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女帝记事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水心清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2-03-12 20:05:43

  而且不是姚静要扶持的中小士族,是姚静要打压的大士族出身。

  这就说得通,人为什么要隐藏自己了。

  “可惜了。”姚静叹了一口气,此人并不能为她所用。

  若是这位直接曝光身份前来谏言,证明此人还有可能被她收服,改变理念。但是这么隐藏上奏,分明是心性坚定之人,这样的人才,定然也是大士族用心培养之士。

  金莳走后,姚静就派了暗卫找人。

  她清楚,金莳没有带着人过来求见,只怕就是没有见到这写谏言的人,那么他回去后,十有八九同样找不到人。

  暗卫回来后,依然没有消息,因为这封策略,是转手了十几个普通人才送到金莳府里的,大隐于市,这个道理姚静很明白。

  “招林虞过来。”姚静又吩咐道。

  “诺。”

  林虞接过这封策略,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

  姚静微笑说道:“看来你是认识了。”

  林虞点点头:“不瞒主公,此人的笔迹半分不曾遮掩,虞已经认出来了。”

  姚静看着林虞:“他派人瞒着金莳送来,却又在这上面露出破绽,那你猜猜,他到底想何意思?”

第172章 .0172襄州来使

  姚静看着林虞道:“他派人瞒着金莳送来,却又在这上面露出破绽,那你猜猜,他到底想何意思?”

  林虞听了姚静的问话,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因为他是士族,还是质子。”

  姚静因为林虞这一说,立刻就明白他说的是谁了。

  秦季瑜。

  江州秦世元的弟弟,送来钦州的质子。

  林虞继续说道:“他这是在试探主公,现在天下都知道主公对大士族多有打压,他是大士族出身,但是他的身份却是在大士族毫无出头之日,他想自荐,但是怕主公拒绝,于是采取这半遮半掩的献策以此作为缓冲。”

  姚静一瞬间也完全想明白,她看着林虞:“那以孝和你看,是否该接受秦季瑜的自荐?”

  林虞看着姚静:“那要看主公对秦季瑜的才华有多欣赏,这份欣赏,是不是超过他可能参于我青州政务所大过的危险!”

  姚静收回目光,林虞说的话就是最根本的矛盾,她再次看了看这份策略,一时之间,她不好做出决定。

  “孝和,你回去吧,我需要想想。”

  林虞当下拱了拱手,然后告退。

  姚静将策略丢到旁边的火盆上烧了,正如她之前所想,若是秦季瑜直接曝光身份前来谏言,证明他还有可能被她收服,改变理念。

  但是这么隐藏上奏……已经昭示他的行事作风、甚至是想法都是大士族,或许这两三年,他会为她己用,再多些年……

  张三是钦州的土著,现在钦州的日子可是好过了,晋王在钦州开厂养活了几十万人,只是虽然不会饿肚子,但是家里人口太多,吃用也就多了,以前还好,他这样的青壮不难找到活干,但是很快,天下各地的流民跑了过来,这些流民只要给吃的就会干活,于是他这种钦州土著卖力气还要工钱的人就难免难做了。

  以前一天他能赚二十文,现在连续三日,加起来都没有二十文,他家里头的兄弟们也一样,赚得越来越小了,可是他们又不会其他什么,县里面开的启蒙学校教各种技巧,他完全学不会。

  张三一直觉得自己挺无用的,自己除了一把子力气,会弄田,别的都不会,但是田的产出也就顶多一家吃穿不愁,想要家里好过点,关靠那些田是不可能的,有人说他这个体魄不去参军太可惜了,张三也知道做钦州兵,简直是一人参军,全家小康的地步,他当然心动过,还曾去报考过,只是可惜他因为什么色盲,左右不分给筛下来了。

  他一直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今天里长过来读钦州邸报,他得到了一个让他很振奋的消息,晋王增军了,而且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有杂七杂八的考核,只要不是家中独子,身强体壮,就可以加入这个三州府兵里面。

  他听了个清楚,原来这个府兵也是军户,战时参于布防,闲时耕种军田,这太适合他了,再听到分几十亩,更让他张大了嘴,这岂不是十年退役他回来钦州也能做个地主老爷?

  至于要去幽辽两州服役两年,张三完全不当一回事,不过十年而已,十年就能回来做地主,干了!

  于是,张三第一个就报了名了。

  在钦州各军出现了无数的张三,很大一部分都是考核不过钦州兵的青壮们,他们对此报以剧烈的热情。

  ***

  姚静站在钦州城的城墙上看着源源不断的青壮赶去报名,心里也落了下来。

  林虞笑说道:“全天下,也就只有主公所辖之地有这等踊跃参军的局面。”

  姚静微微点头,说道:“这些百姓要得其实很少,本王付出的,他们其实看在眼里,所以这就是他们的回报。”

  林虞琢磨了这句话,也不由的一笑,他这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奇人。

  “孝和,本王出来前收到延州战报,刘赦在延州河用了水淹三军之计,已经将伪帝桓览的生父桓青大军消灭,桓青也被刘赦生擒祭旗,只怕不足一个月,刘赦就能拿下延州。”

  林虞也是一惊,他们之前细细分析刘赦和桓览之间的局势,怎么算,两军也都至少会斗一两年。

  但是吃惊过后,林虞很快恢复了原样,战事本就瞬息万变,刘赦大军智计破军,这也是极其正常的事。

  林虞当下说道:“既然如此,主公向各州驻军计划要尽快实行了。”

  姚静点了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延州已经落入刘赦之手,那么刘赦坐拥冀州和延州,已经完全对桓览的中州形成了包围之势。

  更别说,中州还有两郡落入刘赦之首,只要没有大意外,桓览只会败亡,中州迟早是刘赦的囊中之物。

  刘赦拿下中州,整个北方,就剩下她了。

  那时候就是真正的北方诸侯争霸的最后时机。

  “回府。”

  ***

  自从襄州织室出事之后,襄州牧李祖璆最快反应过来处置了恶人,更派自己的夫人尽快安抚织室的女工,襄州一时间就消停了很多。

  只是,很快襄州再次出现山匪攻城,襄州洪县一时之间被烧杀抢掠,尤其是织室,更是遭到从所未有过的破坏,姚静接到奏报,大怒。

  青州八百里加急就给襄州牧派去了使者,要求出兵襄州替织室剿灭山匪报仇。

  襄州牧接到消息如何能肯,派军来襄州剿匪,至少五千,这五千足够将他襄州闹个天翻地覆了。

  但是姚静就是不松口,强势之极,襄州牧更感觉他若不同意就会让姚静有借口出兵襄州,一时之间慌了,襄州牧想了许久,还是派了使者前去钦州。

  使者来到钦州,马上就带了大笔的钱财去拜见钦州各处权贵。他走到第一处,就是祭酒府林虞的府上。

第173章 .0173襄州使者

  来的使者姓吴,名钧,字孟启,是襄州难得的善辩之才。

  吴孟起到了钦州,按照礼节自然最先拜见晋王府,但是姚静早有打算,这次襄州闹出的事就是为了得到驻军劝,所以不管襄州派出使者说什么都不会有变卦,这导致吴孟起来到钦州也没能第一时间进入晋王府。

  所以吴孟起不得不得带着礼物去拜会钦州各权贵,以期望他的辩论之才可以说服这些权贵,进而对姚静谏言。

  钦州的文武都知道姚静最看重的三个谋士陈足道、林虞和陈伦,现在陈伦在辽州,陈足道在幽州镇守,所以钦州城就只剩下林虞,听闻姚静最擅纳谏,如果说通了她最信任的谋士,只怕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林府的宅子很辽阔,然而吴孟起一路走近,除了侍卫还是侍卫,别说丫头了,就是个小厮都不曾见到。

  吴孟起见到林虞的时候,饶是他早就得知林虞年轻,也被林虞的面容吓了一跳。

  实在林虞的面相太过年轻,而且长得及其不错,吴孟起不由的想起最近一些钦州城的流言。

  钦州三谋,陈足道出身微末,但是一开始就跟在姚静身边,所以,他的地位是三谋之首,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因为除了关系亲近,一路跟着主公不知立下多少战功。而陈伦,确实素来有名,在投靠姚静前,成是前钦州牧手下的智囊谋士,这样一个大才,也甚少有人有异议。只有林虞……突然就出现了,在林虞还没有建功的情况下,这流言就出现了,毕竟现在的主公是女主。

  后来姚静平定幽州,林虞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才让这些流言平静了下来。

  但这时候,吴孟起不由推己及人,他若是身在姚静这个身份,这样一个年轻的后生过来自荐,而且这个后生并没有什么名声,他会怎么用?

  他想,就算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他也不会将他提溜到如今林虞这个地位上来,因为人太年轻,他本心还是会更相信老臣一些,更重要的,突然将人提上来,如何面对那些跟随已久的老臣?

  可是这位钦州牧却不曾这样做,难道这林虞在作为谋士之前,和这位钦州牧有说不出的关系?

  吴孟起心里不断琢磨着,他再不着痕迹地扫视这个书房,想着进门所见过的府邸,确实不正常,作为权贵,府里头谁会没有几个丫头?这林虞就是没有,更重要的,这林虞府内的侍卫太多,这权贵会样家丁是不错,可是也不曾这么严密?

  这倒是让吴孟起脑子里出现一个念头,那就是后宫!所以这林府里没有丫头,还被侍卫盯守严密。

  这么一想,吴孟起心里一跳,但看到林虞似笑非笑的目光,好似将他穿了一眼,他定了定心,他怎么就胡思乱想了。

  “襄州吴孟起见过林祭酒。”

  林虞伸手请吴孟起坐。

  “吴长史,请坐。”

  吴孟起却不答应,他突然朝着林虞行了一个大礼。

  “在下前来钦州是为救晋王和我主而来。”

  林虞脸上依然是笑着的,这是辩才一贯以来的套路。

  吴孟起见林虞没给个反应,他的心沉了沉,一点表面功夫都不做了,看来这次要说服林虞很困难。

  可是吴孟起还是得说。

  “晋王心系女工,实是我襄州女子之福,我主也深感晋王心意,现每郡县都已经派重兵保护晋王说建的织室,并且在在下来钦州前,多番叮嘱我向晋王陈词,只要襄州郡县不失,织室就不会有安危之忧。”吴孟起恳切地说道。

  林虞依然不曾表态。

  吴孟起继续说道:“眼下刘赦和桓览正值交战之期,天下诸侯莫不都关注此战结果,然前些日子得到周报,桓览之父桓青兵败延州河,不出七日,延州必然落入刘赦之手,刘赦届时独占冀延州两州和中州三郡,坐拥中州四郡的桓览兵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众所周知,冀州兵强马壮,中延两州人口稠密,又号称米粮满仓,刘赦大势已成,晋王若执意派兵,岂非陷入两方作战?”

  林虞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地问道:“吴长史之言,莫不是襄州牧有意和我主宣战?”

  吴孟起一听,作揖又是一个大礼。

  “如今晋王兵多将广,我襄州如何敢与晋王一争高下,只是希望晋王考虑周全,如今北方,刘赦方是大敌,我主也曾言,若晋王能平定冀州刘赦,我主当双手奉上襄州以供驱使。”吴孟起抛出了最大的诱饵。

  林虞似笑非笑,若是普通人还真有些动容,但是对于一群玩谋略手段的,如何不知道这是缓兵之计。他们所求的,不过是晋王不出兵襄州,反而和冀州刘赦鱼死网破而已。

  至于未来的胜负,襄州未必不能横插一脚,说不得,可以趁着两虎相争,襄州未必就不能壮大自己。便是两方强势,他无法插手,襄州牧奉上襄州也算是投一明主了,毕竟整个北方,若灭了桓览和刘赦,晋王也是名副其实的北方之主了,这足以立国,这奉上襄州,也是一取舍之道。

  然而林虞却没有半分心动之意,织室派军是为了未来的大局,未来各州都有织室的小股军队,会对战局起意想不到的结果。此次襄州若不接受派军,钦州必要攻襄。

  除了为大局着想,也是因为襄州处于南北交界之处,得了此地,主公放能放心和刘赦一战高下,而非要时刻估计南方诸侯趁火打劫。

  “吴长史此言属实?”

  吴孟起觉得有戏,立刻做保证道:“我主愿每年向晋王进贡白银三十万两,绢十万匹,以昭显襄州臣服之心。”

  林虞嘴角微扯,襄州牧还真是一妙人。

  但凡若有其他战事,说不得还真会因为襄州牧这番主动的态度而放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国女帝记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