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昭第一公主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云水枕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5 KB   上传时间:2022-03-22 20:20:21

  赵禾这才睁开眼。

  黛烟站在她身后,在赵禾睁开眼时,她就已经垂下头,不过在那一瞬间,她还是看见了此刻坐在铜镜跟前的少女那双乌黑清澈的双眸,一双翦瞳中尽是风华,让人不敢直视。

  赵禾也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眨了眨眼睛,这珠光宝气,差点让她觉得自己是顶了一座城在头上。

  很快,云霓将内务府赶制出来的嫡长公主的今日参加大典的衣裳推了出来,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富贵逼人。

  赵禾换上后,这套宫裙压住了她还未及笄的青涩,倒多了几分富贵端庄。

  九娘这时候端着一碗红糖糯米小汤圆走进来,低声道:“登基大典要好一会儿时间,公主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赵禾冲九娘笑了笑,端着小碗,一边吃着一边琢磨着,今日登基大典满朝文武百官都会前来,那沈必,是不是也会来?

  一想到沈必,赵禾还没忘记后者那日在临安不辞而别的事,她打定主意若是真遇见沈必,她定要问个明白。

  但赵禾没想到的是,她这一路赶往大殿,最先遇见的人却不是沈必,而是谢长珣。

  在看见谢长珣的那瞬间,赵禾吃惊地抬头,“表哥?”

  赵禾是真一点也没想到后者会出现在皇宫,那日陈素水来得匆忙,她只来得及让李青在给谢长珣和她大舅母带口信,自己只是一大早就跟着陈素水回了上京。那段时间她因为铺子的事忙得晕头转向,倒是后来也不知道她表哥和她大舅母究竟谈得如何。

  谢长珣今日一身朝服,名门贵公子的气度更甚当初赵禾在临安城里遇见的他。谢长珣对着赵禾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公主。”

  赵禾:“……表哥可别打趣我了,表哥今日怎会在此处?”

  如果赵禾没有记错的话,谢长珣并无官身。一心向佛的人怎么会贪恋红尘权贵?可眼下谢长珣真就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没想到这时候谢长珣却是笑了笑,“听闻皇上要为公主寻传道受业的老师,我便自告奋勇来了。”

  赵禾瞪大眼睛。

  谢长珣的确是入朝为官,成为赵禾的老师而来。不过他只是其中一位,凭着赵靖对赵禾的重视,那是恨不得将当今的大儒都请来,听家里人说,那位早避世多年的“成安先生”也被请出山,当年大梁皇室还没日薄西山的帝师。也不知道赵靖是如何劝说这样的人,前来宫中教导一女子。

  谢长珣知道赵禾的诧异,他没有隐瞒,直接开口道:“母亲与我意见不合,正好这一次皇上想请老爷子出山,老爷子年岁已高,我便壮着胆子,自告奋勇自荐。皇上应允,日后我便会长居上京。”

  意见不合,便是亲事一事上。

  谢氏指望着家中幺子成亲,可谢长珣俨然没那个意思。如今因为谢氏亲自上了灵隐寺,不得不跟随前者归家。可家中人人催婚,他又不可能再一次借游学之名离家,恰逢赵靖为赵禾寻天下名师,他便斗胆毛遂自荐,只求离家,不受催婚之困。

  赵禾此刻听完后,不由想冲谢长珣竖起大拇指。果然,不论到什么哪里,不论是什么时候,催婚总是家中长辈们永远都逃不开的话题。

  “那日在临安,我还没来得及跟表哥亲口说声抱歉。”赵禾道,如果没有她给谢家通风报信的话,谢长珣这时候说不定早就得偿所愿。但让她隐瞒的话,赵禾一想到外祖和大舅母等人失望的眼神,又于心不忍。

  谢长珣微微一笑,那模样看起来仍旧温和可亲,“没什么,迟早会知道的。”他说,然后伸手像是往常一样在赵禾的额头上轻轻地弹了弹,“何况,那时候我也没想要出家。”

  赵禾:“?”

  谢长珣没再解释,旁人说他六根清净,但他知道自己并不真完全放下红尘,他会因为家中母亲哀求的眼神心软,会因为身为嫡子,无法无视家族的重担完完全全落在大哥一人身上而踟蹰,所以他没有办法无视家中人的想法,毅然决然地剃发受戒,割舍种种红尘。只是这些在他看来的软弱和犹疑,不足为旁人道。

  “走吧,你阿爹的登基大典要开始了。”谢长珣抿唇笑着说。

  吉时将至,赵禾不敢再耽搁,她原本还想要垫着脚伸长脖子看看下面乌泱泱的人群,想从里面找到一张自己熟悉的脸,却是被身份所拘,只好默默转头。

  而在赵禾没看见的地方,穿着一身绯红朝服的沈必,目光直直地落在了她的后背上。

  “看见了吗?最前面的就是宝云宫的那位。”

  “如今皇上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公主,从前听闻皇上还是靖安王时,也是最宠着这位。”

  “可不是吗?传闻靖安王多次进京,只为给嫡女请封郡主,这可真是头一份。”

  “早闻公主貌美,刚遥遥一望,果真名不虚传,也不知道今后是哪家有这福气。”

  沈必原本目光都集中在赵禾身上,此刻听着耳畔传来的那些低低的交流声时,不由微微眯了眯眼睛。

  “这还用说吗?八成是落在那位身上。”

  沈必顺着说话人的目光,朝前不远处看去,在看见后者有些熟悉的侧脸时,沈必那双掩藏在大袖中的手,不由握成了拳头。

  周围那些世家子压低的声音还源源不断传进他的耳中——

  “陈郡谢氏嫡子谢长珣,听闻跟公主青梅竹马,相貌堂堂,倒是也算是一对璧人。”

  沈必忍不住低咳一声,想要打断身边这些人令人心烦的交谈。

  殊不知,他这一声低咳,倒是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上京城中的这些世家公子们,大多都是互相认识。沈必虽前段时间才回到上京,但就凭着沈家的门第摆在那里,又有传闻说沈家早之前就与如今的皇家合作,如此一来,沈家在以后很长时间里,必然只盛不衰。沈必的身价,自然是随着沈家水涨船高,人人恨不得跟他结识,只盼有朝一日,沈必在成为沈家下一代掌权人时提携自己一把。

  “小沈大人。”有人主动同沈必打招呼,如今沈传还在朝中,大家对沈必的称呼便变成了小沈大人。“小沈大人今日这身朝服,可真是玉树临风,也难怪上京那么多小娘子眼睛都盯着小沈大人不放,也不知道小沈大人会成为哪家的乘龙快婿?”

  谁说男人不八卦?男人八卦起来的时候,三千只鸭子不过如此。

  问话的人可谓是将沈必的雷点踩得死死的,沈必皮笑肉不笑道:“沈某暂且没有成家的打算。”

  沈必在说完这话后,便没有再吭声。身边的人想来还想拉着他一起八卦,不过幸好这时候登基大典开始,下面的人都变得安静,不再像是开始那般小声交谈。沈必终于觉得耳根清净了些,这时候他倒没听见站在高台上的人究竟在说什么是,沈必的目光重新落回到距离新皇最近的赵禾身上,他和她的距离竟然这么远,沈必压下心头的涩然,却更是有一股不甘心的斗志,蔓延到他的四肢百骸中。

  登基大典折磨的可不是皇帝一人,下面的文武百官是要时时刻刻跟随这皇帝的步子。

  一套流程繁琐冗长,等到结束时,赵禾已经觉得自己的脖子都快要被头上带着的这些珠串给压断了,回到寝殿时,任由着黛烟等人服侍着自己梳洗,倒在床铺中的下一秒,赵禾就进入了梦中。

  再醒来时,她就是天下人都知晓的昭宁公主。只不过如今赵禾这公主跟历朝历代的公主都不太一样,曾经的那些公主在嫁人之前,在宫中整日就是扑蝶采花,吟诗作乐,抚琴煮茶,过得就是顶尖贵女的生活。而赵禾,不到五更天就被黛烟云霓从床上拖了起来,收拾装扮,去了紫宸殿后殿。

  紫宸殿是每日早朝的地方。

  赵靖从未有一日打消过让赵禾成为皇太女的念头,即便是现在众臣皆不同意,赵禾没有上朝听政的机会,赵靖仍旧想出了办法,特意收拾了后殿,让赵禾听政。

  此刻坐在龙椅上的赵靖嘴角噙着笑,看着下面一众朝廷的肱骨大臣,内心已经得意得不行。

  对于此举,赵禾又是无奈又是觉得好笑。这么早起来,她还真是有些不适应。但从被叫醒到紫宸殿,赵禾没皱一下眉头,也没埋怨一句,她就坐在赵靖给她安排的后殿里,认真听着前殿的大臣们唇枪舌战。

  大昭开国之初,虽是平定了各方战乱,但前朝根基腐败,科举制度一度荒废,大昭人才凋敝,因此朝廷招揽人才迫在眉睫。

  赵禾这时候听见的便是群臣对于皇帝提出来的科举制度,在进行着唇枪舌战。她掐了掐眉心,脑子里最后那点困顿,这时候也因为正殿中的那些争吵,顷刻间荡然无存。

  即便是大梁还没走向衰败之前,科举对于穷苦人家而言,也不是能改变人生的道路。所有的考试的地点都在上京,若是穷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寒窗苦读,也不一定有支撑到去上京的银子。何况,科举之路漫长,谁能保证自己继而连三高中?如此一看,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久而久之,科考这条路子,也就只有有钱人家的少爷能勉力一争。

  如今朝堂上争执的便是将科考的程序推翻,考点下发到各个地域,减轻寒门弟子的科考成本。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诚然如赵靖先前想到的一样,科考考场下沉,势必会让不少寒门弟子走进政治场中,那么从前总是被世家豪门占据的一块地方,有了外人的踏足,世家又如何坐得住?如此一来,便有了朝会时的唇枪舌战。

  赵禾坐在后殿,没有谁比她更明白在全国推行科考制度的重要性。但同时她也很清楚,眼下想要按照她阿爹的意愿推行科考,非常艰难。

  下朝后,赵靖留了几位臣子谈话,赵禾自行离开。

  这段时间在宫中的生活都是这样,赵禾整日忙碌,卯时在后殿听朝,用过早膳后,就有不少课业老师等着她。一整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原本最开始那些对赵禾传道受业的老师们,还有几分别扭。这些当世大儒们,有的是被赵靖许诺的高官厚禄打动,有的是被他能平定天下的气势折服,而有的则是完全被他哄骗来了宫中,反正不论如何,大约是除了谢长珣,那些个白胡子的大儒们,在最初接触到赵禾时,都有些不自在。

  他们这辈子又不是没教过学生,但像是赵禾这样特殊的,却是头一份。

  不过一月,这些从前对着赵禾别扭的老头们,恨不得开始争夺赵禾的课业时间。

  赵禾大约是每个老师都喜爱的学生,上课时总能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她很聪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事完全不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翻来覆去,教育这种聪慧的学生,总是会让老师格外有成就感。

  这日,赵禾便是去的成安先生的课堂。

  成安先生已近古稀之年,看着倒是挺仙风道骨,穿着一袭灰袍,留着长长的白色长胡子,那样子看起来更是多添了两分仙气,是如今这世上绝对被读书人推崇的大师。

  而当看见身后跟着一群宫女出现的赵禾时,这位很是“仙气飘飘”的当世大儒立马就从天上到了凡间,看着赵禾时,那双眼睛一亮,个子小小若不是因为周围那么多宫女和太监,可能早就跳起来跟赵禾招呼。

  “昭宁,快来!”老头从第一天就叫赵禾的封号,最开始赵禾还挺不习惯,但久而久之,一听名字,她便知道是谁在叫自己。

  当赵禾走到学堂内坐下,老头已经忙不迭偷偷拿出来一堆粉末,他脸上带着浓浓的好奇,“我按照你说的这些东西混合在一块儿点燃试了试,怎么没有赵家军手中那什么震-天-雷的效果?不过,燃起来那瞬间,可真亮啊!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那日你的燃烧的冷光又是什么?”

  谁能知道这位当代大儒,在听说当初的武安军和赵家军用霹-雳-弹和震-天-雷时,就万分感兴趣,这些时日跟赵禾熟悉起来后,忍不住好奇问了问赵禾。

  当初老头是万分不相信这些东西真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娇憨贵气的小公主做出来的,可当赵禾在他面前用点燃过一彩色信-号-弹,老头对于这种从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至于上课什么的,他那是恨不得来请赵禾成为自己的老师。

  赵禾先前直接将自己点燃的那堆粉末交给了老头,让他自己鉴别,结果老头拿回去研究了好些天,最后还是郁闷带了回来,垂头丧气但又忍不住好奇问她粉末的成分。上一回,赵禾告诉了成分,她知道老头的好奇心不会得到彻底的满足,之后肯定还会再来找自己。

  果然,大约是经过了好几日的失败,老头都没能炼制出来恰当的比例,此刻问赵禾时,已是抓心挠肺。

  赵禾闻言失笑,她摇了摇手指头,“原料您有了,这比例,可是大昭的军事机密,怎么能随意告知老师?”

  老头一听,差点吹胡子瞪眼,不过赵禾像是没看见一样,坐在位置上,规规矩矩将课本拿了出来。她这样子,让老头一看,登时泄气,“那你怎么样才能告诉我?”老头问。

  赵禾知道成安先生的本事,她阿爹能将人请来已是不易,老头就只负责教她四书五经和古史,却并不入朝为官,那样子看起来清高得很。赵靖也不强求,他请成安先生出山,原本最主要的就是想要赵禾成为对方的学生。

  如今,赵禾用一月时间,让老头对自己刮目相看,这鱼饵放得差不多,自然是时候该收网。

  “这是我大昭的机密。”赵禾一本正经重复。

  老头此刻已恨不得给赵禾拍胸脯保证,“我又不会告诉旁的人,昭宁,你快告诉我。”

  赵禾:“老师的人品我当然是能信得过,可,规矩便是规矩,这怎么能轻而易举凭老师两句话就打破?”

  如今老头和赵禾都已经相处了一月,赵禾这冠冕堂皇的话,若是放在两人初遇时,老头可能还会相信一二,但如今,老头打死也不相信赵禾真没别的办法。

  他心一横,咬着牙看着面前镇定自若的小丫头,开口说:“行!那你提个要求,看看你怎么样才能打破规矩?”

  信赵禾是个守规矩的臭丫头,不如信男人的鬼话!一个守规矩的臭丫头能在第一天见到自己的时候,当他问为什么读书时,直言回答要做皇太女这样的话吗?!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太女?!

  赵禾在听见老头的话的瞬间便笑了,她等了这么久的,可不就是这句话?

  “好!”赵禾冲着白胡子老头眨了眨眼,“若是老师能入翰林院,推行科举制下沉,我便告诉老师这配方的比例。”

  若是成安先生在这时候站队重提科举,支持科举考场下沉,那对于如今朝堂上的局势,将拥有重大影响。

  名动天下的大儒,是多少人读书人崇拜的对象,又是多少人的标杆。如今只要这标杆赞同科举考场下沉,势必会引来天下人的附和赞同。那个时候,就不是朝堂上赵靖和士族之间的对峙,而变成了天下读书人和士族的对峙。

  士族有底气和根基尚不稳定的皇室对峙,难道还有底气要跟天下所有读书人抗衡吗?

  若是有那胆子,那怕不是要做好被天下人口诛笔伐,背负千古骂名的准备。

  老头一听,几乎是在那瞬间就明白了赵禾的用心。

  他这辈子早就不想跟皇室有任何牵扯,身无功名,归隐山间,偶有一二老友拜访,闲度余生足矣。这一次来到皇宫,他就是那一批被赵靖骗来的。若不是因为接触到赵禾这与众不同的学生,他怕不是早就偷偷溜走。

  可如今,赵禾提出来的要求,却是再一次将他拉入权利中心。

  “你这臭丫头。”老头的眉毛差点又竖了起来,“原来早就挖好了坑等着我呢。”

  赵禾嘿嘿笑出声,也不否认,“难道老师不觉得如今推行科举制,对天下读书人都是一件好事吗?”

  人才凋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世道不给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

  科举,就是这个机会。

  老头摸了一把自己的长胡子,脸上变成严肃了些,他看着赵禾,脸上多了几分世外高人的样子。

  “依你之见,这科举考场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吸引到人才?你要知道,科举的最后,都有殿试,那些无法承担路费的考生,最后仍旧是要上京。那这时候,银两从何而来?”老头看着赵禾认真问。

  赵禾端坐着回答,看起来胸有成竹,不急不缓道:“能走到最后,从各地奔赴上京的考生,路费一律由朝廷提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昭第一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