  顾奶奶道:“行行行,都听你的。”

  顾奶奶把打好的米分好,四十斤留在老家,五十斤明天带回镇上。接着,她取了屈氏正在过滤的玉米粉去做玉米面了。

  没过一会儿,顾森和顾木也回来了。兄弟俩平时在外面玩,挖野菜、抓鱼、捡柴火,不到饭点是不回来的。但是今天还没到饭点就回来了,因为今天顾奶奶和顾灵去镇上了,按照往常,她们肯定会从镇上带吃的回来。

  “姐,你回来了。”兄弟俩背着柴火回来,一看到坐在院子里的顾灵,眼睛都亮了。尤其是空着手的顾木,喜哒哒的跑到顾灵面前,“姐……”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顾灵。

  顾森舔了一下干燥的唇,把柴火背进柴房里,也马上出来了。

  顾灵起身:“大弟,你带着小弟去洗手,洗干净了给你们吃糖葫芦。”今次去镇上祖孙俩就买了一串糖葫芦,因为买房子去私塾又买下人,花了不少时间。再加上明天她们还要去镇上,所以就没买吃的了。还有就是今天花钱太厉害了,顾奶奶也舍不得买了。

  “哎。”兄弟俩应了一声。不过也有一些不解,平日里姐姐都没叫他们去洗手的啊。

  原主的确心宽,往日里给弟弟分东西吃的时候,不会想到弟弟的手不干净,叫他们去洗手,大概是村子里的孩子都不太爱干净,所以她也没觉得什么,但是顾灵不行。孩子们玩的时候可以脏,但是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等两兄弟洗了手,从房间里拿出帕子,顾灵把早上买的那串糖葫芦也拿了出来。一串糖葫芦六颗,顾灵道:“大弟两颗、小弟两颗。”她像原主那样,把四颗糖葫芦分别放在两个弟弟的帕子上。两个弟弟之所以把糖葫芦放在帕子上,是因为今天吃一颗,明天吃一颗。

  顾森:“谢谢姐姐。”

  顾木学着哥哥道:“谢谢姐姐。”

  兄弟俩舔了一下糖葫芦,甜甜的,好幸福。

  屈氏看着他们姐弟相处,很是满意。

  原主是爱吃甜的,但是顾灵不爱吃,因为这个年代没有牙膏牙刷,她担心自己的牙齿蛀掉了。所以她又取下一颗糖葫芦,送到屈氏的面前:“娘,啊……”

  屈氏看着闺女,这还是闺女头一次给她吃糖葫芦,她眼眶不自禁的一红,赶忙道:“娘不爱吃,你留着自己吃。”她心想,闺女是长大了啊。

  顾灵撒娇道:“奶早上已经给我买了一串了,我都吃厌了,娘你吃吧,你都没有吃过呢。”

  屈氏笑了笑:“那你留着慢慢吃。”

  顾灵嘟起嘴巴:“你不吃我扔掉了啊。”

  屈氏哭笑不得了,只得张开嘴巴,含住了闺女喂的这颗糖葫芦。糖葫芦外面一层甜甜的糖衣,也甜到自己心里了。屈氏突然记不起上一次吃糖葫芦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她和孩子他爹刚成亲的时候,那会儿,孩子他爹在镇上干活,她去送饭,路过一个小摊子,看见了糖葫芦,她忍不住买了一串。大概是小时候没有吃过这东西,所以成亲后,她还有这样的念想。

  说起来,糖葫芦并不是那么好吃,酸酸甜甜的,但是,没有吃到的时候,总叫人十分想念。

  顾森和顾木看着姐姐为了娘吃了一颗糖葫芦,都跟着笑了。一家人的幸福,大概是能一起微笑吧。

  还剩下一颗糖葫芦,顾灵拿到厨房里喂了顾奶奶。

第12章 搬到镇上

  顾爷爷和顾老二从大房吃了晚饭回来,就被顾奶奶叫住了:“老头子、老二,你们来堂屋,我有事情同你们说。”

  顾奶奶等人早就吃好饭了,吃了玉米面疙瘩,又因为是新玉米,滋味相当好,所以个个吃的满嘴都是甜味。

  顾爷爷和顾老二一听到顾奶奶的话,心里都一慌,没办法,常年习惯了。反正被老婆子(娘)一叫,总觉得要被训话了。

  顾爷爷和顾老二有些怂怂的走进堂屋,两人都闷声不响的,连话都没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